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面试资料搜集iOS学习记录iOS Developer

谈谈ARC下的内存管理

2016-06-23  本文已影响855人  我系哆啦

什么是ARC

ARC(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自动引用计数,是从OX X Lion 和iOS5引入的内存管理技术。在Objective-C中采用ARC机制,让编译器来进行内存管理,在ARC有效的状态下,用户无需再次键入retain或者release代码,这在降低程序奔溃、内存泄漏等风险的同时,很大程序上减少了开发程序的工作量。编译器能立刻释放那些不再被使用的对象。知其然还需知其所以然,本篇文章主要为了简单介绍iOS开发中的内存管理以及一些提高内存管理的方法。

内存管理/引用计数

Objective-C中的内存管理,也就是引用计数,其机制可以简单用办公室的灯光的开关来介绍。假设办公室里的照明设备只有一个,上班的人进入办公室,打开灯光,离开办公室的人,不需要照明了,要把灯关掉。如何管理灯光的开关,保证有人的时候办公室的灯光是打开的,所有人都离开的时候灯光是关闭的呢,为了判断是否还有人在办公室,这里引入计数功能来计算“需要照明的人数”,那么实现该功能的机制如下:

这就是引用计数的基本原理了,对照照明设备所做的动作和Objective-C 对象的动作如图一所示。

图一.png
内存管理的思考方式

其实不管是ARC还是非ARC,内存管理的思考方式都是一样的:

对象操作与Objective-C方法的对应如图二:

图二.png

#########非ARC下的理解

//非自己生成并持有的对象,若用retain变为自己持有,也同样可以用release方法释放
id obj = [NSMutableArray array]; //取得对象的存在,但自己并不持有对象
[obj retain]; //自己持有对象
[obj release]; //释放对象
</pre>

autorelease

在进入ARC的内存管理之前有必要讲一下autorelease。顾名思义,autorelease就是自动释放,类似于C语言中的自动变量(程序执行时,若某自动变量超出其作用域,该自动变量将被自动废弃)。
<pre>
{
int a;
} //因为超出变量作用域,自动变量 “int a” 被废弃,不可再访问
</pre>

autorelease 会像C语言的自动变量那样来对待对象实例。当超出其作用域时,对象实例的release实例方法被调用。autorelease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强势插入一个常见iOS面试题目。 不手动指定autoreleasepool的前提下,一个autorealese对象在什么时刻释放?

上面是经常面试的一道题目,其实主要就是两点:1,手动干预释放时机--指定autoreleasepool 就是所谓的:当前作用域大括号结束时释放。2,系统自动去释放--不手动指定autoreleasepool(当前的 runloop 迭代结束时释放)。

再强势插入一个NSAutoreleasePool的实用范例

在大量产生autorelease对象时,只要不废弃NSAutoreleasePool对象,那么生成的对象就不能被释放,因此,有时候会产生内存飙升导致内存不足的现象。典型的例子就是读入大量图像的同时改变其尺寸(比如循环压缩),图像文件读入到NSData对象,从中生成UIImage对象,改变对象尺寸后生成新的UIImage对象,这种情况下,就会大量产生autorelease对象。
<pre>
for(int i = 0;i < 图像数;i++){
//读入图像,大量产生autorelease对象,由于没有废弃NSAutoreleasePool对象,导致内存激增
}
</pre>

在此情况下,我们可以在适当的地方生成、持有或者废弃NSAutoreleasePool对象。改进后的方法能显著减少内存占用(ARC有效的情况下也可以用,用@autoreleasepool()代替手动生成释放NSAutoreleasePool对象即可)。
<pre>
for(int i = 0;i < 图像数;i++){
NSAutoreleasePool *pool = [[NSAutoreleasePool alloc] init];
//读入大量图像,大量产生autorelease对象
[pool drain]; //通过释放NSAutoreleasePool对象,autorelease的对象被一起release
}
</pre>

