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脚掌走天下
半个脚掌走天下
卷一文章
1、看到请驻足,帮帮孩子们。。。
“爱之家”原本是一家慰老院,后来收留很多因患有重病而被遗弃的孩子,是这里几位信教阿姨在收留并无偿照顾他们。。。而现在孩子们需要看病用钱,可是孤儿院确实无能为力,因为他们确实没有这个力量,看到的好心人请转一下,让更多的人看到并帮助他们。。。谢谢。。。
“爱之家”地址:河南南阳市靳岗社区靳岗村慰老院
由于规模小,不知名,在此附加上到那里的方式:从南阳汽车站坐8路车,下车后向北走三百多米即可到达。。。
希望可以借助社会的力量来帮帮他们。。。
孩子们的需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生活需要:包括旧衣服、奶粉、纸尿裤(或布尿布)、被子、褥子、其他儿童用品(新旧皆可)
第二部分:捐款,用于改善孩子们的伙食,买菜,买米,买油等等,还包括冬天 的取暖费,河南的农村的冬天,寒风吹来要冻S人的。
至少烧采暖炉(放在室外,把暖气片接入室内),可以杜绝煤气中毒
第三部分:手术费,治疗费。
把每一个孩子的照片,病情说明,治疗资料,放上来,大家按病情轻重,一个孩子一个孩子的帮助。
这些资料我会拜托学生志愿者来完成,辛苦你们大家,谢谢你们对孩子的爱.
周 院长的电话:15937761967
我是一位不能够自理的志愿者,下面的帖子是我的情况(http://bbs.yaolan.com/thread_51342645.aspx)大家要是信任我的话,可以用收留我的爱心校长的地址接受大家快递的物品,然后统一交给爱之家!谢谢!
和大家商量定了,还是沿用诺妈的支付宝帮爱之家接受捐助
支付宝号:zsjynyy@163.com 袁媛 请注明救助爱之家的孩子,短信通知13007621523谢谢!
需要银行账号可以用农行卡 6228480971217013616雷得聚(独云亭主)
河南省南阳市车站路汽车站南300米路东 海蓝岛美容美发学校 邮编 473000
雷得聚(独云亭主)收转 电话 0377--61536177
专访院长了解详情
南阳民间寄养点的帖子发出来以后,引起众多摇篮爱心妈妈的关注,很抱歉,因为自己行动不便
,没有机会到现场看望那些可怜的孩子,掌握第一手资料,所以很多大家关心的问题不能够及时回
答,敬请大家谅解!
2010年1月3日,趁假期请大学生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将爱心妈妈邮寄的爱心包裹送到寄养点,同时将我整理的爱心妈妈需要了解的问题转交给了寄养点的周院长。
下午,周院长从忙碌中抽身,坐爱心人士的顺风车,来到了我寄居的斗室,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我详细了解了寄养点的所有情况!
爱之家寄养点的前身是1998年创办的慰老院,随后不断有人将弃婴扔在慰老院门口,这里的爱心人士处于人道主义,不得不收留这些可怜的的弃婴,随着弃婴的增加,慰老院的负担越来越重!
截至目前,爱之家共有弃婴28位,年龄从几个月到二十多岁的都有!
爱之家的固定收入只有教会每月资助的500元,这点钱根本不够这些孩子的温饱!万般无奈,爱之家的几位爱心人士只能求亲靠友,想办法维持这些孩子的温饱!
因为是民间自发的行为,所以这些孩子没有户口,没一点保障,孩子们的尿布基本上都是别人废弃不用的旧衣服做的,因为很多孩子都有病,生活不能够自理,所以尿布的需求量很大,这些爱心
人士只能将这些尿布清洗后反复利用!
孩子们唯一做检查的途径,就是有好心人愿意收养这些孩子的时候,带走做的检查,检查结果一出来,看到治疗困难,就又送了回来!
所以只有极少的孩子做过这样的检查,大部分明显有疾病的孩子都没有做过检查!
现在最需要和有希望治疗的是两个脊柱裂的孩子,和一个脑脊液膨出的孩子,大家可以看到图片!
和周院长交流目前的困难,周院长说,眼下最主要的是孩子们的温饱,工作人员都是义务付出,将近30个孩子,很多大一点的孩子因为有病也需要增加营养,所以最低限度,一个月需要4000元的
费用,才可以维持孩子们的温饱(一个孩子一百多元,这真是最低限度了),冬季还要给孩子们取暖,费用相对还要高一点!
因为了解的人不多,关注的人太少,爱之家维持孩子们的温饱已经力不从心,更难以租赁更好的房子,现在租住的房子已经成了漏雨进风的危房!
同时因为房屋有限,一个小床都要放两个孩子!
我幼稚地问爱之家有童车吗?一句话几乎让周院长落泪,她们都是捡别人丢弃的一些童车或者小椅子,用绳索捆绑以后让一些不会坐的孩子使用,大部分孩子都是在地下铺些东西坐在那里晒晒太阳!
我不忍心再仔细问下去了,拜求各位爱心人士给这些孩子们一些爱心!
他们急需:奶粉,白糖,鸡蛋,米粉,面粉等食物,儿童床,童车,各种型号的纸尿裤等用品!
除此之外,孩子们需要体检,需要治疗,呼吁大家关注,期待各寄养点传授好的经验和建议!
再次拜谢!祝好人一生平安!
2、 报纸为媒结良友
病残20多年,足不能出户。但生活不能自理的我却结识了不少良朋挚友,正是他们的关爱才为我撑起了一片蓝天,这要归功于《南阳广播电视报》这位良师益友。
经历了病残、失学、痛失父母......这些接二连三的致命打击后,我彻底崩溃,像刺猬一样用厚厚的刺将自己严严地包裹起来,深陷痛苦、失望、苦闷、彷徨之中难以自拔,整日怨苍天无眼、恨命运不公,一心只求早日告别这痛苦无望的人生。
几年前,在我彻底绝望之时,一位朋友送来了他珍藏的《南阳广播电视报》,劝我闲暇时翻翻看看,并神秘的告诉我: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我暗笑朋友病急乱投医,一份电视节目预告能对心死的我起多大作用?谁知,自己百无聊赖之际随手翻翻进爱不释手。特别是《梅溪副刊》上那一篇篇富有哲理的散文,《非常人生》中那一个个拼搏进取事例,让我的心灵经受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洗礼。让我明白了,病残虽是不幸的,但比病残更可悲的是整日躺在病残的招牌下怨天尤人,不思进取,浑浑噩噩地浪费光阴!使我明白,虽然没有了翅膀,心照样可以飞翔。
心灵的锈锁被打开以后,我积极寻求自治的良方,稍有好转后,有借贷960元在家中办了个小代销店,咬牙坚持用勉强可以着地的半只脚掌支撑着残体营业,还挤时间阅读一些能节约到的书报杂志。为了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我主动给《南阳广播电视报》上《非常人生》栏目曾报道过的青年作家陈铄、李矫龙飞夫妇写信求教。想不到他们夫妇不但文章写得好,人心比文章还好。接到我的求助信后,他们不顾天寒路远,一起骑车上门看望指导,并给我带来了他们珍藏的书报和出版的书籍,鼓励我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如今,和他们夫妇已成了莫逆之交。在他们夫妇的帮助指导下,通过阅读《南阳广播电视报》等大量的报刊杂志后,我鼓足勇气将自己的习作寄给了《南阳广播电视报》的徐编辑。想不到,不成样的习作经热心的徐老师修改后竟然第一次变成了铅字,并有性和热心的徐编辑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从此,一发不可收,先后在多家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习作,并多次在一些征文中获奖。
前不久,在《南阳广播电视报》发表的一篇习作,更是引起了许多读者朋友的共鸣,收到了不少读者朋友的来信,一个叫袁玫瑰的热心读者,通过编辑知道我的地址后,一路骑车边走边问到家中看望,给我带来了稿纸、笔墨等学习用品。又留下现金和电话号码,告诉我有困难尽管开口。另一位中年大嫂,留着眼泪读完我的习作,辗转打听到我的地址后,亲自到家中看望,并多次上门帮我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还为我购买了衣服鞋袜等生活用品,其情其景令病残后听惯了冷言冷语,看够了世态炎凉的我感激涕零!
如今,通过《南阳广播电视报》结识的这些朋友们仍像手足一样关心照顾着我,用他们的爱伴我在坎坷的人生之路上一同前行!
病残是不幸的,但有了这么多关爱自己的良朋挚友,我又是幸运的,这都得益于《南阳广播电视报》这位开我心锁、激我奋进的良师益友,漫长的人生有它相伴,我的日子不再有苦痛。
3城市建设请给残疾人留条通道
编辑同志:
因为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我已经20多年没出过家门了。不久前,为到南阳参加一个活动,才不得不请两位朋友陪伴前往。
想不到,这些年,咱们南阳的变化这么大。20多年前,我曾在南阳求学,可以说对大街小巷了如指掌。可这次进城竟然找不到一处记忆中的风景,让人不得不叹服南阳的发展速度。
遗憾的是发展中的南阳几乎忽略了残疾人这个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城区的无障碍设施几乎为零,为数不多的盲道也被明眼人的各种车辆占据。马路两旁的道牙、单位门前的台阶都是横亘在我们这些肢体残疾之人面前的天堑,更别说那令人生畏的无数楼梯……幸有两位身强力壮的朋友相随,即便如此,抬轮椅上楼下楼,折腾一天,两位朋友也被折腾得精疲力竭。一天的经历,几乎让我落下了病根:一想到出门就心慌头疼做噩梦。和几位坐轮椅的朋友交流,他们也有同感,平时都是尽量不出门,非出门不可时,从头天晚上开始就不敢喝水,就这样也难免有尿湿裤子的危险和尴尬。
残疾人是需要帮助和关爱的弱势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残疾人的关爱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体现。
恳请党报能够替残疾人呼唤,全社会要在物质和精神上关心帮助残疾人的同时,在城镇建设中也要为残疾人着想,强化无障碍设施建设,给残疾人留条出路,使他们也能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和健全人一样享受温暖阳光,呼吸新鲜空气,分享建设成果。
诚如是,则是所有残疾人之福。但愿这不只是我们残疾人的奢望和梦想!
4为父亲“平反”
我们兄弟几个对父亲的误解很深,直到父亲病逝,这种误解仍无法消除。
父亲一生爱喝酒,而且逢喝必醉。当初为给他的兄弟姐妹腾房子,父亲毅然离开城市到农村务农,使本该是城里人的我们生来就注定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因而,我们对父亲一直心存不满。这种不满时常流露在言语上,有时几近刻薄,所以说,我们对父亲不能算是孝顺的。
因为我们的不理解,父亲是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去的。如今,扪心自问,父亲的一生不失为无私奉献的一生,特别是为了兄弟姐妹,不惜让自己和儿女吃苦受累的手足之情,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
父亲的一生是坎坷的,他自幼丧父,十多岁就到离市区近百里的五垛山挑柴回来贩卖,一根扁担两根绳,稚嫩的双肩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正是有了父亲的付出,叔叔和姑姑们才得以温饱,并能够安心读书。后来,成家后的父亲到农村务农,在生活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仍经常将我们一家吃糠咽菜、口挪肚省的一点土产送给城里的亲人。
然而,父亲的付出并没有换来应有的回报。相反,姑姑和叔叔因分家不均而迁怒于父亲,我们兄弟也因父亲的无私吃尽了苦头而对父亲心生不满。
现在想来,父亲的嗜酒是为了排解心中无处诉说的痛苦,是因为亲人的里外不理解而借酒浇愁。
如今,我们兄弟通过自己的努力,均已跳出农门,成家立业,在相亲相爱、互帮互助之余,对于农村老家的一点家产,都推诿礼让不肯拥有。这一点,我们倒是都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品质。同时,年少时吃的苦,得到的锻炼,使我们无论在任何艰难的条件下,都能够咬牙坚持并努力克服困难,这也应该归功于父亲那特殊的爱!
遗憾的是,我们明白得太晚了。如今虽然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但父子已阴阳相隔,无论怎样都难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世上什么事都可以等,惟独孝敬老人不能等,否则子欲养而亲不在,留给自己的将会是终身无法弥补的遗憾!
5记忆的底片
父亲的百天祭日,我们众兄弟齐跪坟前,望着眼前焚化纸钱的一缕青烟,想着和父母阴阳两隔,从此难以相见,只有用这种古老的方法寄托哀思,同时想到因自己的疏忽,致使劳累一生的父母连一张可供我们瞻仰的照片也没能留下,漫漫人生,只能将父母的音容笑貌铭刻在记忆的底片时,不由我肝肠寸断,泪珠连连,痛苦后悔万分。
十八年前,母亲因得病突然,抢救无效撒手人间,我们众弟兄哭破了喉咙,哭干了眼泪也于是无补。办完母亲的后事以后,才发现勤俭一生的妈妈连一张可供我们众兄弟纪念的照片也没有照过,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遗憾和痛苦的自责,更令我深身自责而又感到不可饶恕的是同样的错误,十八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重犯。
暑假时,我本有意趁侄儿侄女们放假在家,召集全家人一起照张全家福,可是又不想耽误哥嫂们上班,想等到礼拜天再说此事,想不到这一犹豫,又造成了难以弥补而又不可饶恕的终生遗憾。硬朗的父亲没等到我召集家人,就突然患了脑溢血昏迷不醒,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也撒手西去,使我召集家人照全家福的想法成为终生痛苦的遗憾。现如今痛断肝肠却无处买后悔药。假如时光可以倒转,假如一切可以重来的话......但一切的假如都没有现实残酷。
深望拥有父母相伴的朋友们,要珍惜自己的福分,不要给自己留下终生痛心的遗憾。
6打开钱袋闭上嘴
半年前,邻家媳妇的亲娘舅投奔甥女养老。起初的日子倒也和谐,老人上午照看门户,下午赶几只羊放牧,一日三餐有可口的饭菜。谁知,好日子不长,老人后来看啥啥不顺眼,什么小俩口好吃懒做了,夫妻二人打牌不干活了,外孙只玩不放羊了,饭菜咸淡不适了,等等,都成了老人人前人后牢骚的话题。夫妻二人也因老人爱唠叨而渐生厌恶,终因老人眼看着甥女的牛掉进石灰坑中不管而引起了争吵,甥女气得知苦,老人含泪离去......
本该是双赢的好事,最终闹得不欢而散。
旅居美国的老教授,著名翻译家钱歌川老人,在一篇散文中谈到和女儿同住的感受时,诙谐地说:"打开钱袋,闭上嘴巴。”对于现今的老人来说,打开钱袋,闭上嘴巴,无疑是明智之举,有钱和儿孙同乐,遇事少些指责,当时儿女最喜爱的;虽打开钱袋,却闭不上嘴巴的则次之;而没钱袋可打开又不愿不上嘴巴,终日倚老卖老的老人,难免会让晚辈生厌了!
儿女成家后,自有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作为父母,可能有落后于时代的地方,对儿女所做之事,如无原则问题,应睁只眼闭只眼,少说为妙,不说最好。唐太宗还说过:不瞎不聋,难做家翁。
话说回来,作为晚辈,也不能剥夺老人“建言献策”的权利。要知道,没有父母的昨天,就没有你的今天,而父母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少时但得父母乐,老来自幼儿孙贤。
总之,居家生活,要学会换位思考,双方期望值不要太高。互相体谅,才能和睦相处,开开心心每一天!
7 幸亏总书记眼亮
据媒体报道,4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到南阳视察指导工作,在南阳武侯祠参观视察时,古柏亭后墙上的一条裂缝引起了总书记的重视胡总书记专门走到裂缝前仔细观察后对陪同的官员交待:“这是地基下沉,要尽快想办法维修。”
作为一位南阳人,当读到总书记关注古柏亭的报道时,我的心情由激动变成了感动,进而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感动是因为总书记日理万机,却能细致入微,反思是想到,古柏亭的裂缝决非存在一日,不知道在总书记发现之前,基层官员和职能部门是否察觉此事?通过媒体后续报道得悉,古柏亭的裂缝已经有关部门上报过多次申请维修,但一直没有结果,好在总书记指示后,短短几天内,古柏亭的维修事宜已基本到位。
值得庆幸的时,武侯祠内的古柏亭是幸运的,因为有总书记的关心,相信墙体裂缝的隐患一定会很快消除,同时也为古柏亭捏一把冷汗,幸亏总书记眼亮,假如总书记没到南阳,到南阳后没看到古柏亭的裂缝,那古柏亭的命运堪忧!
古柏亭的传奇命运折射出某些基层干部工作中的不足,假如古柏亭的墙体裂缝出现在这些人的家中,不知道还会不会需要长时间的报批请示?看来,我们一些基层干部在抓政绩的同时,也应该恢复一下自己的视力,不应该将身边应该做的小事视而不见,因为群众利益无小事,同时连小事都做不好的官员,谁还敢指望他们做成什么大事!
古柏亭的命运让我们看到了总书记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但总书记眼睛再亮,也不能事必躬亲,这就要求基层领导干部们也应该擦亮自己的眼睛,工作中不留遗憾,做到上为总书记分忧,下为百姓解难,中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8 孙子的孙子还要吃水
今年的5月13日到19日是全国第十六个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看了媒体的报道后,才想起身边有一位节约用水的典型人物。
前些天,嫂子从娘家回来带了一肚子的气,让她不理解的是,儿女们都有工作,每个月拿1千多元退休金的老娘“小抠”得连点儿水也舍不得多用。
她说,回家几天,顿顿饭后为用长流水洗碗遭老太太数落,最后,刚刚出院的老太太竟然为了节约水而剥夺了她洗碗的权利。“就没见过这么‘抠门儿’的老太太,洗脸水用来拖地,洗脚水拿去冲厕所,洗菜水用来洗碗,洗碗水澄清后拿去浇菜,剩下的一点点粘稠的东西还要和上饲料喂鸡!”嫂子说:“我实在看不惯了就说,妈,咱家又不是用不起水,就是我们做儿女的不给你钱,你一个人的退休金也花不完,何必为省一星半点儿的水费而费这么大劲?”
老太太不急不躁地说:咱用得起水是没错,可是,我孙子的孙子将来还要用水,就怕像你们那种用法,将来拿钱也买不来水!
真想不到,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竟然有这么高的境界,这么独到的见解,老人的做法的确值得学习和推广。要知道,我们国家的水资源相对贫乏,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污染,可用水资源越来越少。因而,从现在起,“孙子的孙要用水”的意识应牢记在每个人的心中,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否则,仍像现在这样浪费水资源,恐怕有朝一日真的会拿钱买不到水!
地球上要是真到了只有眼泪才是最后一滴纯净水时,人类恐怕连后悔的机会也没有了!
9陈烁—— 文坛宛军崛起的新星(本文主人公是南阳民进民宣支部委员)
《南阳广播电视报》消息:我市青年女作家、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陈烁的长篇纪实作品《高山仰止——走进二月河》,在人民日报社、全国工商联宣教部、中国作家杂志社等单位主办的第六届“新世纪之声”《爱我中华》征文活动中荣获金奖,并被组委会授予“爱我中华共创和谐优秀新闻文化工作者”荣誉称号,日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颁奖。据悉,金奖名额全国仅6名。这是陈烁第二次获得这样的大奖。又得知陈烁的中篇小说《第八十八次》在著名刊物《都市小说》上发表,对陈烁来说,可谓新年双喜临门。在为陈烁取得的成绩高兴的同时,作为亦师亦友的朋友很想谈谈自己心目中的陈烁。
与贵州才女、南阳媳妇我市青年作家陈烁的结识很偶然,但是和他们夫妇成为莫逆之交却是必然的。因为,在我的心目中,他们的文章写得好,心比文章更善良美好。
因为不断在南阳几家媒体上看到陈烁的作品,病残二十多年,足不能出户的我萌发了向她学习请教的念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主动给他们夫妇写了一封求教信件,想不到名气那么大,工作那么忙的夫妇接到我的信后会那么热情,他们不顾严寒,骑车几十里上门看望,在鼓励我与病魔抗争的同时还给我带来了他们出版的几本书和珍藏的大量书报杂志,并时常通过电话和书信传授写作经验交流创作体会,帮助我修改不成样的习作。
得到陈烁夫妇赠送的书籍后,我如获至宝,将《盛世恋歌》、《活着不容易》、《陈烁文集》三本书珍藏在枕边反复阅读。字里行间可以寻找到作者人生的轨迹和心路历程。可以说,三本书代表了作者文学创作中三个成长的阶梯,
读完《盛世恋歌》这本散文题材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后,让人不得不打消世上有没有真爱的疑问。
七十年代后期出生的作者,没有把自己归入美女型作家的行列,用出卖隐私去赚人眼球,而是用细腻优美的文笔将自己甜蜜的婚恋经历作了一次全方位的回顾和解剖,让你在享受优美语言的同时,不得不为作家对爱情的执著喝彩,并为作家最终得到了真爱祝福。同时可以感受到作家那颗真诚与读者交流的火热的心。
小说文笔优美,情节曲折,似这样情节和文笔都给人享受的作品实在不多。
更让人意外的是,一年以后,作者出版的第二本书《活着不容易》却完全改变了自己写第一本书的风格,全书采用平民化的语言,将视角投向生活在最底层的平民百姓,关注他们的人生疾苦。读完这本小说集后,让人由衷地赞叹作者将此书定名为《活着不容易》的恰如其分。
作者用几个中篇结集而成的第二本书,让人在享受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的同时,从中感悟出生活的真谛。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完全以贫民化的视角关注普通百姓的疾苦。特别是对生活细节的描写更让人钦佩作者观察生活的细致入微。
想不到的是,曾经靠经营小店维持生活的陈烁,还是一位高产作家,第三本书《陈烁文集》的出版距第一本书的出版时间不到三年,集诗歌、散文、小说于一体的这本文集,可以说是陈烁写作生涯的一次小结,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特别是文集中收录的散文《一片冰心在玉壶》更是催人泪下的感人之作,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作者那颗冰清玉洁的火热之心,能够全身心地对待一位残疾人的求助,在自以为是作家的作家行列里恐怕实属凤毛麟角,鲜为人知的是,陈烁夫妇虽然走进了城市,但是仍然需要靠打工维持生计的夫妇二人还是公益事业的热心参与者,二人不顾生活的艰难、创作的艰辛、时间的宝贵,同时参加了社区志愿者协会并成为协会的骨干分子,能够热爱生活热爱下层贫苦百姓,使作者拥有了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
陈烁的三部作品可以说是陈烁文学创作的三级台阶,《盛世恋歌》、《活着不容易》、《陈烁文集》三部作品,如同三个不同时期的漂亮美女,《盛世恋歌》以其优美的语言让人折服,但是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位爱打扮的妙龄少女,将所有的装饰都佩戴起来,似乎有一种卖弄装饰之感,可惜,这样一来正好掩盖了少女天然去雕饰的美;而《活着不容易》一书则像一位发育完美的待嫁新娘,给人的感觉似乎无可挑剔,不过似乎还缺少一种丰满成熟的魅力;《陈烁文集》就像一位成熟的少妇,其完美的感觉几乎无可挑剔,关键是字里行间所表现出的作者对普通百姓的关爱之情更是作家成功的宝贵前提,正如二月河老师在给陈烁的几本书所作的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从陈烁的作品中看到了南阳作家群薪火相承的希望……
眼下,陈烁又在孕育新的作品,相信富有爱心辛勤耕耘的陈烁——这颗南阳作家群崛起的新星一定会更加璀璨夺目。
10开胃不开心
50多岁的邻居,提起前不久喝过的面汤时,仍苦笑不得地说,那面汤喝得开胃不开心!
邻居夫妇中年得子,视如掌上明珠。孩子近20岁了,除了学习,什么事也舍不得让他动手。
暑假的一天,二人上班实在太忙,只好交待放假在家的儿子提前扒火做点儿稀饭。儿子很听话,提前扒火烧水,水开后,端起桌上放着的半碗已发酵的面糊,搅进了锅内。邻居夫妇下班后,见儿子已做好了面汤,直夸儿子懂事。
谁知,开饭后,他们才感觉面汤的味道不对,面酵味呛人,一问才知,从没进过厨房的儿子将准备发面蒸馍的面酵当成了做稀饭的面糊。二人哭笑不得,但又怕伤了儿子的自尊心,只好违心地苦笑着说:不错,这一段时间,天热胃口不好,这面汤开胃。
开胃是肯定的,但开心不开心,只有他们自己明白。
孩子需要关爱,但什么活也不让他们动手,并不是真爱孩子。毕竟,父母不能包办孩子一生的事情,终有一天,他们要独立面对人生,从小让他们做一些家务,学一些立身之本,对孩子的未来独立是有益的。
一味地望子成龙,溺爱孩子,除了学习什么也不让孩子动手,最终也只能造就一些高分低能儿,其结果,远比喝开胃不开心的面汤严重。
11母亲的纺车
老家的几间老瓦房内,存放着母亲使用一生的纺车。它寄托着我们众兄弟对母亲的哀思,是我们的牵挂。
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十四日,母亲的周年纪念日,我们众兄弟都要回到老家,打开房门,搬出纺车,小心而又仔细地为它擦去浮尘,给车弦打蜡,给车锭子上油,然后坐在母亲曾坐过的蒲团上扶着被母亲攥得光滑的纺车手柄摇上几圈,听听纺车那熟悉的嗡鸣声,闭上眼在记忆的拷贝上搜寻着母亲当年的身影。
当年,我们因兄妹众多,家境贫寒而忍饥挨饿,过着半年野菜半年粮的穷困生活。但我们众兄妹却从来没有赤身路体、衣衫褴褛过,这都得益于母亲的纺车。记忆中,劳累一天的母亲,安顿好我们后,总是捶着酸疼的腰背,拖着疲倦的身体,点起昏黄的油灯,架起纺车整夜辛苦地劳作,从一丝丝一缕缕的棉纱中为我们编制着希望。
光阴荏苒,转眼间,我们众兄弟在母亲的纺车声中一个个长大,而勤劳一生的母亲却病体缠身,日渐衰老,因长年的辛劳,母亲的腰疼得几乎直不起来,不得不用双手扶住膝盖支撑着走路。虽然这样,母亲还是离不开陪伴自己一生的纺车,仍固执地认为棉布做的衣被穿着舒服,盖着暖和,坚持要给我们众兄妹每人再做一床棉被一身衬衣,这些都已成为我们现今珍藏的纪念。
为了不让母亲再辛苦,我们众兄弟不得不动手拆了母亲的纺车束之高阁,希望她能好好休息、享享清福。谁知刚刚清闲几天的母亲却被脑溢血这一病魔击倒,虽然我们不惜倾家荡产为母亲医治病,但终究未留住母亲五十四岁匆匆离去的脚步……
母亲离我们而去,留给我们的是终生难以弥合的伤痛和永远的思••••••
12厚葬并非是真孝
前几天,邻村一位受尽饥寒,时常靠好心的邻居端碗饭充饥的古稀老人,没有能够挡住病魔的袭击,走完了自己苦难的人生之路。但是,鞭炮、唢呐、戏班、厚棺、寿衣、盛宴……老人的葬礼却异常风光!
