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思可得其解 5月5日

2018-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叶儿含风

百思可得其解。翻阅敦朴楼的微信《王树人:中国道思之我思》文中对中方的悟象性思维与西方的言语中心思维进行剖析,言语简炼易懂,是真高手。也引发了对中美教育交流的一些思考。

          一、互补是共存的根本源由。“儒道互补”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儒家推崇济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个人或民族或国家,从而不断提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道家讲究超越,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从而不断地滋润浪漫情怀与灵魂品质。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肯定存在一定的补充性,互相取长补短可以变得更加完美。当问及什么是好老师时,Linda老师提供了中美优质教师的不同回答。中国老师说:“When a student recognizes you a person they will pay attention to the academic learning in your claddroom put in sffort to learn your subject.”(亲其师,信其道)美国老师说:“I think knowing your students and making sure they know you care about them goes a thousand percent to getting results from them.”(亲其生,得回报)。中美双方都以学生的价值判断为基础,中国学生以教师好不好、教师的认可度为前提,中国自古至今强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有东西并让学生信服了,学生才会信其道而成为教师期待的模样。而美国学生是以教师有否了解他并提供适合的教育教学为前提,美国强调“尊重差异”“尊重选择”,学生喜欢了就会积极去上课,所以“出勤率”是美国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重要标识。教师水平高与给不同学生不同的适合的教育教学,两者结合就是完美的教师及鼓育。

          二、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人们常说“百思不得其解”,主要是因为人们常常在自己的思维定势里转,所谓“灯下黑”就是这个思维定势的极端表现。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习惯于“理性思维”,习惯于“酒香不怕巷子深”,习惯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既定的理性思维下,无论思多少次都会得到相同的结果。在反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时候,并不表示“己所欲必施于人”是对的,Jessica 带人带钱去贵州贫困县做STEM课程失望而归,上海派60名数学教师到英国支教活动没有被推广,就是例证。真让人疑惑: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被接受呢?

百思可得其解 5月5日

        三、百思可得其解。要进行创新或者推行新的项目,就要有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这非常人非常事,用中国话说就是要有悟性,放下理性,放空自己,百思后可豁然开朗。用韦伯的知识深度理论说,你需要在理性思考到极限时再延伸一下,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美国课堂平移至中国,要做长久,美国课堂必须提炼成模式,这样中国教师就可以进入“从模仿到活用再到创新”那种浸润在血液里的专业发展程序。没有模式,要模仿人,中国教师做不来,因为美国教师和中国教师基本上是两类动物。但美国课堂恰恰没有模式,因此,这个“gaps”需要Jessica等国际教育人去补上。同样的,中国基础教育的优秀经验对外输出,也需要进行学生个性化学习活动改造,让“gaps”不再成为教育交流的鸿沟,让使西方孩子在个性化活动中得到中国智慧帮助而更好地成长。

百思可得其解 5月5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