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萧景琰
终不忘世外仙姝(殊)寂寞林
据说这世上,有一种“苏”叫梅长苏,怎的就没有把我苏倒叻?二刷琅琊榜,还是被没脑子的萧景琰迷得晕头转向的。他有一种特殊的心质让人着迷,而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楚。
大概可以形容为:当你想抚平一个人的眉头时,就意味着你可能爱他。难以言说的氛围萦绕着你,他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萧景琰让人记挂,让人放不下,就是因为他的到底意难平。
风尘之中,必有性情中人。虽这宫墙之内,风从来就没停过,但此风非彼风,不管是萧景琰,还是梅长苏,此趟都是入世之举,安居庙堂之上,岂有性情中人。有情有义唯独没脑子的萧景琰,典型的性情中人,只产于江湖,不产自皇家。
南梁皇七子,历史上有这号人物,姓萧名绎,也就是萧景琰的原型。说到萧绎,就得提提他的父亲,和两个哥哥,人称四萧。
背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吗?这四百八十寺建于何时?
就是萧景琰生活的那个年代,确切地讲,是建于那个疑心重重的老头之手。
南梁是一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朝代,躲在生疏了的魏晋南北朝中的“南朝”里,一点儿也不打眼。但是此朝的文学之盛,纵观整个中国史,怕也只有盛唐和北宋,可以拿来比一比。如果你读文学史,绕不开两本开天辟地的鬼神之作,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皆产自该时期,我的青春噩梦呀~
下必盛焉,定是上有所好。好这口的就是萧绎他爹,历史上的梁武帝萧衍,一大全才也,就是不听劝,乱建寺庙,光嚷着要当和尚就有好几回。四萧在政治上的成就都远远不及,他们的文学成就。换句话说就是,皇帝做得下三滥,一个个却都混成了文学家,结局不是饿死,就是闷死,总之不得善终。
那原型萧绎,到底像不像萧景琰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了解萧绎的可以继续往下看:
01/真· 十项全能老人
萧绎的才情堪称四萧之首,可比“十全老人”全得多。
围棋至少九段,没事就写写棋谱……
对中医深有研究,搁在今天就是一博士学位……
在文学蔚然成风的朝代,写了一本兵书《玉韬》……
眼瞅士大夫看不上养马,又写了一本《相马经》,据内行透露,不亚于伯乐水准……
大概是史上第一个自己给自己算命的皇帝了,夜观星象便知天下大势……
最是诗词: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柳。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
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
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02 /半眼孤愤,全无风骨
一个能写出如此深明大义、旖旎明亮的诗句的人,却被孤愤耽误了前程。萧绎天生瞎了一只眼睛,生理缺陷让他的心思日渐沉重,胡乱猜忌,何谈气质与风骨。
03 / 扣着史上最大一顶绿帽子
不是说自古才子流连于莺莺燕燕?更别说是皇家的男儿,萧绎偏偏不是,爱情无望,家庭破裂,不羁放纵爱自由的徐昭佩,将心向地一掷,索性每天化妆只化半边脸,反正天子只有一只眼睛,岂能白白浪费了胭脂水粉。传说中的半老徐娘。
心都死了干脆再跟别人私通一回,谁料约炮事件被曝光了,萧绎暗下杀手,死都不解恨,把尸体捞出来写休书。以前总觉得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与徐昭佩吻合,大约她也有过她的单纯与美好吧。
04 / 世间本无萧景琰
萧景琰平生最恨的就是党争与猜忌,萧绎两样都玩得“风生水起”,将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兄弟子侄一一诛杀,这在皇位争夺中也常见,但在他萧绎身上发生就不正常。
一个成天读《老子》,看起来书生气的文人,竟是这样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他跟萧景琰是完全相悖的两个人。这也是我不愿意将萧绎拿出来,与萧景琰比肩的最大一个原因。
月色和雪色之间,萧景琰是第三种绝色。想像着这样一个画面:清晨的第一缕光照在微开的城门上,亮得人睁不开眼,整座金陵城还没有醒过来,而一个鲜衣怒马的少年,正穿过重重宫墙。
竹尖的雪落到地上,他的双肩披着一层光芒,颈后有毛茸茸的碎发,让人移不开目光。周身皑皑,惟留下的一串 梅 花印……像是暇玉上的绺纹,却并不长 存,待到太阳苏 醒冰消雪融之时,就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而遇见的那个少年,美好得就像没有存在过,惟江湖夜雨十年灯。
图 | 呼葱觅蒜(微博)
文 | 廿八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