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粉彩的特点你知道吗?
雍正时期(1723-1735)处于清王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鼎盛时期。雍正皇帝是一位促进清前期社会发展的政治家,他的政绩使陶瓷制造业在江西景德镇的御窑厂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粉彩成为景德镇彩瓷的主流,无论在是造型、胎釉还是彩绘图案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其质量之高,历朝都望尘莫及。
在同期珐琅彩的影响下,雍正粉彩呈现出精致、洁净、细腻的特点。这时彩料的提炼相当纯净,施彩和洗染的技法精确熟练,其中施彩细致,绘画生动的多为写实之作。费工费时的层层涂染是其后任何朝代都无法企及的。雍正粉彩的发展为乾隆朝粉彩的盛行,以及粉彩至今依然是彩瓷生产的主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雍正时,因瓷土选料精细,对瓷器的生产工艺要求严格,因而胎体坚白细润,莹润无瑕。这时的胎不仅白且薄,已达到了“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的地步。这时的釉面色调多为纯白色,似玉般温润细腻,胎薄体轻,在上面绘彩更能突出所绘纹饰线条纤细,色彩柔和的没骨画效果。藏品想送拍一线拍行(北京翰海、北京保利等)可询,一无散,零散柒贰,贰一玖壹。
雍正粉彩绘画风格秀逸,精妙入神。彩绘所画纹饰以花卉草虫蝴蝶为主,其次是人物故事、动物、山水画等。其画法有多种,如平涂、渲染、没骨法、洗、皴、点等,工笔、写意俱全,富有中国绘画的风韵,改变了传统五彩用笔古硬和料色浓重的画风。因用笔轻重缓急不同,线条或流畅自然,或刚劲挺拔,表现出不同景物的特征。彩料方面,色彩品种丰富而且用色富于变化,同时对彩料的提炼相当纯净。雍正粉彩中有些色彩是前所未见的,如红彩。雍正官窑使用黄金做原料,烧制出艳如胭脂的金红,色泽娇嫩无比,也称胭脂红。雍正官窑粉彩瓷多在白釉面上直接施彩作画,由于此时的瓷胎极其精细,釉面分外白净,使粉彩的柔和色彩更能充分显示其清丽的美感。此时金彩
也常在官窑粉彩上加绘,而雍正时民窑则没有见到金彩与胭脂彩的使用。同官窑粉彩一样,民窑粉彩的画法突破了五彩“单线来涂”的局限,以恽寿平的没骨法入画,所绘花卉草虫栩栩如生。由于官窑粉彩瓷器受到种种限制,所以有少量器物与同期民窑器物相比,往往工细有余而活泼不足,即“官窑至精,民窑潇洒”。
雍正粉彩瓷器款识,官窑多为青花双圈二行或三行“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款。六字二行楷款为官窑专人书写,字体工整有力,青花色调纯正六字三行者书写略草。雍正民窑粉彩器的款识多为花押款,即青花方块锦款及用青花画蕉叶、银锭、宝鼎、灵芝、杂宝、书卷等多种图记款。私家堂名款多为民窑中的精品,如“望吟阁”、“百露堂等,亦有一部分无款雍正民窑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