可是,声声唢呐,阵阵鞭炮和如泣如诉的歌唱却让人觉得异常刺耳!许多村民感叹:要是能拿老人死后用来讲排场浪费钱财的十分之一来改善一下老人的生活,老人也不至于活得那么可怜!
姑且不论厚葬之铺张浪费,因为这毕竟是每个家庭的私事,人家愿意,别人也无权干涉。但是,薄养厚葬之风却不能不令人心酸!
老人,特别是生活在贫困农村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是需要特别关爱的弱势群体,在社会供养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这些将一生的血汗都贡献给儿孙的老人更需要儿女的体贴和照顾。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况且,老人的今天就是儿女的明天,关爱今天的老人也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但令人心酸的是,现实生活中却不乏一些视老人如累赘的狠心儿女,他们榨干了老人的血汗后,对老人不管不问,任期自生自灭,更可气的是,生前不愿给老人一口饭吃的不肖子孙,却要在父母死后,为了脸面大操大办。实际上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脸面已经因为对父母的不孝而丢尽了。
农村有句俗话:活着不孝,死了胡闹。但愿作儿女的都能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行孝须及早,在父母健在时,照顾好他们的衣食住行,尽上做儿女的本分,这样做远比在老人死后大操大办、哭天抹泪要强得多!因为再丰厚的祭品,父母都不可能享用一点,况且厚葬并非是真孝。
13想对好人说声谢
年年有好人,去年特别多。这是在过去一年内得到无数好心人关爱的我发自内心的感慨。
自1984年病残到现在,我曾得到过不少亲朋好友和热心邻居的关照。让我更加感动的是,自从2005年6月份,媒体报道了我的情况后,南阳电力技校师生和长城电脑代理商孙立峰经理共同给我赠送了配置齐全的电脑,并时常上门指导我学习电脑知识,及时维修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电脑出现的故障,帮我圆了做梦也不敢想的电脑梦。
包文典膏药第4代传人,感动南阳十大爱心人士候选人包居夫妇通过报纸知道我的情况后,多次带着方便面等食品,奔波几十里上门看望并为我诊断病情,研究治疗方案,采用外敷祖传膏药内服药物的方法给于免费治疗。经过他们夫妇500多天的免费治疗,困扰我20多年的病痛已有所好转。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夫妇500多天持之以恒的爱心奉献,并多次鼓励不好意思再免费拿药的我坚持继续治疗。
给我关爱并时常上门看望我的知名好人还有:送钱送物并给我订《社会早刊》的社区志愿者协会会长李相岑,经常上门指导我写作并给我订《南阳广播电视报》的青年作家李矫龙飞和陈烁夫妇俩人,多次上门看望、资助我生活用品和笔墨稿纸的七里园乡派出所所长周华瑾、副所长冯彬和所里的许多民警,辅导我学习指导我写作的《南阳广播电视报》的徐编辑和南阳日报社、南阳晚报社的几位编辑记者老师,赠送我大量书籍的退休病残老人李金铭、多次上门看望鼓励并赠送我钱物的南航退休老人徐顺玉,上门看望并多次通过电话鼓励帮助我的热心读者孟旭红、杨霞、小茹,还有通过询问电视报的编辑老师知道我的地址后,专程骑自行车跑几十里地到家中看望并送我钱物的新锐作家袁玫瑰,拿着报纸专程从内乡坐车到南阳后边走边问到家中看望我的戴大姐等。热心帮助我的不知道名字的好心人还有很多。
还有一位特别令我感动并一直没有机会相谢的好人,她就是我寄居的大刘村理发店的田玉梅师傅,自从知道我生活不能自理后,田师傅无论再忙,总要隔一段时间带上工具上门为我理发洗头,五年多的时间了,究竟理了多少次发,连我自己也记不清楚,但是我能够清楚地记得,田师傅上门理发长达五年多的时间分文未取,这让我感动,更感动的是这份无私的关爱还在继续……
做梦也想不到,最近赠送我电脑的长城电脑代理商孙立峰经理又专程送来了600元的上网费,协调网通公司为我接通了宽带,并帮助我建立了慈善广告网站(www.csgg.cn),给需要帮助和愿意奉献爱心的朋友们搭起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圆了我回报社会的梦想。
想不到,这么多素不相识的热心人能对一位生活不能自理20多年的残疾人给予这么热情无私的关爱和帮助,不能自理的我经常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前景和希望,深感世间好人多。正是这么多好心人用他们无私的爱为我撑起了一片晴空。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但生活不能自理的我却无以为报,因而恳请编辑借贵报一角,让我对所有给我关爱的好心人说声感谢,祝他们一生平安。
14心灵深处的玫瑰
1985年仲夏,我辗转求医一年之后,住进了南阳市一家大医院的骨科病房。当时我已被病魔折磨得焦头烂额,再加上高考临近,自己康复无望,整日苦闷彷徨以泪洗面。一日,一为青春美丽的护理小姐像一阵轻风来到病房,她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小丽,因皮肤稍黑之故,有人叫我黑玫瑰。以后由我担负大家的护理工作,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大家提供帮助。
从此,这个和我年纪差不多的女孩的身影和笑声再也没有从病房中消失过。许是同龄的缘故吧,她对我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渐渐熟识之后,她知道了我的情况,更是对我悉心照料,并从家中带来书报杂志让我阅读,工作之余还陪我下跳棋,扶我下楼散心。出院时,她记下了我的地址,握着我的手难舍难分,千叮咛万嘱咐,鼓励我继续治疗,安心养病。
挥泪告别后,我很快收到了她的来信,字里行间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关爱。就在我反复阅读思考怎样回信时,她拿着一袋水果突然站在了我的面前。那是个星期天,她骑着自行车跑了几十里路来看我,四目相对时,我的意外和惊喜真是难以言表。我连忙伸出双手,紧紧握住她那双被寒风冻得红肿的曾给我温暖和照顾的手。
此后,我们书信不断,她经常抽空来看望我,帮助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彼此心中都荡起了爱的涟漪,她甚至开始幸福地设想着美好的未来。她说将来要办一个大养鸡场,每天为我熬鸡汤补身体,并积累资金,等医学发达了要彻底治愈我的疾病。可是理智告诉我,我康复无望,不能自私地让心爱的姑娘一生受我病残的拖累。思来想去,为了我爱的姑娘的幸福,我决定疏远她。她再来看我时,我找碴儿将她赶走,还将她给我的所有来信全部寄回,违心地提出分手。
本以为我能够潇洒地和昨天道别,谁知撕心裂肺的痛苦思念伴我至今。人生中有些话是要用泪水说出来的,有些是用血,用汗,用等待和忍耐。如今翻开尘封的记忆,虽然痛楚但我并不后悔。只希望我心爱的黑玫瑰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生活幸福。黑玫瑰,我想对你说:忘记你多么难,离开你多么苦,可是我无怨无悔。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会默默地祝福你一生一世的。
15洗澡
三年前,年近七旬的父亲摔伤腿后,不得不在我们众兄弟家中轮流生活。出于少拆洗几次被褥这个如今想来令我汗颜的理由,我在妻子的再三催促下,才趁双休日带父亲到公共浴池洗澡。
背父亲走进浴池时,几乎所有洗澡的人都停止了活动,一位搓背师傅急忙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地跑过来帮忙。我帮父亲搓洗完后,他又跑过来,坚持帮我把父亲搀扶到换衣服的床前。我道过谢,弯腰帮父亲剪起了脚趾甲。一抬头,却见那位搓背师傅仍站在原地专注地望着我,心中颇为疑惑。
等我忙完这一切,那位师傅拍拍我的肩膀,动情地说:“兄弟,谢谢你!”看我一脸茫然,他又道:“我是替天下的老人们感谢你啊!我在这儿替人搓背几十年了,父子一块洗澡的不少,但都是父亲领着年幼的儿子。你是我见过的第一个背父亲洗澡并帮他搓背的儿子!”
搓背师傅由衷的夸赞,勾起我心中无限的愧疚。他怎知我难以启齿的动机?况且,儿子帮父亲搓背洗澡,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又怎值得如此大惊小怪?
转念又想,物以稀为贵,也许我无意中的举动成了他眼中稀有的风景,这才让他心生感慨。只是他的夸赞,实在是做儿女的愧疚。受到夸赞的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久久萦绕于心的,是无法排解的自责。
没过多久,父亲就因脑溢血离开了人世,那次给父亲搓背洗澡竟成了惟一也是最后一次。
也许在很多人眼中,多给父母一些物质上的享受才是尽孝的最好方式,却往往忽略了老人们最为需要的情感慰藉。我为父亲洗澡,带给搓背师傅巨大的喜悦与感动,父亲虽然不善言辞,但他的感触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许这仅有的一次经历,是父亲一生中最为幸福的时光。但令我抱憾终生的是,我为父亲创造的这种幸福太少太少……
多抽些时间、多花些心思关注一下我们年迈的父母吧。陪他们逛街谈心,吃顿团圆饭,在他们行动不便时,帮他们洗洗澡,端杯水,甚至说句贴心的话语,都能让父母温暖良久,他们的需要就是这么简单。不要等父母故去了,再悔泪涟涟,后悔药真的很不好吃。
16泪水化作清明雨
时间过得太快了,我们兄弟还没有从生离死别的悲痛中走出,眨眼之间母亲已离去了二十一年,二十一年啊,我们倍尝了失去母爱的苦痛,特别是节假日到来之际,看到别人家的儿女都能够偎依在母亲身边同享天伦之乐时,我们都会忍不住流下妒羡的泪水。
妈妈,我知道您是死不瞑目的,因为您留给我们的最后一句话是交待哥姐们和睦共处,尽心照顾好病残的我,可以说,您是带着对我的牵挂而被脑溢血强行带走的。因为每次梦中见到您时,您都是一脸的愁云和无奈,并且有说不完的鼓励我振作起来的叮咛和嘱咐!
妈妈,二十一年了,您的逝去,几乎让我们失去了整个世界,每当听到牙牙学语的孩子们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时,没妈的我们都会被勾出辛酸的泪水。让我无法原谅自己的是,您的离去多半是因为为了我的病残忧愁所致,作为小儿子,享受母爱最多的我,非但没有尽一天孝道,连最后一程也没有能力送您,更不用说冒着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祭拜您或在您的忌日到您的墓前看望您,虽然我知道您绝对不会责怪我,但是,我却无时无刻不在自责。
每当我们兄弟们聚齐谈论母亲时,都忍不住为母亲勤劳忙碌吃苦受累的一生而感叹流泪:
出身贫困家庭的母亲自幼过着忍饥挨饿吃苦受累的生活,嫩弱的双肩承担起纺花织布,洗衣做饭,照顾弟妹的所有家务。成家后,又用柔弱的双肩担负起孝敬婆婆、照顾婆家弟妹的重任,最后因为腾房让弟妹们成家立业,妈妈又和父亲空手搬到了乡下,由市民变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妇,目的是为了分得二亩薄地好通过努力接济在城市生活困难的家人们,并像燕子衔泥一样,一点一滴用泥土打墙搭起了两间低矮的窝棚。这就是我们众兄弟出生的家。
随着我们众兄弟一个个的降生,生活变得异常艰难,半年野菜半年粮的吃糠咽菜的生活也难以维系。大哥每当谈起那艰苦的岁月,母亲拖着饿得浮肿的身体将碗中那少得可怜的一点点粘稠食物倒进他的小碗中时,都会眼含薄雾。正是母亲用自己饿得浮肿为代价,从口中挤出的一点点食物才保住了我们兄弟们的小命。可想而知,在那艰苦的岁月养活大几位儿女,母亲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好在母亲的血汗没有白流,光阴荏苒,转眼之间,我们几兄弟均已长大成人,最小的我也在南阳最好的高中求学,但是,母亲却因为艰辛的劳作而累得浑身是病,脊背疼得弯曲变形,只能够用双手支撑双膝勉强挪步,因为长期需要用双肘支撑灶台为一家人做饭,母亲的双肘磨起了一层厚厚的黑茧,即便如此,对未来的憧憬仍舒展开了母亲饱经风霜的满脸皱纹,并不顾病痛,依然在永不止息的纺车的鸣叫声中一丝丝一缕缕为我们编织着希望,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再为我们兄弟姐妹每人做一套亲手制成的棉布衣裤,因为母亲总是固执地认为棉布做的衣服穿着舒服保暖,谁知,厄运偏偏在这时降临在我的头上,因病被误诊误治,我成了终身难以自理的残疾废人,失去了求学就业的机会,也打碎了母亲对我的期冀。可是,为了安慰我,需要别人照顾的妈妈在牵挂各位哥哥们的同时,仍坚持要拖着病残的身躯小心地照顾呵护着我,变着花样为我做可口的饭菜,还要为一日三餐耐心地哄劝不肯进食的我……
我知道母亲在我面前的笑是多么痛苦的伪装,也知道老人背着我流下了许多担心的泪水,可是,被病魔折磨得绝望的我还时不时因为痛苦无望而绝食惹母亲伤心,母亲却从来不曾舍得在我面前说一句狠话,总是耐着性子将饭菜热了一遍又一遍,像哄小孩一样将饭勺送到我的嘴边,含泪哄劝我张嘴进食,并且一遍遍对我说,只有吃饱了饭菜才有抵抗力,不然的话,连命都保不住什么时候才会痊愈,现在有妈疼你,你不吃饭,将身体彻底搞垮了,等将来没有妈了你可咋办?!
可是,被病疼折磨得彻底绝望的我却依然鼓不起求生的斗志,最终因承受不住为我忧愁担惊的重负,一身病痛的母亲又被脑溢血击垮,带着对我的牵挂而去,至今那钉紧棺盖的锤子仍如同砸在自己的心头……更让我这做儿子的伤心难过的是,妈妈倒下的前一天下午还在为我做着厚厚的棉裤,可怜的是农历十一月的天气,病残的老娘在滴水成冰的季节却因为照顾我而没能顾得上为自己做一条御寒的棉裤,直到去世前,有病的母亲穿的依然是一条掉了绒的薄绒裤,每忆至此,我的心就忍不住刀割般地疼痛。妈妈用血汗养活大了我们,受尽艰辛的妈妈在我们刚刚可以有能力做出回报的时候却撒手离去,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念和苦痛……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假如一切可以重来,假如有可能的话,我宁愿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母亲的健康,也不愿承受这失去母亲的痛苦,假如……但是一切的假如都没有现实残酷。
离开妈妈的日子里,我痛不欲生,曾几度想追随老娘而去,好在一奶吊大的同胞手足没有使老娘失望,在他们的爱护和同学朋友的鼓励帮助下,我咬牙坚持了下来,并坚持自学,如今虽然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成绩,但是,我生活得很充实。
同时可以告慰母亲的是,几位哥哥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已经成家立业,妈妈又多了几个孙子孙女,他们都活泼可爱,妈妈亲手抱过的大孙女已经大学毕业且走上了工作岗位,若母亲有幸活到现在,肯定会开心自豪的。
妈,您虽然离去了,但您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这些话是我一直想告诉您的,可惜,儿子没有能力到您的坟前诉说,想让哥哥们代劳将写成的文章带到您的坟前焚烧,遗憾的是您幼时因为家贫穷连一天的书也没有念过。
今天,朋友们帮我设计了轮椅,我才完成了前来看望您的夙愿,妈妈,也许天地也和我一样伤痛,不然怎么会下起这没完没了的丝丝愁雨呢?妈妈,有什么需要给儿子托个梦交待一下吧,您若天堂有知,请您放心安息吧!儿子一定不会再让您担心失望了。但愿来生能够再做您的儿子,好好弥补今生对您缺欠的孝敬。安息吧,我的老娘,有机会儿子会常来看望并和您详谈的!
儿作于2006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母亲的二十一周年忌日。
17拥书而眠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三十多年的人生,二十二年的病残,我与书的关系一波三折。少年时,因为家庭贫穷,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影响,抱着读书改变命运的理想,拼命苦读。那时,将书当成了攀登的阶梯,既爱又珍惜。
当病残的厄运将我挡在大学校门以外,抛弃在病榻之上时,我恨透了命运,也迁怒于书。一怒焚烧了所有的教科书。
离开书的日子里,病残的我听惯了刺耳的冷言冷语,看尽了人世间的眉高眼底。空虚的心灵被世俗逼得几近绝望,我沉溺在颓废沮丧的深渊难以自拔,更痛苦的是自己连自残的能力也已经丧失,百无聊赖之际,苟延残喘的我为打发漫长的人生,再次翻开了同学朋友赠送的堆在枕边落满灰尘的书籍……
重新翻开久违了的书籍,呈现在我眼前的是无比广大深邃的世界,书页上的字,一个个接连向我射击的冲击波,使我的神经感到一种类似疼痛的愉悦和震撼,同时好像身体的某一部分正在蜕落一层陈旧的老化得可怜的表皮。一本本地读完手头的书后,我觉得充实、沉醉,不知不觉中我对书的厌恶已经荡然无存,反而,无可救药地再次爱上了她。
手头的书读完后,我又陷入了无书可读的痛苦之中,为能读书,我厚着脸皮主动向被我切断联系的同学朋友求乞,想尽办法借阅他们的藏书,并挖空心思占为己有。实在需要归还的书,也要抓紧时间抄写珍藏,同时还将剪报粘贴自制成书,同学朋友看到我再次爱上了书,都很高兴,他们尽力伸出援手满足我的需要,短时间内,我的手边、枕边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三尺多宽的床里边将近二尺宽的地方都被厚薄不一的书所霸占。他们彼此挤压砌成了书墙,并在床尾拐了个弯,这样一来,病残的我被挤到了床边,连翻身的地方也没有,但也因坐拥了书城而自豪。
坐拥了书城后,我和书成了亲密无间的恋人,她们成了我最知心的朋友,我不会担心因为慢待而得罪她们,更不用担心她们会用世俗的眼光给我冷嘲热讽,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他们忠实地陪伴在我的枕边,与我同榻而眠,无私地为我奉献着知识的琼浆,并热心地介绍我和海轮.凯勒,瞎子阿炳,贝多芬,保尔,张海迪相识,张罗着让我和列夫托尔斯泰谈《战争与和平》和巴金谈事业与家庭,和奥斯特罗夫斯基谈苦难与人生……
与书缠绵到困倦难忍时,她们会小鸟依人般温顺地偎依在我的身侧伴我一同入眠。拥书而眠的日子,使我远离了空虚和寂寞,同时,大量的阅读也使自己鼓足勇气寄出的习作偶尔填充了报缝,并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在多家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习作,还侥幸在多次征文中获奖,这让自己觉得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虽然病体康复无望,但漫长的人生之路,能够拥书而眠,有书香伴随,也是一种幸福!
18怎能如此教育孩子?
午后,透过斗室开启的小窗,邻家平房顶上一群花枝招展的孩童在温暖的阳光下玩耍嬉戏的场景似一幅美景映入眼中,孩子们愉快的笑声也不时传入耳膜。
可惜,快乐的场面却是短暂的,不知何故传来了小孩的哭声,小孩的哭声又引来了家长,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声音传了过来:“谁,谁打俺们娃了?想死哩!哭、哭你他妈的就会哭!你长着手干啥哩,谁打你,你就不会也打他、挖他、咬他,用石头砸他!”这个声音训斥完了自家的孩子后又恶狠狠地对其他孩子说:“:你们听着,谁再打俺娃儿,招呼着你的!”
一句话后,孩子们哑然而散,平房上归于平静,而我的心却难以平静,真为在这样的家长教育下的孩子担心!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孩童的心又稚嫩纯洁得如一掬清泉,方盛则方,圆盛则圆,真担心从小接受暴力熏陶的孩子长大后会不迷信武力,同时,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若都像这位家长这样教育孩子,那我们的未来堪忧!
但愿做家长的都能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孩子,不然的话一味地给孩子灌输用武力解决问题,将来孩子长大后一旦迷信上武力,家长吞食自酿的苦酒时,会后悔不及的!
19、2010年我想实现的愿望
“不再漂泊,有机会继续做公益事业!”
我叫雷得聚,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周后王村五保,2009年6月2日《东方今报》以《双腿残疾男子坐在轮椅上募到10万元 捐给30个弱者》为题做过报道,感谢《东方今报》的帮助和鼓励,更感谢《东方今报》给了我一个实现愿望的机会!
84年因病被误诊以后,失去了求学就业的机会,更失去了自理生活的能力,随着父母相继去世,我成了无依无靠的五保,只能投靠务农为生的姐姐。
谁知道,屋漏偏遭连阴雨,2002-2005年,三年内姐姐做了两次大手术,2005年的手术和后期的化疗,让他们债台高筑。好在恢复的不错,我在好心人和同学朋友的帮助下,2007年创办了慈善广告网站和南阳公益慈善联盟以及十元计划两个QQ群,呼吁网友少抽一盒烟,少用一次化妆品,集中大家的爱心关注弱势群体,先后筹集十多万善款,全部用于救助弱势群体,有人说我痴呆,有人说我傻,特别是严冬,双手冻烂也没舍得给自己购买取暖器,还咬牙忍疼坚持在网上呼吁关注弱势群体的时候,还被朋友善意的教训!
我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很多网友提醒我,首先需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才有能力关注更多需要关注的人们,上海网友还在网上发了求医帖子!
2009年4月21日,因为姐姐乳腺癌复发,需要住院治疗,没有人照顾的我,被淅川一位爱心中医刘明震接到淅川免费治疗,虽然治疗免费,但是房租护理和生活费让我难以承受,因为着急又在锻炼时不幸摔断了腿,没钱住院治疗,只好在医院做了处理以后静养,期间没做检查,现在骨折错位愈合还不敢用力!
10月11日回南阳后,因为无力承担房租,热心助人的海蓝岛美容美发学校靖大才校长为我提供了住处,还委托老师帮忙照顾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还利用可以上网的机会,为民间孤儿院的孩子呼吁温饱,帖子得到了《东方今报》记者老师的关注,做了连续报道,得到了全国各地网友的关注,改善了孩子们的生活!
现在,学校招收新生过多,住房紧张,我再次陷入无处安身的困境!恳求《东方今报》伸出援手,恳求社会好心人关注,给我一个安身之处,我愿意将身体提供出来,做置换关节的医学研究,如果手术成功,我也有能力继续管理自己的网站,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和愿意奉献爱心的爱心人士中间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使更多人得到帮助,走出困境!如果手术失败,我也愿意捐献自己有用的器官救助需要的病人,也算是我为自己热爱的公益事业做最后的奉献!
许愿人 雷得聚
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周后王村
现在暂住 南阳市汽车站南边300米路东 海蓝岛美容美发学校 13723018352
20慈善公告网简介
慈善公告网创建人之一的雷得聚,是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生活不能自理的的残疾五保,雷得聚因病致残却累计写了100多万字的作品,被南阳多家媒体报道后,社会上很多热心人为他送去了礼物并和他成为了朋友。
经历过苦难的人,最能体会困苦和无助,为了能给同样在贫困疾病中挣扎的生活不幸的人们一点希望,雷得聚萌发了创办一个网站,构建一个平台,让更多爱心人士加入慈善大家庭,尽可能帮助更多困难者,以此来回报社会爱心人士的关爱
2006年11月份,在南阳热心人士seawan以及其他爱心人士的帮助下,雷得聚和他的慈善公告网(http://www.csgg.cn)成立了。
慈善公告网的宗旨,就是为所有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和愿意奉献的爱心人士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在这里,失学儿童、病危患者、伤残群体可以免费发布求助信息,爱心人士可以发布自己的爱心信息。
扶弱、济困、助残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慈善公告网站的宗旨。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如果你愿为慈善事业献爱心,想帮助他人,可足不出户,只需登录慈善公告网站,即可找到您想帮助的危难朋友,献出您对他们的爱心与祝福;如果您想寻求他人帮助,同样登录慈善公告网站,发布您的求助信息,也可发邮件到
ldj63591383@163.com
或打电话
13723018352
与雷得聚联系
慈善公告网(www.csgg.cn)郑重承诺:在网站设置爱心榜,接受大家的监督,确保每笔善款“公开!透明!”
网址:www.csgg.cn
邮编:473000
电话:13723018352
电子邮件:ldj63591383@163.com
爱心QQ:838108173
联系人:雷得聚
21拆了界墙 活了小店
10多年前,因为身体不好,又不想成为家人的累赘,顶着亲朋好友的一致反对,筹集了960元钱,利用家里的客厅也就是农村人说的正间的条机和一张写字台,因陋就简,开办了小店。
小店开张不久,就发现很多问题,作为货架的条机,根本不能摆放几件货物,做柜台的写字台,又成了闲暇时候到店里玩耍的村民的打牌桌子,四人打牌,几人观看,围得水泄不通,导致真正想购买货物的顾客进不了门,我自己的视线也被遮挡,不能眼观全局,时常出错,生意一落千丈。
既不想撵走打牌的村民,导致潜在顾客的流失,又想留住进店的顾客,还希望扩大业务,可是一间房的弹丸之地实在让我一筹莫展!
