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成长励志癌症互助

你听说过鸭肝抗流感么?

2019-04-09  本文已影响31人  愈路

原创:愈路小组 | 查看原文

你听说过鸭肝对抗流感吗?

你听说过绿茶缓解失眠吗?

你听说过洋葱治疗感冒吗?

……

像这样五花八门的疗法、产品,以及它们那“神奇”的疗效,你是否曾经也被安利过?

你想知道为什么人们对它们趋之若鹜,甚至愿意一掷千金吗?

让我们从一款“传奇感冒药”说开去

与“神药”的初遇

在医疗技术先进、价格也高昂的美帝,如果人们偶感小恙、发烧咳嗽,若不愿硬刚或者排长队就医,病人往往会选择去就近的药店、超市购买一些非处方药(OTC)。

最近,二姐一家就受到了病毒性的感冒困扰。缘分使然,在寻找治疗感冒的茫茫药海中,二姐与一款古老的传奇神药,对上了眼神。

这是一款法国进口的感冒药,它的本尊是长下面这个样子的:

(Oscillococcinum 包装,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评论,好评如潮:

(评论来自某药店官网)

二姐立刻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神药”气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二姐决定进一步了解。

果不其然,真的是一个有故事的药———这是一款 “顺势疗法”药物。

那么,何为顺势疗法呢?

什么是顺势疗法(Homeopathy)?

顺势疗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百多年前,由德国医生萨穆埃尔·哈内曼所创立。

(萨穆埃尔·哈内曼,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核心思想包括两点:

 以同治同

疾病,能够被在健康人身上导致与这种疾病相同症状的物质治好。

因为这样的物质既然能产生出与疾病相同的症状,那么这些“假症状”就能替代掉原有的真症状。

然后呢,真症状再自行原地消失。

最小剂量定理

这样的物质需要稀释后才能有疗效,稀释的倍数越多,其作用效果越强。

我能想象此刻的你,大概一头雾水,满脸黑线。

没关系,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例子1: 洋葱治疗感冒

当闻到或者吃到洋葱,健康人会出现打喷嚏、鼻子酸、流眼泪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按照“顺势疗法” 的“以同治同” 原则和“最小剂量定理”,洋葱稀释液就能治疗感冒。

真是暖暖的,很贴心呢。

例子2: 金鸡纳树皮治疗疟疾

金鸡钠,一种原产于拉丁美洲的树木,正常人如果食用金鸡钠树皮会出现发烧、冷战等类似于疟疾的症状。

根据顺势疗法,只要服下这碗“金鸡纳树皮提取物百万倍稀释液”,便能助你早日战胜疟疾。

例子3: 绿茶治疗失眠

众所周知,一杯香茗可以让人神清气爽、精力充沛。这与在深夜因为思绪太多 、精神振奋而失眠的症状相似。

别怕,干了这杯冲淡的绿茶,助你一夜好眠。

是的,不要怀疑你的眼睛!

你没有看错,这就是顺势治疗的“核心思想”,简(hu)单(shuo)直(ba)白(dao)。

这这这这,还有人会信?

不仅仅有人信了,而是一大群人信了。

无论是洋葱治疗感冒这样的民间偏方,还是顺势疗法衍生出的不计其数的药物,在西方世界可以说是大行其道。

一些“顺势疗法”还被法国、比利时等国家列入医保项目。许多名人,包括英国的查尔斯王子,都是顺势疗法的忠实粉丝。

而在美国,顺势疗法产业也拥有着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以至于在百年之前,就被立法保护为“不需要走FDA临床试验的流程”的“药物”。“顺势疗法”也早已成为年产值高达数十亿美元的产业。

(顺势疗法医疗届作出杰出贡献人员的聚会:香港顺势疗法医学会会长杜家麟教授与英国王子查尔斯。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社会各界对“顺势疗法”的反对声浪一直不绝于耳。

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内的多家权威机构,都多次向大众发出过对“顺势疗法”有效性的质疑,以及潜在的风险的警告。

