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投资故事想法

破解香港“兴起、繁荣、衰落”之谜?

2018-09-04  本文已影响409人  吃酒ChiJiu

一个人如果有稀缺性的技能或特点,就可以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赚取可观的财富。

国家、地区、城市也是这样。

香港,这个我最喜欢的城市,一样如此。

香港的几个稀缺性特点,让它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全球金融中心,在亚洲风光了几十年。

但也是这些稀缺性的慢慢丧失,使得香港经济慢慢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现象。

还有相当一部分香港人认为,香港经济的衰退,是因为1997年回归中国。

这话在我看来,是相当的扯淡。

人无力时,就会怪天怪地怪命运,通过指责别人,来掩盖自己的无能。

历史上,香港的三个稀缺性特点,让它抓住了三次大的发展机遇,奠定了现在的繁荣。

我先从“香港的兴起”开始讲起。

在我看来,香港是一座非常幸运的城市。

二战时,当日军一突破香港边界,没骨气的驻守英军就急忙投降,香港沦陷,进入日占时期。当二战结束,日军投降撤走后,留下的香港就像是一个死港,死气沉沉,毫无活力。

我在香港的几个博物馆,看到过香港当时的照片,根本没法跟现在的繁华联系在一起。

随后的国共内战中,蒋介石和国民党无能,在战争中节节败退,丢掉了整个大陆。

这时,开始凸显出香港的一个稀缺性优势——宽松自由的体制

在上海为首的几个繁华城市,许多资本家、富人、权贵,害怕新政权,想要撤离,但不想去台湾,怕被蒋控制,也不想去国外,水土不服,又嫌澳门太小,香港成为他们最佳的选择。

于是,上海、北京、重庆等大批有钱人,连人带资金、设备,陆续转移到香港。

香港,是英国殖民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政治宽松自由,竟然还有部分《大清律例》在实行,(比如,可以三妻四妾),而且,经济百废待兴,他们带过去的资金,足够过上“人上人”的富贵生活,还可以重建在大陆的辉煌事业。

特别是上海资本家们,让香港的兴起如虎添翼。本来,上海是东方之珠,有着亚洲第一大城市之称,但大陆新政权建立,随之闭关锁国,上海资本家们就跑到香港,在香港重建“新上海”,把香港打造成新的东方之珠。

旧中国巨量资金和精英人才的涌入,让香港经济迅速复苏,制造业、商业贸易、转口贸易开始兴起,给香港的繁荣奠定基础。

20世纪60~70年代,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香港因为稀缺性优势——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赢得巨大的发展机遇。

这次国际产业浪潮转移,同时诞生亚洲四小龙——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国民经济迅速腾飞。

60~70年代,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集中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把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低端制造业、轻纺业,转移到亚洲国家。

那时候,大陆闹饥荒、闹文革,大批老百姓逃到香港,为香港带来众多便宜劳动力,加之当时房地产才刚开始,土地廉价,大量服装加工厂、产品加工厂开始兴起,比如泡遍女明星的香港富豪刘銮雄,当年就是做吊扇起家,出口美国,挖掘到的第一桶金。

香港的自由港转口贸易也随之繁荣,包玉刚、董浩云(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父亲)因为香港的巨大转口贸易,而成为世界船王。

就像中国大陆90年代一样,大量资金进入香港,投资制造业、加工业、港口物流业,让香港刚刚复苏的经济,再添了一把火,香港开始走向繁荣。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郑先生我喜欢放在最后讲。

上述香港的两个稀缺性,还仅仅只能让香港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就像台北、汉城、雅加达一样,不足以成为全球级别的金融中心。

香港,这座城市最大的稀缺性在于,

它是一个通道。

它是一个资金通道!

