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爱与恨(一)

2019-04-12  本文已影响0人  _gyh

1889年4月26日,奥地利维也纳,一个显赫的家庭里诞生了第八个男婴,他老爸卡尔给他取名: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家族这一代里最小的孩子。

世纪之交的维也纳,正如它在欧洲中心的地理位置一样,蓄满20世纪欧洲文化和艺术的的历史张力。人类思想的每一个领域,人性之光,新旧交替——纳粹的疯狂、弗洛伊德的梦、勋伯格的音乐、阿道夫的建筑……古典欧洲文艺的光芒,不可避免掉入维也纳这片巨大的历史车轮,被碾压、破坏、一文不值,同时不可避免向前迈进,按克劳斯的话:

“研究世界毁灭的试验场”

维特根斯坦家族,钢铁大亨,贵族世家,富可敌国。1898年,维特根斯坦9岁,他爸卡尔已经积聚起巨大的财富,竟放弃了所有生意,转而投资美国证券。作为那个时代最成功的企业家,卡尔意欲占有文化,灌输他自己的成功典范,拒绝将孩子送上维也纳的学校,决心将他们带到自己生意帝国的某处。但事与愿违,随着两个儿子不堪压力相继自杀,卡尔终究放松了对小维特根斯坦的管教。

在老爸的影响力下,小维特根斯坦从小见识社会名流、对音乐家艺术家的创作耳濡目染,对艺术产生浓厚兴趣。他很享受这种状态:天才包围,玩弄身边的乐器、机器,投入到父亲设好的技术兴趣中,10岁,他动手做了一个可运转的缝纫机——津津有味地玩了起来。

从小,维特根斯坦就是个乖乖仔,胆怯且屈从,被送上林茨中学做技术性的学习,脱离了特权阶层的圈子里生活。除了宗教课,他成绩基本上很糟糕,郁郁不安,还被工人阶层的孩子们取笑捉弄。维特根斯坦,在某种侧面,隐蔽了他本真的性情,促使他对自身的怀疑和追问

——坦白还是讨好?面对抑或逃避?诚实,还是说谎?

没有答案。

叔本华的意志论,是路德维希的第一个哲学来源,后来他读到魏宁格,读到他对康德的曲解——正如道德一样,天才不仅是高贵的抱负,它甚至是一条绝对律令——这深深刺激了年少轻狂的路德维希。

——维特根斯坦自知不是天才,他不敢面对自己的声音:“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没有天才的本分,没有活着的意义感,愚钝、自卑、冷落、羞耻、不被认同,他设法让自己表现更优秀,同时也拒绝讨好别人,矛盾,不安,怀疑、痛苦,折磨了他整个青春期。

后来,魏宁格自杀了,在维也纳,他被视为对悲剧精神的抗争,对人类苦难的勇敢接受——这甚至引发了大大小小的自杀效仿,维特根斯坦无法不受到震惊。

再后来,离开林茨中学那年,他崇拜的物理学家玻尔兹曼也自杀了。自杀阴影笼罩在维也纳的天空中,活着甚至成为一种及其羞耻而懦弱的行为,这深深刺激了维特根斯坦,他本志在物理学、工程学,在父亲的催促下,来到柏林学习机械工程。“自己在世上是多余的”,他的希望、理想、人生意义毁于一旦,自杀念头不止一次萦绕在他心头。

正如整个奥地利,欧洲中心,不安、怀疑在滋长,旧的知识论被毁坏、形而上被撕裂,绝望和希望,乌云和曙光,笼罩在欧洲知识界上空。艺术依然欣欣向荣,但一种新的、痛苦的、毁灭性的思考,如雷声滚滚而来。

直到22岁,他来到英国,遇见了罗素。

(未完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