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未曾有 心净涌跃(四)
一双儿女周末回家,开始新一周准备各自归校时我郑重地递给每个孩子三个巧克力并祝情人节快乐!欣纳!回谢!
今天上午我会用心捧上巧克力送给我亲爱的八十高龄的父母,然后笑意盈盈的祝二老情人节快乐!
父母、丈夫、妻子、孩子、兄弟姐妹、好友、邻居都可以祝福:情人节快乐!谁知多少世的因缘才有这一世的遇见。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对!我也在这里!今时今日,在这里,我遇见了庆山在《得未曾️有》中描述的藏族僧人,二十四岁的桑济嘉措。
他在拉卜楞寺学习。他说,我生活在佛陀的觉悟里,行走在自己的梦里,我想用这些贝叶经书,做一只船,离开轮回苦海。
桑济嘉措在他的微博中记录和表达自己在寺院里的生活:看书、喝茶、游玩、写作、拍照片、画唐卡、学习、草原上的足球赛、野炊、做火锅、读诗歌、听音乐、晒太阳、种花、改装灯、和野猫做朋友⋯⋯发表各种修行心得,也像个诗人,写下如同诗行般的句子,赞美故乡、母亲、上师、朋友及大自然。
走进他的僧舍所在的院子。他和来自青海家乡的仁波切同住。院子比起普通僧舍要宽敞一些,松木结构,收拾得干净。一些花草各行其是生长,蒲公英自己成长了很多。
平常的日子,他去上课,也可能看书,睡觉,做点吃的,或者去朋友那里,有时候去法会,有时候出去玩儿,太阳好的话去河边,山坡上有很多花,可以撒下些波斯菊之类的种子。
他自己的小书房,大略五六平米,塞下所有对他来说有保存意义的东西,摆放很整齐,电脑、小床、书柜,日本铁器茶壶、瓷杯子、画册、明信片、CD、一些美国四五十年代的爵士乐。书籍与一些工艺品个礼物摆在一起,现在这些东西已经很多,都送人了。他说。
最近他看一步文德斯关于古巴音乐的纪录片,重复看了四五遍,他试图找出最喜欢的那个场景,和我们分享。
在电脑上看的美剧是《行尸走肉》,喜欢它紧凑的节奏,色彩饱和度以及男主角的声音,讲的是僵尸,其实是讲人性,每一集都像好莱坞大片,电视剧拍成这样很少。他这样认为。
我问:听音乐的时候你想感受到什么?
音乐没有解释任何东西,一本书也没有解释任何问题,问题都是自己的,他只是给你一面镜子,是你自己在解释,姻缘也是自己的欲望招来的,当我什么都没有,享受一种禅修的状态,也很好。作用有各种可能性,对人的影响不一样,每个人从佛陀的话中得到的信息也不一样。
那你使用手机、电脑,听西方的的音乐,看美国的电影,是一种欲望的享受吗?
对,但他们只是服务员,无关紧要。对我的生命来说,只是一些表象的东西,我可以享受,也随时可以完全隔绝,有没有不会有太大的关系,没有这样的梯子,我照样可以去想去的地方,只是换种方式。
任何学习都是困难的事情。就下雪,也要在雪里诵经,很冷,但这些会让心变得强大,变得柔软。头脑的知识可能没学到很多,只是先把心弄大。
问: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可能是好奇心让我有很多选择,我做他们要求的事,但心可以放在别的地方,比如画画,看书,后来学的东西也是靠自己,可能会看到一些大师或别人写的东西,但那不是你的知识,只是给了一个方向,可以这样去找,最后还是需要靠自己领悟去得到智慧。
又问:那布施呢?
真正好的布施,是在布施者和受施者之间保有空性。这是最高等级的布施。
想过云游世界吗?
不管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的世界。因为觉得每一天都不一样,所以一个小镇、一个小僧院都可以给我很多,这些对我来说已经足够。更大的地方只是一个概念,只存在于想象中,我的世界可以是这个样子,它给我很多,如果离开,可能失去更多。通常局限的只是人自己。去再大的地方,范围还是局限在自己的思想和眼睛所看到的,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作为一个僧人,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的生命目的是什么?
获得证悟,获得终极的自由。
有两种智慧。一种是量的智慧,你可以学很多东西,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东西,比如一些僧人可能懂得一些现代的科学,而佛陀是量的智慧和最后的智慧都聚足。终极的智慧是不再有困惑和痛苦,不再受情绪的控制,包括身体、环境种种极限。这也是修行者最终的目的。
我们一起仰望墙上的壁画,他替我解说上面的藏文句子。
这句说的是生起黄金一样的心,大地一样的心,月亮一样的心,珍宝一样的心,湖一样的心,金刚一样的心,药一样的心,这些都是指菩提心。
这头大象刚开始是黑色的,最后慢慢变成白色。大象代表我们习性中的昏沉。
这一句是太阳一样的心,音乐一样的心,坐骑一样的心,就是服务的心。水一样的心,声音一样的心,云一样的心。依然是关于菩提心。船代表容纳和救度,装载别人去彼岸。
那一刻他的声音安静而柔和,我的心也是安静而柔和的。
在某个瞬间,我觉得自己仿佛认识他已经很久曾经在一起度过很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