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考研,学习

完美主义者我想和您说

2019-01-30  本文已影响2人  半城烟雨沙

写在前面——

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付出的努力没有累积到一起,永远从"0"开始,永远达不到终点。

很多时候,我们学了很多东西,但是边学边丢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缺乏一个知识管理系统,而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打造一个让信息能够存留,并且高效收集,汇总到一个知识库里的机制。

生命是一条大河,河里川流不息,无时无刻流淌的是我们不断摄取、理解、消化、内化、输出的信息。生命本身就由各种各样的信息构成的。生命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一片DNA,而DNA的本质其实也是信息。

在人生中,我们需要不断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如何去做出一个选择和判断,如何在工作、生活中选择自己的目标,如何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

其实这些都是信息的收集、处理、内化、输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信息流的质量决定了生命的质量。

我希望的就是:和大家从源头改善人生的信息流,真正的会学习,有效且高效地学习。

希望您能和我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个人VX:(banchengyanyu1111)
公众号:(半城烟雨沙) 

正文


首先我想和您说:一真正的完美主义是极难做到的,如果任何事情都能够兼得,那么这世界上就不会有纠结了。很多时候,有些事情真的就是没办法兼得,你只能选其中一个,舍弃另外一个。

我们学习很多很多的东西,看各种人如何度过他们不同的人生,是为了让你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人是这样活着的,而不是让你和他一样的活着。

因为你的各项指标可能没有达到他们那样的指标,它可以那样活,但你未必可以,他能承受物质之痛,你未必也能承受的了。

所以,我觉得我们去了解:有些人这样活,有人那样活,有人还可以那样活,最终是为了找到一个适合你自己的活法,

也许你会问:在物质和精神之间如何去平衡?

其实如果你此刻觉得物质更重要,那么你就跟着物质走。找到你的心安之处,如果我现在告诉你,你要追求精神,你不要在乎物质,然后你就去追求精神了,但是在追求精神的路上,还不停的回头,恋恋不舍的望着物质,这就没劲了。

选择让你心安的,如果现在你觉得物质比精神更重要,或者说物质的比重应该比精神的比重占得更大些,没问题,这是你的选择,

重要的是你选了,到最后承担后果就可以。

我们大家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可以做任何选择,没有人规定一定要选择精神,不在乎物质,我从没说过这样的话,

这要看你的处境,如果你真的需要物质,就选择物质

什么叫做自由——选择你想要的,并且能够承担选择带来的后果。

你选择了更多的物质,可能就会亏欠了你的精神,你得承担这亏欠精神带来的的某种痛苦。你能承担的了这种痛苦,那么你选就好了。

很多人对于追求精神是有一些误解的。

其实追求精神上的契合,不是说不在乎物质,谁都在乎物质,只是有的人权衡过物质的痛苦和精神的痛苦,他们更愿意选择精神,他们愿意承担物质的痛苦。

所以重要的是,选择你能承担的,承担你所选择的,你既然这么选了,带来的后果你能心安,然后你安于你选择的后果。

很多事情光靠脑子想'好'还是'不好',是想不清楚的。任何一个选择,都有很多好,否则它不会构成选择,比如让你选择'吃一个新鲜的苹果'或者'吃一个坏掉的苹果',这构成选择吗?这不构成选择

那么什么能构成选择?'吃一个苹果'还是'吃一个梨','两种都很美好的东西'或者'两种都很差的东西'放在你面前,这才够构成选择,一个特别好的,一个特别烂的,放在你面前是不构成选择的。

所以说'选择都是痛苦的',因为它一定是要你'放弃一种美好'或者'承担一种不安'。这才构成选择

很多时候我觉得光靠脑子就能想清楚,人生就太简单了,生活也就简单了。

那靠什么才能想清楚?这时候反而需要静下心来,扪心自问。因为你是骗不了自己的内心的,你最后一定还是会走向你的内心,你一定还是会选择你心爱的那件事,你心爱的那个人,走你心爱的那条路。否则你会不甘心,否则你会不安心。

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个很奇妙的现象,面对选择,去过你拿出一张纸,在上面罗列出来,A:好处坏处,B:好处坏处,你全部罗列出来,然后进行比较,但是你发现你还是不知道结果。

我记得爱情公寓里有一集,曾小贤在选择'诺澜'和'一菲'的时候,迟迟做不出选择,最后他选择抛硬币当他把硬气抛向空中,看着硬币慢慢翻转上升,在下落的瞬间,曾小贤一把抓住了硬币,说了一句话我个人认为最精彩的话——“在遇到不能抉择的问题时,抛硬币是最好的选择,并不是因为硬币能帮你决定什么,而是因为在硬币抛出的那一刻,答案便会出现在心里”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尝试过,当硬币抛起来的那一刻,在它落地的瞬间之前,其实这一刻,你已经知道答案了。

可是你明明把决定权交给了硬币,交给了老天,为什么在硬币给你答案的时候你却又不听了?