考虑再三,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拆掉界墙,将两间房子打通,扩大使用面积,我住的是前些年盖的老瓦房,房梁很结实,拆掉界墙根本不会影响房子的质量。
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后,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鼓动几位经常在小店打牌的村民,一齐动手拆除了界墙,粉刷了墙壁,把做货架的条机横在一边做柜台,又做了一节柜台和自己的写字台连接放在一起,重新做了五米多长的货架,这样一来,写字台,柜台和条机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包围圈,把货架隔在里面,外面的空间可以摆放几张桌子,还留出了宽阔的通道。
拆除界墙后,使用空间宽敞了,我也想办法增加了货物品种,在多余的空间摆设了几张桌子,每天闲暇的时候,来小店打牌下棋的村民不断,进店购买货物的顾客也可以畅通无阻,我的视线也能够纵观全局,地方大了,货物全了,人气旺了,生意也越做越好了,从开始的平均一天不到10元的利润,一下子翻了几番,最好一天竟然纯利润过千!
真是想不到,拆除了一面界墙,竟然做活了我的小店!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的决定还是很正确的!
22卖场的门槛该去掉了
因为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我已经20多年没出过家门了。不久前,为到南阳参加一个活动,才不得不请两位朋友陪伴前往。
想不到,这些年,南阳的变化这么大。20多年前,我曾在南阳求学,可以说对大街小巷了如指掌。可这次进城竟然找不到一处记忆中的风景,让人不得不叹服南阳的发展速度。
更意想不到的是到大的卖场超市购物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的一种消费习惯,因为无论从购物环境和服务热情等方面顾客都能够在这里找到“上帝”的感觉,美中不足的是,所有购物卖场竟然很难找到一个可以让人小憩的座位。
遗憾的是发展中的南阳几乎忽略了残疾人这个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城区的无障碍设施几乎为零,为数不多的盲道也被明眼人的各种车辆占据。马路两旁的道牙、单位门前的台阶都是横亘在我们这些肢体残疾之人面前的天堑,更别说那令人生畏的无数楼梯……幸有两位身强力壮的朋友相随,即便如此,抬轮椅上楼下楼,折腾一天,两位朋友也被折腾得精疲力竭。一天的经历,几乎让我落下了病根:一想到出门就心慌头疼做噩梦。和几位坐轮椅的朋友交流,他们也有同感,平时都是尽量不出门,非出门不可时,从头天晚上开始就不敢喝水,就这样也难免有尿湿裤子的危险和尴尬。
残疾人是需要帮助和关爱的弱势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残疾人的关爱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体现。
恳请媒体能够替残疾人呼吁,全社会要在物质和精神上关心帮助残疾人的同时,在城镇建设中也要为残疾人着想,强化无障碍设施建设,给残疾人留条出路,使他们也能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和健全人一样享受温暖阳光,呼吸新鲜空气,分享建设成果。
诚如是,则是所有残疾人之福。但愿这不只是我们残疾人的奢望和梦想!
23
谎称楼上客人 残疾店主被骗 2012-07-21
7月14日上午,笔者采访途中,顺便看望了在车站附近开小店的董传秀。交谈中,董传秀说起头天中午被骗的事情,还有点生气,她希望笔者能够通过自己的博客将自己被骗的经过公布出来,让大家提高警惕,小心被骗。
董传秀告诉笔者,13日中午吃过饭后,坐在轮椅上持续营业了五个多钟头,自己显得疲惫不堪,于是开始回屋内午休,听见店外有人说要买东西,就职业性的竖起了耳朵,要听听买什么,以便老公不知道价格或者是找不到货物时候给予及时的提醒。
“要啥哩”董传秀的老公在问。
“蓝软黄鹤楼”董传秀听到顾客在回答。
“18元。”董传秀老公说。
“哎,我钱忘了拿了,这不就在这楼上喝酒呢,姐我钱在楼上忘了拿下来了。”顾客在外面对着楼上高声叫喊。
董传秀习惯性地提高了警惕,连忙提醒老公“这人的声音我一点也不熟悉,你可注意哦。”
“啊,他说是这楼上的客人,没事的,一会就拿来了。”
“反正我不认识,只要你认识就行。”她再次提醒老公。
那人似乎听到了董传秀在屋内的谈话,急忙从橱窗口跑到店门口探着身子郑重其事地解释道:“没事的,就在这楼上喝酒呢,我上去就拿下来了,放心吧。”
董传秀告诉笔者,她躺在床上一看这个男人,26岁左右,穿着很整齐也很干净,眼睛不太大,可是面相我是一次也见过。我仍然不放心地提醒老公:“你还是去跟着拿回来吧.”
“没事,这不就咱们隔墙的楼上邻居的客人,怕啥呀。”
由于以前董传秀曾经上过好几次当,有跑到店内把钱包偷跑的,有假装哑巴进到店内偷钱的,还有拿完烟不付钱就跑开。越想越觉得不安。就加重语气督促想要躺在店内地上的席子上,边休息边营业的老公跟出去看看。
董传秀说,老公被她一啰嗦,只好不情愿地出去了,好大一会她看到老公一个人回来了,急忙问:“钱要过来了吗?”
“还没,没事的,他刚才下来了,手里拿着五十元钱,这不叫我再给他拿四瓶啤酒,他会给的,”老公说着就要去掀冰柜盖。
“不行,这钱还没给,又叫拿啤酒,你去把烟钱要回来再说拿啤酒,他人呢,我怎么看不见他过来,你赶快把他叫过来。”我有点急了,因为这么长时间我都看不到这位不速之客。
董传秀说, 下午两点多点,正是炙烤难耐的时候,再加上老公原本身体就不强壮(小儿麻痹后遗症,两个胳臂和一条腿均属严重残疾,最多走两百米就腿痛的咬牙忍受,站立不住,平时以三轮车代步)一来忙着修家电,做午饭,二来还要替董传秀营业,让身体不好的她有两小时的休息时间,这时候董传秀的爱人也早已累得腿痛胳臂酸的,显得极不情愿,可又迫于无奈,只好埋怨着又再次转身去找那个男子。
董传秀躺在床上好几分钟,依然看不到老公回来,心想这回一定岔气了,因为她知道那栋楼的院墙很低,一般人抬腿即可出去,她有些坐卧不安,索性起床出去看看,或者替替老公,让他回来休息一会。
等她摇着轮椅出到店外,只看见老公和一位邻居在那栋楼的出口处站着,:“人哪?”董传秀急忙问。
“人刚才还从楼上下来,还给我说,就欠你一盒烟,还怕还不起你,再给我拿四瓶啤酒一块给你,我转过身来拿啤酒,看着他又回到这个道里了,可等了这么长时间,还没见人下来。”这时她老公已感到不对劲了。
完了,董传秀说自己知道这次一定是完了,百分之百遇到骗子了,可还是不愿放弃寻找,于是她就对着整栋楼的居民叫喊道:“嗨,楼上的邻居你们谁家中午来客人了,拿我一盒黄鹤楼18元的,没还我,听到没,请下来和我结一下帐,楼上的,谁家来客人了?”
经她这么一叫,好几个邻居都走出屋子询问咋回事了,她就一一告诉他们事情的经过,其中三楼的一位女士告诉她,她送孩子上补习班回来看到一位年轻男人上楼了,到了二楼那人东拐,她就上了三楼回家了,后来就没多注意了。
董传秀叫了好几声也没一个人出来还钱,她老公又告诉她,刚才还看到一位小青年在路口笑,他问那个欠账的男子是不是和你认识,那人说不认识,现在想来那个小青年一定是同伙或者是眼线、放风的。
看来事情已经无法换回,董传秀只好打道回府,继续营业。
董传秀告诉笔者,生气也没用,气坏身体还是自己受罪,她希望记者提醒一下所有零售户,时刻警惕,小心上当,特别是午休时间,大家原本就很疲惫、困乏,很容易放松警惕,再加上街上人流量骤减,也给骗子和小偷提供了好时机,所以下午一点到三点、晚上八点以后都是小偷和骗子猖獗的时段,大家一定要吸取自己的教训,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24十年开店史 一把辛酸泪 2012-07-21
做人难,做一个生活难以自理的残疾人更难,而想做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残疾人就难上加难了!
当初,因为误诊误治,把我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学生变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
经过了所有人都会经过的痛苦挣扎以后,我明白了生活不相信眼泪,认识到病残是不幸的,但是躺在病残的招牌下自怜自艾是比不幸更可怜的可悲,既然无法改变病残的现实,那只有勇敢的面对,就是没办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也要想办法拓宽生命的宽度。
从苦闷彷徨中走出来以后,我选择了积极面对生活,自己给自己针灸,双手交替给左右三角肌注射的同时咬牙忍痛坚持从坐到架双拐杖站立的锻炼……
1993年秋天,经过长达一年的锻炼,勉强可以架双拐,用一只脚掌支撑身体艰难挪步的时候,为了生存我顶着方方面面的压力,筹借960元钱,利用家中的老式条案做货架,一张三斗桌子做柜台,我在家中开办的代销点正式开业了!
为了坚持营业,我请人特制了一个高椅子,自己半躺半坐在椅子上,用拐杖支撑着身体一坐就是一整天,因为行动困难,为了避免上卫生间,只好不喝开水忍受干渴,这样坚持一天,干渴难耐还是小事,双脚因为血液回流不畅,肿的像发面馒头,双腋窝被拐杖磨红磨肿溃烂,汗水一渍,钻心的疼痛。咬牙坚持到最后双腋窝磨出厚厚的黑茧才勉强可以忍受!
开店之初,因为资金困难,进货量小。只好频繁进货,我一个人在家营业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中午吃不上饭是家常便饭。即使这样,还是遇到了资金上的困难……
那是开店一个月之后,随着货物的不断齐全,还有一些赊欠,货架上没货了,进货却没钱了。没有办法,平生第一次张嘴向邻居一位兄弟借了200元钱,借钱的同时,询问了对方需要用钱的时间。谁知第二天刚刚进完货,对方的亲戚出了事故急需用钱,没等对方开口,我向另一位邻居借了200元还给了对方;第二位借给我钱的邻居本来说短时间内不用钱,谁知道不到十天,这位邻居对我说,她姐姐做生意要钱,我们还没说完,村卫生所的医生上班途中路过我门口,我在问明医生一周后需要用钱之后,向医生借了200元,还给了第二位借钱给我的邻居;三天后,一位在外做生意的邻居到我的小店购物,我还没说完自己的意图,对方掏出600元交给我,提前归还了医生的200元以后,余下的400元也进了货物,直到半年以后,我才归还了第四位借给我钱的邻居的600元。
唉,不到一个月时间,为区区200元,我做了4次借款人,现在回想起来还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好在我挺了过来,还建立了自己的信用,每逢资金周转不开的时候,无论千儿八百,只要张嘴,都会有邻居给我送到家中。
我的诚实和薄利多销,让我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和支持,滚雪球式的发展,我的代销点的货物逐渐齐全,规模也不断扩大,还添置了两台桌球,代销点的收入在维护我和父亲日常生活的同时,也略有盈余,从960元的本钱,发展到高峰时候,村民的欠账竟然高达一万多元!
虽然身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是经营代销点,让我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和人生的价值,谁知,这样简单的生活也不能长久维持,就在我准备扩大经营范围的时候,意外再次降临。
2002年夏季,年过七旬的老父亲在进货途中摔断了股骨,手术费花尽了我们这几年口挪肚省的所有积蓄,想不到老父亲的骨折还没痊愈,又被脑溢血再次击倒了,父亲的第二次住院和操办后事,让我债台高筑,期间我自己也因为生活不能够自理,还要坚持营业,所受的痛苦难以言表……
2002年秋天,我不得不告别了经营十年的代销点,锁上了家门,到姐姐家寄居,维持自己的温饱。
到姐姐家以后,本想重操旧业,继续开办代销点,谁知道种种因素,未能如愿,原本希望通过自己的笔来书写自己的人生,谁知道刚刚有豆腐块见报,噩运再次降临,2010年正月十四,一直照顾我的姐姐被乳腺癌夺去了生命,我无家可归了!
万般无奈的时候,热心朋友海蓝岛美容美发学校的靖大才校长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学校给我提供了一间房子,安装了宽带,接通了电话,还请学校的保洁员顺便照顾我的生活。
2010年6月14日,在靖校长的帮助下,我又在住室内放置了货架,中断了8年后,我再次办起了一个小小的校园代销点,虽然简陋,但是重操旧业的心情却很激动,不知道坎坷的命运会将我带向何方?
25慧心与爱心并行 小说和散文齐放
— 青年作家《张茹文集》出版:
前几年仔细阅读过南阳青年女作家张茹出版的《我的乡村童年》一书,被这位富有爱心的美女作家驾驭文字的功力深深折服。一直期待可以拜读这位实力派作家的新作。
前几天,终于如愿以偿,认真仔细阅读了张茹亲自送来的由文心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一套文集。文集由著名作家二月河作序,分上下两册,上册《落尽残红始吐芳》收集了她近几年来所著的散文随笔,下册《左手好男人右手坏男人》则是她的一部曾在网上受到好评的言情小说。
《落尽残红始吐芳》这部散文集是作者近几年来真实生活的写照,她用那充满灵性的笔触描绘了她所遇见的人和事以及对生活、爱情的体会和感悟。以真人写真事,以真事抒真情,以真情悟人生。张茹用她的智慧和见闻带我们去领略这个真实而又平凡的现实生活。她用诗人般的浪漫情怀将这种美以轻松而不失深度,畅快而不失严谨的姿态展现在读者眼前。在未知的可能性与眼睛不易发现的领域,她让我们感受更多的惊喜,看到真实不做作的美,体验到最质朴纯真的情怀。她以温柔的笔触、不疾不徐的文字把对生活的思考、热爱和体会淋漓尽致的跃然纸上,毫不吝啬的分享生活中的奇闻趣事。
《左手好男人右手坏男人》这部言情小说则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聪明美丽的女子江上游,既是电视台的美女记者,又是走红的网络签约作家。这个集美貌才情于一身的女子有着热情、善良、乐观、自信的一面,也有着刁蛮、任性、自私、冷傲的另一面;她是个矛盾型人物,性格中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在爱情道路上她也遇到两个不同类型的男人。一个是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知识渊博的好男人,一个是事业有成、其貌不扬、野蛮霸道的坏男人。她把心交给了好男人,身子却被坏男人占有了,好男人坏男人如同她的左右手一样令她难以选择。和好男人在一起,生活平稳但缺乏激情,因为好男人虽然会给她感动和安定,但不会有激情和浪漫;坏男人常惹她生气,但他能够给她激情和惊喜。在好男人和坏男人之间,她到底该如何选择呢?小说情节曲折,跌宕起伏,令人叹为观止。
读完张茹的散文集《落尽残红始吐芳》和小说《左手好男人右手坏男人》两本书后,不能不对这位年轻的美女作家刮目相看,以前,只知道张茹的散文优美,驾驭文字的功力深厚,想不到,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的张茹,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慧心和爱心并行,小说与散文齐放,散文的功底突飞猛进,小说也写得曲折动人,一位忙碌的工薪族,一位带孩子的年轻女性,是如何安排时间和工作,又是如何挤时间创作这令人荡气回肠的鸿篇巨著的?带着疑问和钦佩,笔者专访了这位美女作家
二文美人美心更美
出身书香之家的张茹,现供职于南阳民进,是一位真诚善良、多才多艺的文学才女。让人想不到的是,她不仅追求文学之梦,而且还是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天使。
毕业于河南大学的张茹说:大学生活是她一生中最美好和快乐的时光。她美丽的影子常常出现在图书馆里。丰富的情感是张茹创作的源泉,她早期的作品以爱情、亲情、友情为主。爱情是她写得最多的话题。文章中浸透着风花雪月爱情之上的琼瑶之风,就像一位老作家在一次笔会上说她就是南阳的琼瑶。她的文章陆续在《人生与伴侣》《女子世界》《女人花》《躬耕》等报刊杂志上发表。
她不仅是个追求诗意和浪漫情调的文学才女,而且还是个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天使。她的身影常常出现在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中,那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渴时一杯如甘露,酒后添杯不如无。她如天使般播撒着爱。
2005年张茹出面组织南阳市枣林荣昌、兴宛、星光、华龙等四家民办学校和社区志愿者协会一起到南阳市儿童福利院举办“六一慰问演出”活动,不但让福利院的100多孤残儿童欣赏了他们带来的精彩节目,还给孩子们送来了牛奶、面包、水果、衣服、书本等节日礼物,孩子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看了福利院孩子的生活情况之后,几家民办学校的负责人还当场给福利院捐了款,总捐助1万余元。
中国民主促进会一直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作为民进会员,她身体力行的将这一优良传统传承下来。她组织民进会员到西峡老君洞采风时,听西峡县二郎坪乡大庙村支部书记介绍该村小学因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无课外书可读的情况后,给该校送去现金2000元,并为学生买了书包、文具、作业本等价值2000元的学习用品。她所联系的爱心单位河南三色鸽乳业公司给学校送去200箱牛奶200份面包,她自己向学校捐赠了书籍。该校校长激动地说:南阳民进和三色鸽公司不但给我们送来物质和营养品,也给全校师生送来了精神食粮。他们将把所有的感谢化为动力,以实际行动作出回报。几年来,她共为山区学校、地震灾区等地方捐书本,价值9600元。她说:“我把自己的书送给山区学校的孩子,也算对他们的一种帮助,最起码会给他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所以我觉得这样做比获得金钱更有意义。”
前年夏季,南阳突降暴雨,导致部分县、市受灾严重,张茹从媒体上看到有关灾情的报道后。和领导一起回到办公室就开始给南阳民进的会员们发信息发出倡议:请民进会员,行动起来,为我们受灾的同胞献一份爱心。接到她的短信之后,会员们热心响应。但由于民进的会员大多是来自教育、医疗、司法等行业的骨干,所以工作都很忙,捐款只能在下班之后,于是张茹就在民进市委办公室等大家下班之后来送捐款。怕大家来了之后找不到她,就在办公室吃方便面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短短的四天时间就有百十位会员前来捐款。在南阳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南阳市委主委刘荣阁、民进南阳市委驻会主委兼秘书长肖庆玲的带领下,南阳民进会员代表十五余人来到了南召县马市坪乡竹园村慰问灾民。南阳民进共为灾区带来8700元现金,并发放到灾民手中,他们还带来了一卡车米面油等价值1万余元的生活物资。南阳蓝天燃气公司的梅总也捐了5000元,并托她找几户受灾百姓来直接捐赠。
张茹还是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会员,经常以一个普通志愿者的身份参加协会的各项活动,并策划和组织了慰问移民活动,由社区志愿者协会爱心艺术团参加演出,民进南阳市委联系,来到淅川县金马河乡盛湾村慰问即将离开故土的移民。每当协会有啥活动,她总是积极参与,出人、出车、出钱,尽自己的能力来帮助别人。为汶川地震、患病少女、贫困少年共捐款2000余元。
2009年,一位在传媒公司工作的朋友以制片人的身份,聘请她做南阳导视频道《校园星》栏目主编,她在了解了该栏目是一个集公益性、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综合性自办栏目之后,不计报酬只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在该节目中增加一个环节:每一期节目给南阳地区在校的贫困志坚、品学兼优的一至2名学生提供赞助费用,真正体现出该栏目的公益性性质。通过和制片人、总策划的几次协商,最后定下增加一个“爱心接力”环节,每期做节目的同时她还负责找爱心接力的救助对象,虽然有时还得亲自开车去接送他们到节目现场,但她对此毫无怨言。
张茹说也许她今生无法成为慈善家,但她把这种美好愿望寄托在聪明伶俐的儿子身上,希望儿子不仅做一个能够创造财富而且还富有爱心的大慈善家,以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心愿!
三作者简介
张茹,笔名月光柔柔,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心理学硕士。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多年来,在《青年文摘》、《读者》、《百花园》、《女子世界》、《女人花》、《女人坊》、《广西文学》等杂志共发表文章百余篇。已出版散文集《我的乡村童年》、《落尽残红始吐芳》,发表网络长篇小说《左手好男人右手坏男人》(已出版)、《谁才是被钓的大鱼》两部小说。
张茹文集,上册《落尽残红始吐芳》收集了她近几年来所著的散文随笔,下册《左手好男人 右手坏男人》则是她的一部曾在网上受到好评的言情小说。
26流星,你在天堂微笑
这是一篇两个月前就该写的文章,迟迟没有动笔,是不想触及心灵深处那撕肝裂肺的疼痛!!!
2月5号,我习惯性打开QQ好友名单,看到你熟悉的头像在闪烁,立即给你发去问候的表情!谁知你的回答竟然是:“你是谁?”
我以为你在和我开玩笑,就说:“我就是我呀!是不是发财了连哥哥也不认识了?”
“不是本人,我是流星的朋友,流星2月3日遇到了车祸,抢救无效离去了,我是用她的生日猜到了她的密码,上来给她的朋友们一个交代!”
“什么?你说什么?前几天我们还在聊天,她还说有机会一定要过来看我?怎么会离去呢?你不是开玩笑吧?”看到对方的回答,我一时惊呆了,短暂的大脑空白以后,我连续反问,希望这只是一句玩笑!
“我有必要和你开玩笑吗?我是她的朋友,已经看过她了,后天她要火化,我准备送她一程!”
“苍天无眼啊,这么好的人,怎么会遭遇这么多的不幸,真希望这是一句玩笑,现在看来这是真的!只能拜托你替我送流星一程,就说远在河南南阳的哥哥祝愿她在天堂安息!”
对方下线了,我也关了电脑,陷入了痛苦的回忆之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和流星认识,是在一个叫休闲吧的群里,但不是为了休闲,那天我在群里为一位烧伤的孩子呼吁,引起了流星的关注,她主动和我聊天,并加入了我的十元计划群!
记得最清楚的是,2008年5月10日,十元计划群爱心账户多了200元爱心款,根据地址询问流星她才承认是自己给弱势群体的一点爱心!并且告诉我,以后会经常关注咱们的十元计划,尽自己的能力关注需要帮助的人!朴实的言语和滚烫的爱心令人感动!
5月12日,汶川地震的噩耗传来,我第一时间想到了你——我的心地善良的流星妹妹!但是,电话一直打不通,你的QQ始终处于不在线状态,13日,14日,我发疯似的在每一个你所在的群里询问你的消息,担心和牵挂一直在煎熬着我的神经!
15日,三天了,媒体报道伤亡人数不断增加,我在绝望中祈祷你能平安!就在我彻底绝望之时,终于接到了你的电话,听到“哥哥,我是流星!”这句话的时候,我的泪水夺眶而出,终于有了你的消息!
但是,你的爸爸和弟弟依然杳无音信,你在痛苦中等待,我问你生活中的困难,你始终不谈自己的困难,只是说,灾民安置点,什么都不缺,可是我知道,那个时候最需要帮助的就是你,虽然幸存,可是你也付出了腕部骨折,面部缝合六针的代价,作为女孩子,面部毁容甚至比失去生命还要痛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依然用自己200毫升的热血拯救危重伤员的生命!
5月16日,依然没有你亲人的消息,不知道怎么安慰你,只能徒劳地说一些无关痛痒的废话,让你坚强面对,希望还在!可是,我知道,已经几天了,你的亲人生还的希望渺茫,我在你所在的所有群里呼吁大家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可是,你拒绝了,只是希望大家将爱心献给更需要的灾民。
5月17日,汶川街头弥漫着让人窒息的腐臭,你需要戴着口罩,带着伤痛继续探听亲人的消息,天不佑善无理喻,熬尽心血也枉然!噩耗没有因为你的善良而避免,这一天,你得到了父亲和弟弟遇难的噩耗,和你一同落泪的同时,只能徒劳的安慰你要坚强的面对生活,告诉你一句“流星,别哭,我们都是你的兄弟姐妹!”这个时候,千里之外的你成了我唯一的牵挂,每天都在期待你的消息。很难想象你一个柔弱女孩儿需要怎么样的勇气来面对这一切灾难!
但是,你依然拒绝告诉我你的银行卡号!
5月18日,你用灾民安置点的电脑给我留言,问我是否在线,那些天,为了及时和你联系,我的电脑就没有关机,看到你的留言,及时作了回复,你说上网时间很紧,我说你有什么困难,想不到,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想办法照顾一对孤儿,他们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你想给他们帮助,护送他们投靠孩子的亲属,你想给孩子们最好的生活,可是,你自己已经一无所有了,还没等你说完,我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我的妹妹,你自己那么艰难一直咬牙坚持不愿意说出来,可是为了别人的孩子,却含蓄的向我求助,我将身边所有的现款1000元第一时间打进了你的卡内,咱们共同的朋友云也给你汇去200元的爱心,为的是你能够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想不到,你将这些钱全部给了孩子的亲人,还用自己亲人的抚恤金给孩子们购买了日常用品和奶粉!
我的好妹妹,你的爱心让我感动!
从那时候开始,你带着伤痛咬牙开始了打工的生涯,第一个月发工资,你就要我的银行卡号,我说你留着好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你说其他人更需要,我的好妹妹,还有什么人比你更需要关爱呢?
从那时候开始,几乎每个月你都要问我要银行卡号,我都想办法善意的拒绝了你,只希望你能够照顾好自己平安快乐。
2009年年底,我们最后一次聊天,你还说等政府安置房解决以后,一定抽时间到南阳来看望我这位哥哥,想不到,言犹在耳,却阴阳两隔,我的流星妹妹,难道苍天也无眼,你这么好的人遭受了天灾人祸的打击后还不够吗?
我痛恨苍天,痛恨肇事的司机,更痛恨自己怎么不早日请你来南阳找工作呢?假如你提前来南阳,说不定这一切可以改写!可是,一切的假如都没有现实残酷,我的好妹妹,你才在世间20几个春秋,甚至还没有好好的谈一次恋爱,就这样去了,怎不让人痛断肝肠?
泪水模糊了视线,流星妹妹,你在天堂还好吗?不知道天堂可否有联系方法 ?只能够将一腔悲痛化作祝福,祝福妹妹在天堂和亲人团聚,不再受苦!