甚至还有悲剧发生过:以顺势疗法为理论基础的,含有天然成分颠茄(一种有毒物)的宝宝出牙片,曾导致数起儿童死亡和几百起儿童不良反应。

(因含有颠茄成分且稀释不当,最后被召回的宝宝出牙片)

然而这一切,都无法撼动“顺势医疗”在欧美人民心中的地位。

凭着其深刻的民众基础,和系统内部的逻辑自恰,“顺势疗法”仍然在医疗条件先进发达的欧美地区,一枝独秀,撑起一片信仰的天空。

时至今日,文章开头所提及的 oscillococcinum这种顺势疗法的感冒药物,在美国某知名药店的官网“感冒/流感”分类药物中仍然脱颖而出,销量排名高达第12位。

这到底是款什么样的药物?

神奇感冒药的前世今生

这一切,还要从1917年西班牙大流感谈起。

当年,一位26岁的法国军医Joseph Roy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流感病患的血液中似乎有一种奇怪的微生物:它们看上去像是一种包含“两个大小不同的,快速震荡的球”的“细菌”。

这种“细菌”大小形状各式各样,有时不能用显微镜看到,有时又能看到很多。因此,Roy医生于是把这种细菌名为“oscillococci”(oscil-: 摇摆,-cocci:细菌)。这里,我们就称它为“一起摇摆菌”吧。

后来,Roy医生又发现这个“一起摇摆菌”普遍存在于梅毒、水痘、麻疹的病灶中,甚至在癌症病人的肿瘤和血液里,也发现了它们的踪迹。

凭着久远的生物学背景,二姐猜测Roy医生当时所描述的“一起摇摆菌”和人类体内普遍纯在的一种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十分相像。

(图片源来自《工作细胞》)

但不管怎么样,当时的Roy医生被这个巨大的发现震惊了。Roy医生脑洞大开,立刻联想到了当时著名的“顺势医疗”。

因为根据顺势医疗“以同治同”的理论,如果有普世的病症(广为遍布的“一起摇摆菌”),就有普适的解药(能替代“一起摇摆菌”的“一起摇摆药”)。

“若是能找到其他含有‘一起摇摆菌’的物质, 不就能治疗流感、梅毒、水痘、麻疹和癌症了吗? 妥妥的拯救全人类的大事业!”

想到这里,Roy医生动力值已满格。

( 图片源来自《中华小当家》)

像上古的神农一样,Roy开始如饥似渴地为全人类的福祉四处搜寻着。

他到底找到了什么?我们细看Oscillococcinum 的有效成分,上面写着:

Anas barbariae, 200 CK

从这里,我们能看出什么端倪吗?

在拉丁语中,Anas barbariae是 “野鸭” 的意思。顾名思义,神药的主要成分,来自鸭子。

究竟是何方神鸭?

小黄鸭? 不是 

北京烤鸭?不是

唐老鸭?不是

可达鸭?不是

它?是它是它就是它!

被Roy医生选中的,可不是一般的鸭子,而是来自于舌尖上的法国的肥美鸭子( 疣鼻栖鸭:Canard de Barbarie)。因为在这种鸭子内脏中,他再一次发现了“一起摇摆菌”。

在法国美丽的湖畔,传承百年的神药oscillococcinum 就此诞生。

只不过这一次,他尝的不是百草,极有可能是百禽。

另外我们注意到,此药的成分标注上还写着:200CK。这是神药剂量。毕竟抛开剂量谈药效,都是耍流氓。

为了理解这个成分,我们就先来看一看“神药”的制造过程:它采用传承百年的“古法炮制”,其主要步骤大致可分为“萃取”和“加强”两步。

萃取

将天命之鸭的35克肝脏、15克心脏取出,放在1升的胰液、葡萄糖的混合液中。

然后在无菌环境中放置四十天,最后得到一种较为均匀的粘稠物质。

这,就是神药的原液。

(图片来自网络)

加强

为了“加强”神奇原液的效用,原液需要稀释,其过程采用“克式稀释法”。

简单地说,就是先把盛有原液或稀释液的容器倒空,然后再加满水。

200CK,就是重复以上动作200次。

(“加强”步骤流程图)

按照每轮稀释100倍保守估算,在200轮操作后,原液一共被稀释了1:100^200倍,相当于10^400。

至于10的400次方是什么概念,宇宙中的粒子总数不超过10的100次方。

经过加强步骤之后,剩下的恐怕只有人类的生命之源了。

“神药”之“历史悠久,药物天然,无毒安全”,没毛病!

