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之为桥梁
席勒有言,审美是人达到道德境界的桥梁。意即强调审美的内在育人功能,注重发挥美和艺术自身具有的对人的情感、意识乃至整个人文素养的作用力。
美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美学的创始者之一朱光潜先生,在国外留学,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美的精神说人生,受到极高赞赏。这十二封信平等对话,娓娓道来,用拉家常的方式,为美育树立了非常有吸引力、亲和力和说服力的样本。
朱光潜非常重视美和艺术对于人心的养育价值,他在《谈美》一书的开头写道:“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主张“以情为本”的朱光潜先生自然十分推崇美育,不仅专门撰文论述美育,而且,他提倡的“人生的艺术化”本身就是美育的目标。
朱光潜先生明确主张“美育为德育的基础”,并反复强调高尚道德的养成要从怡情养性做起:“道德并非陈腐条文的遵守,而是至性真情的流露。所以德育从根本做起,必须怡情养性。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所以是德育的基础功夫。……从伦理观点看,美是一种善;从美感观点看,善也是一种美。”他还用西方现代心理学理论来论证高尚道德的养成要“以情为本”,他说:“人类如要完全信任理智,则不特人生趣味剥削无余,而道德亦必流为下品。严密说起,纯任理智的世界中只能有法律而不能有道德。纯任理智的人纵然也说道德,可是他们的道德是问理的道德,而不是问心的道德。问理的道德迫于外力,问心的道德激于衷情,问理而不问心的道德,只能给人类以束缚而不能给人类以幸福。”
朱光潜先生这种美育和德育融合的理论来源于传统儒家的观念,那就是“礼乐教化”要“以乐为本”:“乐的精神在和谐,礼的精神在秩序,这两者中间,乐更是根本,没有和谐做基础的秩序就成了呆板形式,没有灵魂的躯壳。内心和谐而生活有序,一个人的修养到这个境界,就不会有疵可指了。讲到究竟,德育须从美育做起。道德必由真性情的流露,美育怡情养性,使性情的和谐流露为行为的端正,是从根本上做起。唯有这种修养的结果,善与美才能一致。”正是由于审美能够深入影响个体内心,所以美育是德育不可缺少的基础。
那么,在教育实践中,要实现美育的价值,无非两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的获得,一是艺术的实践。
知识的来源包括语文、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社会实践等课程,甚至也包括了数理化生等课程,所有这些知识都可能成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提高的知识技能方面的基础。
从美育的具体方面来讲,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既有艺术方面知识的习得,也包括艺术技能的获得。美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一定要把让学生掌握无论绘画、声乐、器乐,还是舞蹈、表演、朗诵等艺术的一技特长作为基础性目标。教育部提出的“体育艺术2+1”的目标,其中的“1”就是学生至少掌握一项艺术技能。
美育不可能超越社会、超越现实去发挥其功能,美育本身具有浓重的实践品格,所以说美育是美学的实践和最终归宿。在美育中,必须注重突出美育的实践品格。美育课程,没有实践,就没有内在修养的提高。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要教会学生一技之长,更要让学生去表演,“学”“演”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美育的价值。(18.6.26《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