读书读书

《 番茄工作法》背后的秘密

2018-10-11  本文已影响190人  一冻梨子

番茄工作法大家并不陌生,我也感觉自己知道一些,就是每次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为一个番茄钟,帮助大家高效专注的工作和学习,但在最近深耕时间管理的践行中,详细的读了这本书之后,终于明白了它背后隐藏的秘密,并非我了解的那么一点,也让我想真正的把番茄吃起来!

秘密一:以动作为导向,让番茄工作,形成条件反射,让习惯变成自然;

扭启番茄钟是动作,遵守铃声是动作,填写“今日待办”表格是动作;经过一段时间,动作之后就会产生相应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由我们的脑干来负责的,脑干”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条件反射机制,不需要意识参与即可作出反应。

脑干主要负责控制多种基本节律, 通过执行一套相同的动作和准备程序,可以使大脑自我调整,进入执行某类事务的最佳状态。

番茄工作法的操作过程刚好符合脑干对特定的动作形成条件反射,之后做出无意识反应的过程;

秘密二:大脑的脱机状态(大脑没有考虑问题的时候)为我们提供新思路和新见解;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情况,有些难题我们一直苦思冥想不得其果,但解决办法会在午饭过后或一觉醒来突然冒出来,有种灵光乍现的感觉!这就是逻辑进程在大脑后台运行,它在睡觉时,也会在我们清醒着但无所事事时(即脱机状态下)工作。短暂的定期休息,能够促进这种融会贯通能力的发展;

秘密三:“心流”状态可贵并非真正的高效;

“心流”是一种创造的状态,它具有以下特点:明确的目标、集中、专注、自我意识消失、时间感扭曲、直接和即时反馈、能力水平与面对挑战的平衡、个人控制感、工作本身的内在奖励、行为与认知的合一。

这样看“心流”状态很专注,应该高效才对呢,为️什么说并非高效呢?

心流状态是一种创造的状态,但缺乏全局观念,创造力与统筹力难以并存。番茄法刚好可以时不时地提醒你,需要纵览全局进行战略决策,部署行动,以便在下一个心流期间能够全身心投入;这样会让你更高效。

秘密四:解决了一件事如何开始的问题;

有句俗语说“万事开头难”,做一件事之前可能都要纠结一会儿,洗个手,倒杯茶,有点儿冷,再拿个毯子,好不容易坐定,十几分钟过去了;番茄工作法,让开始变的简单,扭动番茄钟,仿佛上课的铃声,带你一下进入应有的做事状态!


当你了解了“番茄”背后的秘密,是否也像我一样想去尝试一下呢?


你只需要准备三个工具:

· 番茄钟一枚

· 铅笔一支(最好带橡皮)

· 纸质表格三张(白纸即可,横格纸更好)

基本方法

1.将要完成的活动全部填入“活动清单”;

2.清晨选出今天活动,抄入“今日待办”;

3.在“今日待办”中选择一项最重要的活动;

—启动番茄钟,时间设定为25分钟

— 开始工作,直到番茄钟响铃

—在“今日待办”表格中记录,右侧标一个×

—休息片刻(3~5分钟)

好,这样一个番茄钟结束;

每四个番茄钟,多休息一会儿(15~30分钟)

4.一天结束前要做三件事:记录、处理和可视化;帮助我们反思回顾,进一步的调整自己的我目标和计;


番茄工作法的形象描述

作者用三顶帽子来形象的描述了吃番茄的过程:

休闲帽是一顶小丑帽;
工作帽将我变成一头狮子,用百分之百的注意力狩猎羚羊;
战略帽用来决定优先次序以及在下一个工作周期做什么,让我感觉像一位国王。

故事是这样的:

“你戴着休闲帽来上班;之后换上战略帽,选择将要专注进行的活动;然后换上工作帽,扭启番茄钟,全力以赴;25分钟后番茄钟响铃,提醒我换上休闲帽;经过短暂休息后,再次戴上战略帽 .......”

让番茄工作法转眼变成了帽子戏法,更增添了它的趣味性。


作者诺特伯格发明的番茄工作法,看似简单,实则深奥;同时也让我感受到能活在当下,习惯成自然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