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人间美味,享清欢生活
尝人间美味,享清欢生活
写读后感 ,写一个作者一整本书的读后感,还是散文形式的读后感,于我,还是第一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汪曾祺这个著名的作家,一点儿也不陌生。喜欢看他的散文,但每每看,都是走马观花,过了没有入心没入脑,这次借共读的机会,实在是给了自己一个强制读下去的理由。
一拿到《人间有味》这本书,就非常喜欢,线装本,复古风。封面绿色,环保感。写的人间烟火味美食味,绿色中也能得到体现吧。
这本书具有很浓烈的中国味。东西南北方的民间美食,汪老是口福太好,都尝得差不多了,他尝过美食,写美食,如美食在眼前,很是开味,每每吃饭时,就会味口大增呢。汪老自己还总结了四方美食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那像我们,吃着东西就觉得好,完全不能写出这样的感觉来,大家还是大家呀,我们的榜样。
《人间有味》这本书一共收录了汪曾祺的41篇散文。共分四辑——《四方好食》《至味在人间》《吾家小史》《那时巷情》。
辑一讲的是四面八方的好食,共有11篇。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从野菜到大鱼肉,从烤到煮到蒸,从饮食到文化的融合,汪老是吃得顺,写得顺,可见其写作功底深厚。一样的吃,云南过桥米线,故乡元宵,淮安的狮子头……他却吃得如此有诗意,还引经据典,令人不由得心生敬佩。
辑二讲的是至味在人间。这个味不光是食物的味,有为作品写的序言,有写到古人对吃的研究,有讲到下酒的菜,茶的味等,读着读着,对汪老的学识和见识,以及他对生活如此的热爱而崇拜。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怎么能尝不到人间的至味呢?在汪老笔下,美食是一种文化,一种境界,一种对生活的态度,这样闲散读读,真是觉得很幸福。
辑三是家族的成员小史。从描写家乡到家人。“多年父子成兄弟”,是他父亲 的名言。文章中写到了汪老的父亲是画家,会刻图章,还会摆弄各种乐器。有他父亲对他的这些熏陶他也成了一代文人宗师。
辑四是那时巷情。“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是呀,巷道也好,胡同也好,都属于历史的过往了。这一点,汪老是看得真切。
这本书就像一部高明的菜谱, 跟随汪老一起尝四方的美味,品各种菜肴文化,尝美味,同时也享受着美味带来的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