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祝米
送祝米
在独克宗,有一种称之为送祝米的传统习俗。当然光是从字面上来理解送祝米,对于不熟悉独克宗这一习俗的人而言实在不好理解。
独克宗送祝米的传统习俗到底是什么?其中所包含的意义如何?是需要用笔记录用文字记载的传统习俗。至少到现在,独克宗送祝米的传统习俗还在延续。
送祝米当然是跟米有关,送祝米实际上就是就是去恭祝自己所熟识的人家户喜添人口。送祝米这一传统习俗,算得上独克宗人家户重要的人情往来之一。
从某种意义和角度上而言,独克宗中的传统习俗,最为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注重人情往来,在独克宗古城有“针也来得线也去得”的俗语。独克宗这句俗话,说白了就是礼尚往来。
尽管,独克宗人家户,在注重送祝米这一类的人情往来的的传统习俗时。根本就不知道用礼尚往来,来对这种人情往来进行赞颂。但独克宗的人家户,在日常生活的现实中又实实在在维系着人情往来传统习俗。
当听说自己所熟识的人家户喜添人口,自己就得准备上适量的大米以及一些物品。然后抽个具体时间,带上准备好的大米和物品。登门到喜添人口的人家户中表示恭祝,因此这一传统习俗就被独克宗人称之为送祝米。
之所以将这一传统习俗称之为送祝米,肯定含有带上米给别人家恭祝这个意义。独克宗地处青藏高原南缘部,这一地理位置决定了独克宗古城不产稻米。毕竟有物以稀为贵的说法,因此大米在过去的独克宗算得上真正的贵物。
因此,在独克宗,带上大米人情往来就显得特别庄重。将带上大米及相关物品,登门恭祝人家户喜添人丁称之为送祝米,我在想可能也跟大米在过去的独克宗古城珍贵有关吧!
自己熟识的人家户,登门恭祝自己家里喜添人丁。主人家当然也得热情招待前来恭祝的人,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煮米酒招待客人。
在独克宗,一直都有酿米酒的传统。酿好的米酒,除自家平日里煮来吃。在特殊的时候,比如说自家里有孕妇快要生产之前。家庭主妇,就计算着时间提前酿好米酒,至于独克宗,酿造米酒的传统将会进行相关叙述。
除了用米酒招待前来恭祝的人之外,,主人家还会摆上独克宗传统的糕点饮品招待客人。
当然主人家也会将刚出生不久的的宝宝,从孩子的母亲怀中抱出来。让前来恭祝的人认脸,同时接受前来恭祝的人的一连串恭祝话语。登门恭祝的人,顺带也会对月子中产妇进行恭祝和叮嘱。
月子中的产妇接受别人的恭祝,内心会产生一种初为人母的傲娇。前来恭祝的人,顺带会叮嘱月子中的产妇要养好身体注意身体等等。
在外人看来,独克宗传统的送祝米的习俗,普通得不能够再普通,但在独克宗人家户看来,送祝米是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针也来得线也去得是独克宗人一直坚持实践和信守的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