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扬大龄剩女结局是作恶

先解构这个问题的核心关键词,第一,有大龄,但是第二点才是重点,是剩女,第三,是结局。
然后我们慢慢分析,接着再得出结论。
大龄,对于现代女性而言,城市中以30岁以上可以称之为大龄,乡域以25岁以上妥妥的大龄姑娘了。
作为重点的剩女一词,本义就是对婚姻持谨慎态度抱有观望之心的适婚女性在同龄人已步入婚姻殿堂各享人福的时候选择再看看。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突然发觉不喜欢男人的,有社交空间太封闭看不到喜欢的或者不想挑剩下的,有恐惧婚姻的,有一心想嫁入中产以上等着老板承诺的,有热爱学习,全身心扑在学业上无暇顾及的,有女强人坚守事业的,有根本不想结婚传宗接代相夫教子的。差不多了吧。
其实说到剩女本来就是已经对当下不做期望或者规划,不选择短期内进入婚姻殿堂的一类人,时间在她们身上虽然显得紧迫,但也不过如此了,再添上大龄这个词眼,那就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有意识对妇女结婚意愿的压迫了,这个划重点。
以青春易逝韶光易老姿颜将去作为利器逼迫暂时不愿结婚或者根本不想结婚的女人们去结婚,最好的武器就是说她们大龄甚至危龄了。
再谈最后一个关键词——结局。
结局这个词很恶,它代表着小说家漫画家剧作家手里的各色主人公们命运的总结和归宿,除却童话故事本身具有的圆满属性,一般正常的结局多有遗憾甚至令人难以抑制的悲伤。
这是对一个人乃至一群人在一个时期一个时代里因其性格命运产生的未来轨迹和人生终点的一个定性,是残酷而自私的。全都是一群人看着其当下的表现,所臆测的,甚至抱有看戏心理的一种自我安慰和解脱——通过牺牲他人的方式。
人的一生都有可变之机,过去从来都是已经经历的人定义的过去,而未来也是因走过的过去才有的未来。
题目《大龄剩女结局是什么》就像是一部戏完结之后的人为划线的一道阅读理解,充满各种人的意淫不解,而答案却是无边的,若尚寻求言之有理即可就太过无理了,一个人遭遇的事情根本不可能被无关的人真正理解,旁观者的劝慰充斥着对剩女家庭核心成员的理解与支持却原原本本地忽视了当事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大龄剩女们没有所谓的结局,那些不过是生活所迫下个人意志的无奈,以结局一词定义一个人的生活将是多么不负责任,生活不是电视剧,终点永远忠实跟随自己的选择。有些人不能因为多读了几本书就随意指责别人的与群不和,有些人也不能因为从未读过书对他人幸福作恶论。
人生而自由,被标榜大龄剩女的姑娘们就被人早早地定下了结局,就如旧社会的妇女身不由己一样,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你们,辛苦了。
为你们的自由意志,向你们表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