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一年后,谈谈我的三点感受
文字 | 独舞
图片 | 独舞
-1-
最近,我又开始读书学习了。
离开校园两年,虽一直在坚持学习、精进自身,但已经很少再坐在教室里,有很多同学,一起上课、下课、学习。
虽然,再次当学生的感觉挺好的,但时常会觉得:自己老了。记忆力越来越差、脑子里需要思考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一周七天,工作五天、上课两天,夜晚的时间还要读书写字。就这样,生活满满当当地被占满了,连约会的时间都没了,只能等Public Holiday。
昨晚,躺在床上,累到沉默,翻看着过往的朋友圈,想从以前那个一腔孤勇的自己身上找找元气,却无意间翻到了去年9月从上海辞职时发的一条朋友圈。
看着辞职信上的日期,才忽然发现,我已经辞职一年了。还记得最后一天从公司里走出来时,夕阳照在脸上,城市的风迎面吹来,我在下班的人流中一边走一边哭。因为,那是几个月以来,我第一次没有加班、准时离开。
辞职后的一个月,大多时间都呆在家,陪伴家人,顺便为行前做准备。10月份,我拖着一个大箱子,飞去了悉尼。后来的一年,半年给了悉尼、半年给了墨尔本。
辞职后的一年,朋友圈里分享的,是海天相接的清澈蔚蓝,四季常青的大草地,比基尼少女欢笑冲浪的沙滩,Road Trip时牛羊成群的大农场。空气质量永远是优良、任何一处的洗手间都备足了免费的纸巾、加班也成了稀罕的事。可是,承载这些光鲜的,是背井离乡、无处安放的孤独;是单打独斗、永远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的一腔奋勇;是进退两难、去留难择的纠结无助。
这一年的生活,被别人羡慕着,却被父母心疼着。只有自己真正走过,才知道这一切有多么不容易。
-2-
记得去年和我同时辞职的,还有好朋友树獭先生。那时,她辞去了杭州过万的工作,开始了自由职业之路。而我从上海辞职后,来到了土澳。
记得刚来土澳时,真的特别不适应,交际圈的改变、生存的压力、规划的混乱,让我差点陷入了抑郁。那时,我常常和树獭互相吐槽,觉得自己就像个废人一样,不知所从。
我本以为,辞职后的树獭,会过得比较轻松,可以不用朝九晚五、不用加班加点了。可谁知,她却和我说:“独舞,我发现自己最近的头发,一把一把地往下掉。”
看似潇洒的自由职业,其实,一点都不潇洒。因为辞职后,意味着:
-
不再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
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都将是工作;
-
自给自足,一个人得像个团队一样去搏斗;
-
没了他律,自律成了永恒的主题。
你看,无论是自由职业,还是我这种打工度假的生活方式,没有谁可以过得特别容易,只要我们还在往上走。
-3-
记得之前,树獭在辞职一年后,分享过三点感受,她说:
- 比起勤奋努力,你更需要的是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少说:我不知道、我不会、我不能。
- 尽可能专业一点。
辞职后的我们,走的道理有所差别,她自由职业,我打工度假。自然,这一年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而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
1、出国似一堵围墙,墙内的人羡慕墙外的人自由,却看不到墙外人的辛苦。
自出国后,被咨询的最多的,就是出国这件事:你是怎么出国的?出国后感觉好吗?我也在犹豫要不要出去……我真的很想出去,可是我又不了解外面的情况……
出国一年,自给自足,没接过家里半点资助,我想用这一年海外旅学的经验告诉你:出国,并没你想得那么容易,更多的是一场生存能力的锻炼。
从一开始学习走路、学习看谷歌地图、学习说话购物,到后来的找工作、交朋友、旅行,都是一场自我学习之旅。
-
在背包客的圈子里,我听过太多人,来到澳洲后一个月都没找到工作,花光了积蓄,最后睡公园、每天吃一块钱的吐司、喝着公共场合提供的自来水。
-
也有刚来土澳就丢了钱包,然后没钱没卡还不能刷支付宝,一边骂着土澳的落后,一边在11月的墨尔本和路边的流浪汉share一张被子。
-
还有一些姑娘,房东见其势单力薄好欺负,在中国的新年之夜,被房东赶出了家门,一个人在大街上孤零无助。
做为外国人的我们,初来乍到,在朋友圈分享着那些美到窒息的风景和有趣的灵魂,这些都是真的;可那些不幸、无助、孤独和寂寞,也都是无比真实的。
我们都一样,会本能地在外人面前展示一切自己所经历的美好,藏起那些不幸的遭遇,独自一人,舔舐着生活馈赠来的“厚礼”。
所以,那些身在职场、还没出国的朋友,请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因为,这极有可能是一条进退两难的路,一年后,走了,不甘心;留下,困难重重。
2、比职场断层更可怕的,是你一无所成。
认识一个背包客,之前在国内是做IT的,辞职时,他们老大骂他:“是不是有病,好好的工作不要,跑去打工度假?是不是觉得给外国人洗盘子很开心?”
