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问题思考---弄坏了向室友借的电脑该如何赔偿
刷知乎看到这个标题时,觉得有些无聊,怎么这种生活上的小问题也值得在知乎上讨论,不过出于好奇,还是看了看,没想到竟如此有趣,评论里完全是相互对立的观点。
背景:
作者借了室友(作者说不是朋友关系,仅仅是室友关系)的笔记本电脑,但搞坏了(他人用卸妆水没盖好盖子,自己不小心洒到电脑上了),就赔偿多少钱的问题产生了纠纷。
过程:
1.室友的电脑已用两三年,入手时是通过熟人拿的3800,市场价五六千。
2.作者想要折旧价赔偿,一两千左右,但室友不同意。
3.修理下来得3000+,不确定是否能修好。
4.要给室友买配置更高的,售价2999,室友不同意。
5.同款电脑已下架。
结果:
1.作者最终决定赔3800,并与室友断交;
2.室友只收了3000;
3.旧机还给了室友
对立观点:
1.原价赔偿
理由:
⑴借人东西本应心存感谢,弄坏物品更是自己不对
⑵损坏电脑带来的不仅是财产损失,还有材料丢失、心情不爽、暂时无法使用电脑、较大时间成本等一系列因作者的过失带来的问题
2.折旧赔偿
理由:
⑴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已经贬值
⑵侵权责任法上规定,损坏财物的按损坏时的市场价格赔偿(大家居然搬出了法律!)
个人观点:
就这件事来看,室友之所以各种不同意,应该是对电脑损坏以及对作者最初提出的折旧赔偿有些生气,所以才"刁难"。
如果说谁对谁错,得看大家的标准是什么,站在谁的立场上。
目前大家公认的标准就是法律,法律规定按损害时的市值,也就是"折旧价",这样看来折旧价是对的。
但中国目前是一个人情社会,如果完全按照法律,也就没那么多人情味了吧。
所以就这件事的解决上,作者应该在电脑损坏之后诚恳道歉,提出原价赔偿,并考虑电脑损坏后是否会为室友带来急迫不便,如果有则尽量帮忙解决。即便只是室友而不是朋友,看到诚意,且又不是故意毁坏,肯定也不好意思直接原价接受,会适当减价的。这样既能很好的解决问题,也不会因此而破坏关系。
纵使室友接受原价赔偿,那么作者就当是花钱买教训。作为成年人,该为自己的错负责。
原价赔偿,体现的是责任担当与气度,她减价接受体现的是通情达理易打交道,她的原价接受则体现的是她的就事论事不讲情面,作者今后可以自行选择如何与她交往。
而如果一开始就只站在自己角度上考虑如何能少赔偿,最后还决定断交、不再借别人东西,则会给人易推卸责任、幼稚、没有担当的印象,这样别人就会考虑要不要和你交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