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心情随笔旅行·在路上

苟老师

2019-08-14  本文已影响36人  一化三千

1.

傍晚,鸡鸭准备回笼的时候。刘家村村尾传来一阵霹雳吧啦的鞭炮声响,声音紧紧抓住听人的耳朵,钻进心里,让人惊醒。

“桂花走啦……”正在田里给棉花锄草的妇女们停下锄头,抹了一把汗,望望村尾的方向。

“早些脱离苦海,好啊”

每天都傍晚苟老师推着桂花在村里散步的,最近几天就没有身影,大家都猜测,桂花可能不行了。

苟老师的老婆桂花就这样走了。

丧鼓沉重的声音在村里萦绕了一夜,诉说着悲伤与不舍,人人听到了都觉得是桂花呜咽着。天蒙亮时“刹鼓”,敲鼓人背起鼓走了,似乎桂花也倾诉结束。

来给桂花送行的人很少,除村里人来给了个礼,娘家只来了亲妹妹一家人。苟老师是独生子,亲戚也少。

桂花躺在漆黑的棺材里,“抬重“的人盖上棺材,钉上铁爪钉。突然。一直在旁瞪着眼睛的苟老师嚎嚎大哭,声音像鹅公,也没有泪水。苟老师趴在棺材上哭唱。

“你跟我一辈子这么苦啊……”

“你说要和我白头到老啊……”

……

跪在旁边的直流泪的儿子和女儿吃惊地望着苟老师,眼神里除了悲伤就是怨恨。

“八大金刚”在领头人的吆喝一声下,从长板凳上抬起棺材,大步走出堂屋门。苟老师立马停唱,自己顺手操了一个竹扫帚,在棺材抬出去的那刻,顺手在堂屋扫了一下。

这是镇上的白事风俗,扫帚扫除晦气。

送行到苟老师祖上田里的路上,苟老师一直自己吹着个长笛,笛音与送行格格不入。

事后,村里人议论纷纷。

“苟老师说让桂花过好日子的,不说生前,死后都不大搞一场,长事人都不请一个,只请个丧鼓,他挣的那么多钱去哪里了?”

“桂花娘家肯定更恨的是苟老师……”

“第一次见个男人哭唱的有模有样。”

……

2.

苟老师叫什么,好多人都不知道。

刘家村都姓刘,他是村里唯一一家姓苟的,据说苟老师父亲是挑担子卖杂物,和村里一个年轻寡妇好上了,就在这里安家落户。苟老师随父姓。

苟老师年轻时闹过一次更名改姓,到底改成啥了,只有老一辈的和村委会知道。

说是读书时,因为名字中的“苟”字,方言中同“狗”一样。被同学取外号“狗子”,被骂“狗杂种“。苟老师不服,同学打一架,因为个子不高以鼻青脸肿的失败告终。小时候觉得这个姓就是个耻辱。

苟老师小时候读书用功,考到师范,回来当了个镇上小学老师,比村里小学老师高一筹,每周回来满脸风光。穿着中山装,右边胸前荷包卡着一直钢笔,骑着二八自行车走直路,无视旁边人。由于个子矮腿短,蹭脚踏时,感觉整个身体在座垫上扭来扭去。

村里过年时总有人写对联,要么找苟老师,要么找不远处的另外一位村小学李老师。李老师大苟老师10几岁,和蔼可亲,村里经常有很多小伢子去他家玩。

苟老师下笔前,叫儿子荣辉端来大盆清水,洗手后焚香动笔。苟老师的字体据说是自创。

村里人不懂字体,只晓得感觉,评价李老师的字是稳重,苟老师的字就是“飘“。什么是飘,也说不出,就是感觉看了人在飘。

和荣辉的爷爷有些关系好的几家在找苟老师写对联。荣辉的爷爷去世后,村里看到贴对联的都是李老师的稳重字体。

苟老师在镇小教书,桂花在家种地。苟老师经常在家骂桂花“贱三爷”。这是镇上的女人经常骂男人的。村里人说这不就是是在帮桂花骂他自己么。

为什么要骂桂花?因为桂花除了会种地就是做饭洗衣,听到苟老师吹笛子拉二胡时抱怨诅咒。桂花是因为在田里种棉花播种耕田体力活没得男人帮忙,累的半死不活回家做饭晚了。

桂花左牵着灰色的大水牛,光着脚丫踩着泥,像村里男人吆喝一声,右手握住犁跟着牛向前冲。村里人问你家男的怎么不来帮忙啊?桂花说他是老师,衣服弄脏了不好洗,走不进教室……

