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市 • 遇见 • 青莲世第
春日,一大早地就被鸟鸣声催醒,再一看窗外斜风细雨,后山新绿盎然,不知怎么回事就想到了浦市,不知道那古街、民宿、木楼在此春雨的笼罩下,又是何等地意境?
这一想来,就突然决定去浦市,邀了几个好友,趋车前往。
只一小时的车程,浦市古街就已在眼前。昔日的荷花池现在还在凋零之中,看着大片全是枯枝黄叶的荷塘,以及塘边的小径和古亭,不难想像出它们曾经的美丽。
往河边方面走一小段路,便是防洪堤,路面平坦宽阔,真正是个散步的好去处。
边走边欣赏着河岸风光,不经意间,民宿“遇见”便在了眼前。
“遇见”是青年作家李菁将自家祖屋改造成的一间民宿,我早已闻其名,今日终于“遇见”。
它的大门配合着古城的古朴风格,木门,贴着年画、对联。
推开门,一座两层小楼呈现在眼前,楼前还有个小小的院落,摆放着木椅、木桌,盆栽、花木,一种娴静、雅致的气息沁入人的心田。
走进小楼,里面一派古色古香之中又蕴含着一股小资的清流。桌上花瓶里插着新鲜娇艳的玫瑰,靠墙一排书架,上面摆着李菁出版的书籍。
我翻了翻她的书,看到了著名作家红娘子给她写的序,这才知道,原来她还是红娘子的表妹。
她的文学创作生涯是不是因为受到了表姐的鼓励和指引呢?
我们正在那里照相,走进一位男服务员,穿着古朴宽松的服装,据说他是“管家”。
我们心里有一点不安,只是来参观又不来住宿,会不会要遭到冷脸,或是被问:“你们要住宿吗?”
没料到,这位“管家”不仅不来“强制消费”,还为了方便我们照相,贴心地为我们开了灯。
于是我们开始攀谈起来,他热情地邀请我们看看他们的后花园。
走入后院,才发现这里还有一片天地,后面还有一个玻璃房和几间客房,据“管家”介绍,这个玻璃房还在装修,准备用于客人喝茶、聊天。
后院仍然是一个精致的花园,有一个较大的长方形的木桌和几个藤椅,旁边的小径有小小的水池,用石头砌成的,上面用石头雕着小小的龙头。
花木仍是必备的装饰,整个后园是露天的,虽然不大,但让人感觉出一种浓浓的文艺范儿。
想来住客多的时候,这里坐着喝茶、聊天一定是很放松舒适了。
走出民宿,我们又走入了古街小巷。
脚下是青石板路,旁边是原汁原味的古民宅。
漫步在这里,让人的心境越来越澈亮。
小巷安安静静的,人不多,身边的那些小吃铺飘出来的香味和烟雾却又彰显着古街该有的热情。
已经到了中午了,我们决定去“青莲世第”吃饭。
“青莲世第”和“遇见”一样,也是浦市的一大品牌。
如果说“遇见”体现的是“精致”,那么“青莲世第”体现的则是“古韵”。
“青莲世第”是当地人一所古宅改造的。它保持了古宅的原汁原味,在原有的基础上的进行了维修、装点。
它是一座小小的四合院,里面的房间全是木制的,而这些不是以后修建,基本上保持了以前的原貌。
只是老板独具匠心,在给原木房加固、修缮之后,加入了文化气息。
走入二楼茶室,墙上挂的是字画,桌上摆的是文房四宝,一个中年女子正在那里煮茶,原来她就是这里的老板。
她热情地邀请我们坐下来品茶,言谈之间,得知她本是一位小学教师,因为创办“青莲世第”,竟然抛弃了铁饭碗辞职。
她说我辞职的时候是四十二岁,人都劝我别冲动,毕竟只剩十几年就可以领退休工资,舒舒服服地过老年生活了。可我觉得正因为只剩十几年就退休了,我更要珍惜这十几年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与那个递交了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女教师真是太像了。
一个有思想的人,从来不是为了等自己老去,而是趁着还没有老去的时候,追求自己的梦想。
吃饭的时候,我们邀请她一起吃,她欣然应允。恰在此时,屋外春雷滚滚,大雨倾盆,而我们在一起,却相谈甚欢,暖意融融。
大雨刚歇,我们告辞返回,她送我们至门口,我再看一眼“青莲世第”几个大字,更加感觉文化情浓。
原来,人在旅途,让人最回味的不仅仅是风景,还应该是路上遇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