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人生如戏”
最近听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很喜欢这篇文章,分享出来。(女儿生病了,这一次又偷懒没完成作业……)
对于我们日常交往的人,我们有一个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你得真实,你要做你自己,不能套路,不能装,不能是一个天天在我面前演戏的“戏精”。对吧?
这是直觉。但是,我们今天要来看一个理论。
这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的一个理论,叫“拟剧论”,模拟的拟,戏剧的剧,简单说就是,人类的所有社会活动,本质上很像是在舞台上演戏。我们都在演戏吗?对,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两口子关起门正在家里吵架。突然来了客人。他们俩会很默契地显出没有吵架、很和睦的样子。这个场景很常见吧?你站在这两口子的角度看,其实很奇怪,这个过程的切换,不用商量就能完成,就好像舞台上的演员按照剧本在演出一样。他们两口子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真诚。
你站在客人的角度看,即使已经看出来了,气氛不太对,好像这两口子刚在吵架,你也不觉得他们是在装,是戏精,你会觉得,他们的表现很得体。对,所谓“拟剧论”,就是说“世界是舞台,人人是演员,人人也是观众”。演员在按照剧本演,观众也得当一个好观众,得理解演员在前台和后台的表现会不一样。
你要是对戈夫曼的这套理论有兴趣,可以到我们得到App的《每天听本书》栏目中,找一本书,叫《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那里面有音频解读版。
说到这儿,你有没有觉得刚才我们列的直觉和理论,其实是矛盾的?直觉上,我们觉得每个人都该做自己。理论上又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在按照剧本角色在模仿别人。那到底该怎样才是对的呢?
这个问题其实我一直很困惑,直到最近我在贾行家老师的课程《贾行家说老舍》里,听到他讲《茶馆》,突然就把这个问题给想明白了。
《茶馆》里面有一个段落。有一天,茶馆里面来了一对穷苦的乡下母女来乞讨。这个时候,茶馆里的客人,反应完全相反。一位是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他是说“轰出去”,因为他觉得,要救国就要产业救国,没必要动妇人之仁。而另一位呢,是常四爷呢,是个仗义的人,立刻施舍了两碗烂肉面给这一对母女。那请问,茶馆掌柜的王利发应该怎么表现?
在这幕戏中,王利发先来捧常四爷,说“您是积德行善”,但是马上转过脸去,马上给秦仲义支一个台阶下:“可是,我告诉您:这路事儿太多了,谁也管不了。”你看这句话出来,双方的面子都给了。
如果我们非要追问,王利发对这个事到底是个什么立场?他的本来、真实的想法是什么?我估计你就是把他从戏里面叫出来,吊起来打,他也想不清楚。他的行动方式很简单:“我是个开茶馆的,要和气生财,方方面面的主顾都要照顾到。而且我说话都要符合一个好人,一个明事理的人的角色。”就这么简单。
你看,脱离了王利发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你要去追问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本来观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请你做你自己!”。对不起,并不存在这个自己。所谓的自己是由你此时此刻扮演的角色决定的。
小时候读到过一篇鲁迅的文章,是说,有人家生了个孩子,赶来祝贺的客人要是说,这孩子将来会发财,主人会很高兴。如果客人说,这孩子将来会死的,会得到一场暴打。这篇文章的意思是说,这个社会风气不好,说谎话的人得天下,说实话的人没好下场。
现在看来,鲁迅的文章是有问题的。就想想你,不管多么认同诚实是一种美德,你也不会在人家生孩子的时候赶去说一句,这孩子将来会死的。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呢?脱离了社会角色,讲实话,不仅不是美德,反而是拒绝履行社会义务,时间长了,那是自绝于社会。
那好,下一个问题来了:人生既然是舞台,那舞台上的戏该怎么演?
