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
如果教师不了解他的学生情况,不了解听他讲课的是些什么样的人,那么他无法备好一节课。在学习新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看出和想象出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怎样进行的,学生是怎样感知教师叙述和讲解的东西的,以及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真正好的课堂,教师应该始终关注着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他用着等到下课后再去了解学生是否领会了教材。他在课堂上就能够看出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他一边思考自己所讲的东西和让学生理解的东西的含义,同时还在思考着自己的教育技巧中的一些重要的问题:在自己所做的事情跟所收到的效果之间有着怎样的依存性?【强调了教学是师生双方面编制的过程。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不单单要对教材所讲述的知识进行梳理,更要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有个案的预设和辅导。】
教师的真正的思维素养,就在于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 ,教师就能找出一些工作方法和形式,使他能够看见学生的思路是怎么发展的。也就是所谓的反馈联系的原则,优秀的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在实施这一原则,并不采用任何复杂的机械和设备。他们找出一些让学生完成独立作业的形式,通过这些作业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从具体事物中反映出来,而对这些具体事物是可以观察到的,可以下结论和下判断的。【要设计好相应的练习,通过练习来了解学生思维的过程。】
思考应当从“做事”中反映出来,只有这样,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才肯思考,不注意听讲,思想开小差的情况才会消失。让学生在草稿本上记录自己的思路。【让学生在听讲后,把学到的内容互相讲出来或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是真正的掌握知识。】
我们面对的对象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的心灵和精神的儿童。真正的教育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根据需要教师能随时改变课时计划。事实上改变计划的是常有的事。一个好的教师,好就好在他能够感觉出课的发展的逻辑,使课的结构服务于思维的规律性。教师要善于偏离计划,以至于完全改变计划,这并不是不尊重计划,而恰恰是出于对计划的尊重。所谓创造性,绝不意味着教学过程是一个不可捉摸的,服务于灵感的,不可预见的东西。恰恰相反,只有有精细地预见到并能够研究过教育过程的许多事实和规律性的相互依存性,才能使真正的教学能手当机立断的改变计划。【只有对自己的所教学科的知识结构熟练于心,才能够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游刃有余的改变。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是学科教学的专家。】
教师要深刻而广泛的熟悉他的学科,以至于在讲课的过程中,他不是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思想上,而是能看到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占据他的注意中心的,不是自己的思想而是学生。教师的知识超出教科书的范围越远,他的话的含义就越深刻,学生从他的讲述的字里行间学到的东西就越多。【教师是学生的天花板。教师的知识视野,宽广胸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掌握的东西越多,给予学生的就越多。】
只有当知识对学生来说成了一种触动他的思想和情感,激发他去进行探索,使他产生需要而改变自己的东西时,才能说这是掌握知识。掌握——这个词意味着对事实进行积极的思考,对事物、事实、现象抱研究的态度。当学生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时候,才开始有积极的思考。【无论是到大三中观察,还是学习各种知识,一定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事物、现象、事实之间的联系。】真正的巩固知识是让学生对事实事物现象的实质进行独立思考。
小结:教师要对所教学科有足够的专业度,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学生的思维过程。备课时更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上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随时的改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引导学生在做中和实际应用中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