谁都知道是桂花怕苟老师骂人,桂花说自己没文化骂不出来。但是苟老师文化高,会骂人。路过人听到过苟老师骂的内容,和村里爱吵架的娘们一样的把子。

个婊子养的,捅了你家爷,你把老子的钱拿出来……妈个#

原因很简单,桂花买地里农药多给了一块钱……

桂花多给了儿子生活费……

桂花买鱼,称的比苟老师要求的大了一点……

桂花给读初中的儿子到学校送菜,看到别的孩子都在学校食堂打荤菜吃,自己孩子打菜总是清水煮白菜,忍不住掉眼泪,就多给了五元钱。结果回家没有过河船费,镇上一位老师的老师碰见,帮忙出了船费。

结果苟老师回来了骂桂花给自己丢脸……

3.

桂花是对苟老师有感情的。要不然怎么会冲破家族的亲情嫁过来。村里人普遍这样认为。

苟老师年轻时候经远房亲戚介绍和镇上的一个姑娘荷花相亲。

苟老师相亲时候爱穿着中山装,胸前荷包插着一只钢笔,粗布裤子,还有一双解放鞋,头发梳的光亮,一本正经。

荷花姑娘每次过来都是表妹桂花陪着。相亲吃饭时,苟老师的伯叔婶们会坐一桌,都来观察审核。

荷花姑娘长得瓜子脸,心直口快,长辈们问什么答什么,大方妥帖。长辈们都说是个能干的姑娘。

旁边的桂花长得一张圆脸,可爱的模样,还带着一丝害羞。做着一个忠实的听众,听到有趣的地方就笑笑。

难得能找到一个当老师的对象,吃国家商品粮的,没多久女方家人也同意了。男方下聘礼订亲。

不久,镇上放露天电影。苟老师骑着二八车去看。来自各村的年轻人都是那么激动,有的为看这场电影,扛着椅子走了八九十里路;三三两两还举着火把。

苟老师与众不同,不用椅子,直接靠在二八车的后座,双手环抱在胸前,半扬着头看着屏幕,不经意看到了桂花。

桂花本来是和荷花一起的,几个年轻小伙子和荷花搭讪说笑不知怎么走散。桂花就一个人在那里了。

桂花圆圆的眼睛一直盯着屏幕,大辫子左右各一个落胸前,那样安静。侧面看到的桂花就像欧洲油画中的少女,熊老师怦然心动。

苟老师叫了一声桂花,和桂花聊上了。熊老师也变得健谈,桂花看到电影里的男女主角爱情,有一种错觉。

电影散场,荷花还没有出现,苟老师送桂花回家。月光如水,乡间小路弯延,苟老师发现自己和桂花谈笑自若,充满乐趣,而自己在荷花面前却不知道说什么,荷花的大方让自己拘束不安。

苟老师直接给父母说要取桂花,闹了一阵。去退礼,又重新下聘礼。桂花的亲人们反目成仇,荷花的父母添油加醋骂得桂花娘家人抬不起头,父母怪桂花扫了颜面,干脆断绝来往。

桂花自己倒跟定苟老师了,毫无怨言。桂花洗衣服的时候,苟老师在一旁拉手风琴;桂花做饭时,苟老师在一旁唱高音。桂花觉得是这是幸福。

儿子荣辉说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原谅父亲,他是死无葬身之地。

桂花瘫痪在床口齿不清时,儿子和女儿在床前痛哭自己的母亲吃了一辈子的苦,什么都没有得到。

荣玉说自己父亲就是个大骗子,母亲太单纯,被骗了一辈子,任劳任怨一辈子。

桂花生活不能自理时,苟老师已经退休。掌管了桂花一辈子忙碌的三分地,累得汗流浃背,回家做饭吃,再喂桂花。

桂花吃了一点又流出来,苟老师又累又急,舀了一勺用力的堵进桂花的嘴里,还骂你这个贱人,当年你勾引我……被回家探望的荣辉看见,气愤得破口大骂。

荣辉和荣玉都对父亲有恨,不光是因为父亲对母亲的方式太极端。

4.

