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曾国藩传》学会三条成长“经验”
收到看图写文的图片后,我仔细看这张图片,图片背景是摆满密密麻麻书籍的书架,书架中央有一个显著的标识是回望明清,我猜想这一整排的书架中,许是放的都是明清相关的书籍,我定睛再往下看,一眼就看见了曾国藩的书。果然,说到明清时期历史,曾国藩注定是不可缺的人物。
曾国藩是高中历史课本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人物,是晚清发展历程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不管是力挽狂澜创建湘军打败了势如破竹的太平天国军队,还是高瞻远瞩改革创新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都是影响了清王朝乃至中华民族发展的关键。
我也曾读过《曾国藩传》。这本书的作者张宏杰,是一个有着史学修养的人,他是历史学的博士和博士后。他以史为线,呈现了曾国藩的心路历程。
古往今来,你可能听过许多名人成才的故事。但你会发现,这些名人往往有聪慧的头脑,在先天优势下再欲加之努力,成才是自然的。他们的成长经历大多很传奇,让我们普通人望尘莫及。
曾国藩却是不同的,他的起点极低,而抵达的高度却很高。我们可以从他的成长中,学习到很多成长“经验”。
笨人下“笨功夫”,唯有持续奋斗,才能水滴石穿。
湖北乡下流传着这样一个小笑话,说曾国藩从小读书非常刻苦,每天不背下一篇文章,不睡觉,有一天黄昏他坐在书桌前背《岳阳楼记》,有一个小偷潜入他家,爬到房梁上,准备等着家人都睡着了下来偷东西,结果没想到曾国藩这篇课文怎么也背不下来,小偷在房梁上睡了两觉醒来,一看,他还在那背呢,小偷实在忍无可忍,从房梁上跳下来说,你这个笨呀,还读什么书,我都背下来了,然后从头到尾背了一遍,便扬长而去。
这么看来曾国藩资质真不怎么样。后来他参加科举考试,连考6次都没有中举,第六次不仅落榜,还被学台“悬牌批责”,这是曾国藩遇到的自己平生第一大挫折。
回来后,他反思自己多年的读书考试经验,找出了自己不中举的原因,他发现自己笨,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就是超人的努力。最后终于在第七次科考中中举。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也是尚拙,既然天性钝拙,那么曾国藩就索性按照钝拙的长处来,他一生做事从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最笨拙最踏实的方法去做,水滴石穿,追求的是扎实彻底,一步一个脚印儿。
反观现在的很多人,自认为聪慧,做事就爱走捷径,总是以为自己比别人有方法,却忘了把起关键作用的地基打牢。这样,往往走不了多远就会以失败告终了。
崇尚“有恒”,唯有日久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曾国藩另一个人生信条是“有恒”。
他曾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这样说: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他说在人生的进步阶段更重要的是韧性,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就是不能放弃。
曾国藩在翰林院做官期间,有一个大考的制度,就是官员们和学生升学一样也要考试,而且这个考试是不定时的,每次都是突然袭击。
为了能考出好成绩,曾国藩给自己定下了12条日课的自我管理规则。每天坚持践行12条日课,最终,在一次大考中脱颖而出,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一下子升了4级。
孙权劝学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绞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由此可见,积累是尤为重要的。
如果没有那一步步的积累,怎会有千里之行,如果没有那一条条小溪的积累,怎会有波澜壮阔?如果没有那一本本书里的积累又怎么会有渊博的学识。
所以,人生需要长久的积累,厚积而薄发。
学做“圣人”,唯有反思自省,才能大彻大悟。
曾国藩时常自省,他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毛病,如为人骄傲,修养不好,虚伪,静不下心。为了摒弃这些恶习,在30岁这一年,他决定要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立下来,学做“圣人”之志。
他开始写日记,通过记日记的方式,对自己的性格脾气进行反省。就这样,曾国藩的气质,习惯一天天发生着变化。他将这个习惯长久坚持,直至一生。
他从前人,从他人,从自身,学到智慧和经验,应对复杂的世事,最终大彻大悟。
曾国藩“大悔大悟”以后,思维方式、为人处世都发生了重大转变。
咸丰八年(1858)四月,他写下了这样的自箴:
矫激近名,扬人之恶,有始无终,怠慢简脱;
平易近人,乐道人善,慎终如始,修节庄敬。
他开始做事平心静气,更多地考虑他人的心理,站在他人角度立场想问题;更多地揄扬他人,表扬他人的长处;做事有始有终,越到后来越慎重;接人待物更成更敬。
他的儒学思想也成就了他的一生成就。
曾国藩做官成功。治军至终,事情至效,对于兄弟互鉴肺腑,毫无芥蒂,夫妻之间相敬如宾感情深挚,对于儿女,能够尊重孩子人格,教育孩子总以鼓励为主。
曾国藩为人坦荡,正直,谦虚,内敛,谨慎,深谋远虑,顾全大局,礼贤下士,是难得的有勇有谋的智者。
人生就是不断成长的过程,过程中战胜别人或许是勇者,但是只有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智者。
此文参加齐帆齐商学院看图写文活动,2篇1941字。共累计3805字。
齐帆齐商学院第8期书评影评写作特训营第(9)篇(1941)字,共累计(12170)字。(主题: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