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何为“嗲”

“嗲”是怎么来的,有三种说法
一、来自东南部的吴方言
“嗲”与“作”是吴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使用及其广泛。
现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和福建蒲城。

其实吴方言与普通话没隶属关系,都属于现代汉语。即从根本上异于北方方言,两者风格截然不同,吴方言在国际上的地位是语言但官方只认为是方言。
由于吴方言没有像藏语一样形成自己的文字,加上经济高速发展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同时为了名族的团所以官方不给予语言的承认。这也就导致了吴方言在中国诸中最为堪忧。

吴方言从周朝至今三千多年悠久历史,底蕴深厚,那么问题来了“嗲”在几千年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嗲“是一个有底蕴的字。由于时间久远至今没有定论。但多数人认为源于常州。
在常州话里表示的”什么“与广大北方的”啥“相似。常州话里的”嗲“字就是古汉语的疑问词”底“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秋歌十三》”寒衣尚未了,郎唤侬底为“
《春末题池州弄水亭》"为吏非循吏,论书底书”
经过千年的发展的“嗲”
《现代汉语词典》1、形容撒娇的声音或姿态,如“嗲声嗲气“”嗲的很“ 2、好或者优异的样子。如”味道蛮嗲“,”这件衣服老嗲的“就是这件衣服很好非常时尚,很好。
百度词典:<方>:1、形容撒娇的的声音或姿态【affectedly,sweet,talk and act like a spolied child】 2、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得意或傲慢的样子【rever in;be proud of】侬嗲啥 3、优异【excellent;outstanding】 滋味真嗲
二、源于英文单词”Dear"

为了与时俱进《牛津英语大辞典》编辑部决定收录一些“时髦”的词。"dia"于2008年被收录。
"dia":形容女子和小孩撒娇的声音或态度。同时收录“diast"【嗲人】、”diastic"【嗲的】“diaism"【嗲主义】等相关词汇。
不过报道称”嗲dia"是来自上海的常用词“嗲”并称是源于英文单词“dear【亲爱的,可爱的】
《牛津英语大辞典》里关于”嗲“的起源与第一点所提到观点相悖。并且与源于吴方言有本质的不同,至今无人提出。”嗲“就这样成为了外来词汇。
也许是上海人喜欢使用”嗲“字。更是形成了上海嗲文化。加上上海国际知名度和自古以以来的对外交流使上海的”嗲“与英文的”dear"在意义上有相似之处,“嗲”才作为上海话收入《牛津英语大辞典》
三、“Staty”沙嗲
是印尼爪哇的著名菜式

马莱沙嗲风味
吃货请自行研究
“嗲”也是”好“的同义语,充分而恰当地的表现了上海美女的让人魂牵梦绕的神情,而北方的姑娘们大多不知“嗲”为何物,她们为这种嗲找了另一个名词,称之为“犯酸”。但是在上海,“嗲”作为人们所认同的文化形态,正在悄然对女性进行塑造。
不说到嗲,就没有上海人的味道。说一个人“嗲”是褒义,说一个女人“发嗲”是贬义。因为“嗲”是从里而外的焕发,“发嗲”就像吃气球一样吹出来的。发嗲与嗲的关系,类似东施效颦
-----------百度百科嗲文化
不同地方对“嗲”的意思理解也有所不同。在江浙沪包邮区一带多数指的是褒义对女生的一种赞美。不过也随语气的改变而改变。
但在北方方言区,“嗲”多数带贬义。例如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西北部一带“嗲”指过度卖萌,与“作”同意。所以与以上几个地区的朋友交往要慎用“嗲”字了。


留言在你的家乡“嗲”是褒义还是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