后来,他到土澳后,真的在餐馆洗盘子。他说:“在澳洲,我把这一辈子的盘子都洗完了。”洗了几个月的盘子后,慢慢混进了背包客的圈子,开始疯狂地打工赚钱,哪儿的工资高就去哪。离开澳洲时,攒了35万,回老家自主创业了。
分享这个故事给你们,其实是想说:
打工度假的这一年,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职场生涯的一个断层。在国内,也许你是朝九晚五、光鲜亮丽的职场达人;但在国外,大多数都是洗盘子扫地、点单送餐收银的服务员,或者是在农行摘樱桃、摘草莓、摘香蕉的农场工。
离开国内职场的这一年,意味着你失去了业务精进、涨薪晋升的机会。但是,这些都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职场断层的这一年,你却一无所成。
在这一年里,你要么赚了足够的钱,要么疯狂地体验了西方的生活和文明。最怕你在这一年,碌碌无为,钱没赚到,也没能疯狂地过活,最后一无所成、灰溜溜地回国了。
过了25岁以后,会愈发懂得一个道理:成就一个人的,不是苦难、不是挫折,而是成果。因为困难和苦难,虽能磨练人的心性和品格,但却容易让人深陷泥淖、难以前视。而当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后,我们的视野和格局才能站在更高一步的台阶、看得更远。
因此,职场断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断层了,还一无所成。寻找生命中的阶段性成就感,是我们每一年都需要为之努力的。
3、少说:我不知道、我不会、我不能;要多学习、多尝试、多实践。
正如树獭所分享的:不知道可以问,不会可以学,说自己不能,不过是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罢了。
同有这点感触,是因为,出国后,看到身边太多人,曾经在国内没下过厨房、没洗过衣服,出国后,却变成了一副贤妻良母的样子,做得菜肴精致可口、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很多打工度假的背包客,以前从没干过农活,却在打工度假这一年,挖过地、砍过树、剪过枝、摘过果实……40多度的高温晒在土澳的大地,每个人都低下了曾经那骄傲的头颅,诚诚恳恳地挖地、剪枝、摘果。
当然,这一路的故事,也听了很多。比如,还有人去做家庭保姆、照顾小孩;也有人成了一名专业水手、畅游湖海之间……
啰啰嗦嗦了以上的种种故事,是觉得:
出国这一年,也印证了人生的无数种可能性,只要你敢于去学习、去尝试、去实践,便能迎接各种未知的自己。同理,这是一种主动探索的精神,映射到职场,便在于一个人的主动性与进取心。
当你让自己少说“我不会、我不知道、我不能”后,你会发现,自己的能力远超原有的认知。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我们不能够,而是我们未探索、未尝试、未实践。
构想再好,一毛钱可以买一打;只有那些付诸了行动的人,才是无价的。所谓“行胜于言、行胜于知”,真是大智慧。
辞职一年了,和国内的职场也断然脱节了很久。但是,无论去留,我都不曾害怕过。因为,这一年,我始终没有的放弃的,便是精进自我。
-END-
作者简介:
独舞:自由撰稿人,澳洲打工度假者,成长中的品牌人,专注于个人成长、阅读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