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 | 一双红色高跟鞋

告别了一年多的高跟鞋,如今又要开启我的高跟新时代了,就从红色这双开始吧~
去年的工作安排,紧凑且忙碌,基本每个月都在外派要不就是出差,甚至是这一场才刚结束,就直奔下一场。
因此,2023年我穿的次数最多的并不是高跟鞋,而是休闲鞋、运动鞋和洞洞鞋。除了非常正式的场合穿了那么几次外,就没有机会穿高跟鞋,大多都以自我舒适为准。
不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我会去注重皮肤底层的护理,但我不去化妆,习惯性的素颜出门。甚至在我的包儿里您都找不着一个化妆品或者是一支口红。不过穿双漂亮的鞋子,搭件好看的衣服,还是会去穿的。
一发布这则朋友圈,文字配图,圈儿友们就开始好奇了。Athena,就你这个身高目测得穿38码以上的鞋吧?相互认识的圈友开启了连贯式发问,并且彼此间都能看到对方的评论。然而现实是,她们全都猜错了~🤣
一小时后,评论就已有61条之多!
我统一回复道:不猜了,直接告诉你们。我本人个子不矮对不对?但我就只穿35-36码的鞋。所以,于我而言,身高和脚的大小,关系不大哈!
忽然想起多年前,和一个和玩儿了很多年的朋友说散就散的理由。在当时只感觉有些牵强,但多年后再回想起来,又有何不可呢?
其实很多时候,一开始的预感就是最终的结果。值得的人最终会值得,不值得的人和事也最终会离我们而去。
“当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也许你的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就会被有心人理解成另一番含义。当然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人和人本就不一样,哪怕是最要好的朋友,想法也不一定会完全一致。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认知不到位的人,他们对人和事物就特别容易产生偏见,并且喜欢以自己为中心,喜欢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万物。
比如,喜欢公开唠个别人家的家长里短。
但有一点是事实存在的。那就是别人怎么对待自己的另一半那是别人的事情,不是你份内的事情,也不是你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事情。你认为别人家的先生该如何对待自家的太太,那真的就只是你认为,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男士都将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毕竟,那是别人的先生,而不是你的先生。每对夫妻,他们都有自己的相处之道,只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式。
所以,所谓“认知到位”,并不是说你读了很多书,见过了很多所谓的“世面”,你的认知就很到位。而是你读过很多书,见过很多人和事,依然可以保持独立思考,能够保持那份淡然,给予自己和他人都留有一定的空间。
允许自己做自己,也允许别人做别人。
再打个比方,那就是女性的风格。
固有思维认知的人,他们会认为女孩子留长发穿裙子才算好看,才是男性女性的区别。
但他们理解不了的是:
女性的风格可以是丰富多样的,她们是有自己思想及适用于自己的装扮风格,每个人所适用的也并非统一标准,可以存在个体差异性。你认为好的,别人未必就会认为不好。
一个时代有主流,就存在非主流,只要不是低俗的一种社会体现,不是奇装异服,袒胸露乳,亦或是败坏民俗,基本都可以被大众所包容。
就像,女性可以是清纯的,也可以是性感的,可以是气质佳的,也可以是温柔的,还可以是可爱的。
她们可以留长发,也可以留短发,还可以留中长发。她们可以看起来长发飘飘,也可以看起来英姿飒爽,还可以看起来清纯可人。正是因为每位女性都是不同的,展现出的视觉感觉才不是单一的。她们是自由的,并不是活在别人的观点及固有思维状态下的一种产物。
然而现实生活中那些认知不到位的人,偏偏要打破这一节奏。他认为你应该留长头发,你就该是长发,他认为穿裙子才像女孩子,你就应该穿个裙子,他认为你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状态,就该是什么状态,因为你是个女孩子。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不断成长,成长是快是慢,无从考证,但我们都可以在自己的人生进度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频率。
社会是在全速发展着的,人们都在为了更好的自己而拼搏努力着,你认为的不可能/不现实,你做不到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别人就和你一样,他们也办不到。
时光在走,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在发展。而这个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的包容性也会逐步扩张,因为大家都要好好去生活,按照适合自己,自己也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所以,允许自己做自己,也允许别人做别人。余生还长,凡事留白,也是一种大智慧。
诚然,每个人的风格都是不同的,你可以喜欢日韩风,我就可以喜欢欧美简约风。
当彼此的喜欢不一致的时候,求同存异就ok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的立场就是在否定对方的喜欢,让其认定我的喜欢。也不意味着,我是在批判对方的喜欢,只是各有不同罢了。
最终,以我的沉默而告终。
当我认为不再有必要的时候,那么多说一句话都是多余的。
其实,人生的格局就摆在这里。所处的高度不同,那么看待问题的眼光和观点必然不一致。三观不同,不必强融。尊重依然是尊重的,但继续就再无必要。
从此,分道扬镳,大大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