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靠情怀,治学靠走心

2018-03-19  本文已影响0人  爱佳家庭成长

办学靠情怀,治学靠走心

我一直都是一个有教育情怀的人,我感觉作为一线教师,确实需要一种情怀,才能在这么漫长且平淡枯燥的岗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我时常想起董仲蠡的演讲《教育的意义》,我们作为学校教师,不仅仅是传道者,传授知识文化,更多的是解惑者。文化知识的传授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能否给到孩子一种内在力量,一种除了课本之外的情怀、社会技能,才是保证孩子将来真正能立足社会、成就未来的姿态。

其实,很多时候,就比如现在的我们,学科知识,基本都还给了课本和老师。然而一些情商、德商、人际沟通能力、自信、自律、抗挫能力、目标意识、对生活的热爱等等,都不会消失,反而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越发重要,越发区别于这方面能力素养低的人。决定孩子未来的不是学科教育,而是能力教育。这些能力和素养来源于哪里?来源于家庭、来源于生活实践,来源于人心。

太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走脑而非走心,当教育真正的能走入孩子的内心时,他才会听你说,才会愿意去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而非被动地靠老师家长的催促、敲打往前挪,才不会去敷衍了事。

俞敏洪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一个人在十八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占到60%,学校教育占到30%,还有 10%来自社会教育。然而现实中,很多家长并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甚至将教育的全部责任推给了学校,认为孩子只要学一个好学校就前途无忧,因此太多的家长拼尽半生心血将孩子送进名校送进辅导班,这真是中国教育的悲哀。试问:哪里有教文化课比得上学校教的好的地方?哪里有教德行品质好得过父母言传身教的方式?

越来越多的家长会为自己对孩子的不付出不投入付出代价,也同样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会越来越重视家庭家庭,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结合。

作为家长,我们自身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我们的素养与格局,让孩子站在我们的肩膀上,拥有更广阔的天地与认知。

30%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不重要,更不意味着,我们要去轻视它,相反,更需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用武之地,它是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连接地,更是那70%教育的承载地。

因此,学校发展其实可以向普及家长教育,提高教师幸福感,加强与孩子学生沟通这三方面方向进行。

首先可以引进家长课程,家长活动,增加学校与家长粘度,提高家长意识,普及教育理念,让家长为来锦程上学而骄傲。

其次,放宽教师学习管理力度,多与其他学校相互学习,允许教师走出去,只要有利于教师个人发展个性成长,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学习多多参加。

最后,不将眼光一直盯在孩子的缺点上,多找闪光点,找到每一个孩子的优势所在,不以成绩论成败,不以学习定品行。再者,引进开发各项实践活动,让孩子走心,在做中学。

最后的最后,引用董仲蠡演讲:教育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我也会向他学习,坚持在课程内的最后五分钟,除了传授学科知识,再讲五分钟的情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