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蕴含的经济学原理:分工产生效能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形成于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开始的时期,他从事教学的大学所在地——格拉斯哥是当时苏格兰的工业中心,制铁工业和纺织工业都很发达,这使他有可能实地观察工业区的经济生产,为他的写作提供依据。他考察了一个普通的生产大头针的工场。
当时制针的过程,从绞铁条到拔细抛光,再磨细针头,装针后边的那个小球,然后包装到一个纸盒里,共18个环节。在分工不完善的工场里,至少有一个工人师傅要干两个以上的环节。通常每天最多生产不会超过20根针,甚至有可能每人每天仅仅生产出1根针。
但是,有一个典型的手工工场,它有18位师傅,都没受过多少教育,但他们组成一个有效的团队,分工做18样工作,每人只做一件事:第一个工匠拉出铁丝,第二个工匠把它弄直,第三个工匠把它剪断,第四个把它磨尖,第五个把另一头磨平……这样下来,每个工人平均每天能生产将近4800根针。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至少240倍,也就是说,分工和专业化使劳动生产率成百上千倍地提高,分工产生效能。
这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描述的场景。
今天晚上在洗碗的时候,我这样做:把要洗的碗泡水后码成一落,洗碗抹布沾水弄湿,淋上洗洁精揉出泡沫,一个一个擦掉污渍后,再用水一个个冲洗。看似简单的操作中其实蕴含了朴素的经济学原理。
除了我用的方法外,还可以直接在碗里淋洗洁精,洗完一个再洗一个。但是,这样洗的结果是速度出奇的慢,还浪费洗洁精,不信的朋友们可以试试,因为我亲身体验过。为什么一点差别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后果呢?
其实就像上文提到的生产大头针的工厂一样,我如果从第一个碗开始做“把碗打湿—淋洗洁精—清洗—冲洗”这个过程,其实是反了第一个工厂的错误,让一个工人(或者两个人)完成了生产的全过程;而我是怎么做的?先把所有碗打湿,再淋一遍洗洁精就够了,一个个的清洗,注意,在清洗的过程我其实是只做了清洗这一个步骤,冲洗的时候也是一样,只清洗泡沫,在这个洗碗过程中我虽然只是一个人,但也做到了分工,我一次只做一个步骤,在分工的过程中产生了效能,使得洗碗的效率大大提高,自然比我第一种洗碗方法快很多。
洗碗事虽小,其中却蕴含朴素的经济学原理:分工产生效能。愿你我能成为生活的观察者,热爱生活,热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