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里走出来
2018-10-24 本文已影响121人
大侠如风
论语有云:“不读诗,何以言"。这个论调祸害了诗人们几千年,从诗歌的产生,诗歌的流传方式来考量,《诗经》似乎被神话了。
人类起源之后,文字在生产与生活中诞生了,原始部落在凝聚人心、促进繁衍的过程中,一些仪式性的语言出现,形式上有韵律,内容上有朦胧感,这就是最初的诗歌。诗歌在最初的传颂过程中,本质不是艺术,而是巫术。
诗性语言比理性语言更具说服力,这是我们“原始大脑”的基本认知模式所决定的。形式上的韵律感和内容上的朦胧感其实存在着一种共性,那就是“和日常语言划清界限”,它的意义就是使诗歌活动的参与者跳脱出现实生活的感觉和经验之外,而这种体验,本质上就是一种宗教性的神秘体验。哲学家所谓的审美体验和心理学家所揭示的宗教体验其实是高度相通的,甚至可以说就是同一回事。
《诗经》为中国传统所塑造的与其说是“诗艺”传统,不如说是“诗教”传统。在诗教传统里,诗歌用来约束性情,而不是放纵性情。“正人君子”对诗歌文学性的警惕与忠告。文学创作会充分宣泄一个人的才思与性情,这很容易使人进入一种自我膨胀的精神状态,性格变得浮夸,做事流于轻率。
孔子时代的《诗经》篇章是混迹上流社会的必备技能,一个人“不学诗”就真的“无以言”。诗歌语言的“节制、含蓄、超脱”使它适合成为贵族社会里的奢侈品,发挥着无用之大用。
诗歌越是平民化,诗的社会价值就越高。让我们生活在诗意的世界里,永沐清新之风,乐享生活之美好。
诗意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