因为人在被逼到死角,必须要做选择的时候,内心早已经做出了选择。你只是需要让老天做一下替罪羊,让老天背一个黑锅,这是硬币替我选的,这是老铁让我做的,我没办法,内心的潜台词是“反正万一不好或者怎样,都是他的错,不怪我对吧”

其实你也知道,硬币抛起来的一瞬间,你就知道答案了因为那个时候你的心突然跳出来了

所以人,不管你怎么纠结,种种迂回的道路,最终还是走向自己的内心。最后还是会选择自己的心爱之事,心爱之人。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甘心、安心、幸福。只有这样的心爱之事,心爱之人,你才会甘心为他(她)流汗为他(她)流泪,依然觉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人是骗不了自己的内心,所以就跟着心走吧

其实我对完美主义这四个字特别有感触,因为我曾经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完美主义者

说白了我们为什么会变成完美主义?

因为太在乎结果,一但你得结果不够好,不是自己想要的,就会开始责怪自己,因为太在乎结果,所以产生很多焦虑,产生很多不安。

其实完美主义很多时候也是被周围的人惯出来的。因为如果你做的好,大家在乎你。然后你做的更好,大家也更在乎你,你做的更更好,大家更更在乎你。直到有一天,你发现你不敢做的不好。因为你怕如果你做的不好,大家就不像原来那么赞美你。

这其实就是一种人的自我的泡沫,你不断放大这个泡沫,别人也在不断的放大你的这个泡沫,最后直到有一天,你骑虎难下

幸运的是我现在走出来了!我不再让大家对我满意和期待,我有一段时间在很努力的习惯一件事情,习惯让大家对我失望。心里想的是“我已经让你们满意了这么久了,也得对我有点失望吧”

习惯不打扮的时候不好看。习惯很多时候我就是有一些不懂的东西,因为我不是百度,有些问题我就是回答不出来,我真的没办法,

但是我能陪你痛苦。也许跟别人相比,我就是没那么优秀,所以我告诉自己:有的时候就是有志者,事未必成,只要自己尽力了就可以了,扪心自问,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其实这个让别人不断失望的过程,就是让重新回顾一个人的过程。

习惯别人对你的这种失望,并且学会释然它。如果你能学会释然,就会慢慢走出这个完美主义。

不要只看成功的人,全世界那么多人,成功的有多少?没成功的又有多少?想必这个问题不用我来告诉你吧!只要你尽力,扪心自问能心安就足够了。

不做一个完美主义者并不代表就是放纵和堕落,对于完美这个概念,我觉得'长期中上'就是'优'。任何事情不要每次都让自己做到90分100分。做到七八十分,'长期中上'就可以了。

要知道一辈子,一生所有事情都在七八十分,长期中上,那你就是绝对的完美者了。

所以说'长期中上'就是'优',偶尔失败一次就失败一次,偶尔失败两次就失败两次,很多时候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

但是这个过程中最难过的这个关就是:很多时候要习惯,习惯别人对你不理解。习惯别人对你失望,习惯你这次没成功,别人觉得你不是他们想象的那种人

不要想着成为别人想想的那种人,因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一个人是做不到人人皆爱之的,只有不再希望自己成为别人想象当中的人,才能成为真实的你自己。




学会钓鱼永远比给你一条让你当下吃饱不饿的鱼更加重要。而我希望在今后的知识学习、个人成长,打造学习的方讨论等等的路上能够和大家一同前行,我希望得到并不是一盆今天吃了就不饿,但是明天还会饿的红烧鱼。我希望学会钓鱼,并且和更多人一起实践捕鱼的方法,用切实的个人成长来抵御这种的焦虑。

学习是一个完整的闭环,是非常漫长的。我会用最容易的理解的方法和语言,和大家分享学习背后的方法论,更深入的理解这些方法论,

对于学习来说,我们需要的其实并不只是一些小技巧小经验甚至是套路,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精巧的系统,一个虽然见效慢,但是能一劳永逸,真正能够解决你的问题的学习系统。

所以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想和我一起精进的朋友,我们一同前行,输出倒逼输入,相互督促,鼓励,一起进步

完美主义者我想和您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