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之乐
一直以来,我都有些羞惭于自己在很多方面和高大上没有丝毫联系,这是自身环境学历修养以及素质之差距,在人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地提起某个菜品,或者说起某个衣服品牌,或者谈论家居和装修,还有车子价格和名字,我总是云里雾里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除了好奇都是满心满肺之羡慕嫉妒恨。
进不了高档酒店,入不了高级餐厅,在影视里面看到俊男靓女觥筹交错,盘碗和刀叉叮当作响,总是假设自己处身其间,是否会大出洋相,比如那个刀叉,现在设想,我一直拿不准自己是否知道使用,还有人家那个红酒,老是摇一摇,咂一咂,换了我,是否如牛吃牡丹,暴殄天物?
突然就想起一个故事:话说有三个老汉一天碰到一起了,于是就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皇帝身上。第一个是个拾粪老汉说:“如果我当了皇帝,我就下令这条街东面牛粪全部归我;谁去拾就有公差来抓”。第二个是个砍柴老汉瞪了第一个老汉一眼说:“你就知道拾粪,皇帝拾粪干啥?如果我当了皇帝,我就打一把金斧头,天天用金斧头去砍柴”。第三个是个讨饭的老汉听完后哈哈大笑,眼泪都笑出来了;他说:“你们两个真有意思,都当了皇帝了;还用得着干活吗?要是我当了皇帝,我就天天坐在火炉边吃烤红薯”。
三个老汉永远无法感知皇帝生活,皇帝也无法体验拾牛粪用金斧头砍柴在火炉边吃红薯之满足和乐趣,在每个人认知基础下,也只能想到自己所认知范围。皇帝和高富帅们之生活总是离我非常遥远,也非我所想象,我只能在尝到了土生土养之鸡鸭鱼肉之后,叹息一声:真是美味!或者邀三五知己聚集一起,喝两杯自酿谷酒,炒两个小菜,小酌一下,席间谈天论地,说东道西,微醺之余,其乐无穷。
话说春节联欢晚会上黄渤那身打扮,如我不懂之人自认为是蓝翔技校校服,有高人指出这是爱马仕今年之新款,如此打扮在我等低俗之人看来,简直是亮瞎了狗眼。当然在穿着打扮方面,男人自认比女人弱智,对于高大上来说,自然是以品牌为主,可是习惯在某宝上购物之屌丝,也能穿出国际和费斯之范,这主要得益于内心那种以自我为中心之尊严和骄傲。
古人说,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话是这样说,可总是无法阻挡人们买房卖房之热情,大房子好车子都是每个屌丝之终极梦想,可现实是如此骨感,我们只能追求内心自足和安慰,毕竟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过日子之步伐,不是生活日我,就是我日生活,生活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地日下去。只要想起在平凡日子里还有很多快乐可以追寻,还有很多快感可以满足,自然就有日下去的理由。
比如,我不喜欢看艺术性太强之电影,有人向我推荐了《低俗小说》《美国往事》《教父》等,我老是看不下去,我只喜欢那些血腥暴力,嬉笑打闹之无厘头电影,我在那些浅薄之笑声中体味无法言说之快慰;我关注那些草根平民选秀,如《中国好歌曲》《中国出彩人》,和着他们的笑声和泪水,我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我更喜欢那些相亲节目,我喜欢那些涂脂抹粉的女嘉宾在那里搔首弄姿,我会注目那个女嘉宾眼睛最妩媚,胸脯最汹涌,大腿最修长,我也会不屑于那些男嘉宾卖弄才华兜售情史炫耀家底。我的兴趣是如此低俗,就好像女人在歪歪来自猩猩之都教授,男人们面对岛国爱情动作片使劲地撸出诸多颤栗之满足。
比如,我不喜欢看沉重庄严之书籍,我对经典和高雅之文学严重缺乏兴趣,特别是现代诗歌和散文,我一向读不下去,我只喜欢阅读那些浅层之幽默笑话,可以作为我日常谈资,娱人娱己不亦乐乎?我还看畅销书和网络流行小说,畅销和流行总有它之道理,要么曲折离奇闻所未闻,要么引人入胜欲罢不能,我不要熏陶和渲染,我只需要勾勒和快慰。
我是一个凡夫,我只需要平凡之满足。
我是一个俗人,我只需要低俗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