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觉醒后的心理变化,想法观点都是能量。
觉醒后发现自己的更多问题,勇于承认并平和的面对问题或他人的意见。不再喜欢在理论上和他人争输赢。觉得每个人的观点或感受都与自己无关,因此即使有人对自己的评论难听,也感觉和自己没有关系。因为觉得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心理世界里,而心里的想法都是一个人的一股能量。一个人的批评或指责或嘲笑的态度,都是一个人的能量状态,批评就是能量状态,指责和嘲笑也是能量状态,所以一个人的能量状态没有对错可言,从心里觉醒的人,不会和一个人的能量状态对立或计较,而是接受能量状态的人的存在。因为每种言行都是一种能量状态,正面或负面的感觉和想法都是一种个人状态,个人状态就是能量状态存在的真相,所以就不会与状态的真相去计较或对立。在可见的视觉范围内,是看不见个人的想法或问题的,但个人的想法观点或概念都在心里不停的冒出来,每一个产生于心里的想法观点或概念都是一种存在,都是一种能量,想法或观点就像分子一样,无法被眼睛看见,但又真实存在。如果A和B某人的想法或观点对立,就会形成A个人能量场和B个人能量场的对立,这种对立或对抗就是一场无形的能量战争,或者称为心里战争,因为对立或对抗的双方,将会在无形能量战争中被消耗至很疲惫,所以容易心累就是身心的能量被大量消耗掉了,所以感觉疲惫或精神状态很差。

在觉醒后心境更宽广,可以接纳别人的正负观点或想法,不再从小事中斤斤计较或感觉受伤。比如某人嘲笑讽刺自己时,会感觉到一股烦躁的能量袭来,会看见无形能量的一种交流。这种能量交流就是发生在嘲笑者和被嘲笑者之间,在这两人之间形成一次能量交流。嘲笑者身上的一股能量随着嘲笑的评论一起,发送到被嘲笑的人的身上,这个被嘲笑的人的能量场外就包裹着嘲笑者的能量。如果一个人身上的光,比评论者身上的光更亮,那么当批评或评论发生时,评论或批评者身上的一小股能量就会进入被批评或被评论者的身上。而被批评者或被评论者身上的一小道光能量,就会进入批评者或评论者的身上,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一种能量交流。所以说,心里的想法观点就像看不见的能量在交流。
给予是什么?给予什么样的能量是我们可以去执行的,执行批评或指责或抱怨和埋怨的态度都是自己,每个心里的感觉或想法都是自己的一股能量,所以执行本身没有对错,既能向正面执行,也能向负面执行。
例如某个人A被很多负面评论包围,事实上这些负面评论就是一团很大的能量,一团很大的沉重的能量就会在A身体外围形成包裹式,就像一个人的白衣突然变成黑灰色一样,A身体周围的沉重能量若无法及时立刻清理并转化,那么这个A就会感觉到疲惫或突然感觉很痛苦或恐惧,总之一定是很难过的。负面评论或批评指责的态度就是一种攻击,所以如果没有经常冥想,会感觉生活很累疲惫,因为不知道何时何地会有对自己的议论纷纷。因此想独处是明智的选择,当然看得越清楚就越想独处,这也是一个心里阶段。
在心理层面的觉醒是一种发现分裂的开始,如果从态度上去提升并执行,个人能量场才会得以转变。这个转变就是一种化沉重为轻盈的过程,比如家人的伤心痛苦就是一种让人疼痛的能量。有次参加葬礼,亲戚哭得撕心裂肺,只是拍一下她的肩膀给予安慰,感觉手掌很痛,现场还有很多以太存有围观并吸取人们心理上和情感上的痛苦能量,这当然是一场能量盛会,不但人多而且能量存有也多,黑压压一片。所以一个人伤心痛苦到极点时,这个人身上的能量就会吸引和他同样痛苦的以太存有,然后这个痛苦的人的能量会源源不断地进入以太存有的身体,这也是能量共振引发的一次交流,这也是在供养低等以太存有,或这时低等以太存有可以趁着某人痛苦或恐惧时进入个人能量场,这叫附体。
一个人的想法和感受不仅是物理的变化,同时也是能量场的一种变化。一个人很痛苦时就会在心理产生出一股能量,这股能量在心里冒出来不断在个人能量场内发散,之后就引来能量交流,会吸引同频率的低等以太存有到来,存有就吸取从个人身上发散的痛苦或恐惧的能量,这就是发生了能量交流。这个世界的真实就是这样子,从事情中发现真相就有答案存在。
想法是一种分子,观点或概念是一种分子,个人的感觉就是感受到无形分子的集合体,就是感受到看不见的个人无形能量场。你可以想象每一个自己的想法或观点,就像一面小镜子,在这小镜子中的便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