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凭语每天写1000字娱乐圈

《红海行动》告诉你:情怀这东西,到底有多重要?

2018-03-03  本文已影响77人  夏冬阳
图片源于网路

文/夏冬阳

情怀,是什么?

下班后,约上闺蜜去看了近期影院热映的电影《红海行动》,想找寻口碑炸裂的原因。剧情不多说,视觉冲击力确实很强,想看的可以去影院,值。

想分享剧中两句让人泪目的台词。

“中国军人,我们来带你们回家。”

“中国南海:注意,您已进入中国领地,请立即离开。”

每一次看这种片子,我都会对中国军人肃然起敬,都会为自己身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感到庆幸,也会想起张老师和刘哥。

张老师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军嫂,一个人带孩子,工作。刘哥明年就要退役回归家庭了,张老师话里行间都是高兴,祖国终于把她的男人还给她了。偶尔,张老师也会跟我吐嘈说“刘哥不懂浪漫”“有军人气魄,没老公气魄”“不会做饭”等,她讲过身为军嫂的苦,小小的抱怨,但无一丝悔意。

走出电影院,我给张老师发了条微信。我说,“即便刘哥在生活上是一个大白痴,但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面前,他一定是一个值得你骄傲的大英雄。”

“我自创的一句话:保家卫国,害了老婆。”张老师回复。

我想,这是很多军嫂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吧!丈夫在祖国的边疆保家卫国,家里的一切大小事务全交给自己。既要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校党委宣传统战部的工作,还要接送宝宝上下学、辅导作业,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但她好像没得选择,除了一个人承担这些,偶尔跟我们聊聊身为军嫂的心得。即便这样,她也从来没有跟我们说过:“真不知道自己当初怎么就找了一个军人。”

就是这样一个在背后默默付出、支持的女人,刘哥才能放心家里的一切,才能扛起钢枪义无反顾。

“刘哥害了老婆是没错,但他保护了更多其他人的老婆呀!”我开玩笑地说。

“他说他保护了无数其他人的老婆,唯独害了我而已。”张老师云淡风轻地调侃,背后却是一个女人对于丈夫的无限支持。

其实,我特别羡慕他们。因为,在这样一段情感关系中,他们不仅仅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别人说异地恋可怕,但张老师和刘哥结婚多年,也跟异地恋差不多,一年也见不了几次,也无法像其他小情侣那样天天煲电话粥。我想,他们爱情的保鲜秘诀,不是表白,而是理解。一个报效祖国,一个全力支持。他们不完全局限于自己的小世界,而是有更广阔的胸襟,有更识大体的态度。作为一个女人,也许我扛不了钢枪,上不了战场,但我愿意,为你打理好这个家,扫除一切顾虑。当你冲锋陷阵时,当你凯旋而归时,家里都有一个人在等着你。

两个人精神层面的共通,比物质上的共存更重要。信念这种东西,往往能为一切看似无法解释的行为提供依据。

《红海行动》电影截图

法籍华人女记者夏楠为了找寻恐怖分子手中“黄饼”的秘密,强烈要求和战士们一起上前线。枪林弹雨,毫不畏惧。闺蜜说:“这记者真厉害!”

我说:“这就是七年前我选择广播电视新闻学这个专业的初衷。”刚上大学那会儿,我抱着成为一名记者的理想。在我的心里,记者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圣的职业,敢于站在危险的前线,将生死置之度外,像一名真正的勇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也可以不惧世俗,深入百姓,揭露黑暗,为人民发声,与一切不公正的现象抗争到底。

后来是,我没有成为这样一名记者,或者说我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我也发现了,事实和我想的存在一定出入。记者没有那么无所不能,也不如外人想的那般光鲜亮丽,甚至于,每一个行业,都会存在或多或少需要整改的问题。但我不后悔。我相信,在中国砥砺奋进的征程中,在每一次需要党和人民的喉舌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的新闻工作者,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论危险如何,他们依然坚守着心中最初的“新闻理想”,捍卫着身为一名记者的责任和光荣。

任何真相浮出水面,都需要一部分人的付出。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祖国,才能在第一时间听到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声音,才能向世界展示一个强大自信的中国。

我曾为我的这个理想骄傲。但,此时此刻,抱歉,我给记者朋友们丢脸了!

