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家微课堂“仁的三点理解?”
我对论语中的仁,有三点理解。
1,仁这个概念在当时是比较难懂的,所以居然有10个弟子问“什么是仁?”
2,仁是一个很高的道德境界,也可以说是最高的道德境界。
3,仁的核心是“爱人”,爱是动词,要行动,不是说说的。
关于第一点,有三个论据,
1.1,仁这个字,出现在《论语》中109次,涉及29章,有司马牛、子贡、颜渊、仲弓、子张、原宪、樊迟(问过三次)等七个人问过夫子什么是仁;有子、曾子、子夏三个人直接表达自己对仁的理解。
1.2,孔夫子回答这7个人的,都不一样,这符合因材施教的风格。司马牛比较急躁,而且偏忧郁,所以夫子说要“言讱”,少说多做。夫子的其他说法“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纳,近乎仁”,表扬冉雍时候也用了“不佞”。对子贡说的是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仁者;对颜回说,克己复礼就是仁;对冉雍说了互相不关联的三条“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樊迟对仁有点追问的意思,问了三次,夫子三次答复都不一样,分别是爱人,先难而后得,还有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从这些孔夫子的回答中,很难明确说一个清晰的概念。但是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是XX是仁的时候,说的,都是某种行为,是一种行为的表述,比如克己复礼,己欲立而立人,以及一些行动的原则,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难而后得,等等。都不是那种名词定义,比如100度的是开水。所以,仁这个概念,有点像极限,孔夫子只告诉你如何逼近。
1.3,到目前为止,仁这个汉字的来有,来有也有很多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仁,是从人,相人偶从尸(屈膝蹬踞之形),从夷(从大,从弓;古代曲阜以东,即东夷。)还有一种是从千从心,上面一个千,下面一个心;一种通用的说法是从人,从二,就是两个人;还有一种说法是,左边是人,右边两横是天和地。我比较喜欢“千+心”的词源,哈哈,是喜欢,而不是考据。
刚才说到我的三个理解,刚才说完第一点。现在说第二点.
达到了仁,很难,达到了,很牛.仁似乎是一种修身后达到的很高的境界。有点类似佛陀之证悟。一旦证得,就天下归仁------夫子对他最喜爱的弟子颜回,对子张都说过类似的话,一旦成为仁者,志于仁,安仁,就会不忧,才有资格去“好”人、能“恶”人---实际上也无恶了。这类表述,他老人家说了几次,仁者安仁,仁者无忧。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不过有点奇怪的是,他很多时候非常谦虚,说自己连君子也不能算,只是“好学,好为人师”,举一反三的水平不如颜回,甘于贫困也不如子路和颜回,赚钱不如子贡。但是说到仁,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
那么仁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理解是“中”或者是“中庸”,(另一个比较接近的是“和”,)。前面说仁是没有状态行的定义,只有行动的指引的话,如果非得给出一个定义,那就是“中庸”。中庸之谓德也。中庸是最难的,扣其两端而执中,中庸,用中。孔夫子说过,我为什么对很多问题有答案,实际上不是我给出了答案,我只是不断的探究这个问题的两个极端,“中心点”自然就出来,这个中心点,就是最佳答案,是“中”。
这种思考模式,我称之为一分为三。
仁的三个理解,刚才说完2.现在说第三点.
如何去做仁人?孔子说了,很简单,爱人。爱人,多简单!还有两句话垫底,就是力行近乎仁,第二句是“能近取譬,人之方也”。就是每天力行“爱人”,从自身出发,有差序的爱人,就是仁的ing。
孔夫子的爱人,有三个特点,一是有差序,爱自己,爱父母,爱妻子,爱兄弟,爱家族,爱君等等,这个爱的差序定义,就是五常十义(仪),就是礼。二是有坚强的生物学基础,就是血缘,因而是孝悌,再就是孟子说的恻隐之心,这种群居生物学基础,我觉得是“义”(繁体的义才好)。。。三是要学习,尽管有基础,但是要学习,要教化;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作为2500年后的弟子,孝、悌、信、爱众。夫子在这句话中,甚至认为只有行有余力,才学文。而不是非得学习才能仁。这一点是他特别的强调“行”。而“能近取譬”就是把“学和行一体化、日常化”,一个人时候,修身;在家,要齐家,当官治国,进一步平天下。这里唯一比较遗憾的是缺少了一个环,就是"兴业”,如果后来儒家提出“修身齐家兴业治国平天下”,那么企业这个场景也归纳其中。这样的能取近譬,符合我们上班族的“爱人”之道。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