荣辉没有见过自己的爷爷,记得婆婆疼爱自己和妹妹荣玉,可是苟老师对婆婆总是没有说过一句好话。

婆婆管家里的猪牛和鸡,经常被黄鼠狼叼走了丢一只鸡,苟老师会指责骂,臭婆娘,死不要脸的……

婆婆从来不说一句,只会一个人抹眼泪,告诉荣辉爷爷当年的好。

小时候荣辉5岁时候的一天,正在和村里几个孩子四处抓知了,突然看到几个人走到自己家里,带着父亲出门。

婆婆在后面拐着腿,疯狂的大哭大喊,抓错人啦,我儿子是老师,怎么会犯错啊……

荣辉跑了过去,大声喊,爸爸!

苟老师面无表情地说了句,好好读书。

荣辉看到家里母亲桂花在哭,咿呀学语的荣玉在旁边吵闹。荣辉问桂花怎么了,桂花在一旁流眼泪,却什么都不说。

慢慢地荣辉长大,上学后总被同学朝笑有个坐牢的爸爸。

你爸爸是个小气鬼……

你爸爸盗用学校财产……

你爸爸不要脸……

……

从苟老师被抓走开始,荣辉就懂事了,平时看着母亲桂花累得喘不过气,从不敢问起爸爸的事情。

婆婆也变得疯疯癫癫,说自己命苦,害死了男人,又害死了儿子……

荣辉的婆婆在苟老师坐牢两年时病逝,婆婆一直等着儿子来送终,可是未等到,孙儿戴孝。

荣辉放学回家后赶紧做完作业就帮剁草喂猪,喂鸡喂鸭;搭着凳子做饭。

十岁时荣辉觉得自己长大,硬扭着母亲桂花告诉他父亲的事。桂花看着懂事的儿子就一把苦水倒出。

苟老师在镇小学教书,还胜任食堂的管事,总是揩油家用,买菜几分钱都落进自己口袋。后来被人举报,还查出了管理学校图书馆时弄了很多书回家……判刑7年。

桂花说,这都是为我们这个家啊。

荣辉变得内向,心里很悲伤,曾很自豪自己父亲是个文化人,给自己买了好多书,原来都是丢人的。

父亲曾经伟岸形象坍塌。老师是为人师表,教自己做人,父亲却做出如此卑鄙龌龊之事。还苦了母亲桂花一个人忍着痛苦带大自己和妹妹……荣辉心里有很多的恨。

几年后,苟老师从牢里出来,桂花激动得流泪,而荣辉没有什么表情,荣玉更记不得父亲长相,不知道所见到的陌生人是谁。

苟老师回来后在母亲的坟上痛哭一场,说怎么不等我来养你啊,谁要你生了我,谁要你省吃俭用为了我……

荣辉偷偷地跟在后面,躲在棉花地里听。看到瘦弱的父亲,觉得可怜又可恨。

荣辉小学毕业,考上重点初中高中。后来,荣辉和荣玉成绩优异,读了大学在外找工作,只是偶尔回来看看桂花。

苟老师回来后依旧是个教书匠,只是曾经的手风琴,笛子都沾满了灰尘。

5.

桂花不在后,苟老师依旧天天走在村头的路上。

苟老师依旧住在村尾的土房子里。堂屋大门上褐色油漆脱落,露出像腊肉的老木。堂屋两个窗户像深色两个黑眼睛,玻璃上灰尘被手刷了一个亮处,看不到颜色的绒布窗帘半搭着。

桂花在的时候一直光亮着,桂花走了,就没有人打理。

苟老师老了,经常一个人走在村里的小路上,白头发像枯草趴在头顶。很少人和他说话。

儿女在外成家,曾打电话要他过去,苟老师执意不去,儿女也不多说。

苟老师有时提着一杯茶去茶馆坐坐,聊聊天。村里人说,苟老师只在茶杯中放两片叶子。

有人开玩笑问现在老师的退休工资高,李老师都是每月六千,苟老师也是这样吧?

苟老师立即马下脸,脸上的皱纹横竖,就像田间的梗。

苟老师经常在傍晚拉拉手风琴,哼哼老歌谣,孤独的斜影参杂在树影里很单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