《红海行动》电影截图

我们常常会听到“文化自信”“文化强国”,可能有人不理解,软文化这种看起来虚无缥缈、捉摸不定的东西,既不能杀敌保家卫国,也不能充饥强身健体,何来强国?如何自信?

文化是源,是根,能让一个民族崛起于水深火热之间,也能毁于一念之间。我最敬仰的一个文人,鲁迅。毛主席曾评价鲁迅先生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

而我觉得,鲁迅先生应该先是思想家、革命家,其次才是文学家。

看他的杂文,像是喝着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词藻,字里行间,是家长里短,是平凡人的平凡感情。你从来不会觉得,这个人到底有多厉害。但他那些涉及国家民族命运的文章,语句同样朴实,但有一种力量,一种不屈服的力量,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一种催人觉醒的力量。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是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最经典的两句话,我至今记忆深刻。也是这两句,让我看到了一个以笔杆为枪、以文字为剑的大写之人。这是真正的胸襟和气度,也是不凡的见识和品质。

文人不应该成为“墨客”,文人就应该是“侠肝”,是“忠肠”,是“义胆”,是如鲁迅先生一般,是正义的勇士,是警醒的先知。

我喜欢他,不因为他的才气,而因为他一身正气。

这是一种民族崛起的政治情怀,人文情怀。国难当前,没有自我。正如我在看《红海行动》时,蛟龙战队为解救一个女中国公民,深入恐怖分子人质营,打了一场以八敌一百五的生死硬仗,牺牲两名队友,成功解救人质。我听到周围有人小声说:“为了救一个中国公民,死了两个中国军人,值吗?”

值吗?值!没有人是奔着死亡去的。军人的任务是服从命令,军人的使命是保家卫国,为人民服务。一个单独的个体,代表的却是整个中国。我从来都不倡导盲目地为理想献身,但“誓死捍卫祖国”任何时候都值得我们敬佩!

值与不值,从来不在于别人的评价,在于自身的价值判断。情怀这东西,也不流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一个人内心的满足和启迪。

《红海行动》电影截图

第一次跟我说“你活得太理想了,要现实一点”的是我姐。也有人看过我的朋友圈和文章会觉得我较为矫情,但我一点儿都不在乎。我反而觉得,我坚持和在乎的那点“理想”的东西,才是我生存和与他人不同的意义。

我不觉得我想得有多么不切实际,只不过我想要的生活与大部分人不一样,而且来得比较晚。但暂时的缺失,哪怕是以后的事与愿违,都无法剥夺我追寻理想生活的权利。争不争取得到是一回事,想不想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们不能因为渺茫的希望,就看不起他人的选择。不想被迫选择别人“安排”的人生,不愿屈服于各种世俗的压力,这本身并没有错。

我不知道别人对于“矫情”二字如何理解,我不反对,也不敢苟同。你喜欢晒孩子的吃喝拉撒,晒与恋人的日常撒狗粮,晒自家代理的微商产品,我除了屏蔽还说什么了?我就是喜欢联想,喜欢记录,喜欢绿的草,红的花,游的鱼,跑的狗,就是喜欢记录身边温暖的小事,在乎一举一动中传递出来的关心和关爱,怎么了?

你以为的生活,不是只有烟火味。我们应该学会尊重,每个人不同的生活方式。

就是你心中那点儿与别人不同的东西,那个你追寻了好久依然不觉得累的方向,就是你的小情怀!

坚持一件事很难,但坚持一件快乐的事,并不难。

尊重各自对生命的不同表达,尊重不同个体坚持的追求和理想。让生命,更有温度,更有力量。

文章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