妹妹天堂有知,可否在梦中告诉我你在天堂还好吗?
27清明“烧纸”隐患多 2008-04-06
日前,独山森林公园燃放鞭炮焚烧纸钱引起的一场山火让人心有余悸,幸亏驻地官兵扑救及时才没有酿成大祸!而同样原因引发的烧毁森林,烧伤人命的事故屡见报端!
清明节悼念已故亲人是人之常情,应该得到尊重,但是,祭奠方式应剔除封建迷信糟粕,改掉千年一贯制的焚烧纸钱的传统。因为对于已故亲人的纪念并不应该局限于焚烧纸钱,这样做既浪费金钱又污染环境,还潜藏着很大的火灾隐患,可以说百害而无一利,假如阴间真的可以收到焚烧的纸钱的话,那每年这么多的纸钱涌入阴间,相信阴间的通货膨胀也会让阎王头疼!
特别今年又是清明节被确定为法定假日的第一年,群众集中出行祭扫现象将更加突出。清明节还没到,街头各种祭品已经纷纷“登场”,一些墓区内硝烟弥漫,鞭炮声此起彼伏,更有甚者还有人在焚烧纸钱、燃放爆竹之后又乱挖耕地添坟,乱折树枝扫墓。人到之处火焰升腾,烟雾弥漫,响声不断;人走之后,烟灰废纸、塑料袋满地,一片狼藉。污染空气,破坏环境,还埋下了火灾隐患。
实际上对于逝去亲人的最好纪念是我们活着的人要珍惜生命好好活着,农村有句俗话:活着不孝死了胡闹!要是逝去的亲人真可以享受那丰盛的祭品,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可以坚持这样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对于逝去亲人的最好纪念就是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及时行孝!
为了环境的清新,为了森林的安全,也为了逝去亲人的安息,大家应该改一改千年一贯制的焚烧纸钱的传统陋习了。清明节献一束鲜花、放一曲已故者生前喜爱听的音乐,或者洒一盏美酒、植一棵纪念树,为已故者完成一件生前未完成的实事,或者拿出买祭品的钱以逝去的亲人的名义作点善事,积一点功德,若真有天堂的话也可超度亲人早登极乐世界,这何尝不是最好的纪念方式呢?因而呼吁更多的公民在清明节之际能加入到文明祭祀活动当中,少一些迷信,多一些文明,防患于未然,留住我们的森林和蓝天白云!
28活着不孝,厚葬何用?
雷得聚 河南日报农村版
前些天,邻村一位受尽饥寒、时常靠好心邻居端碗饭充饥的古稀老人,没能够挡住病魔的袭击,走完了自己苦难的人生之路,但是老人的子女为他操办的葬礼却异常风光。
声声唢呐、阵阵鞭炮和如泣如诉的歌唱让人觉得异常刺耳,阵阵礼花在空中绽放,让许多村民感叹:要是能拿老人死后用来讲排场浪费的钱财改善一下老人生前的生活,老人也不至于活得那么可怜!
老人,特别是生活在贫困农村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是需要特别关爱的弱势群体,在社会供养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这些将一生的血汗都贡献给儿孙的老人更需要儿女的体贴和照顾。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况且,老人的今天就是儿女的明天,关爱今天的老人也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但令人心酸的是,现实生活中却不乏一些视老人如累赘的狠心儿女,他们榨干了老人的血汗后,对老人不管不问,任其自生自灭。更可气的是,生前不愿给老人一口饭吃的不肖子孙,却要在父母死后,为了脸面相互攀比大操大办。实际上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脸面已经因为对父母的不孝而丢尽了。
农村有句俗话:活着不孝,死了胡闹。
因此,希望天下做儿女的都能明白,行孝须及早。在父母健在时,照顾好他们的衣食住行,尽上做儿女的孝心,这样做远比在老人死后大操大办、哭天抹泪要强得多!因为再丰厚的祭品,父母都不可能享用,况且厚葬也并非是真孝。
29
卷二自传
半个脚掌走天下
卷三媒体报道
1讲述艰辛生活 感悟坎坷人生
乡村女性写日记出书
本报讯(记者刘阳)“乡村女性出书”,多数人连想都不敢想的念头,在镇平县侯集镇王官营村的黄叶身上实现了。
黄叶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但她身上却透着一股并不普通的顽强与执着的个性。黄叶的爱人早早去世,她独自一人带着女儿坚强生活,笔耕不辍,一直坚持写日记,记下生活的艰辛和感悟。终于,她将日记整理成书,长达12万字的日记体散文集《心灵绘画》一书出版发行。
早在2001年,黄叶的爱人就因病去世,这对于原本就贫寒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黄叶和女儿相依为命。微薄的收入维持着这个残缺的家,黄叶也曾试着做生意,让孩子过得好一些,但因经验不足,失败了,还赔了本钱。尽管生存的道路崎岖不平,但她对文学的爱好始终如一,无论再苦再累,她每天坚持写日记。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她还上了“作家研修班”,一边干农活,一边照顾孩子,还抽出时间学习。日积月累,黄叶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日记也是记了一本又一本,记下了她顽强拼搏生活的点点滴滴,对生活的感悟与思索。
黄叶想通过自己的真实经历,激励更多的年轻人自强不息、勇于打拼、乐观生活,她就把自己的日记予以整理,靠仅存的积蓄出版了《心灵绘画》一书。这本书,真实记录了她失去爱人后的挣扎与拼搏的过程。
出书几乎花光了黄叶的积蓄,做生意又赔了本,欠外债3万余元。可就在这个时候,女儿考入了黄河水院,马上就到开学的日期,黄叶实在无法缴出近万元的学费。但她并不后悔自己花钱出书,她相信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必将激励更多年轻人上进好学。
2半只脚掌走人生
南阳: 陈烁(凤凰)
雷德聚,1967年5月出生于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周后王村,现年39岁。
1984年,品学兼优的雷德聚还在南阳市一中上高二,因一次小病被医院误诊误治,他不幸从骑着车子进医院大门的健壮青年变成了一个被担架抬出病房的残疾废人。
双腿病残、卧床不起、求学不能、生活不能自理的雷德聚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船儿失去了双桨,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和飞翔的希望。正在他心灰意冷之时,为他的病残忧愁过度的母亲又遭脑溢血的侵袭不幸去世。接二连三的致命打击将雷德聚推入了痛苦的万丈深渊。他整日以泪洗面,痛恨苍天无眼,诅咒命运的不公,一心只想以死解脱,可悲的是,他连自己结束自己生命的能力都没有。
冥思苦想了好几日,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绝食,以断绝进食来结束自己残疾的躯体,从此摆脱一切痛苦的束缚,化作一缕青烟追寻慈母而去。本以为用这个方法可以平静地诀别人生的雷德聚,在八天水米未进后,被年迈的父亲滚滚而下的泪水和亲戚朋友们的苦苦劝慰拨动了一丝心弦,望着病榻前一张张痛哭流泪的脸,雷德聚深深意识到自己的所做所为是在往亲人淌血的伤口上撒盐啊!于是,为了不让刚刚痛失老伴的父亲再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折磨,为了让昼夜守护病榻前的亲友们不心悬一念,雷德聚咬牙开始了求生的历程。
从痛苦的阴影里走出来以后,为了生活雷德聚翻药书,查资料,用单方和民间验方自己给自己治疗,用银针在自身寻找穴位进行诊治,还用左右手交替在双侧三角肌和臀部自己给自己打针输水,治疗之余还咬牙坚持锻炼。想不到他不懈的探索和追求不但减轻了自身的病痛,同时还能给上门讨要偏方的村民们一些帮助,医治一些头痛脑热的小毛病。
在架双拐用唯一能挨地的半只脚掌支撑全身勉强能挪动时,雷德聚筹资在家中开办了个小代销点,年近七旬的父亲帮他进货,他则忍着剧痛架着双拐用半只脚掌支撑残躯,坚持在特制的高椅子上半立半坐着营业。因全身关节僵死,只有双手关节灵活,低座又不能坐,一天下来,雷德聚的浑身像散了架一样疼痛难受,血液的回流不畅,又使他的双脚肿得像发面馒头一样,两个腋窝和与椅子面接触的臀部也被坚硬的双拐和椅面磨红、磨肿、磨破、磨烂,炎夏经汗水一渍,就钻心地疼痛。
在和病魔作坚决斗争的那些苦难的岁月里,肉体上的疼痛还可以咬牙强忍,可是精神上的空虚却让雷德聚无法承受。从小就喜欢看书的他就千方百计地托邻居和亲友给他找来各种书籍,他在营业之余终于有了寄托空虚的事情,那就是孜孜不倦地看书。代销点的微薄收入也能勉强维持父子俩的生活。
这样平静的日子过了没几年,厄运又一次降临,2001年,年迈的父亲患脑溢血不治身亡。父亲患病时期的两次住院和操办父亲的后事,使雷德聚债台高筑,生活如同雪上加霜,再次陷入绝境。但是,经历了太多苦难的雷德聚这次并没有被击倒,埋藏父亲后,无人照料的他被唯一的姐姐接到了她在大刘村小刘庄的家。
这时,雷德聚由于病残自卑,主动斩断联系许多年的很多老同学听说他的情况后,纷纷打来电话,写来信函,或者亲自到家中来探望他,鼓励他在逆境中坚决奋斗,与命运抗争,和病魔搏斗,用残躯扬起希望的风帆,做生活的强者。他们还不辞辛劳,四处奔波,想为雷德聚被误诊误治讨个说法,并到民政部门咨询,希望政府部门能对雷德聚的生活有所帮助。无奈,时隔多年,医院当年的病历已无法查找,打官司又太难,敬老院的门槛又太高,老同学们的一场场辛苦付之东流。
从小就对文学创作感兴趣的雷德聚,在被爱心撑起生命的风帆后,在熟读了各种中外名著之后,尝试着提起笔开始了文学创作,他在书山文海里重温了“海伦.凯勒、瞎子阿炳、贝多芬、保尔和张海迪”的故事,从他们的身上体会到没有眼泪的故事,是没有蜜蜂的花园;没有冬天的孕育就没有真正的春天;他明白了生活不相信眼泪,上帝也不会同情懦弱;不经历风雨就难见彩虹;他知道了一个人身体的病残是可怕的,但比身体的病残更可怕的是心灵的伤残,终日躺在病残的招牌下自怜自艾、庸庸碌碌、怨天尤人,是比病残更可怕的可悲!
意识到这些,雷德聚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名联写了贴在自己的床头,手握钢笔,在满屋书报杂志的掩映中开始了悬梁刺股、闻鸡起舞的阅读和写作。
由于身体的病残,致使他看书写字也要通过特殊的动作,他必须仰靠在特制的高椅子上,把身体的重量完全附着在墙和椅子上,用双手把书本举到与眼睛贴近的位置才能阅读,写字也是要用一只手把稿纸举起来,另一只手在拐杖的支撑下才能进行。
自2001年以来,短短五年时间,他记录了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写出了厚厚一叠近百万字的书稿,并在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阳广播电视报、山东的《老年教育》等报刊上发表文章数百篇,并多次获得各类征文奖项。再贫瘠的土地,只要辛勤耕耘就会有所收获。雷德聚在没有昼夜和春秋之分的写作岁月里,除了吃一日三餐以维持生命之外,就是埋头看书和写作,“严冬三字一呵手,酷暑一行数滴汗。”
2006年10月13日,南阳日报社会早刊头版以《雷德聚,南阳的“张海迪”》为标题报道了雷德聚的事迹。他告诉记者,他现在正着手创作构思了好几年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半只脚掌走人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二十多年躺卧病榻的雷德聚,用他的辛勤和血汗告诉人们: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祝愿雷德聚用他的笔继续描绘出更多激励人类进步的美好篇章,真正实现他为之奋斗了多年的“作家梦”!
最近听说社会上许多热心人士帮雷德聚圆了拥有电脑并上网的梦想,同时帮他建起了慈善广告网站,给需要帮助和乐意奉献爱心的人士搭起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圆了他回报社会的梦想,很遗憾,因为他的电脑内存太小,网速太慢,给他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能够拥有一天功能齐全内存较大的电脑是他的期盼。
3弱助更弱令人敬 人生不白活一回
一
雷德聚,1967年5月出生于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周后王村,童年对于他来说唯 一的记忆就是碰头漏雨的 茅屋和饥肠辘辘的感觉。所以他自幼就下决心用知识 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命运却和他开了天大的玩笑 。
1984年,品学兼优的雷德聚还在南阳市一中上高二,因一次小病被医院误 诊误治,120天的住院治疗 ,使他从骑着车子进医院的健壮青年变成了一个被担架抬出病房的残疾废人。
双腿病残、卧床不起、求学不能、生活不能自理的雷德聚像鸟儿折断了翅膀 ,如船儿失去了双桨,没 有了前进的动力,失去了飞翔的希望。心灰意冷之时 ,为他的病残忧愁过度的母亲又遭脑溢血的侵袭不 幸去世。接二连三的致命打 击将他推入了痛苦的万丈深渊。整日以泪洗面,痛恨苍天无眼,诅咒命运不公,只想以死解脱,可怜可悲的是,他连结束自己生命的能力都没有。
冥思苦想了几日,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以绝食来结束自己残疾的躯体,摆脱一切痛苦的束缚 ,化作一缕青烟追寻慈母而去。本以为用这个方法可以平静地诀别人生,可是在四天水米未进后,他被年 迈的父亲滚滚而下的泪水和亲戚朋友们的苦苦劝慰拨动了一丝心弦,望着病榻前一张张痛哭流泪的脸,他 深深意识到自己的所做所为是在往亲人淌血的伤口上撒盐!于是,为了不让刚刚痛失老伴的父亲再承受“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折磨,为了让昼夜守护病榻前的亲友们不心悬一念,他咬牙开始了求生的历程。
从痛苦的阴影里走出来以后,为了生活他翻药书,查资料,用单方和验方自 己给自己治疗,用银针在 自身寻找穴位进行诊治,还用左右手交替在双侧三角 肌和臀部自己给自己打针输水,并咬牙坚持锻炼。 想不到不懈的探索和追求不 但减轻了自身的病痛,同时还能给上门讨要偏方的村民们一些帮助,医治一 些 头痛脑热的小毛病。
在架双拐用唯一能挨地的半只脚掌勉强挪动时,他又筹资960元在家中开办了 个小代销点,忍着剧痛架 着双拐支撑残躯,坚持在特制的高椅子上半立半坐着 营业。因全身关节僵死,一天下来,他浑身像散了 架一样疼痛难受,血液的回流 不畅,又使双脚肿得像发面馒头,两个腋窝和与椅面接触的臀部也被坚硬 的双 拐和椅面磨红、磨肿、磨破、磨烂,炎炎夏日经汗水一渍,钻心地疼痛。
二
肉体上的疼痛可以咬牙强忍,精神上的空虚却让他无法承受。从小就喜欢看 书的他就千方百计地托邻 居和亲友给找来各种书籍,甚至还厚着脸皮用代销点 的废纸箱与上门收废品的小贩交换他们收到的报纸 杂志,雷得聚在营业之余终于有了 寄托空虚的事情,那就是孜孜不倦地看书。
这样平静的日子过了没几年,厄运又一次降临在他身上,2002年,他年迈的父亲患脑 溢血不治身亡。 父亲患病时期的两次住院和后事,不但花光了他们口挪肚省的一点 积蓄,还使雷得聚债台高筑,生活如 同雪上加霜,陷入绝境。但是,经历了太多苦难的雷得聚 这次并没有被击倒,埋葬父亲后,他被唯一的 姐姐接到了卧龙区七里园乡 大刘村小刘庄的家。
在姐姐家,雷得聚得以平静地生活。从小就对文学创作感兴趣的他,在书山文海里重温了“海伦. 凯勒、瞎子 阿炳、贝多芬、保尔和张海迪”的故事,从他们的身上体会到没有眼泪的故事 ,是没有蜜蜂 的花园;没有冬天的孕育就没有真正的春天;他明白了生活不相信 眼泪,上帝也不会同情弱者;不经历 风雨就难见彩虹;知道了一个人身体的病 残是可怕的,但比身体的病残更可怕的是心灵的伤残。而终日 躺在病残的招牌下自怜自艾、庸庸碌碌、怨天尤人,是比病残更可怕的可悲!
振作以后雷得聚在熟读了各种中外名著之后,尝试着提起笔开始了文学创作。
由于身体的病残,他看书写字也要通过特殊的动作,必须仰靠在特制的高椅 子上,把身体的重量完全 附着在墙和椅子上,用双手把书本举到与眼睛贴近的 位置才能阅读,写字也是要用一只手把稿纸举起来 ,另一只手在拐杖的支撑下 才能进行。
自2001年以来,短短五年时间,雷得聚记录了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写出了厚厚 一叠近百万字的书稿 ,并在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阳广播电视报、山东的《 老年教育》、济南的<金周刊>、哈尔滨《老年日报》等报刊上发 表文章近百篇,并多次获得各类 征文奖项。还被<南阳日报>评为2007年度优秀通讯员,“严冬三字一呵手,酷暑一行数滴汗”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
三
雷得聚的事迹被热心公益事业的南阳市志愿者协会李相岑会长提供给媒体后,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南阳日报以《南阳的张海迪〉为题报道后,社会上许多热心人士给与他许多关爱,帮他圆了拥有电脑上网的 梦想,还帮他建起慈善广告网站(网址为ww.csgg.cn),宗旨是给更多需要帮助和乐意奉献爱心的人士 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给同样是残疾的弱势群体办点实事,以此来圆他回报社会的梦想。
网站开通以后,求助的电话很多,为了能够给和自己有着同样遭遇的残疾人办点事情。雷得聚在网站的基础上建起了南阳公益慈善联盟和十元计划两个QQ群,号召广 大网友平时少吸一盒烟,少买一点化妆品,集中起来救助那些需要的人,号召大家用爱心播洒爱心,用温 暖传递温暖!
2008年2月20日下午,在南石医院9楼烧伤科病房,出现了催人泪下的一幕。 当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重 度残疾人雷德聚在海蓝岛美容美发学校校长靖大才和 网友公益大使的帮助下,第二次将4000元爱心款交 到因家中失火严重烧伤的南召8岁男孩黄昌冰的妈妈手中时,孩子的妈妈面对浑身关节僵死的雷德聚双膝 跪地,泪如雨下,在场人无不掩面落泪……
据不完全统计,www.csgg.cn 网站开通不到一年,雷德聚的慈善广告网和QQ 群的广大网友们就已经捐出了三万多元的爱心款,救助一位六岁的孤儿每月 100元生活费,给一位耳聋中学生400元学费、一件 毛呢大衣和助听 器,还在海蓝岛学校靖大才校长和长城电脑南阳代理商孙立峰经理的帮助下, 给高位截 瘫的女强人董传秀送去了配置齐全的电脑和200元生活费,圆了她用电 脑写作的梦想。 雷德聚还呼吁网友给烧伤的三岁半女童熊保怡送去了1130元的爱心款和网友提供的玩具糖果 ,女童的妈妈看到雷德聚的生活状况时,竟不忍心从他手中接钱……最近雷德聚又通过网络给这位可怜的孩子申请儿童希望基金,他每天都在网上呼吁,希望有机会送这位孩子到北京治疗,早日康复!如今,他的不懈坚持感动了很多热心的网友,特别是大家知道雷德聚自己是一位24年生活不能自理的严重残疾人时,更为他热心公益事业的精神所感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给那位三岁半的烧伤孩子提供爱心和帮助,孩子的全家人因为感动亲自到他的家中表示感谢,据悉,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女童熊保怡有希望最近到北京接受最好的治疗!
当雷德聚从报纸上看到南召8岁孩子黄昌冰被严重烧伤的报道后, 他第一时间将报道转载到 自己的网站,并和超光速英语网和智慧人生网联合发起了救助小昌冰的倡议,还多次在南阳公益慈善联盟和十 元计划群以及众多的QQ群 发起呼吁,短短几天就收到了网友的近8000元爱心捐助,这其中有七旬老人的 200元爱心和六岁小姑娘的10元零花钱,还有不愿意留名的超光速英语网站站长 的2000元爱心,一贯热心 公益事业的海蓝岛美容美发学校校长靖大才先生听说 这件事后,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和热心网友公益 大使一起亲自开车到不能行 动的雷德聚家中接他一起到南石医院,并用轮椅推着雷德聚到了病房,这才 出 现了本章开头的一幕……
当孩子的爸爸拿着自己准备的爱心簿让雷德聚留下姓名时,雷得聚摇了摇手说:“不用留名,孩子痊 愈长大后记住让他有能力时,也用爱心回报社会就可以了!”
