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or如何
1
昨天接大牛放学特意去了趟办公室询问大牛上课情况,老师反馈表现还好。
当听到老师说孩子上课不听等等问题时,没学习前,我和同学的妈妈反应一样,会质问大牛:“你上课干嘛呢?!你为什么不听?!”收到这类问题,孩子一般只会低着头不出声,我会更恼火。学习后听到这个情况,我问大牛:“以后上课你将会怎样表现?”他模糊地回答:“认真听。”后面我再接着帮他把这个认真听的场景具体形象化。自己没陷入情绪,事实证明初步也是有效果的。
2
大牛和杰放学后一起玩。让他们先跳200个跳绳。杰麻溜地完成,大牛各种嗯唧:跳绳绊脚啦,跳绳打结啦……杰跳完后把自己的跳绳给他,仍然墨迹发泄情绪。
扯过来一顿说教:“停!为什么杰什么理由都没有,快速跳完?为什么一根跳绳杰跳就没事,你跳这么多事?为什么你不找找自己的原因?……”大牛虽然跳完了200个,但情绪仍然低落,因为他的情绪低落,我的火气也在上腾。
我的惯用模式爱问为什么?仿佛只有找出为什么的答案,才能更好的掌控这件事情。当我带着觉察的时候,就会偏向如何这个方向。这是看待问题两个不同的思维方向。
“为什么”会追根溯源,焦点放在过去,一个事件在头脑中合理化了才能放的下。这样的弊端就是如果过度,就会陷在问题的坑里爬不上来。像生活中很多人也都是被过去的事纠结着,为什么老公说那句话伤我?为什么我没控制住又打了孩子?为什么这单没谈成,我本来是可以谈成的?为什么我当时要买这个包包?一点都不好看……我们的生命能量过多的被以往的事牵扯住,和当下就失去了连接,也就无法去创造未来。
“如何”导向的人聚焦过程和未来的结果,很少关心事件的起因和源头。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不再纠结,注重实际采取行动来达到想要的结果。这种模式的人更接地气点,和当下连接,创造性更强。
为什么or如何是应童阅人系列的一个处事模式。阅人系列的学习,让我受益很大。每个人都不自觉地在生活中显露出各种模式,模式无所谓好坏,只是是一种思维或表达习惯。就像为什么和如何模式,不能说“为什么”就不好,“如何”就好。适当的问点为什么可以让我们找到问题的源头,更深更好的进行反思。如果一味的闷头前行,有时可能也会带来不好的结果,还是要停一停、想一想的。
当孩子表现很好,很卓越时,这个时候适合用为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表现呢?”得到答案,不要停,继续问:“为什么这样让你感觉很好呢?”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孩子就能探索内在隐藏的卓越,内在卓越的线路就会被打通,“哦,原来是这个原因我才有这么好的表现。”
孩子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千万不能问为什么。这样会把他拉到负面的记忆和画面里。这时尝试去问如何,他就有勇气承担当下,面对未来。“我们下步怎么做呢?怎样做才能突破这一点呢?”
学习处事模式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看清自己和理解别人。当发现别人在用为什么对付自己的时候,如果不了解这只是他的一个模式,就会被带到负面情绪中。了解了以后就可以先同步再带领,问如何, 去拓展他的模式。
有一种智慧,就是可以有多种选择,不会被困在一个事件或一个模式里,这样就会有很高的灵活性,根据眼前的境遇找到最匹配的模式。模式如同衣服,根据不同的场合搭配不同的风格,每一个场面都很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