很巧最近同事跟我分享了一本书,就是讲表演的,叫《演员的力量》,作者查伯克是顶尖的表演教练,这里面有个核心观点,对我很有启发。
什么是表演?我们这些表演的外行,通常都以为,表演就是表现出特定的细节。比如要想表演一个悲伤的人,核心难题就是怎么哭出来,方法就是把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悲伤感情表现出来,要想表演一个愤怒的人,就把自己的愤怒状态表现出来。
但是查伯克说,这是不对的,表演的第一步,不是去模仿和表现这些细节,而找到你的角色的总目标。
什么意思呢?
比如,让你表演一个在下雨天等在公共汽车站等车的人。没有一句台词,也没有动作。这个时候,表演的外行就懵了。表演大喜大悲,你至少还可以把自己哭和笑的经历重复一遍,无非表演得好不好而已。但是一个既没有台词,也没有动作的场景,这可咋表演呢?对,因为你找不到模仿对象了。
专业的演员是怎么做的?他会在心里设想这个角色的总目标。比如他会做一堆设计,比如他想,这个人刚下班,车老不来,天还有点冷,但是还要去接儿子放学,儿子最近成绩不太好,回家还要给他辅导作业,晚饭只能叫外卖了。等等。即使没有一句台词,没有一个动作,只要这个演员心里有这个角色的总目标,他的表情就到位了,表演的层次也出来了。观众看到的一个雨天的等车的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尊雕塑。
查伯克的意思是,你要想做好一场表演,不要只注意那些表现和细节,而要在内心盯死这个角色的总目标,你的表现和细节自然就能到位了。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就是这么做的。比如一个会开车的人,不是时时刻刻关注手里握着的方向盘,而是盯住远处的目标。远处的目标只要稳,手里的姿势都能稳。
你看,都说人生如戏,即使是在表演,也不是我们通常说的“装”,就是在细节上把自己变成一个不是自己的人,而是拥有自己的总目标,然后模仿各种各样的套路,打造各种各样的细节。
比如,一个女孩,第一次当母亲,所有的那些方法,难道天生会就吗?难道是办的培训班么?都是从别人那里模仿来的,甚至是当小女孩的时候玩洋娃娃的时候积累下来的套路。但是,只要她内心的总目标是给予这个孩子母爱,她所有的模仿和套路,都是她完成这个总目标的必要手段。没有什么装不装。
再比如说,两口子只要恩爱,只要这个总目标是定的,你会发现,他们的日常表现,其实都是学来的套路。比如说个“我爱你”啊,临别的时候接个吻啊,情人节送个花、巧克力啊,结婚的时候买个钻戒啊,所有这些,哪样不是套路,不是模仿来的?哪样是他们原创的?但是没关系,只要总目标在,一切就都是真实的。演也不怕。
想通了这个逻辑关系,我自己再反过来看一些现象,就得到了新的观察角度。
比如,褚时健老爷子,前一阵去世。网上出现了两种评价的声音。一种说老爷子了不起,人生大起大落,一直在努力。还有一种说,这个人犯过法、坐过牢,你们咋还这么吹捧他呢?
这两种观点都各有道理。但是,如果从我们今天节目的这个逻辑来说,还是有高下之分的。
我们先看第一种观点,如果你说老爷子了不起。请注意,在你的生命中,这不是一个对你不认识的人的评价。而是你有自己的总目标,你把褚时健的人生当成了自己人生舞台上要模仿的那个角色。他的某些套路,会变成你的套路。他的某些做法,会激发你自己的做法。你在夸奖褚时健,但其实你是在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
如果你说,这是个犯过法的人,所以不值得吹捧。道理也许没错。那请问,你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心里的总目标是啥呢?你想扮演一个推进社会正义的人?国家司法机构都释放他了啊,你代表谁在追求社会正义,穷追猛打呢?也就是说,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可能是在没有总目标,没有自己的角色,没有舞台的情况下,在讲一句你自己以为正确的话。你不在表演,所以,即使观点没错,这种观点你也没有收获。
总结我们今天说的。第一,只要有目标,人生不怕如戏;第二,如果没角色,人生就真没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