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五个最打动我的TED演讲
TED 对我来说还是很有意义、很有启发性的。
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听到一些新奇的观点,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其中演讲者们的演讲技巧,也十分值得借鉴和留意。
TED的口号是——Idea worth spreading。
我很喜欢这个口号:好的思想,永远值得被更多人知道,就像每次看到好东西,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告诉你们。
01.Cesar Kuriyama:每天一秒钟

每一天给你一秒钟,你最想干什么?
一秒钟很短,眨下眼睛就过去了,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一秒钟几乎被所有人忽略。但很多人没想过,一年365天,每天一秒,一年大概有6分钟,十年就有60分钟。
短短6分钟、60分钟能干嘛?演讲者Cesar Kuriyama给我们揭晓了答案,那就是:记住过去,留下回忆。
Cesar Kuriyama从30岁开始每天录制一秒的视频,等他录到80岁,这些视频拼合起来,将会有5个小时的长度。
这5个小时,足以记录他的一生。
每一帧,每一刻,都是他人生的精彩部分,他想在死亡尽头,重新看看过去,不至于带着遗憾而离开。
我非常喜欢Cesar Kuriyama的做法,他把人生拍成了电影。
辉煌、失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只留下辉煌或失败的时刻,那我们的人生就太不真实了。
从现在开始,每天记录一秒你的生活,一年、十年后,你会看到明显的变化,看到曾经为了生活努力的样子。
02.Julian Treasure:怎样说话人们才会听
说话的确是一门无法逃避的技术。
Julian Treasure大叔从八卦、评判他人、传播负能量、抱怨、借口、粉饰与夸大其词、固执己见这7个角度,总结了讲话最容易出现的七种错误,并指导你如何讲话会让人比较容易接受。
除了这些,Julian Treasure大叔强调了说话的四种品质,大概意思就是:
说的话要简洁、真实,让对方觉得你是值得信任的人,多为对方思考。
03.马特·沃克:睡眠是你的超能力。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明明困了,为什么还要熬夜?
我猜大家都知道熬夜的危害,但就是要刻意无视它。
活在匆忙的时代,过着痛苦的生活。大多数人的现状都很相似:
早上7点出门工作,晚上10点到家休息,每天的空闲时间可以按分来计算。
为什么会这样?
很多人把原因归咎于工作、学习,说它们占据了我们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
简单来说,意思就是对工作、学习的报复。
明明困得厉害,也要玩手机、吃宵夜、打游戏......非要到凌晨两三点睡才觉得充实。
实际上,我们把身体透支当成了努力的资本,最终的结果将会产生恶性循环,身体素质日益低下,搞垮自己。
这个演讲,很形象的讲述了睡眠的重要性,连我也是看过之后,才重视起睡眠的问题。
今天我把它放在这只有一个目的:希望看完后不再熬夜,拥有一个好的身体,比什么认知都重要!
演讲者马特·沃克说,睡眠是你的生命维持系统,它对于学习、记忆、免疫系统甚至基因,有着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影响。
两个分别经常睡6小时和8小时的人,工作状态会完全不一样。所以,我劝你们早点睡觉,超过12点就是熬命了。
04.丹.吉尔伯特:我们为什么快乐?
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直到我看完丹.吉尔伯特的演讲,深受启发。
原来快乐是可以人工合成的,人工合成的快乐还能真实且持久。
有句话我觉得他说的非常好:我们每个人的期望和担忧,在一定程度上都被夸大了,通过选择感受,我们自己可以生产出,我们所不懈追求的那样东西。
生活中有很多场景,的确被我们放大了。比如:
一个即将上台演讲的人,心里极度紧张,说话颤抖;
其实,真的是演讲很可怕吗?
不是的,是我们过于夸大了担忧,过度害怕结果,才会受此困惑。
当丹.吉尔伯特提到选择时,我很想抛出网上的一句话:很多时候,痛苦纠结的不是没得选择,而是选择太多。
第一遍我没完全听懂,后来倒回去看,我发现一句重要的话:
我们可以制造快乐,尽管我们一直认为,快乐是一种需要苦苦追寻的东西。
原来,弄清楚为什么快乐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制造快乐,让生活更有意义。
05.Meg Jay:20岁,光阴不再来
看这场演讲,就是享受世界观温柔的冲刷。
Meg Jay说的非常好:
30岁不是一个新的20岁,所以请认清你的成年期;
获得一些身份资本,利用你的不难么直接的关系,选择你的家人;
不要被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所限制,生活的决定权去在你自己。
简单来说就是三点:
1、忘掉自我认识危机。去获得一些身份认定的资本。身份资本是指做增加自我价值的事。
2、不要高估自己的朋友圈。(坐井观天)
3、有意识地去选择你想要的人和事。而不是像为了结婚,任意选择一个正好选择你的人。
我选择努力,也是为了30岁后的自己,可以去全世界任何地方旅游、可以不用为钱烦恼,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