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乘禅师:修行人如何“断欲”
人们普遍认为修行人是断欲的,没有欲望的人才是修行人。
其实,这是外人对修行人的误解,或是修行人自己的邪见,认为修行就要断欲,不能有任何欲望。
修行人应正确看待自己的欲望,不能盲目“断欲”。
何以故?欲望有四,1.欲望包括无知产生的贪欲,2.恶习成瘾之欲,3.偏心之私欲(包括非正常的情欲和爱欲),4.本身正常的需要,也就是自身的身心应该得到正常满足之欲。
断欲望是断前三种贪欲、瘾欲和私欲(非正常的情欲和爱欲),而不是断正常需要的生理自然之欲,比如,口渴了要喝水,产生想喝水的“口渴”之欲,这就是正常的欲望。
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累了要休息,……亦复如是。
如果把这正常的欲望断了,还能活吗?修行人也是一个大活人,也应该有正常的生活需求。否则,没有任何欲望就成活死人或植物人了!
——人有正常的欲望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那么,为什么要断贪欲、瘾欲和私欲?首先要认识何为贪欲、瘾欲和私欲。
何为贪欲?贪欲就是过度的获取之欲,比如,好吃的东西就多吃,吃饱了还吃,就叫贪吃。这种贪欲是会带来危害的,比如,很多人就有营养过剩的毛病,又叫富贵病,都是因为贪欲产生的毛病。这样的贪欲属于人性的愚,无知。
何为瘾欲?瘾欲就是恶习成瘾之欲。比如抽烟喝酒吃肉,不是不能抽烟,是抽烟成瘾,抽得太多,抽坏了自己的肺,污染了别人。不是不能喝酒,是喝得太多,无法控制,导致乱性伤身。不是不能吃肉,吃得过多,营养过剩,生各种怪病!这样的瘾欲属于无明执着,害人害己之恶习。
何为私欲?私欲就是把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占据为己有,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别人的利益,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属于人性的恶。
修行不是修灭欲望,而是灭贪心和私心,也就是要灭贪欲和私欲。
灭贪欲就是灭痴,灭私欲就是断恶。
然而,正常的欲望适可而止地满足,以平常心合理满足正常的欲望,此欲非彼欲,并无满足之执念,只是顺应自然。这种满足正常需要的自然之欲属于自爱与自利。
修行人的智慧是自利利它,自度度人,并不是舍己利它,更不是损人利己。
真正的修行人不走极端,而是行中道——慈悲喜舍,利人利己,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