奇效,你从哪里来?

那么,问题又来了。

为什么受过良好教育的歪果仁会相信这个神奇(gun)感冒药?为什么它好评如潮,且不乏“药到病除”的评论? 为什么“顺势疗法”一直受到不少欧美人民的追捧?

这里需要面对一个不争的事实———许多人吃了这个药,感冒的确就好了。这就能代表是这个药治好了感冒吗?并不能,因为“相关并不意味着因果”。

那如果不是“神药”,又是什么治好了人们的感冒?

其中一点,归功于人类强大的免疫力。

对于大多数免疫功能健全的人来说,普通感冒病毒,各类常见寄生虫,甚至大多数潜在的癌细胞,消灭起来都不在话下。所以很多弱病毒引起的疾病,常常等一段时间,不用吃药,病自然就好了。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病人刚好选择服用了某种药物,病好了后,病人会自然而然认为是这种药物起了作用。所以下一次,病人可能还是会选择同样的药物,并坚信自己能被这种药物治好。

这就引申出了另外一点:安慰剂。

(图片来自网络)

顾名思义,安慰剂就是没有效果的,作为“安慰”作用的药。当人们吃下安慰剂后,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服下药物后,病人对治愈的主观期待值提升。因此,他们会开始更加关注病情变好的诸多迹象,而忽略病情加重的征兆。于是病人腰不酸了,腿不痛了,吃嘛嘛香了。

这就是著名的“安慰剂效应”了———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很显然,安慰剂效应源于心理上的自我暗示,这种效应有多强大?

(图片来源:猫和老鼠)

安慰剂能产生所谓的 “药理反射”效应,如同“条件反射”———巴弗洛夫的狗学会了将铃声和食物联系起来,而我们的大脑学会将“吃药”的行为和“症状变好”联系起来,并产生各种复杂的化学物质来让我们感觉舒服。

一旦建立起这样的反射,即便使用安慰剂,大脑中对“真药”记忆的调取和重温,也会产生舒缓症状的效用,造成“以假乱真”的效果。

例如,医生会将维生素c作为处方药给予失眠患者,并告知患者药物为安定。神奇的是,大部分病人都能在服用维生素c后安然入眠。

有时候,即使用的是真药,这种心理暗示也会大幅影响人们对药效的感知。有人做过实验,如果悄悄给术后患者注射止痛药,要达到同样的镇痛,效果需要的剂量是护士公开注射给药的两倍。

一些研究结果也显示,安慰剂效应的产生与吃药的环境、给你药片的人,仪式感和与之相关的遭遇也有关。

(二姐强烈怀疑,通过仪式感制造安慰剂效应的策略早就被各路商家玩转了)

总之,安慰剂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为它的作用群体是人类——有着高级情感意识的社会化动物。

我们经常会看到安慰剂效应会“传染”的现象,因为心理暗示具有 “信则灵,不信则不灵”的特点:只有“相信”的人才会使用,为安慰剂效应在他们身上的产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理学里,与此相关的一种现象叫“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这个效应是指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信任和崇拜的人与物的影响和暗示。

所以,当你机缘巧合对某种药物亲测“有效”后(实为自愈),热心地推荐给遇到同样病症的朋友。你的朋友信任你,所以很大概率会从你成功的经历中,迅速建立强大的心理暗示。

不难想象,当他们使用药物时,安慰剂效应发生的概率会大幅增加。

周而复始,安慰剂效应在人们口耳相传间,不断延续和放大。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神药” 会圈粉无数了。

安慰剂效应的发生非常普遍,因此为了防止它的干扰,在药物的临床试验中往往会采用“双盲” 模式———不仅患者,连医生都不知道患者吃的是真药还是安慰剂,避免聪明的患者从医生处洞察出任何关于药物信息的蛛丝马迹。

(双盲试验,图片来自网络)

除此之外,药物的临床试验也会严谨地将“安慰剂效应”和“自愈的疾病”区别开,以免两者混淆产生误差。

虽然安慰剂效应很神奇,但效果有限。所以,千万别指望着它治病。

你被“套路”了吗?

