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水川之战后,宋朝对于阵亡将士的抚恤说明了一切
前面分别说过宋夏第一次战争中的三川口之战:
三川口之战,宋军宋将所表现的战力,哪有所谓的不堪一击,都是好男儿
和好水川之战:
好水川之战,宋军以寡敌众,虽然全军覆没,可诸将力战,堪为宋将风骨
这一篇说一下好水川之战后的事情。
在西夏前线,好水川参战的宋军余部回城途中,阵亡将士家属沿途招魂,哭倒在韩琦的马前,哭声震天。
而韩琦本人也泪下沾衣,掩面而泣,驻马踌躇,许久不能前行。
在战前,韩琦还在跟范仲淹争论对待西夏的战略路线,这次战败后,韩琦从此再也不提对西夏的集中兵力,主动决战的战略,反而支持范仲淹提的先巩固防守,再进去要地的战略。
这基本奠定了宋军对待西夏的战略。
而当好水川止之战的战报送到宋廷,朝廷大为惊动,宋仁宗皇帝悲痛的一连三天吃不下饭,但是宋廷对待好水川之战阵亡的将士的抚恤十分的到位。
宋仁宗同上次三川口战败后一样,宋仁宗拨内廷钱一百万贯追加前线军费,并专门拨款抚恤阵亡将士家属,同时追赠和安抚阵亡将领及亲属。
此战中主帅任福,其子任怀亮,先锋桑怿、巡检内侍刘肃、都监武英、王珪、赵津、参军耿傅等均战死。
宋仁宗这样做,是因为宋军这两战的表现虽败犹荣,宋将也表现出了足够的战力和荣耀。
尤其是这一战中战死的将领,主帅任福的“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尔”,宁死不降,堪为为将者典范,其子任怀亮也战死军中,都监王珪战斗勇猛,在解围朱观,武英部的战斗中,击杀数员夏将,当在好水川去救援任福不成的时候,乃东望再拜曰:‘非臣负国,臣力不能也,独有死报尔。”于是又杀入阵中,最后阵亡。
都监武英曾经在张义堡战胜夏军的时候,看夏军败退,就认为可能有埋伏,建议停止追击,可惜当时诸将不听,但是当四将合兵一处与夏军战斗时,奋勇杀敌,最后弓箭用尽,死于战场。
先锋桑怿,更是骁勇,以寡敌众,战死沙场,参军耿傅,本是文职,不是武将,好水川被围后,武英等人曾经劝耿傅离去,但耿傅不听,仍然要与众将一起战死,只有朱观率残军背墙而射,坚持到援兵而来。
西夏骑兵此次战败,《宋史》里说:“方元昊倾国入寇,福临敌受命,所统皆非素抚之兵,既又分出趋利,故至于甚败。” 这里指出参战的兵力,任福此战中带的兵不是他平常手下的兵马,而是当时情况危急,临时集结的兵力。
但也必须得承认,李元昊用兵确实狡猾。
好水川诸将,没有逃跑的,也没有降降的,就连被俘的将军都没有,都是战到最后一刻。
要知道李元昊当时可是如饥似渴的收拢人才,尤其是宋朝去的人才,连他的谋士都只是两个不第书生,如果宋朝文官,武将投降,那是高官厚禄的笼络,所以李元昊对于如果被俘虏的宋朝官员,将领都会大力拉拢劝降。
可这次,没有逃兵,没有投降,更不用说俘虏了。
宋军败了,西夏胜了,但西夏也没捞到什么好处,每次都是起大军前来,以多战少,虽然战胜宋军,但宋军的战斗表现也不差,夏军即使杀敌一千,也自损八百,而且战争打的都是钱,虽然胜了宋军,得到的实际好处却不多,西夏的经济被战争折腾的民怨沸腾,苦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