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

一眼成永恒

2016-09-25  本文已影响106人  rebacca何

从前的日色变得很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20世纪四十年代,布拉格

战争摧毁了太多东西,幸好这个雕像还在。

诺瓦克对兰心说:“我们来约定一下吧,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邮政系统也瘫痪了,所有的联系方式都被切断,所有的朋友都不在了。如果我侥幸活着,城市可能会重建。但是伏尔瓦塔河不会消失。我依然在这里等你。就在这河边的雕像下    等你。”

六七十年过去了,诺瓦克依然遵守着自己的承诺,几十年来每天都会到河边的雕像这来等着他美丽的兰心。他说他们曾经约定过,他知道兰心一直在等他。现在诺瓦克终于知道去哪里找他的兰心了,和她团聚了。所以诺瓦克很安详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一眼成永恒,承君此诺,必守一生。

20世纪五十年代     中国东北

这年十八岁的赵丹枝在寄居的舅舅家认识了在沈阳农学院的大学生吴同远。赵丹枝还记得第一次见吴同远的样子。穿着青色中山装,戴个帽子,他是南方人,个子不高,像个学生。很快,赵丹枝爱上了吴同远,最初吴同远以为赵丹枝是这家的保姆。赵丹枝承认,是自己先爱上吴同远的,就是自己先动心了才如此痴情。

还懵懂的 花儿和少年

眉梢眼角带电 近情情怯

花儿长发披肩 少年似同学

纯净但也热烈

未经事的     花儿和少年

辗转唇齿之间

在静谧里的爱恋 有嚣张的气焰
最扣人心弦

经舅舅介绍,还懵懂的花儿和少年赵丹枝和吴同远谈起了恋爱。吴同远带她去书店、去看电影,给她买冰淇淋,都是从来没有过的快乐事。他让她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自己从未想过的幸福的世界。他还教她识字,她因为学不会,所以不太愿意学。在赵丹枝的回忆里,她经常帮吴同远洗衣服收拾房间,而吴同远休息时会到家里吃饭。两人就这样相处了一年多,而在赵丹枝的记忆里这是最甜蜜的恋爱。

1954年,吴同远和同校一批学生要去上海学习两年。赵丹枝记得,在分开前那段时间,吴同远对她非常好,说了很多甜言蜜语。“我一直记得上火车前他说‘别嫁给别人,两年后我回来娶你’。”赵丹枝说。

这就是吴同远对赵丹枝说的最后一句话,在赵丹枝心里就是一种承诺。这一句承诺让她整整等了60年。

拒绝相亲,今生就等他一人

在接下来等待吴同远回来的两年中,赵丹枝跟随舅舅搬到了长春。舅舅家经济条件每况愈下,赵丹枝不得不出去做保姆贴补家用。赵丹枝说:“他给我写信,我就找人代写回信,坚持了一年多,后来就中断了。”

两年后,赵丹枝曾去沈阳找过吴同远,发现他根本没回来。吴同远的同学告诉她,吴同远在上海和一个女人结婚了。

赵丹枝一直得不到吴同远的消息,执着地等,对所有相亲对象一概不见。1978年,舅舅去世,赵丹枝离开舅舅家,做保姆为生。1982年,赵丹枝的舅妈去世后,他们的子女找到赵丹枝并告诉她,他们的爸爸说过如果赵丹枝终生不嫁,就将桃源路的房子给她,怕她老无所依。

80岁的她,希望今生再见他一次

这年赵丹枝已经48岁了,在漫长的等待中,赵丹枝没有吴同远的任何信息,但她依旧不死心。在赵丹枝的认知里,像吴同远这样有文化的人是不会做出不守承诺的事,直到现在她仍坚信一点,吴同远还活着,吴同远有难处。留一点悬念,才明白体谅是对峙中的善莫大焉。也懂得虚弱是险恶时的情有可原。有些昨天 是今天渴望的明天。

问起赵丹枝是否担心一个人孤独终老,赵丹枝说,即使找了别人,也无法代替吴同远的位置。

赵丹枝说,吴同远离开时她才20岁,现在她80岁,不知道今生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他……

那过去的 花儿和少年

隔着青春和我 正面背面

笑我庸俗肤浅 一脸不屑

许下情比金坚

是谁曾想要把爱爱成金曲和诗篇,谁又料想会把爱爱成账单和苟且。

心之念念 ,那是岁月里的盛典。

花儿与少年 踮起脚闭上了眼。

ps:一直羡慕从前那些为了一句承诺就信守了一辈子的人。因为现在的誓言都说的太过容易,可是却没能有几个人真的为了一个承诺来等待一个人一辈子。从前的车马信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