汶川地震后,灾区的新闻让雷德聚每天都在流泪,地震当天他就在网站呼吁所有网友为灾区捐款捐物,还将自己微薄的五保供养金和一点稿费凑够一千元直接打到了四川受灾群友的银行卡上……
雷德聚一个本来需要社会救助的重度残疾农民,却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着社会,他的事迹在感动网友的同时也得到了媒体的广泛赞誉,南阳日报先后以《南阳的张海迪》和《轮椅上有一颗火热的公益心》为题作了报道,南阳晚报的报道标题是《他用精神感动我们》,南阳广播电视报非常人生的报道是《不白活一回》,南阳电视台以《身残爱心浓》连续作了两个专题报道,还多次在新闻节目中播出雷德聚救助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南阳广播电台独山夜话主持人亲自到家中采访雷德聚并作了专题报道,特别是河南日报农村版以《一个残疾农民的公益事业》为题作了图文并茂的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还是网友们的留言说得好:
——在我心目中,雷德聚十个不折不扣的救助对象,而他却一心一意地救助他人;
——雷德聚的坎坷经历,撼动了我一直坚持的“做人原则”。我原来一直认为,有付出就要有回报,而雷德聚却对自己的付出无怨无悔;
——雷德聚不仅给弱势群体以经济救助,更给他们送去了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
——轮椅上的天空不仅没有下雨,没有让人伤心落泪,而那片阳光则温暖着每一个在阳光下的人;
——雷德聚的事迹给人以巨大震撼,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勇敢地面对生活。
……
坚定的人生信念,超然的精神境界,崇高的责任意识,不屈的生命意志,使雷德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感天动地的慈善故事和生命的神话,他用残疾的躯体书写壮丽的人生、用爱心拓展生命宽度的同时,留给我们的是对人生的深深思考。
当受到感动的记者问雷德聚自己有什么希望时,他说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公益事业,相 信“人人都管事,世上无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无穷人”!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更加 和谐美好。雷德聚还表示,今后,他将一如既往地把慈善广告网办好,给更多需要救助的人送去温暖!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4“慈善大使”雷德聚
(南都晨报)本报记者 徐道胜
2011年9月20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公安局联合举办的“南阳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揭晓,并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会上,市委书记李文慧亲切接见了全体道德模范。而在这次表彰会上,一位坐在轮椅上的青年格外引人瞩目。他就是被称为“南阳张海迪”的雷德聚。
一个需要别人帮助的人
雷德聚的人生是坎坷不幸的。
1984年6月1上午,正在南阳市一中上高二的雷德聚突然感到腿部巨疼,于是请假独自去南阳某医院看病。经过简单的检查,医生说他得了“骨结核”,需住几天院观察治疗。雷德聚和家人商量后住进了医院,让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住就是102天,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骑着自行车去的他,竟然是被家人用担架抬着回的家。
回家后的一段时间,家人仍四处求医,但病魔并没有同情这位不幸的人。他的病情由腿部向上部蔓延,腰椎、胸椎、颈椎,伴随着剧痛一截截先后坏死,唯一留给他的就是腕关节和肘关节。别说行走了,就是坐卧这个简单的动作,他一个人都无法完成。从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一下子成了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雷德聚仿佛瞬间掉入了人间地狱。
1985年,不幸再次降临在雷德聚身上。这年11月份,为他日夜操劳的母亲突发脑溢血去世。没有了母亲,尚需照顾的他如掉进了万丈深渊。而屋漏偏遇连阴雨。2001年,厄运再次降临在他身上,年迈的父亲因突发脑溢血离他而去。父亲的不幸去世,不仅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也使他的小店因无人进货被迫关门。实在没有办法,雷德聚不得不投靠到七里园的姐姐家。
在姐姐家,雷德聚因有姐姐的悉心照顾过了几年平静的生活。但好景不长,2009年11月,姐姐又因病去世。这下,他真正成了无依无靠的人了。就在雷德聚欲哭无泪的时候,海蓝岛美容美发学校校长靖大才收留了他,在学校宿舍紧张的情况下,专门给他腾出了一间住室。目前,雷德聚仍在海蓝岛美容美发学校生活。
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
这几年,随着媒体报道的增多,雷德聚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帮助他的人也越来越多。但面对大家的帮助,他除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外,几乎把所有的钱和物品都捐给了需要救助的人。
就在记者采访时,大连一位网友刚刚给他捐了300元,并反复强调让他专用,但他还是把这笔钱捐给了谢庄乡一位贫困学生。
而为了更好地帮助别人,这几年,雷德聚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先后创建了“南阳慈善公告网”、“南阳公益慈善联盟”、“南阳民间孤儿院群”和“10元计划”3个QQ群。目前,通过 “南阳慈善公告网”和这3个QQ群,雷德聚已募集到社会善款20多万元,先后救助100多人。
2008年2月18日,当雷德聚从报纸上看到南召8岁孩子黄昌冰被严重烧伤的报道后,他在第一时间将报道转载到他的慈善网上,短短几天就收到了网友们4000元的爱心捐助。2月22日下午,当重度残疾的雷德聚将4000元爱心款交到黄昌冰的妈妈手中时,面对浑身关节僵死却亲自到医院送款的雷德聚,黄昌冰的妈妈双膝跪地,泪如雨下,在场的人无不掩面落泪。
2009年春节,当雷德聚得知四岁严重烧伤孩子熊保怡和熊师振急需救治却没有钱时,不分昼夜地在全国各大网站呼吁,最终筹集到6万多元。后来,在北京网友帮助下,两位烧伤孩子得到了很好的救治。
2010年1月23日,当雷德聚听说南阳市靳岗社区一民间孤儿院收养的32名残疾弃婴面临困境的时候,他不顾自己还没有愈合的骨折,坚持要网友们把他抬进汽车,来到靳岗慰老院,送来了从广大网友中募捐到的10多箱衣服和奶粉等急需物品,并在网上发帖求助。来自北京、上海、武汉、无锡等地的网友,快递了几百件衣服、玩具、奶瓶、米粉等物资和近千元爱心款。
2011年六一儿童节,雷德聚经过呼吁筹集到爱心款,委托网友给南召山区一个小学的105位学生送去了字典文具盒等学习用品,还将学校的情况告诉电视台的记者,通过报道,给孩子们筹集到电脑、篮球、羽毛球等学习和体育用品。
采访中,记者看到,对于每一笔网友的捐款及用处,雷德聚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并且在网上做了公示。“这样做绝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让网友们放心,也只有这样,才能募集到更多的善款救助更多的人”。雷德聚说。
雷德聚现状
目前,雷德聚的生活依然十分艰难。
身体的残疾非但没有好转,而且还有加重的趋势。除了头和双手能动之外,其余部分大部分僵死不能动。去年的腿骨骨折,至今未能痊愈。坐到轮椅上,都需要人抱着才行。今年7月份,因为长时间坐卧,一只脚溃烂感染,虽有爱心人士救治,但仍在感染流脓。
雷德聚在自己的住室内重新开办了一个代销店,但由于资金有限进货太少,每月仅有百元左右的收入。除此之外,每月还有100元的低保,以及百十元左右的稿费。而这些钱,尚不够支付照顾他的那位大姐的工资。“那位大姐很有爱心,像我这种完全不能自理的人,别说每月几百元了,就是每月一千元工资,也没有人愿意来。就这,给大姐的工资也不及时,但大姐从不计较”。采访中,雷德聚感激地说。
而据那位大姐介绍,为了省钱,雷德聚去医院拍张X光片都舍不得。
雷德聚说,他现在最希望自己能有一个专门的网线。“因为和学校共用一个服务器,网速很慢,加之电脑老化,经常死机,影响平时上网、发帖和写作”。
记者手记:
“帮助别人自己会有那么一点成就感,也是在为自己积善。”这是记者采访最后,问雷德聚为什么坚持行善时他的回答。
一个人做件善事并不难,难的是他一辈子做善事。尤其是一个需要别人帮助的人,却想尽千法去帮助别人。雷德聚用残疾的躯体,唱出了生命的赞歌,感动并温暖着无数个冰冷的心灵。
为别人行善,为自己积善。如果社会上能多一点像雷德聚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更加温暖。
5身残志坚的爱心使者 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 2012-02-27
前言: 2011年9月20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公安局联合举办的“南阳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揭晓,并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会上,市委书记李文慧亲切接见了全体道德模范。而在这次表彰会上,惟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青年格外引人瞩目。他就是被称为“南阳张海迪”的雷得聚。
我最早是通过河南日报农村版《一位残疾农民的公益事业》的报道了解和认识残疾农民雷得聚的,从那时候开始,一直关注这位身残志坚的爱心使者,最近前去看望这位生活的强者,才了解到他的真实生活,媒体只报道了他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的一面,想不到他的生活条件是那么恶劣。
当时报纸报道的时候,雷得聚是在自己的姐姐家生活,去年,一直照顾他的姐姐不幸去世,无家可归的雷得聚只能在一位朋友的学校暂时寄居。他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一间没有取暖设备的斗室,夏天,下午太阳直射如蒸笼一样闷热。冬季,室内和室外一样寒冷,生活长期不能自理,长达两年之久的骨折因没条件治疗,至今还没彻底痊愈。雷得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夏天带着满身痱子,冬季用满是冻疮的双手,操作着因配置低慢似蜗牛的电脑坚持管理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络,为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呼吁……
一位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能够无私奉献做公益事业,这实在是不多见,这是一种精神,也是一面旗帜,他是咱们南阳人的骄傲。
下面是我综合媒体的报道材料整理的南阳好人——雷得聚的部分资料,因为他的事迹突出,2010年8月份还被河南省文明委推荐为中央文明委网站8月份好人榜候选人。
2011年4月29日,作为唯一一位残疾成员,雷得聚参加了南阳市卧龙区首届道德模范巡讲团,还被评为南阳市第二届道德模范。
身残志坚的爱心使者 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
身体遭到命运的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赞歌。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他作为传递爱心的使者,温暖无数人冰冷的心灵,他用残缺的生命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虽然不能用双脚走路,但同样‘走’出了一条别样的人生路。他,就是雷得聚,我们南阳的“张海迪”。就是这样一个“苦命”人,却通过不懈努力,创办了南阳“慈善公告网”及“南阳公益慈善联盟”“河南南阳民间孤儿院”和“10元计划一群”三个爱心QQ群,募集到近20万余元善款,不计其数的物资,资助了100多人…… “只要自己有一碗饭吃,就不会放弃自己热衷的公益事业!”雷得聚的义举感动了无数南阳人。
雷得聚,男,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一位残疾五保,1967年6月出生。高二的体育课上,他突然感到腿部异常疼痛,遂到南阳卫校附属医院就诊,诊断结果为患了“骨结核”。诊治几天后,雷得聚的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后来,双腿彻底失去了功能,成了一个残疾人。不久,灾难再次降临,为他病残忧愁过度的母亲又被脑溢血突然夺去了生命。
接二连三的致命打击将他推进了痛苦的万丈深渊,他只想以死解脱,自残、绝食……。他想尽一切办法折磨自己,可是在连续几天水米未进之后,年迈父亲滚滚而下的泪水打湿了他枯竭的心田:“人不能为自己而活着,年迈的父亲已经遭遇了难以想象的打击,怎能再让他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折磨。”雷得聚咬咬牙开始了求生的历程。
1994年秋,雷得聚筹资960元在家开办了个小卖部。因全身关节僵死,一天下来,血液回流不畅,他双脚肿得像发面馒头,腋窝、臀部都被磨红、磨烂,经汗水一渍,钻心地疼痛,但他没有放弃。
平静的日子过了没几年,厄运又一次降临在他身上。2002年,他的父亲患脑溢血不治身亡。父亲患病时期两次住院,不但花光了他们口挪肚省的一点积蓄,还使雷得聚债台高筑,生活陷入绝境。经历了太多苦难的雷得聚这次并没有被击倒,埋葬父亲后,他含着眼泪投靠了姐姐。
一个信念,成就了新时代的“张海迪”
肉体上的疼痛可以咬牙强忍,精神上的空虚却无法承受。自幼酷爱读书的他千方百计地托邻居和亲友找来各种书籍,甚至用废纸箱与上门收废品的小贩交换他们收到的报纸杂志。在书山文海里,他重温了海伦.凯勒、瞎子阿炳、贝多芬、保尔和张海迪的故事,从他们身上,他明白了一个理:一个人身体的病残是可怕的,但比身体的病残更可怕的是心灵的伤残。
“毅力可以征服任何一座大山”,保尔柯察金、张海迪不都是身患残疾却靠毅力而战胜病魔吗?从痛苦的阴影里走出来以后,雷得聚坚定了生活的信念:坚持就是希望,拼搏就是胜利,耕耘就有收获。
振作以后雷得聚在熟读了各种中外名著之后,尝试着文学创作。颈椎以下失去功能,不能趴在桌子上写,他就半躺在特制的大椅子上,左手拿着书本,右手凌空书写;左腿不能弯曲,右腿伸不直,每次写作只能坚持15分钟,就需要架起双拐,轻松会儿再写。自2002年至今,雷得聚记录了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写出了近200万字的书稿,并在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阳广播电视报、山东的《老年教育》、哈尔滨《老年日报》、济南《东方烟草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近100多篇,并多次获得各类征文奖项,2007年还被南阳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严冬三字一呵手,酷暑一行数滴汗”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雷得聚自强不息、与生命抗争先进事迹先后被河南日报农村版、东方今报、大河报、河南日报、东方烟草报、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阳广播电视报、南阳电台、南阳电视台等南阳各大媒体报道,盛赞他是“南阳的张海迪”、“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一个网站,连起残疾人和爱心人士的桥梁
2010年5月8日,南阳市汽车站附近雷得聚的暂住地,这是他姐姐今年正月十四去世后一位网友无偿提供的小屋,只见坐在高高的椅子上的雷得聚正熟练的敲击键盘,更新着他的慈善公益网站信息。“5月6日收到幸福人生群友爱心捐款300元,5月9日收到南召网友50元……”
“办慈善公告网站的想法源于5年前的一次帮助,”2006年年初,卧龙区蒲山镇85岁的五保户王长贵脚趾受伤感染,不及时救治有截肢和生命危险。得知老人困难后,雷得聚立即把这一信息提供给当地媒体,使老人及时得到了救治。雷得聚于是萌生了这样一个念头:建一个网站,及时将一些需要救助对象的信息发布到网上,让弱者得到帮助。
2006年11月18日,雷得聚用别人捐助的一台旧电脑,在家中开始学习电脑。触摸不到电脑键盘,就特制一个跟他的脖子一样高的铁架子,看不到显示屏,就做一个高高的椅子……2007年5月,在理工学院软件学院领导老师的帮助下。慈善公告网站成功建立。
网站开通以后,求助电话此起彼伏。为了给残疾人办点事情,雷得聚在网站的基础上建起了“南阳公益慈善联盟”和“10元计划一群”两个QQ群,号召网友“少吸一盒烟,少买一点化妆品,集中起来救助那些需要的人”。
就这样,雷得聚保持着与网友的交流。一位6岁的孤儿,每月会收到100元生活费;一位耳聋中学生,收到400元学费、一件毛呢大衣和助听器……
2008年2月18日,当雷得聚从报纸上看到南召8岁孩子黄昌冰被严重烧伤的报道后,他在第一时间将报道转载到他的慈善公告网上,短短几天就收到了网友们4000元的爱心捐助。
2008年2月22日下午,当重度残疾的雷得聚将4000元爱心款交到黄昌冰的妈妈手中时,面对浑身关节僵死却亲自到医院送款的雷得聚,黄昌冰的妈妈双膝跪地,泪如雨下,在场的人无不掩面落泪。当孩子的爸爸让雷得聚留下姓名时,他摇了摇手说:“不用了,孩子长大后记住让他用爱心回报社会就可以了!”
“雷哥,你就是孩子的再生父母!”这是2009年春节过后,当雷得聚通过长达几个月的呼吁,筹集六万多元,在北京网友帮助下,先后送两位四岁严重烧伤孩子熊保怡和熊师振,去北京做完手术后,孩子家长带着手部功能恢复的孩子,到雷得聚居住的斗室拉着他冻伤的双手说出的肺腑之言!
“弃婴院的孩子们如此可爱,又如此可怜,我一定尽全力帮助他们”。2010年1月23日,当雷得聚听说南阳市靳岗社区一民间慰老院收养的32名残疾弃婴面临困境的时候,他不顾自己还没有愈合的骨折,坚持要网友们把他抬进汽车,来到靳岗慰老院,送来了从广大网友中募捐到的10多箱衣服和奶粉等急需物品,并在网上发帖求助,还专门创建了“河南南阳民间孤儿院”爱心QQ群,呼吁群友长期关注这些可怜的孩子,帖子发出后,短短几天内,来自北京、上海、武汉、无锡等地的网友,快递了几百件衣服、玩具、奶瓶、米粉等物资和近千元爱心款。他和爱心网友先后十多次把爱心捐赠及时送到孤儿手中。
东方今报的热心记者看到帖子后,亲自和雷得聚联系,记者专程到这家残婴院采访,先后做了五期报道,给这里的孩子们筹集了大量的爱心款和生活用品。
2010年11月4日,雷得聚经过不懈的努力,呼吁联系了爱心网友和上海的医院,终于将一位弃婴送到上海的医院做手术,他还不顾没有愈合的骨折引起的不便,让网友抬他下楼,亲自到火车站送这位脑脊液膨出的弃婴去上海做手术。
“雷哥现在右腿骨折长达近两年之久不能愈合,因为没钱不能到大医院住院治疗,只能用夹板固定,让它慢慢愈合,花一百多元拍张X光照片他都心痛。”负责兼职照看雷得聚的楼层保洁员说,“雷哥主要靠民政部门给他的“五保户”救助和稿费以及群友们送来的食用油和米面维持生活。爱心人士的捐款他一分钱都没有花,用在哪里他都挂在网上公示,接受监督。还时常将自己微薄的生活费节省下来资助别人。”
雷得聚平时在发布信息管理网站之余,还经常和网友们聊天,说文学,谈生活,谈理想。用自己的人生经历鼓励深陷痛苦中的网友走出低谷,“雷哥,你是大家的榜样!”这是网友们对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有很多人对一位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热心公益,都不理解,同样的困惑和不理解,也曾经存在在雷得聚的亲朋好友之中,很多朋友告诉他,有那时间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干吗为了不相干的人费心劳累?特别是在为两个烧伤儿童呼吁的时候,那年冬天特别寒冷,他的住处还没有取暖设备,室内和室外一样冰冷刺骨,当时,美国的热心网友筹备让这两位孩子去美国接受免费治疗,需要我及时传递孩子的资料,大家知道,咱们和美国存在时差的问题,所以,每次传送资料都需要等到半夜,天气寒冷,自己身体还不行,很快双手就出现了严重的冻伤。一位朋友在看望他的时候,看到溃烂的双手,当时就火了,咆哮着教训他,你脑子进水了,为了不相干的人,连自己的命也不要了,那么多钱都给了不相干的人,哪怕拿出一点,给自己买台电暖气,双手也不至于冻成这样,雷得聚知道,这是朋友对自己的关心,笑笑说,没事,手冻烂了,不算大事,天气暖和了自己就好了,可是,这些孩子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一生就完了,更关键的是,我筹集的钱都是网友的爱心,我需要给大家一个交代,没权利为自己动用。听他说到这里,朋友更生气了,你只知道担心别人完了,你自己呢?你的身体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吗?再这样下去,你自己早晚也会完的。朋友说完,水也没喝,转身而去。没过多久,朋友带着自己使用的电暖气再次回到雷德聚的住处。
还别说,打开电暖气,他当时就不再瑟瑟发抖!不过,等朋友走后,雷得聚悄悄地拔掉了电暖气的电源,因为自己实在难以承受高额的电费开支。
一个期待,希望将公益事业坚持到底
所有见过雷得聚的网友,采访过他的记者,都有这样的感慨:“想不到,你身体这么严重,生活这么艰难,精神状态却这么开朗,实际上现在最需要救助的应当是你本人。”
还有许多网友留言说:
——在我心目中,雷得聚是个不折不扣的救助对象,而他却一心一意地救助他人;
——雷得聚的坎坷经历,撼动了我一直坚持的“做人原则”。我原来一直认为,有付出就要有回报,而雷德聚却对自己的付出无怨无悔;
——雷得聚不仅给弱势群体以经济救助,更给他们送去了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
——雷得聚的事迹给人以巨大震撼,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勇敢地面对生活。
……
雷得聚经常鼓励处在消沉中的网友: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过,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只要有坚定的信念,超然的精神境界,崇高的责任意识,不屈的生命意志,残疾的躯体同样可以书写壮丽的人生、用爱心拓展生命的宽度。
网站开通不到五年,已经发布信息近千条条,收到爱心款物二十多万元,雷得聚全部捐献给了急需救助的人们。有时候连自己不到千元的五保供养金和微薄的稿费也不得不拿出来救助急需帮助的人们,几年来,通过呼吁,雷得聚和他的网友们一起救助过一位六岁的孤儿,为一位耳聋中学生配了助听器,给了400元的学费 ; 给高位截瘫的董女士送去了配置齐全的电脑,并给了300元的生活费 。给谢庄乡一位小学生送去了1000元的费用,避免了孩子辍学,他还在网友的帮助下,躺在车上颠簸100多里去南召看望一位残疾学生,并送去一千元生活费和学习用品,校长被感动,当场决定免去那位学生三年的学费,2008年1月22日,雷得聚呼吁网友给烧伤的三岁半女童熊保怡送去了1030元的爱心款,看到他的生活状况时,女童的妈妈竟不忍心从我手中接钱……
看书,写作、管理网站,这样简单的生活已经让雷得聚感到知足,谁知道,就是这样最简单的生活也难以维系, 2010年农历正月十四,一直照顾雷得聚的姐姐因为乳腺癌复发而去,他无家可归了!
在此之前,雷得聚在2009年7月20日,意外摔断了大腿,感谢热心公益事业的南阳海蓝岛美容美发学校靖校长,在学校住宿紧张的情况下,免费给雷得聚提供了一间宿舍让他暂时有了容身之地。
身体不能自理,骨折没有愈合,脚部冻伤感染,同时寄居在外无家可归,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状况下,雷得聚仍然坚持管理自己的网站,为孤儿院的孩子们在网上呼吁,希望广大网友和爱心人士能够给这些孩子一点关爱和温暖,短时间内,筹集到大量的物资和一万多元的爱心款,改善了孩子们的生活条件,并想办法和外地网友联系,给一些可以治疗的孩子做了治疗……
2011年六一儿童节,雷得聚经过呼吁筹集到爱心款,委托网友给南召山区一个小学的105位学生送去了字典文具盒等学习用品,还将学校的情况告诉电视台的记者,通过报道,给孩子们筹集到电脑篮球羽毛球等学习体育用品。
前段时间,雷得聚又关注一位被父母遗弃在的残疾婴儿,并呼吁给孩子筹集治疗费用和衣服奶粉。
近段时间,雷得聚不顾自己身体不好和没有完全愈合的骨折,每天坚持通过网络,给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寻找呼吁一对一的资助,已经成功为淅川,卧龙区,南召,数名孩子找到了长期资助对象,让这些孩子可以安心在学校读书学习!
雷得聚自己最担心自己因为生活艰辛无力医治,身体条件越来越差,就连2009年7月份的骨折到现在还没有彻底痊愈,不过他仍希望有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蜗居,一条稳定的网线,一碗果腹的热饭,让自己可以有机会继续坚持管理好自己的网站,,给更多需要救助的人送去温暖!只是,不知道坎坷的命运会把他推向何方?
他说:只要自己不露宿街头,有一碗饭吃,就不会放弃自己热衷的公益事业!
呵呵 支持的请投上宝贵的一票。 谢谢
6一个残疾农民的公益事业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雷德聚在上网发布信息
一个残疾农民的公益事业
本报记者 曹国宏
自己身患怪病,变成残疾人;失去父母,投靠姐姐。一个在生活底层挣扎的小人物,一个需要他人关怀的残疾农民,却做起了公益事业,办起了慈善网站,向其他深陷困境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一种怪病,将他打入深渊
1967年,雷德聚出生于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周后王村一个农民家庭。贫困的家境造就了雷德聚善良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在校期间,雷德聚学习很用功,成绩常常名列前茅,一个大学梦早早在雷德聚的心中萌生。
1984年6月1日,正在上体育课的他突然感到腿部异常疼痛,遂到南阳卫校附属医院就诊,诊断结果为雷德聚患了“骨结核”。诊治几天后,雷德聚的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后来,雷德聚双腿彻底失去了功能,成了一个残疾人。
1985年11月,正在雷德聚为生活一筹莫展之时,为他病残忧愁过度的母亲又被脑溢血突然夺去了生命。
接二连三的致命打击将他推进了痛苦的万丈深渊,他只想以死解脱,自残、绝食……他想尽一切办法折磨自己。可是在连续几天水米未进之后,年迈父亲滚滚而下的泪水打湿了他枯竭的心田:“人不能为自己而活着,年迈的父亲已经遭遇了难以想象的打击,怎能再让他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折磨。”雷德聚咬咬牙开始了求生的历程。
一个信念,锻打新时代的“张海迪”
为减轻病痛,雷德聚学着自我治疗。他翻药书,查资料,研究医学知识,寻找单方和验方进行治疗。不懈的探索和锻炼果真收到了一点儿疗效:1994年,他可以用右前脚掌支撑着走路了。
1994年秋,雷德聚筹资960元在家开办了个小卖部。忍着剧痛架着双拐支撑残躯,他坚持在特制的高椅子上半立半坐着营业。
平静的日子过了没几年,厄运又一次降临在他身上。2001年,他年迈的父亲患脑溢血不治身亡,雷德聚含着无奈的眼泪投靠了姐姐。
在姐姐家,从小喜好文学的雷德聚开始在文学领域里辛勤笔耕。他在《南阳日报》、《南阳晚报》、《老年教育》、《老年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100余篇。雷德聚自强不息、与生命抗争的事迹先后被《南阳日报》、《南阳晚报》等媒体报道,盛赞他是“南阳的张海迪”、“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一个网站,连起残疾助人的桥梁
回报社会,奉献爱心是雷德聚人生的追求。2005年,卧龙区蒲山镇85岁的五保户王长贵脚趾受伤感染,不及时救治有截肢的危险。得知老人困难后,雷德聚立即把这一信息提供给当地媒体,使老人及时得到了救治。随后,雷德聚萌生了这样一个念头:建一个网站,及时将一些需要救助对象的信息发布到网上,让弱者得到帮助。2007年5月,网址为www.csgg.cn的慈善广告网站成功建立。
网站刚一建起,就有很高的点击率。网站开通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雷德聚共发布信息700余条,收到爱心款物3万余元(他都及时送到了受助者手中)。“德聚每年有550元的五保救助金,为了救助他人,他经常把这点生活费也搭上了。”雷德聚的姐姐告诉记者。
2008年2月18日,当雷德聚从报纸上看到南召8岁孩子黄昌冰被严重烧伤的报道后,他第一时间将报道转载到网上,短短几天就收到了网友们近8000元的爱心捐助。2008年2月22日下午,当重度残疾的雷德聚第二次将4000元爱心款交到黄昌冰的妈妈手中时,面对浑身关节僵死却亲自到医院送款的雷德聚,黄昌冰的妈妈双膝跪地,泪如雨下,在场的人无不掩面落泪。当孩子的爸爸让雷德聚留下姓名时,他摇了摇手说:“不用了,孩子长大后记住让他用爱心回报社会就可以了!”
“我希望大家都来关注公益事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更加和谐美好。”雷德聚告诉记者。①
7河南日报 期待延伸的爱心
□文/图 本报记者 陈 辉 本报通讯员 高 帆 马道阳
●雷德聚是个需要帮助的半瘫痪病人,他以坚强的毅力办起了专门帮助别人的慈善广告网,把求助信息发到网络上,这种方式两年来救助了不少人。
●刘晓,也是个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在网络上她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和雷德聚一起做公益活动,奉献着爱心。
●刘明震是一个医生,他得知雷德聚和刘晓的事迹后深受感动,决定把他们接过来免费治疗,原本绝望的病情有了好转。是爱心让他们走到一起。如今,这一条爱心链,呼唤众人编织,一直延伸……
两个爱心人
10月11日,雷德聚从淅川回到了南阳。这半年里,他和刘晓在淅川接受了刘明震的中医治疗,感觉病情好多了。送走雷德聚、刘晓,刘明震感觉心里空荡荡的,他想,要是自己有经济能力,让他们在这里多治疗些日子该多好啊。现在雷德聚还摔坏了腿,生活更加困难。想到雷德聚和刘晓虽然命运不幸,但还天天想着去帮助别人,他觉得自己不能抛下他俩。刘明震决定,还要赶赴南阳为他们治疗,争取让两人早日站起来。
两个爱心人
刘明震和雷德聚、刘晓的相识缘于三人有同样的爱心。刘明震家住淅川县城,是个开诊所的医生。雷德聚、刘晓在南阳生活。
去年10月,刘明震为车祸后半瘫痪的张静丽治病,经过他的耐心治疗,张的身体奇迹般地康复了。刘明震给张静丽治病是免费的,他行医中做过不少这样的好事。当听说雷德聚和刘晓的事迹后,他决定去帮助二人。雷德聚是南阳当地小有名气的公益人物,身残志坚,被誉为“南阳张海迪”。他因为高中时一次患病导致全身关节疼痛,直至最后颈椎以下失去知觉。后来,雷家遭遇更大的不幸,母亲、父亲先后因病辞世。
命运的不幸并没有压垮雷德聚,他投靠姐姐家,靠自学拿起了手中的笔写作。不能趴在桌子上写,他就半躺在特制的大椅子上,左手拿着书本,右手凌空书写,每次写作只能坚持15分钟。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他开始尝试电脑,触不到电脑键盘,就特制一个跟他脖子一样高的铁架子。从2002年起,雷德聚写了500余篇文章,总计100多万字,他的作品频繁被报纸杂志刊登。
长期写作也让雷德聚的信息源颇多。2005年,南阳卧龙区85岁的五保户王长贵脚趾受伤感染面临截肢。得知老人的困难后,雷德聚把这一信息提供给当地媒体,使老人及时得到了救治。随后,雷德聚萌生了这样一个念头:建一个网站,及时将一些需要救助的信息发布到网上,让弱者得到帮助。2007年5月,在爱心人的帮助下,一个名为慈善广告的网站成功建立。
网站开通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雷德聚共发布信息700余条,收到爱心款物3万余元,他及时将这些款物送到受助者手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为了救助他人,雷德聚经常把自己的一点低保救助金也搭上了。
当刘明震看到网友发的求助帖子和雷德聚的事迹后,他被打动了。雷德聚在如此困境下,还能帮助别人,刘明震说真该帮他一把,他相信,凭借自己多年的中医治疗经验,一定能使雷德聚的病情好转。
辗转找到雷德聚的电话,两人聊了很久。电话中,刘明震邀请雷德聚来淅川,要为他免费治疗。雷德聚本来对病情已不抱希望了,但听到刘明震热情的话语,他答应去。
梦想女孩
一个月后,按捺不住的刘明震来到了南阳,他要去当面看看雷德聚和另一位身残志坚的爱心女孩——刘晓。
刘晓是一个年轻、文静秀气的女孩,才28岁。2004年由于一次意外的事故,落下残疾。脊椎骨至今有8个钢钉,双腿失去行走能力。
出院后的刘晓也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但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目标。2006年5月,刘晓在报纸上看到南阳有个“爱心联盟”QQ群,她加入后觉得群里的人都很热心,也很快融入这些爱心人中间。虽然行动不便,但每次爱心活动刘晓都会到场,时间长了,大家都称她是“爱心大使”形象代言人。直到现在,刘晓依然是爱心联盟的骨干和管理人员。
三人见了面,雷德聚和刘晓也为刘明震的热心打动。回到淅川后,刘明震开始在县城给两人找房子。2009年4月21日,在大家的帮助下,雷德聚和刘晓来到了淅川县。
刘明震每天上午不坐诊,专门去给雷德聚和刘晓治疗,服中药、针灸、理疗,每天忙到中午,刘明震才能回到自己的诊所开始工作。
两个人每月接近两千元的治疗费用对刘明震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他的诊所收入也只刚刚达到这个数。但刘明震不想让雷德聚和刘晓知道他的难处,每天总是风雨无阻地按时来这里。
令刘明震欣慰的是,经过半年的治疗,两人的病情有了好转。雷德聚来时身体各关节几乎全部僵硬,现在都开始松动。刘晓的脚也开始发热,原本没有知觉的下肢也感到了疼痛。刘晓开心地说:“我能感到痛,就觉得特别幸福!”
