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价值是什么

那些人,那片天空

2017-04-28  本文已影响17人  躺在金字塔下的猫

1944年的西藏,农奴制还顽固的盘踞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彼时丹增和普布还是两位少年,一个俊秀高贵,一个黝黑质朴,虽然同龄人之间的友谊正悄然滋长,但阶级的印记却已深深烙下。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普布那未被压迫与苦难磨灭的孩童最炙热无畏的好奇心,他注视昏黄暗沉房间中吱呀转换的电影画面,渴望伸手触摸犹如怪物的汽车,期盼布达拉宫迟迟未亮起的电灯。仆人即将失去眼睛的那天,他们在夜幕降临的高处眺望,天色渐沉,星光晦暗,寒风凌冽。

“普布,你相信有来世吗?”

“当然有啦,少爷。”

“什么样子的?”

“有漂亮房子住,吃得饱,有氆氇穿。”

“这些我都有了啊。”丹增少爷疑惑地道。

普布沉默,只是用大而黑的眼睛执着地望着黑暗中的布达拉宫,这也许是他最后能看到的景象。

《西藏天空》,一部讲述了西藏旧时贵族少爷丹增甘丹和仆人普布之间四十年恩怨情仇的电影,在历史的洪流中,他们各自前行,却又因为“替身”而不断交集。从天真单纯,到阶级分明;从两小无猜,到冷漠憎恨。丹增甘丹不明白为什么普布不再愿意背负自己的名字,普布也恐惧着自我的迷失。

电影并没有过多地落笔于西藏解.放过程中的历史大事件,而是着墨在几个独特鲜明的人物身上,通过他们的生活来立体地展现真实。事实上,这样的拍摄手法更增添了一种史诗般的美感,西藏解.放,民主改革,新的时代……西藏在波澜起伏中走向新的时代,旧的、落后的阶级与思想终将被历史所淘汰,而民主与文明也终会如西藏天空中的骄阳一般照进每一个人的心灵。

丹增甘丹的成长,是走出阶级的思想的成长,他是一个典型的身处新旧时代交替的旧时贵族少爷。他有着与生俱来的贵族的高傲,对身处下层的友人和所喜爱的姑娘既抱着真挚的感情,也带着高高在上的轻视;对外来的新思想既乐于学习,也带着谨慎的审视;他会因为冲动或者欲望犯下错误,也会在挣扎矛盾后选择面对,尽力弥补。影片中,他不仅仅是一个阶级的符号,而是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人,从逃避到勇敢,从狭隘到开阔,跨越了阶级的天堑,实现了内心的成长,以崭新的面貌走进新的时代。这个人物并不完美,却绽放着人性之美,犹如黑暗中始终坚持前行的旅人,历经磨难,终将坚韧。

普布的成长却是如此艰难,受到教育与环境的局限,他的心智与思维无法从正常的渠道去成长,儿时强烈的求知欲被替身修行生活所压抑,尽管他对一切未知有自己不能也不敢表达的好奇与期盼,但同时也满心畏惧。畏惧代表权威的贵族,畏惧冥冥中的神佛,畏惧一切新的事物,但他真正畏惧的,是自我的迷失。

他活着,却不是为自己活着,他有名字,却被叫做丹增甘丹:我是谁?如果我所修的福报真的都是少爷的,那么,我自己呢?他尝试用各种方法去挣扎,有时候邪恶的念头也会如暗夜中的毒蛇般蜿蜒着悄然爬上他的心头:如果我作恶呢?在一片混乱中,他的手无法控制地推向了徐医生,仓皇而逃。在那个混乱的黑夜里,他举枪对准丹增,发出彻底的嘶吼:“我不是杀你,我是在杀我自己!”他顶着丹增甘丹的名字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也终于学会由自己来承担后果。

“别人怎么看你是没有关系的,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自己。”徐医生宽恕了他,也点醒了他。这个犹如白杨一般坚韧温柔的女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变这里落后的生活与思想,用了一生的时间奉献给这片古老的大地,可钦可佩。她,以及和她一样走进西藏的那些人们,就像黑暗混乱的那段历史中始终存在的一道光,坚韧发芽的一棵树一般,扎根遥远之地,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与信念,影响着这片大地,带来新的思想与时代。

在黑暗的旧社会,普布永远无法找到答案,被压迫,被束缚,他不是作为一个人活着,而是丹增少爷的替身,一个没有人格与自我的奴才,慢慢麻木。只有在新时代的自由与平等面前,他才可能是有自我认知的“人”,才能作为自己去生活。解放,不是一句空洞的话,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革命或战争,解放的不仅仅是被压迫的人民,蒙昧的社会,更是被束缚的思想,被残害的灵魂。编剧阿来说过:“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努力表达这样一个主题,西藏的解放最终是所有人的解放。而不是一部分人的解放。如果说,农奴的解放是在物质层面和人的基本权利方面。那么,对所有愿意拥抱新时代的人来说,无论出身贵贱,最大的解放是内心意识的解放。”

影片的最后,小活佛自然地说出:“你的心觉得解除了,那就解除了。”一切终于释然,归于内心的平静,普布和丹增并肩站在四十年后的雪山之下,遥望那片亘古不变的西藏天空,此刻的他们,终于平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