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5):手部穴位

2017-11-10  本文已影响0人  一雨心尘

偷懒了一周,该继续推拿内容的整理了~~整理一遍,也是自己再学习一遍。今天的主题是推拿穴位之手部穴位。

据师傅讲,人体穴位好几百,像我们这样的小白,要想在短期内都掌握,那是不可能滴~~既然我们关注点在小儿推拿,那么,我们接下来的重点就在下面的几十个穴位上(话说,几十个穴位也不是那么好记的啊~~)。

认穴之前,几个概念需要提醒下:

1.同身寸

在中医定穴中,常会用到“寸”来定位,此寸非彼寸,切记切记!

同身寸,顾名思义,因个人身体而异。在小儿推拿取穴中要特别注意,以孩子的尺度来测量而非施治者。

1)指寸法:常用于四肢取穴

一寸:患者大拇指指关节宽度为1寸;

三寸:患者除大拇指外的四指横量为3寸;

2)骨度:常用于躯干取穴

躯干:肚脐—胸骨共8寸,肚脐—耻骨联合共5寸;

2.通用穴&特定穴:

1)通用穴:简单说,就是大人小孩都可用的穴位;一般为点性穴位;

2)特定穴:只针对孩子有用,一般为线性、面性穴位。

下面开始列举各个手部穴位的情况:

一、手心穴位

手心穴位均为阴,热性疾病可用

小儿推拿(5):手部穴位

1.五经穴:特定穴,与五脏相对应,位置为五指末端螺纹面;

1)大拇指:脾经,根据小儿生理特征(还记得吗?),脾经宜补不宜清;

2)食指:肝经,只清不补;

3)中指:中心,故为心经,心主神,因易耗散易扰动,故心经尽量不动,如需清心则用清天河、内劳宫代替;

4)无名指:肺经,因肺气宜降不宜升,故肺经只清不补;故常有“平肝清肺”之说;

5)小拇指:肾经,同脾经,根据小儿生理特点,只补不清;

2.大肠经&小肠经

1)大肠经:食指桡侧,指端至虎口;清补两种手法治两病;

清大肠:虎口至指端,治小儿便秘;

补大肠:指端至虎口,治小儿腹泻;

2)小肠经:小指尺侧,指端到指根;注意,中医中的小肠指小便,而非西医中的小肠;

3)双清肠:即大肠小肠一起清,用于治小儿腹泻。认真地童鞋们会发现,上面讲到清大肠明明是治便秘,为何与清小肠并一处却变成治腹泻了呢?

这里呢,需要提醒大家:腹泻并不是都需要立马止泻哦~~腹泻亦分多种,有些腹泻一旦使用蒙脱石散之类的止泻药,造成“闭门留寇”的情况,那对于患者来说就是大大的不好咯。所以,中医中有“通病通治”的说法。

言归正传,双清肠常用于水泻,即大便如水样的情况。其原理在于“利小便以实大便”,也就是说清小肠用于利尿,让体内多余的水分从小便走,从而使水泻样大便变得不水。同时,清大肠以利于排出体内污秽,将病菌等“寇”及时排出,从而达到治腹泻的目的。

3.胃经:大拇指掌面第二节,宜降为清;

4.内外劳宫:

1)内劳宫:中指屈曲按到的地方即内劳宫;主要用途为清心火;

2)外劳宫:手背

5.横纹:包括四横纹和掌小横纹,两者都有消痰作用,又各有不同

1)四横纹:定掌面的

2)掌小横纹:主要是化痰作用

6.小天心:大小鱼际相交处,位于安神作用

7.板门:大鱼际最高点;食积明显的孩子会在此处摸到颗粒状

8.内八卦:

1)顺运八卦:顺时针方向为顺,离卦(心)轻带过;

2)逆运八卦:逆时针方向为逆

9.运水入土&运土入水:肾水—脾土,故在小拇指与大拇指间推拿

1)运水入土:从小指(肾)运往拇指(脾),治便秘;

2)运土入水:从拇指(脾)运往小指(肾),清热

10.前臂三穴

下面讲到的前臂三穴,是妈妈们常会听到的退烧常用穴位,其位置与特性总结如下:

前臂三穴之总结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常见的手背穴位

二、手背穴位

小儿推拿(5):手部穴位

1.二人上马(又称二马、上马):

小指无名指交界处往下的凹陷;滋阴补肾要穴,引火归元之效;可治虚热;

对于孩子来说,反复扁桃体发炎、牙龈肿痛,因虚热引起;小儿肾常虚,从而引起虚热症状,用二马可治;

2.二扇门:

指根部,顾名思义,门户开合处,外感发散之效,发散外寒;

3.端正:

中指指甲两边;指甲末端的穴位为井穴,生发之处;

4.一窝风:

与二扇门作用相似,发散外寒,对于急性腹痛很有效;

宝宝有点小鼻涕,感冒初症状,揉揉一窝风、迎香,做做黄蜂出洞,基本就没问题了,亲试有效。

5.博阳池:

一窝风上三寸,尺骨桡骨中间;有很好的通便作用。

小儿推拿的手部常用穴位,就先汇总到这儿啦~~在后面的病症讲解中会经常复习到,望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