ARC规则

ARC有效时,对象类型上必须附加所有权修饰符。所有权修饰符一共有4种:

__strong 修饰符

__strong修饰符是id类型和对象类型默认的所有权修饰符。id和对象类型在没有明确指定所有权修饰符时,,默认为__strong。例如,下面两段代码是相同的效果:
<pre>
id obj = [[NSObject alloc] init];
id __strong obj = [[NSObject alloc] init];
</pre>

__strong修饰符表示对对象的强引用。持有强引用的变量在超出其作用域时被废弃,随着强引用的失效,引用的对象会随之释放。
<pre>
{
//自己生成并持有对象
id __strong obj = [[NSObject alloc] init];
} // 因为变量obj超出其作用域,强引用失效,所以自动释放自己持有的对象,对象的所有者不存在,因此废弃该对象
</pre>
当然,不仅仅适用于自己生成并持有的对象,非自己生成并持有的对象也适用,附有__strong修饰符的变量可以相互赋值,在赋值上也能够正确的管理其对象的所有者。
通过__strong修饰符,不必要再次键入retain和release,完美的满足了“内存管理的思考方式”。

__weak 修饰符

看起来通过__strong修饰符就能完美地进行内存管理,但是实际上,仅用__strong就可能会出现引用计数式内存管理中存在的“循环引用”问题。__weak 修饰符就是为了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__weak 修饰符与__strong相反,提供弱引用。弱引用不能持有对象实例。

<pre>
{
//自己生成并持有对象
id __strong obj0 = [[NSObject alloc] init]; //obj0为强引用,所以自己持有对象
id __weak obj1 = obj0; //obj1变量持有生成对象的弱引用
} // 因为变量obj0超出其作用域,强引用失效,所以自动释放自己持有的对象,对象的所有者不存在,因此废弃该对象
</pre>

__weak修饰符还有一个优点,在持有某对象的弱引用时,若该对象被废弃,则此弱引用将自动失效且处于nil被赋值的状态。

__unsafe_unretained 修饰符

__unsafe_unretained 修饰符,正如其名,是不安全的所有权修饰符。尽管ARC式的内存管理是编译器的工作,但附有__unsafe_unretained 修饰符的变量不属于编译器的内存管理对象。

<pre>
id __unsafe_unretained obj1 = nil;
{
id __strong obj0 = [[NSObject alloc] init]; //obj0为强引用,所以自己持有对象

obj1 = obj0; //虽然obj0变量赋值给obj1,但是obj1变量既不持有对象的强引用也不持有弱引用
NSLog(@"A: %@",obj1); //输出obj1变量表示的对象

}//因为obj0变量超出其作用域,强引用失效,所以自动释放自己持有的对象,因为对象无持有者,所以废弃该对象
NSLog(@"B: %@",obj1); //输出obj1变量表示的对象 obj1变量表示的对象已经被废弃(悬垂指针),错误访问
</pre>

在使用__unsafe_unretained修饰符时,赋值给附有__strong修饰符的变量必须确保被赋值的对象却是存在。在iOS4 以后,苹果开始用__weak替代了__unsafe_unretained。

__autoreleasing 修饰符

虽然ARC不能直接使用autorelease,但实际上,ARC有效时autorelease功能是其起作用的。

ARC无效的时候用法如下:
<pre>
NSAutoreleasePool *pool = [[NSAutoreleasePool alloc] init];
id obj = [[NSObject alloc] init];
[obj autorelease];
[pool drain];
</pre>

ARC有效的时候用法就改成下面这样了:
<pre>
@autoreleasepool {
id __autoreleasing obj = [[NSObject alloc] init];
}
</pre>
指定@autoreleasepool快来代替NSAutoreleasePool类对象生成、持有以及废弃。

NSRunLoop等实现不论ARC有效还是无效,均能够随时释放注册到autorelease中的对象。

ARC有效下的一些规则:

属性

ARC有效的时候的属性和所有权修饰符对应的关系如图三所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