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赚钱”思路,别当最辛苦的底层(钱哥文章精华上)
写了这么多篇,今天我准备系统地梳理一下。单篇文章成长的不够明显,但我们这次一起建个体系,让它成为我们思维的一部分。
很多人觉得自己活得又累、又穷。
因为穷,没钱买房、投资,让钱生钱;
因为没钱投资,只靠自己苦干,于是又穷又忙。
穷-忙-穷-忙...这TM是一个死循环!
其实,人生上升途径很清晰:
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先有钱。
只有有了钱,让钱生钱,才能跳出压迫怪圈。所以财富逆袭的突破口就在于:第一桶金。
除了王思聪的第一桶金是亲爹给的,对剩下99%不是老王的孩子来说,还是要靠自己赚的:
路子无非两条。
当老板能挣多少钱?用沙瑞金书记的话说,“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盈亏自负。
当员工是为别人打工,旱涝保收,有五险一金,还有跳槽重选的权利。
在明显的风险和明显的收益面前,大家的选择,基本是二八开。
我们先讲讲80%的人的选择——当员工
1、如果是纯工资收入,那么唯一的要求就是:工资要高!!
所以这个问题就是《怎么快速赚到买房钱》拆解开的:什么行业工资高?哪些城市工资高?什么工种工资高?怎么涨工资?
结论很简单:去工资高的城市/国外务工+进高利润的行业(金融/房产/高端服务)+省吃俭用。
记住:行业>公司>岗位>老板>个人能力。
挑哪些行业?回看《最赚钱10大行业,数据曝光》行业利润最多的是: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交通运输、传媒、建筑装饰、医药生物。
2、如果有兼职工作,那么应该是和你的兴趣、工作衍生出的资源挂钩的。(跨界越大牵扯精力越大)
哥在《做一个斜杠青年》举了民工小伟的例子,靠直播工地健身,成了网红;在家带娃的宝妈当了淘宝客、开了轻饮食微店;北京八中的老师,去了新东方开辅导班。
副业里有一半跟主业相关的,甚至是因主业而生,用到了体制内的熟人和资源。
所以大多人不会离职,因为副业是财富,主页是社会名片。
为何同在一个行业,工资差距依然很大?
同样是高利润行业,依然有人5千有人拿3万,差距在哪?哥在《能赚大钱都有什么特质?》扒过。
入职之后的收入差距,是在下班后的4小时拉开的。每年的工资涨幅,取决于下班后的4个小时你都在干什么?
有个定律叫一万小时定律:如果你坚持学习某领域超过1万小时,你就会成为这方面的权威。
为什么理工科的人更容易成功?如果他们毕业后专业对口,相当于每天8小时都在练习。他们的上升途径是:新手-专家-资深工程师。
可我们很多人,工作的内容并不是在练习技能,大部分是应对琐碎的人和事,所以发展途径是:新员工-普通员工-老员工-老油条。
美国有个作家,专门研究亿万富翁。发现他们在行业性格各种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
那一点就是:专注。在研究期货大佬时更印证了这点,他们都对某一行业研究非常透彻,甚至是某细分领域的权威。
所以,如果你5年内不会去创业,那么请选对领域,然后深耕、细作、死磕。
深耕、细作、死磕。
(请默念3遍)
我涨工资了,是不是说明工作还不错?
如果今年老板给你涨了薪,先别乐。这钱可能不是老板赏的,而是央妈放水才涨的。
短期涨薪的一大危险就是,你察觉不到自己的职业天花板。
比如快递小哥赚钱,但是这个门槛太低,没什么技术含量。他要1万才干,你给我8千就愿意干,所以这个行业工资迟早要稀薄的。
每一个职业都有薪资天花板。你不妨反思一下,你的职位有多大的上升空间。
按平均数据来看,普通员工是年薪8万,精英是年薪25万,管理层是年薪50万,高管是年薪100万。
假如你一直处在一个职业天花板很低的岗位,比如公交车司机,你再怎么拼命工作,时隔多年,也挣不到你想要的薪资。
所以,你要主动发展自己的职业。
主动出击
①发现公司最近困恼的问题
②发现部门内稀缺的技能
③发现让领导开心需要哪种核心能力
一句话:往管理层爬。
如果不能成为技术大神,那就抬高替代你的门槛。
当主动权在你手里,当你有议价能力时,不再是10%的涨薪,而是指数级增长的翻倍加。
记住:35岁+还当员工日子会很艰辛。一定要有清晰地职业规划!!