刘晓的网名叫“梦想”,她说:“那是我受伤后,为自己起的网名。那时候我的梦想是还能结婚。后来遇到刘明震,我的梦想是还能站起来,然后能继续为其他人奉献爱心。”现在,刘晓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一半,她不仅和坚守身边的男友结了婚,还有了孩子;而在刘明震这里的治疗,更让她对前景充满了信心。
呼唤众人编织
刘明震家庭也不宽裕,爱人下岗,女儿毕业还在找工作,儿子尚在上学。但从小学医的刘明震有着“悬壶济世”的理想,经常为病人减免药费,仅为张静丽免费治疗,他就付出了1万多元的药物器械费用。现在的他已入不敷出。
看着雷德聚、刘晓病情好转,刘明震想要是能一直治疗下去直到康复该多好啊。他忘不了这一幕:来淅川治疗的这段时间,雷德聚、刘晓还联络网友去帮助一个患尿毒症的孩子。想到这样的爱心人被病痛折磨,刘明震伤心不已。但捉襟见肘的生活已让他很难坚持下去。
刘明震在网上发了求助帖,他还告诉网友一个不幸的消息说,雷德聚为了早日恢复健康,在锻炼时不慎摔断了右腿,现在卧床不起,感觉走投无路。“我已无力承担他们的治疗费用,还请大家能伸出援手。”刘明震留言说。
躺在床上的雷德聚期待着康复,他还有很多计划,在建立慈善广告网之外,他还成立了两个QQ群——“南阳公益慈善联盟”和“十元计划群”,这两个QQ群在壮大,已救助了贫困学生、孤儿、孤寡老人、有身体疾患的病人等20多人。雷德聚希望把这两个计划继续下去。
10月11日,雷德聚回到了南阳,刘晓之前已先回去了。10月22日,刘明震一大早赶到了南阳,要给他们继续治疗。他说:“他们走了,我实在放不下心。”
雷德聚、刘晓、刘明震,还有那些网友,他们本不相识,是爱心把他们连在了一起。刘明震说,现在这条爱心链快要断了,他决不能放弃。
附录
让梦想不再是梦想
题记:献给我们共同的网友,刘晓、雷德聚社区的每位朋友都在牵挂你们,你们站起来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梦想.....
轮椅上的天使之刘晓
第一次听到“梦想”这个网名的时候,是去南阳社区组织一日游活动的路上,听“绅士生意人”提起的。他只是简单地说了她们的病情以及她是南阳的“爱心大使”。听说一个残疾女孩子是爱心大使,仰慕和敬重悠然而生,于是,在心里便有了一睹其风采之想法。
见到梦想的时候,还是被震撼了,我万万没有想到,坐在轮椅上的竟然是一位如此年轻美丽的女孩子,优雅的脸上带着恬静的笑容,齐耳的短发,一双清澈的眸子写满阳光,浅浅的微笑镶嵌在秀美的脸庞上,纯洁得一尘不染。面对这样的女孩,我想任何浊流都会为之远流。
聊天中得知梦想的真名叫“刘晓”。八零后女孩,家住南阳市区, 2004年由于一次意外的事故,落下残疾。在医院治疗一年多后在家中调养,脊锥骨至今有8个钢钉,双腿失去行走能力,必须依靠轮椅。
出院后经一段时间的心理调整后,她就全身心全义务的投入到社会的慈善公益工作中。直到现在,四年过去了,她依然是爱心联盟的骨干和管理人员。
得知刘晓被“丹阳老中医”接到淅川治疗的时候,我们带着仰慕的心情走近她,刘晓的故事感动了我,像一缕暖风吹进我心里,坐在轮椅上的刘晓笑容甜甜,亲切的和我们说话,她的声音乐观向上,性格开朗豁达,我们眼中的刘晓是阳光的,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那句“生如夏花之灿烂”,用在她身上最恰当不过。
眼前这个可人的女孩子,就是一朵美丽的夏花。
可是由于疾病的缠绕,这朵花儿每天却都承受着巨大的折磨。我亲眼看到她那纤瘦的小腿上布满了针眼,医生为了刺激她的经脉活络,把一百多支银针一针一针地刺进她白皙的小腿上。那长长的银针啊,像魔鬼一样吸取着她的鲜血。
已经有了知觉的小腿,忍受着痛楚的肆虐,她的脸上滚满泪水,她的拳头紧紧纂着,却始终咬着牙齿,没有叫喊,泪水和着笑容凝结成一条生命的河。
面对如此坚强的女孩子,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生命,不好好活着。看着刘晓,我百感交集,却找不到一句表达自己心情的话。
可能自己是忧郁的化身,可能自己也是水做的女人,无论什么事情总有过多的感慨,但是面对刘晓,还有什么坎坷不能走过。
坚强乐观的刘晓,你是我们大家心中的天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你的坚强加上医生的治疗,病魔一定会从你身上撤消。扔下轮椅站起来,你的明天会最好。所有的祝福汇成一句话,有爱的生命价值最高……
坚强的生命之雷德聚
亲爱的朋友,你只需要点下鼠标,在百度搜“雷德聚”。这位南阳的“张海迪”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在网络里听太多的朋友提起这个闪亮的名字,可是却无缘见到。
直到他被接进淅川治疗疾病,在这个凉风习习的夏日里,我和朋友一起,终于有幸走进这位身残志坚的大哥身边。虽然早听朋友描述过他的样子,但是见到他的那一刻,我的心还是不由自主地搐动,那是一个怎样的身体啊!僵直的身躯,除了手腕能稍微的活动外,身体的其余部分全部僵硬化。整个人身上最完好的一部分恐怕就是那张能说话的嘴巴了。
这样的情景让我想哭,却流不出眼泪,虽然在我的生命之涯中已经有过见残疾网友的经历,但是面对着雷大哥,我的心还是痛了,我不敢相信,这样高位截瘫的雷大哥是怎么生存下来的。
我们不知道该说什么话好,害怕一不小心触碰到他心底的伤痛。道是这位豪爽的大哥和我们亲切交谈,娓娓叙来。
于是我知道了,雷大哥的残疾是一次莫名其妙的腿疼,入院治疗一百多天后无效,而导致残疾。这是多么奇怪的逻辑呀!腿疼就致使残疾,可医学上的事情就是这么说不清,面对着雷大哥平静的笑容,我心里一阵哀伤,二十年啊,他的病痛伴随了他二十年了,这是何等的艰难。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肢体高位残疾的大哥从2001年起,坚持写作。由于颈椎以下失去知觉,他不能趴在桌子上写,只能半躺在特制的大椅子上,左手拿着书本,右手凌空书写;右腿不能弯,左腿伸不直,每次写作只能坚持15分钟,他就架起双拐,轻松会儿再写。够不到电脑键盘,就特制一个跟他的脖子一样高的铁架子。就这样如行云如流的文章,喷泉一般从他的笔下源源不断涌出。
雷大哥至今已经写了100多万字。他的作品频繁被南阳日报以及山东、哈尔滨等地的报纸杂志刊登。因自己行动艰难,他就让亲戚朋友代他投稿。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雷德聚大哥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残疾人的价值。
年5月雷德聚大哥创建“慈善广告”网站。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一年多来,组织网友捐款近10余万元,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被誉为“南阳的张海迪”。
雷德聚大哥的事迹感动了大家,感动了所有的南阳网友。同时也感动了丹阳老中医,(淅川的一位医生)于是,他不要任何报酬地把雷德聚大哥和轮椅天使刘晓一起接到了淅川治疗。
在出租屋里,我们见到了居住在一个屋檐下的雷德聚和刘晓,他们神态平和,笑容满面,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他们的身体已经明显得到好转。他们的笑声是最美丽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的生命是最璀璨的。
济世救人之丹阳老中医
因为有了“刘晓”和“雷德聚”这样的高位截瘫病人。“丹阳老中医”走进我们的视线,在医学的尖端舞台上施展他的手脚。
记得最初认识丹阳老中医是在淅川摄影网。可能是名字给的错觉,也或者是他那个个人图像是个戴眼睛的老头,所以,丹阳老中医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八旬爷爷,我一度甚至怀疑,我家不远的街道上,那个开门诊的老头就是“丹阳老中医”。
见到老中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思维竟然是那么的丰富多彩,为自己曾经的奇思妙想而大笑。眼前的老中医衣着整洁、幽默风趣、潇洒健谈、不拘一格、谈笑风生中彰显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网络中就得知老中医博学多才,见到他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有才的学者。更重要的是从他身上散发出的爱心和义举。
一个当代医生,他分文不取地为雷德聚和刘晓治病,且不说要耗的药资,还有那大把的时间,每天中午,他都要为雷德聚和刘晓扎扎上几百根银针,一个医生不要报酬的治病,这样的医德说明了什么,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灵魂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举动呢?
在他的博客里我看到这样的一句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也许这正是老中医的写照,虽然老中医家景也不富裕,可是他的爱心和医德却是富裕的。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像老中医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08年,老中医为瘫痪在床的淅川女孩张静丽 免费治疗。张静丽 ,惨遭车祸、身体残疾、病魔缠身、家境贫寒,在老中医的银针下,竟然神奇地康复了,如今生活已经能够自理。而且老中医也是分文未取,还贴进去一万多元。
和张静丽交谈的时候,她眼中流露出的感激无法用语言描述,我的一纸文稿在大善大爱变得苍白无力。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表达对老中医的敬爱之情。
和老中医聊天,他信心百倍,兴奋的告诉我们,他有信心让雷德聚和刘晓站起来。鉴于雷德聚病情时间较长,可能恢复慢一些,刘晓会相对快一些。
老中医的话让我们大家特别激动,面对如此乐观的病人,面对医术精湛的医生,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个生命的奇迹都是创造出来的,而他们三个也正在向这个奇迹进发。
刘晓、雷德聚、丹阳老中医我们都是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认识的,但是抛开虚拟我们就是真实的朋友,我的拙笔书不出你们挑战生命的意志,但是你们的坚强却感染着我的灵魂,你们才是生命的强者,我最真心的祝福你们,为你们加油,走吧,走吧,走出这片沼泽,瞧,前面就是绿草地……
8雷德聚:残疾助残的“慈善大使”
记者 曹国宏 实习生 王永强
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除了一张普通的木床外,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台旧式电脑了。电脑放在窗前的书桌上,键盘和鼠标则放在一座铁制的简易支架上,旁边还靠着一副双拐。
操作电脑的人,几乎是平躺在高背椅上,双手点击着鼠标和键盘时很是吃力,脖颈扭转不到90度,看东西几乎是“斜视”一切。
他就是雷德聚,一位高位截瘫的农民。16岁那年,因患一种怪病,使他从骑着车子进医院的健壮青年变成了一个被担架抬出病房的残疾人;面对丧母逝父的一系列不幸,高位残疾的他再次扬起了生活的风帆。为回报他人,奉献社会,他办起了慈善广告网站,并把网友资助的爱心款全部捐献给需要救助的人。暮春时节,记者来到雷德聚的住处专访了他。
一种怪病,击碎了他的大学梦
1967年,雷德聚出生于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周后王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勤劳作挣下一点口粮维持生计。童年时代,雷德聚唯一的记忆就是碰头漏雨的茅屋、饥肠辘辘的饥饿和时常病痛的身体。贫困的家境造就了雷德聚善良的性格。“学生时代,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差生,在生活上呵护弱者,”雷德聚的同学、南阳晚报记者张燕说。在校期间,雷德聚学习很用功,成绩经常名列前茅,一个大学梦早早在雷德聚的心中萌生。
早在读初中一年级时,雷德聚就经常感到身体不舒服,特别让他记忆犹新的是腿关节时常发作疼痛,但都是忍忍过去,未曾就医。1984年,雷德聚已在南阳一中读高二,在学校里他品学兼优,是大家公认的好学生。6月1日,正在上体育课的他突然感到腿部异常疼痛。下课后,在同学们的陪护下,雷德聚骑着自行车子来到南阳卫校附属医院就诊。诊断结果为雷德聚患了“骨结核”,需住院治疗。住了几天后,雷德聚的病情不但没有得到减轻,反而越来越重。有时疼得他大喊大叫,彻夜难眠,靠输麻醉药剂方能入睡。102天后, 雷德聚双腿彻底失去了知觉,成了一个残疾的“废人”,他出院了。
用“苍天无眼”来形容雷德聚的遭遇应该是最贴切不过了。回家后,他的病不但没有“维持现状”,而且越来越重,最终“病入膏肓”而彻底击垮了雷德聚:他的病情由腿部向上部蔓延,胸椎、腰椎、颈椎,都在用剧疼折磨着雷德聚后先后坏死,唯一留给他的就是腕关节和肘关节。“现在,雷德聚勉强能洗脸,但额部以上就得靠别人帮忙洗。”雷德聚的姐姐说:“至今,他的病因仍无法解释。”
屋漏偏遭连阴雨。1985年11月,正在雷德聚为生活一筹莫展之时,为他的病残忧愁过度的母亲,又被脑溢血突然夺去了生命。
病残、失学、失去至亲、破落的家庭、年迈的父亲。。。当美丽的梦想结束以后,只有这些与雷德聚相依为命。接二连三的致命打击将他推入到了痛苦的万丈深渊,痛恨苍天无眼,诅咒命运不公,他一度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只想以死解脱,可他连结束自己生命的能力都没有。于是,自残、绝食,他想尽一切办法折磨自己。可是在七天水米未进之后,他被年迈的父亲滚滚而下的泪水打动了干枯的心田:“人不能为自己而活着,年迈的父亲已经遭遇了难以想象的打击,怎么再让他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折磨。”想象在他病重时候亲人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渴求他痊愈的目光,他咬咬牙开始了求生的历程。
一个信念,成就了新时代的“张海迪”
“毅力可以征服任何一座大山”,保尔柯察金、张海迪不都是身患残疾却靠毅力而战胜病魔吗。从痛苦的阴影里走出来以后,雷德聚坚定了生活的信念:坚持就是希望,拼搏就是胜利,耕耘就有收获。
为减少病痛,雷德聚锻炼着自我治疗。他翻药书,查资料,研究医学知识,寻找单方和验方进行治疗。听说针灸疗效好,他就用银针在身上摸索着针灸推拿,有好几次因搞错穴位疼得他大好大叫。“只要身体有一线希望恢复,就是再冒险我也不怕,生命对我已经无所谓了。”雷德聚说。因为天天需要打针输水,他就试验着自己用针。不懈的探索和锻炼果真减轻了他的病痛:1994年,他可以用左前脚掌支撑着走路了。
在架着双拐勉强能挪动时,雷德聚又筹资960元在家开办了 个小买部维持生计。忍着剧痛架着双拐支撑残躯,坚持在特制的高椅子上半立半坐着营业,一天下来,他浑身像散了架一样疼痛难受,双脚肿得像馒头,两个腋窝和与椅面接触的臀部也被坚硬的双拐和椅面磨肿、磨破、磨烂,炎炎夏日经汗水一渍,钻心地疼痛。
肉体上的疼痛可以咬牙强忍,精神上的空虚却让他无法承受。于是,从小就喜欢看书的雷德聚开始在文学领域里辛勤笔耕。为求知,他千方百计地托邻居和亲友给找来各种书籍,甚至用代销点废纸箱与上门收废品的小贩交换他们收到的报纸杂志。
这样平静的日子过了没几年,厄运又一次降临在他身上。2001年,他年迈的父亲患脑溢血不治身亡。父亲患病时期的两次住院,不但花光了他们口挪肚省的一点积蓄,还使雷德聚债台高筑,生活陷入绝境。经历了太多苦难的雷德聚 这次并没有被击倒,埋葬父亲后,他含着无奈的眼泪投靠了姐姐。
在姐姐家,雷德聚得以平静地生活。在书山文海里他重温了“海伦.凯勒、瞎子阿炳、贝多芬、保尔和张海迪”的故事,从他们的身上让他明白了一个理:一个人身体的病残是可怕的,但比身体的病残更可怕的是心灵的伤残。
振作以后雷德聚在熟读了各种中外名著之后,尝试着文学创作。颈椎以下失去知觉,不能趴在桌子上写,他就半躺在特制的大椅子上,左手拿着书本,右手凌空书写;右腿不能弯曲,左腿伸不直,每次写作只能坚持15分钟,他就架起双拐,轻松会儿再写。自2001年至今,雷德聚记录了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写出了近200万字的书稿 ,并在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阳广播电视报、山东的《 老年教育》、哈尔滨《老年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近100余篇,并多次获得各类征文奖项。“严冬三字一呵手,酷暑一行数滴汗”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雷德聚自强不息、与生命抗争先进事迹先后被南阳日报、南阳晚报等南阳各大媒体报道,盛赞他是“南阳的张海迪”、“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一个网站,残疾助残大爱之深令人敬仰
雷得聚的事情被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上许多热心人士的关注。2005年6月,南阳电力技校为他赠送了一台电脑,并为他特制了一个跟他脖子一样高的铁架子。
回报社会,奉献爱心是雷德聚多年来的追求。虽然身体残疾,但他经常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替邻居写信件,为心理障碍者解忧愁。2005年,卧龙区蒲山镇85岁五保户王长贵脚趾受伤感染化脓生蛆,再不及时救治有截肢的危险。得知老人困难后,雷德聚立即把这一信息提供给当地媒体,使老人得到了及时救治。从此,雷德聚萌生了这样一个念头:建一个网站,及时将一些需要救助的对象发布到网上。2006年,网址为www.csgg.cn的慈善广告网站成功建立。
为了能给和自己有着同样遭遇的残疾人办点事情,雷德聚在网站上建起了南阳公益慈善联盟和十元计划两个QQ群,号召广大网友平时少吸一盒烟,少买一点化妆品,集中起来救助那些需要的人,号召大家用爱心播洒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
2008年2月19日,当雷德聚从报纸上看到南召8岁孩子黄昌冰被严重烧伤的报道后, 他第一时间将报道转载到自己的网站,并通过超光速英语网和智慧人生网联合发起了救助小昌冰的倡议,并在南阳公益慈善联盟和十元计划群以及其他QQ群发起呼吁,短短几天就收到了网友的近8000元爱心捐助,这其中有七旬老人的200元爱心和六岁小姑娘的10元零花钱,还有不愿意留名的超光速英语网站站长的2000元爱心。 2008年2月22日下午, 当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雷德聚在海蓝岛美容美发学校校长靖大才和网友公益大使的帮助下,第二次将4000元爱心款交到黄昌冰妈妈手中时,面对浑身关节僵死却亲自到医院送款的雷德聚时,孩子妈双膝跪地,泪如雨下,在场人无不掩面落泪。当孩子的爸爸让雷德聚留下姓名时,他摇了摇手说:“不用了,孩子长大后记住让他用爱心回报社会就可以了!”
网站一建起,就有很高的点击率。在发布信息之余,他还经常和网友们聊天,说文学,谈生活,谈理想。湖北大学的一位网友在了解雷德聚的现实生活后说“现在最需要救助的应当是你本人。”2008年3月,一位深圳网友为他寄来了价值3700元的转动轮椅,山西农大网友给他买了一部数码相机。网站开通不到一年,雷德聚已经发布信息700余条,收到爱心款物3万余元,他全部捐献给了急需救助的残疾人。“德聚每年有550元的五保救助金,为了救助他人,他经常把这点生活费也搭上了。”雷德聚的姐姐告诉记者。几年来,他救助过一位六岁的孤儿,每月给他100元生活费;他为一位耳聋中学生配了助听器,给了400元的学费 ; 他给高位截瘫的董传秀送去了配置齐全的电脑,并给了200元的生活费 。2008年1月22日,雷德聚呼吁网友给烧伤的三岁半女童熊保怡送去了1030元的爱心款,看到雷德聚的生活状况时,女童的妈妈竟不忍心从他手中接钱……
采访结束时,雷德聚告诉记者:“我希望大家都来关注公益事业,相信‘人人都管事,世上无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无穷人’! 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更加和谐美好。”
9南阳“坚强哥”雷德聚,作残疾人身残志坚的典范
中国助残网15日报道,“坚强哥”叫雷德聚,人称“南阳张海迪”。雷德聚是一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备受病痛折磨的残疾人。除了两手能勉强抬到鼻梁处外,全身关节僵死,整个躯体一点都不能活动。然而,这位今年48岁的残疾农民,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一颗火热的心,与生命抗争,与病魔搏斗,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建立了南阳“慈善公告网”和多个慈善公益QQ群,用自己的人生经历鼓励深陷痛苦中的网友走出低谷,募集善款帮助那些陷入困境急需救助的人们。他的善心义举,感动了无数南阳人,荣获南阳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和卧龙区首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没了翅膀,心要飞翔” 1984年,正在南阳一中上高二的雷德聚突患“骨结核”致双腿病残,生活不能自理。不久,其母也因忧心过度而突然病逝……
病残、失学、痛失亲人,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一度消沉、绝望,只想以死解脱,曾自残、绝食……
他说,汉字里“人”最好写,生活中的人活着怎么就这么难?
是父亲的劝说,亲人的鼓励,同学们的帮助,让他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他至今记得一位同学在信中说,命运的确对你不公,大家同班学习,你的成绩还那么优秀,希望你坚强面对,与命运抗争!
