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如何能做到“情顺万事而无情”(2022.6.29)

2022-06-30  本文已影响0人  王嵘读书

初识《传习录》166第877天

时间:2022年6月29日星期三

志愿:

立志成为一名自省、感恩、利他、致良知的印证者、践行者。陪伴好身边人,践行做好身边事。

|当|下|即|未|来|

今日功课

1、读原文: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第 166条

2、读书践行心得:

《传习录》第 166条(6月27日-7月3日)心得:

原文:

其良知之体,皦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

“无所住而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为非也。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

个人学习理解:

情顺万事而无情,情顺万事,用《传习录》里的话就是随物见形,遇什么事物即反映什么事物;而无情是指美即现美,丑即现丑,照出的是事物的本来面貌而不加一点点自己的猜测及妄想。

无所住而生其心用我们学的来说,就是指心之本然是中和的,物来即照,而无任何私意杂念。

物来即照也就是不将迎意必,不臆想、不猜测、不妄想、不纠结,恢复心本来的中正,那么“照”自然没有私意。

“情顺万事而无情”是告诉我们心之本然,也就是良知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如果能保持良知即心体本然面貌,自然可以做到物来即照而不会夹杂任何私意。

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告诉我们对于做为不是生而知之之人,要想无任何私意依良知而行,那么就必须要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每一件事上克除私心私意,努力做到致良知,达至善。

只有恢复了良知光明,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境遇之时才能无私意的去应对才能恰当的处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