我们再来说那20%创业的人——创业/当老板
出售往往是拥有某项东西的,而整合的人往往根本没有所有权。
1、出售“商品”
常见的“出售商品”,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凡是能在淘宝上能买卖的商品和服务都包括在内。包括衣服、食品、小黄片和陪聊服务。
2、出售“资源”
比如窦靖童是王菲闺女,天生获得媒体的关注,就是资源;祁同伟通过努力当上了领导,他手里的权力,就是资源;比如高小琴姐妹,脸长得好看,也是资源。
名人裙带、煤老板、官员,还有拆迁暴发户都属于这一类。
这类财富,可遇而不可求,只能靠运气。
最大特点就是:财富多少取决于拥有多少资源。煤矿一旦采光了停产了,马上没收入;官员一旦退休了、明星一旦过气了,财富都不可持续。
3、出售“信息”
出售“信息”,比如招聘信息、车展亭电影海报、人民名义里那个香港情报贩子,以及教你怎么赚钱的付费课也在这里。
出售信息,最典型的就是自媒体。微信大号、微博大号、头条大号,生产内容同时靠内容变现为生。
对于“出售”型的创业来说,想做好,只有两点:
稀缺性、利润空间大——并且无限追求更大值。
再来看这张图里,做整合的人。
1、整合人脉
北京有很多小广告公司、小公关公司,你找他们,能同时对接300多个媒体。如果你遇到事自己又不认识人,是不是得从这个市场挨个去跑。什么叫人脉?这就叫人脉。
天子脚下的办事处、各种代理机构、各种校友会、饭局组织者,也都是这一类,只不过体量不一样。
2、整合资本
自己没有钱,但可以整合大家的钱。比如风投、P2P、银行、还有各种骗子。
他们每天思考的问题是:谁有资本?哪些资本现在被闲置?哪些资本迁移到哪里会产生更多的商机和盈利?怎么创造更大的价值?
3、整合信息
换句话说,就是要有做平台的思维。
比如好123最大的成就,就是把网页分好类放在一个页面里,让你检索方便一点;淘宝呢其实就是做连接人和商品的平台;还有二手交易平台,58同城、易车网轻轻松松上市了。
老板本质是寻找资源,然后整合资源的人,并不是拥有现成资源的人。
如果你看到这里,希望想拥有更多的人脉、资源、信息的话。首先请你,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干货!怎么混进富人的圈子》中讲过:
1、扩宽兴趣,了解当官的、有钱人最近在喜欢什么?
就算你不能直接去卖,也要知道哪里有卖的?哪些品相是好货?怎么专业的点评?
通过兴趣接近、全放松状态亲近,对方是最没有警惕性的。(比如早晨在高档小区附近跑步)
2、动用你的“强关系”:亲戚、朋友、同学、同乡、校友、战友一切关键人脉。
利用一切聚会、红白事、节假日,把自己代入其他人的人际网络和社交活动里。
3、你可以做不同朋友之间的纽带,要积极主动的介绍不相识的朋友认识。
人际网络中会有四种角色,最讨喜:
刚才做的是性质分类,但是不同行业赚到的钱是不一样的,公司体量也是不一样的。问题出在哪?
很简单,那就是:风口/机遇的大小、盈利模式的优劣上。
一篇文章写不完,下期预告(先放两张图)
#周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