他翻药书、查资料,找单方、验方治疗,通过不懈的探索和锻炼,三年后,他可以利用双拐和左前脚掌支撑站立起来,能勉强向前挪动。1994年,他筹资960元开了家小卖部,能勉强维持父子俩的温饱。2002年,父亲因脑溢血去世,没人帮他进货。他关了小店,离开老家卧龙区蒲山镇周后王村,去了大姐家。
自此,读书、写作成了他的生活常态。但因颈椎以下失去功能,不能趴在桌子上写,他就半躺在特制的大椅子上,左手拿本,右手凌空书写。左腿不能弯曲,右腿伸不直,每次写作只能坚持15分钟左右,就休息一会儿再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相继在报刊上发表100多篇文章,写下上百万字的书稿,还多次在一些征文中获奖,并被南阳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
2006年,热心朋友给他捐助了一台电脑,并教他使用,建立网站。在照顾他的大姐去世后,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写稿挣稿费、做网页赚钱、做淘宝客服等,以此维持生活。
“别人帮了我,我要帮助更多的人”
“别人帮了我,我要帮助更多的人”。雷德聚说。2007年5月,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慈善公告网站建成。他在网站的基础上建了“南阳公益慈善联盟”和“10元计划一群”等QQ群,动员网友“少吸一盒烟,少买一点化妆品,集中起来救助那些需要救助的人”。网站开通以来,已发布信息1000余条,收到爱心款物价值30多万元,先后救助100多人。有时候,他还将自己的五保供养金和微薄的稿费节省下来资助别人。
2008年2月19日,雷德聚从报纸上看到南召一位8岁的孩子被严重烧伤的报道,第一时间将报道转发到自己的网站上,并通过其他网站联合发起了救助倡议,还在南阳公益慈善联盟和“10元计划一群”发起呼吁,短短几天就收到爱心捐助8000多元。当他在网友的帮助下,第二次将4000元爱心款交到被严重烧伤的黄昌冰的妈妈手中时,黄妈妈双膝跪地,泪如雨下,在场人无不为之感动。
2009年春节,当雷德聚得知两个严重烧伤的四岁孩子急需救治却没有钱时,通过他长达几个月的呼吁筹集6万多元,并在北京网友的帮助下,先后送两位孩子去北京做手术,使孩子的手部功能得以恢复。
2010年1月23日,雷德聚听说南阳市靳岗社区一民间孤儿院收养的32名残疾弃婴面临困境时,他不顾自己骨折还没有痊愈,坚持要网友把他抬进汽车送到靳岗社区,送去了募捐到的10多箱衣服和奶粉等,并继续在网上发帖求助。来自北京、上海、武汉、无锡等地的网友,先后快递了几百件衣服、玩具、奶瓶、米粉等物资和近千元爱心款。
去年,他和网友一起给一位置换肝脏的小女孩筹集了8000多元治疗款;今年,他又和网友一起呼吁给邓州市三个贫困学生筹集了近万元的爱心款;给一位独臂的残疾大学生筹集到了四千元的学费……
“能帮人真的很开心” 这么多年,从一个人的执着到一个团队的凝聚,雷德聚的爱心感染着同样有大爱的人们。
去年,海之源爱心公益群的朋友慕名找到他,向他取经做公益,邀请他做群管理。在他的热心参与下,这个爱心公益群达400多人。
“做公益要有一颗纯净的心,特别是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很多人都有爱心,只是不愿意爱心被亵渎。募集的资金每一分钱都要公开,这样大家才有信任感。”雷德聚在每次活动后,把每一笔捐款、用途、收条、受助图片都发在群里。
为了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自食其力,鼓起生活勇气,他推荐残疾朋友为深圳一家专门生产T恤的服装企业做淘宝客服。广西、山东等地十几位残疾朋友加入了这个队伍,其中一位残疾朋友一个月就领到2000多元。
雷德聚现在的生活依然十分艰难,残疾有加重趋势。除了双手双肘能动之外,其余关节全都僵死。想坐到轮椅上,都需要人抱着才行。但他仍然坚持管理自己的网站,为山区的孩子募集学习用品;给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寻找一对一的资助。
雷德聚说,只要自己一息尚存,就不会放弃自己热爱的公益事业!因为,能帮人真的很开心,很踏实。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10坚强哥”雷德聚的坚强人生
通讯员吕英民文/图
31年前,正在南阳市一中上高二的雷徳聚被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击倒,导致双腿不能行走,后发展成为高位截瘫。在朋友的帮助下,雷徳聚建立南阳“慈善公告网”,募集善款帮助那些陷入困境的人。他曾获得南阳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和卧龙区首届道德模范的荣誉称号,被大家称为“坚强哥”。10月13日,笔者走进雷德聚的住处,他正和一个QQ工作群的朋友们聊天,这是他为深圳一家服装公司建立的淘宝客服工作群,为的是及时解答残疾网友在客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有压力生活才更有意义
雷德聚是卧龙区蒲山镇人。2006年,热心的朋友给他捐助了一台旧电脑,教会他使用,还帮助他建立网站,开展慈善活动。照顾他的大姐去世后,他又在朋友的帮助下,到一家美发学校开始了独立的生活。
虽然他享有“五保”,但是每个月600元的护理费还有生活费需要他独立承担,他靠写稿挣稿费、做淘宝客服维持生活。
雷德聚管理的海之源爱心公益QQ群的朋友们想帮他,提议在群中发起“爱心600活动”,每月为他捐助600元的护理费。他知道后,坚决否决了大家的提议。他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生活才更有意义。采访那天,正好一家周刊刚刚给他寄来四张稿费汇款单。如今,他自食其力,不仅维持了自己的基本生活,还省吃俭用,安装了一台空调。
“大家帮我,我也想做点事”
打开雷德聚的QQ空间,可以看到,春节,网友为他备年货、包饺子,聚在一起庆贺新年;天冷了,有网友记得帮他打扫房间,晒被子;生日了,大家会聚在一起,买来生日蛋糕,为他祝贺生日;还会带他体检,希望新技术能让他站起来……这些有温度的文字,点点滴滴记录下满满的正能量。
“大家帮我,我也想做点事。”雷德聚如是说。在朋友们的帮助下,2007年5月,慈善公告网站建立。他在网站的基础上建起了“南阳公益慈善联盟”和“10元计划一群”3个QQ群,号召网友“少吸一盒烟,少买一点化妆品,集中起来救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些年,他募集救助的有烧伤的孩子、孤儿、耳聋的中学生、残疾的大学生等。
组织残疾朋友做淘宝客服
为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自食其力,鼓起生活勇气,雷德聚推荐残疾朋友为深圳一家专门生产T恤的服装企业做淘宝客服。这家企业的老板,是他的爱心QQ群的成员,为他寄过电暖靴,也想为残疾朋友做点事。他建议,建一个团队网上营销,残疾朋友只要有台电脑,身体条件许可,掌握基本的交流技巧就行,底薪加提成形式,既解决残疾人的生活问题,又能帮助企业宣传。
为了让大家尽快掌握技巧,做好客服工作,他建立了淘宝客服工作群,及时和大家沟通交流。通过他的介绍,广西、山东等地十几位残疾朋友加入这个队伍,其中一位残疾朋友一个月领到2000多元。
11南阳:我为人人的雷德聚 人人为我的集结号
2017-03-01
爱心人士给雷德聚喂红薯 杨长坡 摄
汇细流成江海,聚小善成大德——我想,这或许是雷德聚等人建立南阳“慈善公告网”和海之源爱心公益团队的初衷。
慈善是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真正意义的慈善行为应是一种不附加要求的施爱。施爱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一种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突染疾患的雷德聚,对于爱心人士的援助,大可不必心怀不安。孟子说得好:“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一群好人,满城新风。一个典型,感动着一座城市,一位好人,带动着一批好人。在南阳,这些年不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道德模范,频繁上演的善心义举,汇聚成文明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活力,文明正成为南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慈善温暖你我,慈善即是人生。人们的生活环境、经济条件可能千差万别,但只要大家行动起来,在能力范围内从每一件“小善”做起,汇聚每一份爱心,鼓励更多人投身志愿者工作,拓宽救助范围,让更多群众受益,为慈善事业尽一份心,添一份力,南阳这座大爱之城,定会越来越美丽!(黄志三)
躺在病床上说话口齿不清,但仍然放不下爱心人士让他帮忙转交善款的事,2月26日记者接到了有“坚强公益哥”之称的雷德聚打来的电话,他希望通过记者把一个爱心人士通过他捐助的1000元钱,尽快送给南阳晚报曾经报道的一个患白血病小女孩家长手中。雷德聚病了,28日,记者来到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看望他时,发现他背后站着一群爱心人士,他们有的送钱,有的送饭,有的夜间值班陪护,大家为他吹响了爱心集结号。
“爱心人士这个前脚走那个就后脚来”
2月28日上午十点多,记者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六楼康复科见到躺在病床上的雷德聚时,一个叫尤光欣的爱心人士看望完他刚要起身离开。记者刚刚坐稳,一个叫王燕的爱心女士抱着自己两个多月的小孩来到病房看望雷德聚,记者看到她手里拿了一个塑料袋。她告诉记者,她们和雷德聚是一个爱心团体的,这个爱心团体叫海之源爱心公益,他们都管雷德聚叫雷老师,雷老师每年都会帮他们组织策划多场爱心公益活动。她家两个孩子,大的才三岁多,今天抽空来看望雷老师。“我给雷老师买了一个烤红薯,他躺在床上,吃红薯可以通便。”王燕说着把孩子放在另一张床上,把红薯拿出来剥开皮,用一个提前准备好的小勺子挖了一点,用口吹了吹,一边问雷德聚热不热,一边一勺子一勺子往雷德聚口里喂。喂完红薯,王燕给雷德聚枕边塞了一卷钱,王燕说她抱着孩子提东西上楼不方便,让他买一点好吃的保养保养。“我恢复得很好,住院9天来,多亏了这些好心人士帮助照顾,有的送饭,有的轮流值班夜间陪护,我欠大家的太多了。”雷德聚红着眼圈告诉记者,淯阳桥南头修电动车的靳三松每天晚上来值班帮他擦屎刮尿,车站办事处的方向明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给他做了一些可口饭菜送来并亲自喂他,还有市22中物理老师杨云峰也在百忙中带着一家人来为他送好吃好喝的,还帮他按摩身体……(南阳晚报 姜明安 杨长坡)
12南阳义工联慰问”坚强公益哥“雷德聚
1月10日上午,南阳义工联执行会长吕宏庆、副会长陈兰星、南阳市无偿献血义工服务队队长李化建一行提着牛奶,带着慰问金前去看望住在按摩医院的“坚强公益哥”雷德聚,陪他拉家常,交流公益心得。副会长陈兰星还现场指导起雷老师怎样熟练操作微信。左一为”坚强公益哥“---雷德聚 雷德聚是一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又倍受病痛折磨的残疾人。除了两手能勉强抬到鼻梁处外,全身关节僵死,整个身体一点都不能活动。然而,这位50岁的残疾农民,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一颗火热的心,与生命抗争,与病魔搏斗。他的善心义举,感动了无数南阳人,荣获南阳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和卧龙区首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被誉为“南阳的张海迪”。1984年,正在南阳一中上高二的雷德聚突患“骨结核”致双腿病残,生活不能自理。不久,其母也因忧心过度而突然病逝……病残、失学、痛失亲人,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一度消沉、绝望,只想以死解脱,曾自残、绝食……他说,汉字里“人”最好写,生活中的人活着怎么就这么难?是父亲的劝说,亲人的鼓励,同学们的帮助,让他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他至今记得一位同学在信中说,命运的确对你不公,大家同班学习,你的成绩还那么优秀,希望你坚强面对,与命运抗争!他翻药书、查资料,找单方、验方治疗,通过不懈的探索和锻炼,三年后,他可以利用双拐和左前脚掌支撑站立起来,能勉强向前挪动。1994年,他筹资960元开了家小卖部,能勉强维持父子俩的温饱。2002年,父亲因脑溢血去世,没人帮他进货。他关了小店,离开老家卧龙区蒲山镇周后王村,去了大姐家。自此,读书、写作成了他的生活常态。但因颈椎以下失去功能,不能趴在桌子上写,他就半躺在特制的大椅子上,左手拿本,右手凌空书写。左腿不能弯曲,右腿伸不直,每次写作只能坚持15分钟左右,就休息一会儿再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相继在报刊上发表100多篇文章,写下上百万字的书稿,还多次在一些征文中获奖,并被南阳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
曾是一中的高材生的雷德聚不管生活如何艰辛仍会有微笑在脸上2006年,热心朋友给他捐助了一台电脑,并教他使用,建立网站。照顾他的大姐去世后,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写稿挣稿费、做网页赚钱、做淘宝客服等,以此维持生活。“别人帮了我,我要帮助更多的人。”雷德聚说。2007年5月,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慈善公告网站建成。网站开通以来,已发布信息1000余条,收到爱心款物价值30多万元,先后救助100多人。有时候,他还将自己的五保供养金和微薄的稿费节省下来资助别人。
雷德聚说,别人帮助了自己,自己也要尽己所能的帮助他人2008年2月19日,雷德聚从报纸上看到南召一位8岁的孩子被严重烧伤的报道,第一时间将报道转发到自己的网站上,并通过其他网站联合发起了救助倡议,还在南阳公益慈善联盟和“10元计划一群”发起呼吁,短短几天就收到爱心捐助8000多元。当他在网友的帮助下,第二次将4000元爱心款交到被严重烧伤的黄昌冰的妈妈手中时,黄妈妈双膝跪地,泪如雨下,在场人无不为之感动。2009年春节,当雷德聚得知两个严重烧伤的四岁孩子急需救治却没有钱时,通过他长达几个月的呼吁筹集6万多元,并在北京网友的帮助下,先后送两位孩子去北京做手术,使孩子的手部功能得以恢复。2010年1月23日,雷德聚听说南阳市靳岗社区一民间孤儿院收养的32名残疾弃婴面临困境时,他不顾自己骨折还没有痊愈,坚持要网友把他抬进汽车送到靳岗社区,送去了募捐到的10多箱衣服和奶粉等,并继续在网上发帖求助。来自北京、上海、武汉、无锡等地的网友,先后快递了几百件衣服、玩具、奶瓶、米粉等物资和近千元爱心款。南阳义工联关注着身残志坚的公益爱心人士2015年,他和网友一起给一位置换肝脏的小女孩筹集了8000多元治疗款;2016年,他又和网友一起呼吁给邓州市三个贫困学生筹集了近万元的爱心款;给一位独臂的残疾大学生筹集到了四千元的学费……“做公益要有一颗纯净的心,特别是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很多人都有爱心,只是不愿意爱心被亵渎。募集的资金每一分钱都要公开,这样大家才有信任感。”雷德聚在每次活动后,把每一笔捐款、用途、收条、受助图片都发在群里。为了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自食其力,鼓起生活勇气,他推荐残疾朋友为深圳一家专门生产T恤的服装企业做淘宝客服。广西、山东等地十几位残疾朋友加入了这个队伍,其中一位残疾朋友一个月就领到2000多元。雷德聚现在的生活依然十分艰难,住在按摩医院康复中心,每月的费用需要1000多元。他帮别人管理网站,负责更新内容,每月有几百元的收入,外加每年的低保3000多元,他就靠这些收入维持生计。而且他的残疾有加重趋势,除了双手双肘能动之外,其余关节全都僵死。想坐到轮椅上,都需要人抱着才行。但他仍然坚持管理自己的网站,为山区的孩子募集学习用品;给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寻找一对一的资助。雷德聚说:只要自己一息尚存,就不会放弃自己热爱的公益事业!因为,能帮人真的很开心,很踏实。
13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手 雷德聚伤情好转
2018-03-15
3月12日,南都晨报以《大爱聚德 宛城三月爱如春潮涌》为题,报道了雷德聚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时,从电动轮椅上摔下造成重伤,生命垂危,社会各界向其伸出援手的事。连日来,社会各界继续向雷德聚表达爱心。目前,雷德聚已经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伤情有所好转。
3月12日,城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通过本报向雷德聚捐款500元。方城县拐河镇中心校老师刘文方将390元稿费捐给雷德聚。南阳市醇真源商贸有限公司的员工在该公司董事长的带领下,纷纷向雷德聚捐款。
3月12日,镇平县众翊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燕飞号召员工为雷德聚捐款。安康医院李红向雷德聚捐款1000元,爱心人士曹春霞、王芳、王冬梅和南阳理工学院一教师分别捐款100元、100元、200元、100元。
3月12日晚上,方城县爱心人士袁玫瑰一行到医院看望雷德聚。自雷德聚受伤入住ICU病房以来,曾经无偿照顾雷德聚的爱心人士黄叶日夜守候在ICU病房外。
曾经得到雷德聚大力帮助的方城聋哑孩子曹润博的父亲得知此事后,卖出家中粮食,向雷德聚捐款200元。
3月13日16时,雷德聚已经能挥动手臂。据雷德聚的主治医师介绍,目前,雷德聚神志清醒,伤情得以缓解,但是肺部还有感染,需要进一步治疗。
曾照顾雷德聚4年之久的李航勇对记者说:“我希望能通过南都晨报向社会各界呼吁,帮助雷老师出版其手稿,继续其公益事业,帮助曹润博一家,以完成雷老师的心愿。”(南都晨报记者 赵江波)
14雷德聚:南阳的“张海迪”
僵直的身躯,架着双拐,用右前脚板支撑,蜗牛般地走。这就是雷德聚,一位高位截瘫的农民。
1月20日,卧龙区七里园乡大刘村小刘庄,他斜倚在大门框上迎接记者。躯体,病残但直立;神态,淡定而平和。
他蜗居的屋内,100多万字的书稿静静地躺着,记录着他的辛酸历程,更张扬着他搏击生命的豪情。
雷德聚的病残,只因一次莫名其妙的腿疼,入院102天以后,终因治疗无效而致残,躺在了床上几成“废人”,他的求学生涯,也因此画上了句号。至今,他的病因仍是个谜。那一年是1984年,他正在南阳一中上高二。可紧接着,更大的灾难彻底击垮了他:为他病残而痛苦的母亲,又被脑溢血突然夺去了生命。
病残、失学、失去至亲、破落的家庭、年迈的父亲……当美丽的梦想都结束后,只有这些与雷德聚相依为命。他一度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可是他连上吊的力气都没有。于是自残、绝食,他想尽一切办法折磨自己,想解脱。
可看到苍老的父亲时,雷德聚忽然清醒:“人不能自私得只为自己而活。父亲承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至亲大孝再次点燃了他生的希望。他开始坚持自己为自己针灸推拿。这种治疗小有成效:1994年,他可以用右前脚掌支撑着走路。之后,他便借来5000元开了小卖部维持生活。
这样的平静生活他也没享受几年,2001年,父亲也去世了。生活不能自理的他,含着无奈的眼泪投靠了姐姐。
连串灾难,激起了他生命的顽强反抗:他相信,坚持就是希望,坚持耕耘就有收获。
于是,他开始在文学领域的辛勤笔耕。
颈椎以下失去知觉,不能趴在桌子上写,他就半躺在特制的大椅子上,左手拿着书本,右手凌空书写;右腿不能弯,左腿伸不直,每次写作只能坚持15分钟,他就架起双拐,轻松会儿再写。够不到电脑键盘,就特制一个跟他的脖子一样高的铁架子。就这样,如流的文章,喷泉一般从他的笔下源源不断涌出。
耕耘了,自然就有收获!
2001年至今,雷德聚写了100多万字。他的作品频繁被南阳日报以及山东、哈尔滨等地的报纸杂志刊登。因自己行动艰难,雷德聚就让亲戚朋友代他投稿,每个星期至少要送3篇稿子!本报门卫赵师傅对此惊叹不已:“身体那个样,还如此勤奋写作,俺从没见过这样的人。”
灾难教会了雷德聚反抗和坚强。因此,他总念叨:“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15好兄弟,这里就是你的家!——爱心人士靖大才和残疾人雷德聚的故事 (2011-06-21
好兄弟,这里就是你的家!
——爱心人士靖大才和残疾人雷德聚的故事
热线反映
残疾人雷德聚拨打记者电话反映,2009年至今,海蓝岛美容美发学校校长靖大才把自己接到他的学校,管吃管住,并派专人照顾他的生活,像亲兄弟一样,他内心充满了无限感激,他想让记者采访一下这位好心人,让更多的人像他一样,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爱心。
记者调查
晚报为媒 爱心共鸣
6月14日,记者来到了城区车站路的海蓝岛美容美发学校,采访了靖大才和高位截瘫的残疾人雷德聚,聆听了他们之间的爱心故事。
靖大才是海蓝岛美容美发学校的校长。雷德聚是卧龙区蒲山镇人,1984年正在市一高上高二的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从此落下终身残疾。他们虽然素不相识,但爱把两颗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说起我和雷哥的相识,还是因为你们晚报的一篇报道。”在靖大才为雷德聚提供的单人房间里,靖大才说,那是2007年7月份的一天,他看到《南阳晚报》上一篇题为《昔日受助者,建站助别人》的文章,介绍了残疾人雷德聚身残志坚,创建南阳慈善公益联盟网,救助需要帮助的人的故事。靖大才被雷德聚自强不息、勇斗病魔的精神所感动,于是,他来到卧龙区七里园乡雷德聚的姐姐家,见到了这位坚强而富有爱心的残疾人。
“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后勤部长,你需要什么,尽管吩咐。”离开时靖大才对雷德聚说,两人还相约在网络上开展救助活动。每隔十天半月,靖大才就会来看望一次雷德聚,给他带一些好吃好喝的,或者给他留一点零花钱。
“雷哥,这里就是你的家”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2009年5月,身体本身就仅有上肢会动的雷德聚再一次遭受了生活的寒流。这年5月,多年照顾自己的姐姐患癌症不幸去世,更是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右大腿骨不幸骨折。生活上没有来源,医疗费也没了着落。
靖大才得知情况后,除帮助他治疗腿伤外,还在学校宿舍紧张的情况下,毅然决然腾出了一间学生宿舍,并安装了网线。由于雷德聚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他还指派一名学校工作人员专门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从此,雷德聚再次有了一个温暖的家,靖大才也成了他的亲人,并时时给予他亲人般的关怀。
“雷哥整天在屋里,生活饮食得不到改善,我现在每次出去吃饭都要给雷哥打个包。”提起这件事,靖大才一脸平静,他说这已经成了他的一个习惯。
“雷哥除了身残外,也是个正常人,为了不让他寂寞,我还在他宿舍内给他办了个卖饮料、零食等的小卖部。”靖大才说当然进货等都是由他打理的,这样既方便了学生,还能让雷德聚每天有个几元钱的收入。
大爱无边 爱心无限
“只要学校不关闭,这里就是他的家,只要我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让雷哥饿着,”靳大才告诉记者,虽然他这里条件有限,但他会始终如一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雷德聚。他说,让他心里最不舒服的事是,雷哥来到这里两年多了,他的大腿骨折还没治好,他希望一些爱心人士能为雷提供一些医疗方面的帮助。
“人们交朋友都是交一些对自己有利有用的朋友,而他却把我一个高位截瘫的人作朋友作兄弟,他求的什么呢?而我给他带来的都是麻烦和负担……” 提起靖大才无微不至的关爱,雷德聚除了感动外,还有不安。他说,他说他一个人占用学校一间宿舍,而一间宿舍可住8个学生,学生多时,看着大才为学生宿舍作难,他心里也不好受,他多么想有个安身之处为大才分忧。(南阳晚报记者杨长坡)
16雷德聚:残疾助残的“慈善大使”
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除了一张普通的木床外,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台旧式电脑了。电脑放在窗前的书桌上,键盘和鼠标则放在一座铁制的简易支架上,旁边还靠着一副双拐。
操作电脑的人,几乎是平躺在高背椅上,双手点击着鼠标和键盘时很是吃力,脖颈扭转不到90度,看东西几乎是“斜视”一切。
他就是雷德聚,一位高位截瘫的农民。16岁那年,因患一种怪病,使他从骑着车子进医院的健壮青年变成了一个被担架抬出病房的残疾人;面对丧母逝父的一系列不幸,高位残疾的他再次扬起了生活的风帆。为回报他人,奉献社会,他办起了慈善广告网站,并把网友资助的爱心款全部捐献给需要救助的人。暮春时节,记者来到雷德聚的住处专访了他。
一种怪病,击碎了他的大学梦
1967年,雷德聚出生于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周后王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勤劳作挣下一点口粮维持生计。童年时代,雷德聚唯一的记忆就是碰头漏雨的茅屋、饥肠辘辘的饥饿和时常病痛的身体。贫困的家境造就了雷德聚善良的性格。“学生时代,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差生,在生活上呵护弱者,”雷德聚的同学、南阳晚报记者张燕说。在校期间,雷德聚学习很用功,成绩经常名列前茅,一个大学梦早早在雷德聚的心中萌生。
早在读初中一年级时,雷德聚就经常感到身体不舒服,特别让他记忆犹新的是腿关节时常发作疼痛,但都是忍忍过去,未曾就医。1984年,雷德聚已在南阳一中读高二,在学校里他品学兼优,是大家公认的好学生。6月1日,正在上体育课的他突然感到腿部异常疼痛。下课后,在同学们的陪护下,雷德聚骑着自行车子来到南阳卫校附属医院就诊。诊断结果为雷德聚患了“骨结核”,需住院治疗。住了几天后,雷德聚的病情不但没有得到减轻,反而越来越重。有时疼得他大喊大叫,彻夜难眠,靠输麻 醉 药剂方能入睡。102天后, 雷德聚双腿彻底失去了知觉,成了一个残疾的“废人”,他出院了。
用“苍天无眼”来形容雷德聚的遭遇应该是最贴切不过了。回家后,他的病不但没有“维持现状”,而且越来越重,最终“病入膏肓”而彻底击垮了雷德聚:他的病情由腿部向上部蔓延,胸椎、腰椎、颈椎,都在用剧疼折磨着雷德聚后先后坏死,唯一留给他的就是腕关节和肘关节。“现在,雷德聚勉强能洗脸,但额部以上就得靠别人帮忙洗。”雷德聚的姐姐说:“至今,他的病因仍无法解释。”
屋漏偏遭连阴雨。1985年11月,正在雷德聚为生活一筹莫展之时,为他的病残忧愁过度的母亲,又被脑溢血突然夺去了生命。
病残、失学、失去至亲、破落的家庭、年迈的父亲。。。当美丽的梦想结束以后,只有这些与雷德聚相依为命。接二连三的致命打击将他推入到了痛苦的万丈深渊,痛恨苍天无眼,诅咒命运不公,他一度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只想以死解脱,可他连结束自己生命的能力都没有。于是,自 残、绝食,他想尽一切办法折磨自己。可是在七天水米未进之后,他被年迈的父亲滚滚而下的泪水打动了干枯的心田:“人不能为自己而活着,年迈的父亲已经遭遇了难以想象的打击,怎么再让他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折磨。”想象在他病重时候亲人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渴求他痊愈的目光,他咬咬牙开始了求生的历程。
一个信念,成就了新时代的“张海迪”
“毅力可以征服任何一座大山”,保尔柯察金、张海迪不都是身患残疾却靠毅力而战胜病魔吗。从痛苦的阴影里走出来以后,雷德聚坚定了生活的信念:坚持就是希望,拼搏就是胜利,耕耘就有收获。
为减少病痛,雷德聚锻炼着自我治疗。他翻药书,查资料,研究医学知识,寻找单方和验方进行治疗。听说针灸疗效好,他就用银针在身上摸索着针灸推拿,有好几次因搞错穴位疼得他大好大叫。“只要身体有一线希望恢复,就是再冒险我也不怕,生命对我已经无所谓了。”雷德聚说。因为天天需要打针输水,他就试验着自己用针。不懈的探索和锻炼果真减轻了他的病痛:1994年,他可以用左前脚掌支撑着走路了。
在架着双拐勉强能挪动时,雷德聚又筹资960元在家开办了 个小买部维持生计。忍着剧痛架着双拐支撑残躯,坚持在特制的高椅子上半立半坐着营业,一天下来,他浑身像散了架一样疼痛难受,双脚肿得像馒头,两个腋窝和与椅面接触的臀部也被坚硬的双拐和椅面磨肿、磨破、磨烂,炎炎夏日经汗水一渍,钻心地疼痛。
肉体上的疼痛可以咬牙强忍,精神上的空虚却让他无法承受。于是,从小就喜欢看书的雷德聚开始在文学领域里辛勤笔耕。为求知,他千方百计地托邻居和亲友给找来各种书籍,甚至用代销点废纸箱与上门收废品的小贩交换他们收到的报纸杂志。
这样平静的日子过了没几年,厄运又一次降临在他身上。2001年,他年迈的父亲患脑溢血不治身亡。父亲患病时期的两次住院,不但花光了他们口挪肚省的一点积蓄,还使雷德聚债台高筑,生活陷入绝境。经历了太多苦难的雷德聚 这次并没有被击倒,埋葬父亲后,他含着无奈的眼泪投靠了姐姐。
在姐姐家,雷德聚得以平静地生活。在书山文海里他重温了“海伦.凯勒、瞎子阿炳、贝多芬、保尔和张海迪”的故事,从他们的身上让他明白了一个理:一个人身体的病残是可怕的,但比身体的病残更可怕的是心灵的伤残。
振作以后雷德聚在熟读了各种中外名著之后,尝试着文学创作。颈椎以下失去知觉,不能趴在桌子上写,他就半躺在特制的大椅子上,左手拿着书本,右手凌空书写;右腿不能弯曲,左腿伸不直,每次写作只能坚持15分钟,他就架起双拐,轻松会儿再写。自2001年至今,雷德聚记录了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写出了近200万字的书稿 ,并在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阳广播电视报、山东的《 老年教育》、哈尔滨《老年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近100余篇,并多次获得各类征文奖项。“严冬三字一呵手,酷暑一行数滴汗”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雷德聚自强不息、与生命抗争先进事迹先后被南阳日报、南阳晚报等南阳各大媒体报道,盛赞他是“南阳的张海迪”、“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一个网站,残疾助残大爱之深令人敬仰
雷得聚的事情被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上许多热心人士的关注。2005年6月,南阳电力技校为他赠送了一台电脑,并为他特制了一个跟他脖子一样高的铁架子。
回报社会,奉献爱心是雷德聚多年来的追求。虽然身体残疾,但他经常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替邻居写信件,为心理障碍者解忧愁。2005年,卧龙区蒲山镇85岁五保户王长贵脚趾受伤感染化脓生蛆,再不及时救治有截肢的危险。得知老人困难后,雷德聚立即把这一信息提供给当地媒体,使老人得到了及时救治。从此,雷德聚萌生了这样一个念头:建一个网站,及时将一些需要救助的对象发布到网上。2006年,网址为www.csgg.cn的慈善广告网站成功建立。
为了能给和自己有着同样遭遇的残疾人办点事情,雷德聚在网站上建起了南阳公益慈善联盟和十元计划两个QQ群,号召广大网友平时少吸一盒烟,少买一点化妆品,集中起来救助那些需要的人,号召大家用爱心播洒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
2008年2月19日,当雷德聚从报纸上看到南召8岁孩子黄昌冰被严重烧伤的报道后, 他第一时间将报道转载到自己的网站,并通过超光速英语网和智慧人生网联合发起了救助小昌冰的倡议,并在南阳公益慈善联盟和十元计划群以及其他QQ群发起呼吁,短短几天就收到了网友的近8000元爱心捐助,这其中有七旬老人的200元爱心和六岁小姑娘的10元零花钱,还有不愿意留名的超光速英语网站站长的2000元爱心。 2008年2月22日下午, 当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雷德聚在海蓝岛美容美发学校校长靖大才和网友公益大使的帮助下,第二次将4000元爱心款交到黄昌冰妈妈手中时,面对浑身关节僵死却亲自到医院送款的雷德聚时,孩子妈双膝跪地,泪如雨下,在场人无不掩面落泪。当孩子的爸爸让雷德聚留下姓名时,他摇了摇手说:“不用了,孩子长大后记住让他用爱心回报社会就可以了!”
