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散文

老式新年饭局有感

2019-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生而为猫

在年夜饭前一晚特别被母亲大人嘱咐:你现在是年轻一辈里的大孩子了,要有成年人样。我们这三家人有个习惯:不到每年过年附近几个大家都还方便的周末绝不聚餐。

  往餐馆赶路时一直在想,新年聚餐这种中国传统活动哪里显得尬。我觉得定要得出“其实不尬”的结论,才能做出身为刚成年人类表现出成年人样,这种人们总觉得似蛹茧化蝶实则邯郸学步的丑事。

我视线穿越饭厅包厢镂空的屏风,企图提前捕捉那些早已记不大清谁是谁的面孔,入堂时,我的回忆却依然比我妈愉快(失望)的提示慢了一拍:“这是姑嫁嫁!这是姑爹!”

我立马附和:“姑嫁嫁好!姑爹好!”一年一聚难免反应慢点,而且我并没忘,有什么好尬的。

我爹来得最迟,满后备箱礼物,嗯职业恶习,拎上去时等着长辈或过于热情或有些冷淡(高冷)的道谢,心理压力比空手初来时还大。

互送礼物聊表情谊天经地义,你紧张个球,有啥好尬的。

菜件件端上,三文鱼片点着缀着一山晶莹,上面冰冻着一束小月季,我、妹妹、几个后辈已然入座,多数成年人类却坐在沙发里聊得不可开交,除了我妹的妈妈正迷人地看着我们笑,两个阵营的口水,一个在空中一个在嘴角。菜上齐了还在聊,落座排顺序就能把人等饿。

久别重逢方有话题,依序就坐文明武汉(传承文化),有何不妥!有什么好尬。

正当我要得出结论:年夜饭或者拜亲戚的尴尬,多半是我们这群离经叛道又冷漠的年轻人,自己想不清白瞎扯的。发生了这么件事。

今年轮到三家里张家主办,其主办者张某生意人姗姗来迟。他落座后十分钟,当我准备一并将他不紧不慢的放外套方式连同他自己都看作是从容而不失敏慧的精英气质时,他主动敬了所有人一圈酒,最后敬完我和我的妹妹。饭后闲谈时他笑眯眯地发问我俩:“你们是上高中吗?”

我回答我妹妹是上高三。他当即便笑道带一带他的俩小子啊!他的俩小子,以下简称小子们,还在上幼儿园。因为张某生意人无暇照料,故每天由他们奶奶无微不至无微不至无微不至地照料,大人亦有所吐槽;小子们的母亲美丽寡言,十分温顺,替夫教子;虽然他们似乎并未遗传她的温顺,极有主见嚷嚷着要上学前班不上幼儿园。

我妹妹的母亲在众列席得我之至宠,甚至都想着“哪是什么生意人都能随便敬酒的”。自一开始便散发出她那种乡镇长大的女人特有的真诚的魅力,和我妹妹的父亲一样,话多的时候从来是为了别人的利害抉择而非表现自己,发笑的时候从来是真觉得荒谬而非紧张到过敏,做什么都不用力过猛,也正为做什么都不用力过猛,我很想敲打我妹妹不够努力读书。

在我妹妹和张某之间坐了一个一言未发的年轻陌生人。手脚娴熟的女服务生端水壶时磕到桌脚,她不惜烫自己的指尖也要在那一刻堵上壶嘴,他在意地扭过头看着她的手。于是我看这桌人的角度突然转了一个平角大弯。

姑爹正嚷嚷着“中国人去国外开店子比老外晚打烊,老外嫌烦也拿咱们没法”;姨爹吐着烟讲话,一向当面说他“抽烟害人”的姨奶苦闷地石着,我爷爷塞在烟雾里和他笑嘻嘻地回忆过往;张家奶奶为首,我妹妈妈为边缘人的带娃女人们,沉默为主说话为辅,不时唠嗑;张某生意人和我妹父亲等四处转悠插话......

对这“好吃一个词一年就一次”的年夜饭,尴尬也许是有一点见面太少的疏远和习惯性功利,可是我还是看到了背后欲图彼此关心的橄榄枝。我们遵从着父母的性格长大,依照自己的原则生活,在旧规则世界里谋生,在新变化时代里创造,给孩子冲牛奶,给自己报琴班;吃朋友的烧烤,喝家里的老酒。

也许在这里,我用这些30450670后们的规则表达我的爱,在外面我依然可使用我自己的语言。

我和妹妹一起笑着地回敬了张某,用了我母亲推荐的称呼:“谢谢哥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