受到了“传奇感冒药”的启发,两位来自美国著名大学的生物学相关专业在读博士生,决定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将国外先进医疗成果,一款最新的治疗厌食的药物“匹安他柰” (Plateaumaluspumila)带到中国市场,造福广大同胞。

(匹安他柰(Plateaumaluspumila)产品设计图) 

苹果(Malus pumila)乃蔷薇科果实,性平,味甘。

作为一种古老的水果,在《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圣经·旧约·创世纪》、牛顿万有引力的都市传说、神秘东方古国城邦当代广场舞BGM中,都有记载。

苹果中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维生素。健康人服食苹果5粒,会有饱腹感,出现与厌食拒食类似的症状。

《伊甸园与亚当的堕落》局部————老扬·勃鲁盖尔及彼得·保罗·鲁本斯

根据欧洲皇室推崇的顺势医疗原理,经过特殊方法锤炼的苹果的提取物,用来治疗因为各种原因,包括酒足饭饱、心情低落、甚至癌症化疗引起的不愿意进食行为。

匹安他柰(Plateaumaluspumila)沿用传统古法提炼,科学之父的智慧在历经岁月洗礼后在如今被唤醒。

匹安他柰采用原生态青藏高原苹果,从源头把关品质。每年寒露之日后的第一个晴朗的午时之前,高原苹果都会在野生环境下被采摘。

我们用最淳朴的原始讨价方式,从经验丰富的摘果团队中购得天然无公害的高原苹果,无中间商、采购商,真正让利给客户。

匹安他柰制药工艺采用第三代低温气流细胞破壁技术,经过2000次克式稀释法加强,并与辅料(葡萄糖)精心酿制而成。

制作过程在氮气环境下进行,全方位保证在原料成分不被氧化,保留来自高原的纯净清香味。

世界之巅的纯粹

匠心独运的别致

不忘初心的坚持

为了进一步了解匹安他柰(Plateaumaluspumila),记者有幸在医学院实验室中采访到了两位正在忙碌的博士生。

问:是什么动力,让你们选择了顺势医疗呢?

答:顺势医疗纯天然,无副作用,物美价廉,解决了医院系统预约慢,医疗费用昂贵,和过度医疗等种种问题。而顺势医疗在一定范围内,只有信任顺势医疗的人才会去购买,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有效可能性更大的人群,这和如今的“个性化医疗”(personalized

medicine)的主要思想,不谋而合。

问:对于新药匹安他柰,你们的研制现在处于什么阶段?

答: 目前,新药还在设计阶段,将来我们计划平价(6.66人民币)出售,因为这样不会给消费者制造经济压力,让更多消费者愿意尝试,有效的人数就会上升,且消费者若改变主意,也可快速转换为其他治疗方式。

问:你们计划如何推广这一突破性产品?

答:我们会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进行。线上,我们会通过朗朗上口的童谣化广告语,如“匹安他柰,匹安他柰……(快读10遍,其义自见)”,给费者脑中留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甚至会不时嘴里哼唱的效果,使他们认识、接受我们的产品。

线下,我们会在各大城市进行巡回式宣讲,我们会派专员走进饭店、食堂,为消费者提供免费身体测评服务,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厌食症,并为消费者提供赠药。

问: 怎样确定你们的药物中全然无副作用?

至于毒性的问题,我们引用来自oscillococcinum制造商,

Boiron公司的发言人 Gina Casey针对记者对于鸭心肝产品是否安全的问题的回答,"Of course it is safe.