中国大陆闭关锁国的几十年里,大陆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就是通过香港。

整个大陆的资金,通过香港流向全世界,贸易、投资、转(xi)移(qian)。

全世界的资金,通过香港进入中国大陆,贸易、投资、援助。

香港,就像一个资金管道,你可以想象下,无数钞票波浪似地涌入香港,又从香港泄洪般流出

反正,当我走在香港街头,看着这花花世界,就是这么感受到的。

时光回到1949年,当解放军打下深圳,准备跨过罗湖边界,想要解放香港时,接到中央命令,“对香港、澳门停止攻势,维持原有边界不变”。

香港被新政权定位于,通往全世界的窗口,是新中国跟世界交往的一个通道。正是因为这个稀缺性功能,让香港成长为全球金融中心,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并驾齐驱。

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新中国被绝大部分国家封锁,所有的贸易、投资中断,只能通过香港进行,如果香港也被解放,就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彻底中断。

从那时开始,新中国要向资本主义国家购买物资、设备、食品、药物等等,都是通过香港进行,大陆的采购资金,经过香港人或香港公司,进入西方国家。

而西方物资,(包括禁运物资),也经过香港进入被封锁的中国大陆。典型的是香港富豪霍英东,靠在朝鲜战争时,向大陆走私医药、军火,赚到第一桶金,随后被港英政府打压了几十年,否则以他的聪明才智,(房地产按揭制度就是他发明的),肯定是香港首富,而不是李嘉诚。

几十年来,潮水般的资金,涌入香港,流向全世界。全世界资金,特别在大陆改革开放后,也潮水般涌进香港,进入中国大陆。

郑先生我是做金融出身的,我很清楚的知道,当巨量资金流经一个地方的时候,肯定会带来无限商机。金融服务业、国际贸易业、国际物流业、房地产业随之发展到辉煌鼎盛阶段。

哪怕如同支付宝,大量买家和卖家资金,沉淀在支付宝,就算存个定期,赚一点点利息,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香港,这个资金管道的稀缺性功能,让它迅速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香港“成”于这些稀缺性,“败”也这些稀缺性。

香港兴起的第一个稀缺性——宽松自由,早已不是稀缺,亚洲类似的地区城市一大把。

香港繁荣的第二个稀缺性——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也早已不存在。香港富豪们,玩惯金融交易,炒惯房地产,对制造业、加工业早已看不上。

造成现在的香港产业空心化,香港经济除了房地产还是房地产,被四大富豪家族牢牢控制。

香港鼎盛的第三个稀缺性——资金管道功能,已经削弱大半。从深圳开辟特区、上海建立浦东新区开始,就已注定了香港的命运,所有大陆资金不会仅由香港出去。

中国大陆实行的是资本管制,所有大陆资金的进出,深圳、上海、北京、香港几地,成为主要的通道。并且,上海极力打造全球金融中心,设立洋山港、自贸区,想夺回“东方之珠”地位,而且,中央也有意无意在扶植上海。

这些,使得香港近些年来,除了政治制度宽松些,其他毫无优势,根本没有稀缺性竞争力可言。

虽然,香港还有一些小小的稀缺性优势,比如大陆富人,为了转移资金,还在炒香港房地产,香港股市更容易上市,大陆互联网企业赴港IPO。

但这些是螳臂挡车,阻止不了香港经济的止步不前、走向衰退。

因为,让香港持续辉煌的大陆资金,已经不全是通过香港进出。唯一的资金管道功能,并不是唯一了。

其实,中央对香港是非常厚爱的,无论是98年亚洲金融风暴,在索罗斯一帮炒家的咄咄逼人下,中央拿出为数不多的外汇储备,力撑香港当局,逼退金融炒家。还是,非典过后,大陆马上跟香港签订的CEPA,开通自由行,让香港经济走出低估。

回归的二十多年来,中央不停送给香港优惠政策,帮助香港经济增长。

但还是没有用的。

大量资金持续涌入,这个城市会有很多发展机会,会有活力,更加繁荣。

大量资金停止涌入,这个城市慢慢会像一潭死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