网站一建起,就有很高的点击率。在发布信息之余,他还经常和网友们聊天,说文学,谈生活,谈理想。湖北大学的一位网友在了解雷德聚的现实生活后说“现在最需要救助的应当是你本人。”2008年3月,一位深圳网友为他寄来了价值3700元的转动轮椅,山西农大网友给他买了一部数码相机。网站开通不到一年,雷德聚已经发布信息700余条,收到爱心款物3万余元,他全部捐献给了急需救助的残疾人。“德聚每年有550元的五保救助金,为了救助他人,他经常把这点生活费也搭上了。”雷德聚的姐姐告诉记者。几年来,他救助过一位六岁的孤儿,每月给他100元生活费;他为一位耳聋中学生配了助听器,给了400元的学费 ; 他给高位截瘫的董传秀送去了配置齐全的电脑,并给了200元的生活费 。2008年1月22日,雷德聚呼吁网友给烧伤的三岁半女童熊保怡送去了1030元的爱心款,看到雷德聚的生活状况时,女童的妈妈竟不忍心从他手中接钱……
采访结束时,雷德聚告诉记者:“我希望大家都来关注公益事业,相信‘人人都管事,世上无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无穷人’! 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更加和谐美好。”
17心痛!好人浩哥刚走,公益达人雷德聚又出意外……
赵江波 徐道胜 宛城那些事儿
他叫雷德聚,是一位高度残疾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除了脖子和胳膊能动外,全身其他部位均无知觉。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重度残疾者,却时常帮助别人,甚至多次把别人捐给他的钱,转捐给困难群众。
上天似乎在故意考验这位好人。3月8日下午,雷德聚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身体时,不慎从电动轮椅摔下,造成重伤,生命垂危。南阳众多网友获悉情况后,纷纷第一时间前往探视,并对他的不幸遭遇痛心不已。
雷德聚摔倒后,住进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急救,当天晚上9时30分进入手术室手术,3月9日凌晨1时住进了该医院ICU。
在此期间,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名誉会长李相岑、副会长卢东升赶到医院照顾雷德聚,孤狼始终陪伴左右,海蓝岛美发美容化妆学校校长靖大才紧急赶到医院,“中国好人”惠长坡也守候在雷德聚身边。
在得知雷德聚出现意外,生命垂危时,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一时间为其开通绿色通道,众多爱心人士自发向其伸出了援手,截至目前,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已达2万余元。很多人自发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看望雷德聚,为其守候。
出生于1967年的雷德聚是卧龙区蒲山镇周后王村的农民。1984年,正在南阳一中读高二的雷德聚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随后全身关节(手臂除外)全部僵死,生活无法自理。紧接着,雷德聚的父母相继撒手人寰,雷德聚不得不跟着姐姐生活。在病床上,雷德聚大量阅读,并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文学创作。靠着文学创作得来的稿费,雷德聚得以在其姐姐去世后,仍然能够独立生活,还时常拿出稿费接济他人。截止目前,雷德聚已经在各类刊物上,发表20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还创作了一部20余万的自传。
在坚持文学创作之余,雷德聚一直坚持做公益,全力帮助他人。他创办了南阳“慈善公告网”、“南阳公益慈善联盟”、“10元计划群”、“海之源爱心公益群”等爱心群,先后募集40余万善款以及不计其数的物资,资助了100余名需要帮助的人。雷德聚的义举感动了无数南阳人,他先后被评为南阳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卧龙区首届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提名奖等荣誉,他也被人们称为“南阳张海迪”。
2018年农历除夕,记者和几位志愿者去雷德聚住处看望他,他向记者表示:“我现在就有三个愿望,活着的时候帮助更多人,死后捐出遗体,不留骨灰,不留墓地,将自己的作品集结出版。”
2016年3月下旬,“南阳好人”雷德聚为失聪儿童曹润博筹集费用13000余元,使曹润博在市中心医院得以成功实施人工耳蜗置换手术。其中,雷德聚还多次拿出微薄的稿费,捐给曹润博。3月8日,南都晨报刊登了曹润博一家过上幸福新生活的报道后,雷德聚向记者询问曹润博的情况。据陪伴雷德聚去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的孤狼讲:“3月8日下午,雷老师反复嘱托我要尽快为曹润博筹款,孩子的康复要紧。他在电动轮椅上还不断打电话为曹润博寻求帮助,因此出现了意外。”
据雷德聚的主治医生介绍,目前,雷德聚的身体状况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他的意志力十分顽强,但是不排除出现伤情恶化的可能,医院会尽全力为其治疗。现在,社会各界正在自发地为雷德聚祈福、捐款,被雷德聚精神感动的人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向雷德聚传递祝福和关爱。
2011年,老徐曾对雷德聚做过个人专访。以下是当时的报道——
“慈善大使”雷德聚
2011年9月20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公安局联合举办的“南阳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揭晓,并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会上,市委书记李文慧亲切接见了全体道德模范。而在这次表彰会上,一位坐在轮椅上的青年格外引人瞩目。他就是被称为“南阳张海迪”的雷德聚。
一个需要别人帮助的人
雷德聚的人生是坎坷不幸的。
1984年6月1上午,正在南阳市一中上高二的雷德聚突然感到腿部巨疼,于是请假独自去南阳某医院看病。经过简单的检查,医生说他得了“骨结核”,需住院观察治疗。雷德聚和家人商量后住进了医院,让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住就是102天,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骑着自行车去的他,竟然是被担架抬着回的家。
回家后的一段时间,家人仍四处求医,但病魔并没有同情这位不幸的人。他的病情由腿部向上部蔓延,腰椎、胸椎、颈椎,伴随着剧痛一截截先后坏死,唯一留给他的就是腕关节和肘关节。别说行走了,就是坐卧这个简单的动作,他一个人都无法完成。从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一下子成了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雷德聚仿佛瞬间掉入了人间地狱。
1985年,不幸再次降临在雷德聚身上。这年11月份,为他日夜操劳的母亲突发脑溢血去世。没有了母亲,尚需照顾的他如掉进了万丈深渊。而屋漏偏遇连阴雨。2002年,厄运再次降临在他身上,年迈的父亲因突发脑溢血离他而去。父亲的不幸去世,不仅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也使他的小店因无人进货被迫关门。实在没有办法,雷德聚不得不投靠到七里园的姐姐家。
在姐姐家,雷德聚因有姐姐的悉心照顾过了几年平静的生活。但好景不长,2010年正月,姐姐又因病去世。这下,他真正成了无依无靠的人了。就在雷德聚欲哭无泪的时候,海蓝岛美容美发学校校长靖大才收留了他,在学校宿舍紧张的情况下,专门给他腾出了一间住室。目前,雷德聚仍在海蓝岛美容美发学校生活。
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
这几年,随着媒体报道的增多,雷德聚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帮助他的人也越来越多。但面对大家的帮助,他除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外,几乎把所有的钱和物品都捐给了需要救助的人。
就在记者采访时,济南一位网友刚刚给他捐了300元,并反复强调让他专用,但他还是把这笔钱捐给了谢庄乡一位贫困学生。
为了更好地帮助别人,这几年,雷德聚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先后创建了“慈善公告网”、“南阳公益慈善联盟”、“南阳民间孤儿院群”和“10元计划”3个QQ群。目前,通过 “慈善公告网”和这3个QQ群,雷德聚已募集到社会善款20多万元,先后救助100多人。
2008年2月18日,当雷德聚从报纸上看到南召8岁孩子黄昌冰被严重烧伤的报道后,他在第一时间将报道转载到他的慈善网上,短短几天就收到了网友们4000元的爱心捐助。2月22日下午,当重度残疾的雷德聚将4000元爱心款交到黄昌冰的妈妈手中时,面对浑身关节僵死却亲自到医院送款的雷德聚,黄昌冰的妈妈双膝跪地,泪如雨下,在场的人无不掩面落泪。
2009年春节,当雷德聚得知四岁严重烧伤孩子熊保怡和熊师振急需救治却没有钱时,不分昼夜地在全国各大网站呼吁,最终筹集到6万多元。后来,在北京网友帮助下,两位烧伤孩子得到了很好的救治。
2010年1月23日,当雷德聚听说南阳市靳岗社区一民间孤儿院收养的32名残疾弃婴面临困境的时候,他不顾自己还没有愈合的骨折,坚持要网友们把他抬进汽车,来到靳岗慰老院,送来了从广大网友中募捐到的10多箱衣服和奶粉等急需物品,并在网上发帖求助。来自北京、上海、武汉、无锡等地的网友,快递了几百件衣服、玩具、奶瓶、米粉等物资和近千元爱心款。
2011年六一儿童节,雷德聚经过呼吁筹集到爱心款,委托网友给南召山区一个小学的105位学生送去了字典文具盒等学习用品,还将学校的情况告诉电视台的记者,通过报道,给孩子们筹集到电脑、篮球、羽毛球等学习和体育用品。
采访中,记者看到,对于每一笔网友的捐款及用处,雷德聚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并且在网上做了公示。“这样做绝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让网友们放心,也只有这样,才能募集到更多的善款救助更多的人”。雷德聚说。
雷德聚现状
目前,雷德聚的生活依然十分艰难。
身体的残疾非但没有好转,而且还有加重的趋势。除了双手双肘能动之外,其余关节全部僵死不能动。去年的腿骨骨折,至今未能痊愈。坐到轮椅上,都需要人抱着才行。今年7月份,因为长时间坐卧,一只脚溃烂感染,虽有爱心人士救治,但仍在感染流脓。
雷德聚在自己的住室内重新开办了一个代销店,但由于资金有限进货太少,每月仅有百元左右的收入。除此之外,每月还有100元的低保,以及百十元左右的稿费。而这些钱,尚不够支付照顾他的那位大姐的工资。“那位大姐很有爱心,像我这种完全不能自理的人,别说每月几百元了,就是每月一千元工资,也没有人愿意来。就这,给大姐的工资也不及时,但大姐从不计较”。采访中,雷德聚感激地说。
而据那位大姐介绍,为了省钱,雷德聚去医院拍张X光片都舍不得。
雷德聚说,他现在最希望自己能有一个专门的网线。“因为和学校共用一个服务器,网速很慢,加之电脑老化,经常死机,影响平时上网、发帖和写作”。
老徐感言:
“帮助别人自己会有那么一点成就感,也是在为自己积善。”这是老徐问雷德聚为什么坚持行善时他的回答。
一个人做件善事并不难,难的是他一辈子做善事。尤其是一个需要别人帮助的人,却想尽千法去帮助别人。雷德聚用残疾的躯体,唱出了生命的赞歌,感动并温暖着无数个冰冷的心灵。
为别人行善,为自己积善。如果社会上能多一点像雷德聚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更加温暖。
雷德聚如今生命垂危,老徐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伸出援手,帮助他一把,让好人有好报……雷德聚住在市第一人医院住院楼10楼神经外科1012房间。
18南阳又一次吹响爱心集结号
3 月 8 日,一个不幸的消息在南阳很多微信圈传递:南阳市第二届道德模范,有 " 南阳张海迪 " 之称,身残志坚的 " 公益哥 " 雷得聚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复检、取药过程中,突遭意外,从轮椅上摔下来,脑颅出血,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但令人欣慰的是,很多爱心人士得知情况后,迅速赶到医院,犹如一股暖流,团团将他包围。长期关注雷得聚的本报记者,11 日再次来到医院进行了采访。
3 月 11 日下午 2 点钟,记者到市第一人民医院 3 楼重症监护室采访时,海之源爱心公益李航勇和特意从郑州赶回南阳看望雷得聚的黄叶,以及爱心人士井沛腾,已早早守候在重症监护室的门口。此前,黄叶曾在海南岛美容美发学校当老师,曾义务照顾雷得聚五六年,后到郑州发展。
记者和他们刚打过招呼,爱心人士友融集团醇真源商贸负责人魏东也来到了重症监护室门口,他是第三次来看雷得聚。
" 听说下午医院让到重症监护室探视,我想过来看一眼雷哥,不见着人心里总是不踏实!" 魏东告诉记者,今天是星期日,他是专门抽时间来的。
" 你们早啊,得聚这次真吓人,虽然恢复了意识,但不见着他,总是觉得放心不下。" 记者正和魏东说着话,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名誉会长李相岑和副会长卢东升已走上楼,李相岑望着大家说,就是医院有制度不让多人进去看望,大家隔着玻璃门看看也就不那么挂心啦。李相岑说最令他感动的是雷得聚自己浑身僵硬,备受病痛折磨,但他却不低头,与命运抗争,建立慈善网和海之源爱心团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 来看雷哥的人可以说挤破了门,而且大家都是自愿来的,他们说即使见不着雷哥,隔着玻璃看看,心里就会踏实!"3 月 8 日至今,雷得聚突发意外一直陪伴在左右的李航勇告诉记者,这三四天来有一二百人。还有的确实来不了,就不时地给他发微信打电话了解情况。
李航勇的话还没说完,卧龙区惠济托老康复中心史晓玉夫妇也来了,史晓玉说他们这几天就没间断地来,雷得聚在他们那里住这几个月,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一天不来看一下心里就放不下。
记者 3 点多钟离开时,市二中物理老师杨云峰带着她的母亲一起来看雷得聚 ……
"3 月 8 日下午,雷哥在去医院复检身体时意外从轮椅上摔了下来,造成颅内出血,昏迷不醒。晚上 9 点 10 分被紧急送进手术室,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手术顺利成功,取下一块颅骨排出瘀血,于 3 月 9 日凌晨转到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一直陪同雷得聚检查身体,经历了整个经过的李航勇告诉记者,事情发生的当天晚上,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名誉会长李相岑、副会长卢东升,海蓝岛美容美发学校靖大才,爱心飞扬网站谭浩、王炳奇、高永生,卧龙区惠济康复中心史晓玉夫妇,南都晨报赵江波,海之源爱心公益鲜中平、靳三松等认识不认识的爱心人士都纷纷赶到了医院 …… 这些天这些爱心人士也都在通过自己的爱心团体、朋友圈为雷得聚捐款。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主任杨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是雷得聚的高中同学,得知他意外脑颅受伤,昏迷不醒时,立即报请院领导为雷得聚开辟了绿色通道,组织专家进行抢救。经检查雷属脑内挫伤,脑内出血,经过三四天的抢救,现有所好转,一只眼睛已能睁开,稍有意识,但仍处于危险期。
据记者了解,杨朴对雷德聚非常关心,当天已把他的病情发在同学微信圈中,很多同学知道后纷纷捐款,或来医院看望雷得聚。
" 第一笔捐款是当天晚上 11 点多钟,当时雷哥还在手术中,这位捐款的爱心人叫王秋红,她以红包的形式发来 500 元钱。" 李航勇告诉记者,王秋红说,她有事过不来,发过来给雷哥治病。令人感动的是残疾人董传秀得知情况后,把别人捐给自己的 200 元钱捐给雷得聚治病,市二中物理老师杨云峰和家人也一直在关注雷得聚的病情并捐款 500 元。卧龙区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史英超得知情况也积极进行筹款,曾经得到过雷得聚帮助远在北京的陈女士、武汉的摇摇晃晃等通过微信得知情况后,也纷纷为雷得聚寄来捐款。大家啥都不图,都是为了一个 " 爱 " 字。
深圳雪阳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孙灼得知情况后捐款 2000 元,友融集团醇真源商贸组织员工捐款 2000 多元、方远培训学校张平建捐款 1000 元、好心人士雷克捐款 1000 元、南阳启程股份张合盈捐款 1000 元、韩光有捐 600 元、王艺洁 500 元、商丘穆亚红捐款 1000 元、南阳良樱职业培训学校捐款 500 元 ……(南阳晚报记者 杨长坡)
19雷大哥你慢慢走 杨连山
今天(2018年4月24日)上午,坐在电脑前写回忆奶奶的文字,忙了一上午头昏脑涨地回到家里,打开手机在朋友圈惊见才哥发的帖子,中国的保尔、南阳张海迪、南阳市道德模范、慈善哥雷德聚于2018年4月24日上午走了。乍闻噩耗,犹不敢信,发留言给才哥,得到确认。我的心顿时像压了一块巨石一样,往悬崖下面坠下去,坠下去。心中哀痛不已,我的雷哥啊,你在前往天堂的路上慢慢走,慢慢走,一而再再而三的频频回首看看吧,看看你无限留恋的人间。这人间有温暖,有大爱,但是也有病痛,有悲哀啊!
在这哀痛中,我想起了雷大哥艰难而又伟大的人生历程。
1967年,雷德聚大哥出生于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周后王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勤劳作挣下一点口粮维持生计。
1984年6月1日,雷德聚在上体育课时突然感到腿部异常疼痛。就到南阳卫校附属医院就诊。诊断结果为患了“骨结核”。后来不幸接二连三地降临到他的头上,病残、失学、失去年迈的父亲、母亲,又失去了姐姐。。。。。。
后来雷德聚大哥在不幸中学会了坚强,在熟读了各种中外名著之后,尝试着文学创作。颈椎以下失去知觉,不能趴在桌子上写,他就半躺在特制的大椅子上,左手拿着书本,右手凌空书写;右腿不能弯曲,左腿伸不直,每次写作只能坚持15分钟,他就架起双拐,轻松一会儿再写。自2001年至今,雷德聚大哥记录了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写出了近200万字的书稿 ,并在南阳日报、南阳晚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近100篇,并多次获得各类征文奖项。
雷德聚大哥自强不息、与生命抗争先进事迹先后被南阳日报、南阳晚报等南阳各大媒体报道,盛赞他是“南阳的张海迪”、“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2006年,雷德聚萌生了这样一个念头:建一个网站,及时将一些需要救助的对象发布到网上,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像他一样不幸的人们。
十多年来,在帮助别人的公益路上,雷大哥默诵着自己的初心,十年守望,只为给和他同样不幸的人们带去温暖,送去爱心,他奉献着,努力着,快乐着。
我仰慕雷大哥已经很久很久了,在网上,在报纸上常常看到雷大哥做慈善,募善款的公益善行。但是,我和雷德聚大哥仅仅见过两面。一次是2012年在卧龙区检察院举办道德讲堂,我站在办公楼的大门口等待,这时,开过来了一辆面包车,车门打开后,几个人抬下来了一个轮椅,而轮椅上斜躺着一个中年男人。在道德讲堂上聆听了他的事迹后方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公益哥雷德聚。午间吃饭时,雷大哥说,他要出一本书,是他写的自传,书名叫《半个脚掌走天下》。我说,现在出版机制改变了,出书要自费,出版后还有销售环节。雷大哥说,写自传对自己也是一个激励,生活更加充实。我们说着话时,照顾他的黄大姐,不时给他夹菜,可谓无微不至。黄大姐六年如一日地照顾雷大哥,真叫人感动。我了解到黄大姐的感人事迹后说,非常敬佩你的精神,一般人是真的做不到。
我第二次见到雷大哥是二年后在一所小学参加道德讲堂,活动中有一个环节为雷大哥募集生活费,我捐了钱,道德讲堂后,大家一起到海蓝岛美容学校,把大家的爱心款送给雷大哥。一行人走进雷大哥的住室,他正斜靠在轮椅背上,在电脑前写文章呢,当雷大哥双手接过爱心款,他激动地说,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我将把慈善公益事业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如今,富有爱心的雷大哥走了,他的精神长留在这个世界上,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他的高风亮节必将是我们砥砺前行的标杆。雷大哥的一生不算长,但是,他癔症的厚度却很厚;雷大哥执着做慈善的事迹也够不上惊天动地,但正是在这平凡之中彰显了崇高和伟大。雷大哥你慢慢走,一路走好啊。愿你在天堂里康健喜乐,岁月静好,来世安稳。天堂里没有病痛,没有悲伤,在天堂里你就继续干着你的慈善事业吧,那里不幸的人们也需要你的帮助。
2018年4月24日下午惊闻噩耗后作
20 残疾的身 勇敢的心
大河报2010年5月14日A11
因为残疾,他们显得弱势;因为残疾,他们所有的一切----生活、学习、创业,比常人都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但是,残疾虽然让他们付出更多,但却不能熄灭他们生活的希望之火,不能阻挡他们前行的脚步。很多残疾人凭着智慧、毅力和汗水,描绘出了美好的人生。
一个残疾人帮了300多个残疾人
语录:“只要我有一碗饭吃,就不会放弃帮助更多需要关怀的人!”
首席记者 郭启朝 通讯员 屈连文 朱立芳 文图
高位瘫痪,亲人相继离去。但他直面人生,为生活他开小卖部,为减轻病痛,他自学医书给自己打针。
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帮助更多残疾人,他苦学互联网知识,开办“南阳慈善广告网”。3年里,他通过网络募集到10多万元善款,资助残疾人300多个。
忍病痛上网 为帮更多人
近日,记者走进雷德聚位于南阳市汽车站附近的暂住地。“这是姐姐去世后,一位网友帮我租的小屋。”雷德聚一边说,一边坐在高高的椅子上,熟练地敲出键盘,更新着网站信息:“5月6日收到幸福人生群友爱心捐款300元,5月9日收到南召网友50元......”
雷德聚说,他用的旧电脑也是别人捐助的。由于颈椎以下都难以活动,雷德聚坐着上网时完全依靠臀部。时间稍久,就会疼痛难忍。因为够不到电脑键盘,他就找人特制了一个跟他脖子一样高的铁架子,看不到显示器,就做一个高高的椅子支起来。
面对这些困难,雷德聚说:“比起当初,我心态从容多了。”
年少患“怪病”突然变残疾
雷德聚说,1984年6月1日,正上体育课的他突然感到腿很疼,到南阳卫校的附属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患了“骨结核”。几天后,病情越来越重,双腿失去了功能。
1985年11月,为他的病残忧愁过度的母亲也被脑溢血夺去了生命。这让他非常痛苦,自残、绝食......可是,父亲滚滚而下的泪水打湿了他枯竭的心田:“人不能为自己而活着”,父亲如何再承担“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折磨。
雷德聚咬咬牙开始谋生。1994年秋,他在家开办了小卖部。
轮番厄运 让他更坚强
为减少病痛,他翻医书,自我治疗。针灸推拿、打针输液,他都学会了。
可是,厄运再次降临。2002年,父亲也患脑溢血不治身亡。父亲住院,使雷德聚债台高筑,生活再次陷入绝境。埋葬父亲后,他含泪投靠了姐姐。在姐姐家,他看了很多书,并开始写作,在多家报刊发表文章100余篇。
建网站募捐 帮扶更多人
自2006年开始,雷聚德又想做一件大事---建网站,及时将一些需要救助的人的信息发布到网上,让弱者得到帮助。
2007年5月,在经历重重困难后,他终于建立了“www.csgg.cn”慈善广告网站。
他为需要帮助的人广发呼吁。在他的帮助下,一名6岁的孤儿,每月会收到100元生活费;一名耳聋中学生,收到400元学费、一个助听器等。他说:“只要我有一碗饭吃,就不会放弃帮助更多需要关怀的人!”
善款他从未自己用一分
据悉,截至目前,雷德聚已通过网络募捐到10多万元,让300多人得到帮助。
但是,为自己的病,他从没花过这些钱。“雷哥现在左腿骨折长达一年之久不能愈合,他说啥也不到大医院治疗。”负责兼职照看雷德聚的小黄这样对记者说。
小黄说,长期以来,雷德聚的生活开支主要都是靠民政部门救助和他自己的稿费。“捐助他一分钱都不花,每一笔款项的具体用处他都会详细地挂在网上进行公示,接受网友和捐助者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