There's nothing in it." (当然安全啦,里面啥都没有)。

(以上信息纯属脑洞)

这款二姐牌“神药”,你心动了吗?

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某宝的商家们为你打开记忆之门。

(特别鸣谢某宝商家们给我们脑洞、启发和灵感)

市面上“神药”的营销套路,本着“能争取一个是一个”的原则,利用各种渠道和夸张的信息,为消费者建立强大的心理预期和暗示。

当然,药效就自在“人心了。

写在最后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诸多“神药”有着相当深远的群众基础,常年霸占家用药品c位。

除了营销策略的作用,引无数路人尽转粉的,还有我们身边那些“亲测有效”的案例。虽然很多时候,这些“神药”从药物作用原理上来说,并没有令人信服的有效证据。

二姐坚信,科学是开放的。无论采用何种疗法,病好是最终目的。但如果使用了一段时间“神药”,没有效果却仍然坚持,有时治病不成,反而耽误治疗。而且,“神药”上市不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毒性也都“尚不明确”。长期使用,可能病没治好,还搭进自己的健康。

当然,也要小心你的钱包,毕竟市面上那些穿着马甲的安慰剂,价格可远远不止6.66元。

可要是身边的人偏要花大价钱,去买一些来历不明的“神药”,怎么办?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与其费力不讨好的苦苦劝说,不如让我们换一种思路。

于是,二姐顺水推舟,给出了下面的操作方法:“自创神药”正确打开方式(见下图)。

(自制“神药”:将设计图纸打印、剪下后贴在药盒上,并放入糖丸或维生素)

万事俱备,接下来的局势就交给你掌控了。

无论伴侣、长辈还是朋友,拿出你优秀的口才和脑洞,加上深情和用(tao)心(lu),不花什么钱,就能让他们享受“神药”的“奇效”。

你们说,棒不棒?

 参考文献

1. Dan McGraw. Flu Symptoms? Try Duck. U.S. News & World Report 2/9/97 page 2

2. Hahnemann, Samuel. The Homœopathic Medical Doctrine, or "Organon of the Healing Art". Dublin: W.F. Wakeman. 1833: iii, 48–49

3. Jan W. Nienhuys The True Story of Oscillococcinum, https://www.homeowatch.org/history/oscillo.html

4. Jan Brueghel the Elder and Peter Paul Rubens, Paradise with the Fall of Man, 1628-29

5. Mashta, O. WHO warns against using homoeopathy to treat serious diseases. BMJ. 24 August 2009, 339 (aug24 2): b3447–b3447

6. Robert W. Ullman; Judyth Reichenberg-Ullman. The Patient's Guide to Homeopathic Medicine. Picnic Point Press. 1 October 1994:

7. Wikipedia Homeopath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meopathy

8. Albring A, Wendt L, Benson S, Witzke O, Kribben A, Engler H, et al. (2012) Placebo Effects on the Immune Response in Humans: The Role of Learning and Expectation. PLoS ONE 7(11): e49477. 

9. Colloca L, Lopiano L, Lanotte M, Benedetti F(2004) Overt versus covert treatment for pain, anxiety, and Parkinson's disease. Lancet Neurol. 3:679–84

10. Mathie, RT; Frye, J; Fisher(2015) "Homeopathic Oscillococcinum®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influenza and influenza-like illness".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作者

二姐:世界一流大学隔壁的燕园本科僧,乔丹母校隔壁的蓝恶魔博狗,懂生物的程序猿,疑难杂症遗传数据分析师。

大萌倩:诺贝尔奖得主停车位旁修行四载,现为南方哈佛花园搬砖工。跨过火山,下过大海,也在癌症的阴影里失掉过所有方向,直到如今仍然在野蛮生长。

联系我们

e-mail:yulu921@126.com

微博:_愈路_

知乎:愈路

简书:愈路

声明

欢迎转发朋友圈。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请后台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前行不孤独,互助有愈路

HELP&LOVE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