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笔记 152/365】《不可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

2017-12-08  本文已影响89人  Dream阳
【 读书笔记 152/365】《不可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 P115-225(完)❤️关键词:节奏韵律,流利度,情境教学,亲子阅读❤️

四、培养综合语言能力 & 五、告别中式英语从娃娃抓起

韵律和节奏到底有多重要?!

语感培养要从节奏和韵律开始。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她孩子六岁了,在郑州某个培训机构学习英语,之前没有自然拼读,最近会开课,大概半年时间去集中学习,孩子试听了一次,很烦躁,说她不喜欢。朋友觉得是因为之前孩子去学习都是唱唱跳跳,很开心轻松,现在要学自然拼读,觉得枯燥。谈下我对这个机构这样做法的感触:1、自然拼读不是一个可以突击的活儿。在之前的唱唱跳跳中其实就可以让孩子学习26个字母,并引入自然拼读,而自然拼读的方式,也是让孩子们连唱带跳地表演,而不是这样集中半年去恶补,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孩子蹦蹦跳跳,突然去学习拼读技巧,为了学而学,就有点舍本求末了。也难怪朋友会觉得这家机构不够专业了。

2、同时,不要神化Phonics.近年国内有神化自然拼读的现象,但它仅仅是阅读的方法之一,在此之前,需要大量的语感训练,需要进行一定的Rhyme的训练,因为Phonics只是解决阅读中单词的拼读问题,而韵律节奏等语感训练则贯穿在阅读的各个阶段,没有好的韵律节奏,学会了Phonics后也不能做到流利阅读。语言的运用是一种能力,从听力辨音能力入手找语感,再通过“Phonics--阅读”不断循环往复,才是硬道理。

为什么中国人即使能够把英文单词都读得很准,也非常流利,但为什么就是能够听出来不是母语呢?这其中的区别应该就是韵律节奏的问题。

【 读书笔记 152/365】《不可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 P115-225(完)❤️关键词:节奏韵律,流利度,情境教学,亲子阅读❤️

什么是英语的韵律和节奏呢?可以对比汉语来说。

1、音节 :要讲一口流利的汉语,需要每个字都咬字清晰。仅仅一些轻声字读得弱一些,而英语的单词是由音拼读而成,加上其多音节性,存在各种各样的连读、弱读、省略。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成年人听力不好的原因,就是因为被连续、弱读、省略干扰了,如果看到文字就几乎都认识。

2、重音和节奏:汉语中重音主要靠提高音量来表达,再加一些一些语调变化,目的仅仅是表达一种感情;而英语的重音则是英语的基本组成部分,分布在每一次有效的语言交流中,是表达一定意思的短语或句子。而且英语的重音,不仅仅是音标中学习到单词重音,更重要的是短语、句子,也就是意群的重音。怎么教孩子划分划分意群呢?听得多了自然就会了,所谓听力,是一种能力,不是单独听明白某一个或几个单词,而是对整个意群的理解,其价值也正在于此。所以提高孩子听音辨音能力很关键,“听说读写”这个顺序,“听”字一定是打头的。

3、声调和语调。汉语是声调语言,四个不同声调代表不同汉字,表示完全不同的意思;英语却没有固定声调,也不用声调来区别单词。声调、语调也是英语韵律节奏的一部分,语气、语调也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

英语国家的孩子用四年的时间开始Phonics开始前的准备,我们也不应该忽略这一步。学习phonics 前期的准备,要大量地听原版儿歌、故事、动画片,这并不是让孩子具备多少词汇量,最主要的是进行韵律节奏方面的训练,这些训练会加强听力辨音能力,听觉记忆就越好,这个时候再开始学phonics,读出来的东西有原汁原味的感觉,这就是所谓语感的价值。

【 读书笔记 152/365】《不可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 P115-225(完)❤️关键词:节奏韵律,流利度,情境教学,亲子阅读❤️

另外,作者提到,国内的很多英语听力教材,有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即它们都是针对亚洲人设计的,所以语速明显放慢,句型痕迹明显,而且韵律感不强,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喜欢看美剧却不喜欢读教材的一个原因吧,因为教材不够吸引人。如果对于低龄学生,不吸引人、不够原汁原味,还真的挺严重的,可能直接导致孩子不喜欢或者习惯了慢速,再听原声就很费力了。

由此我也联想到了《书虫》,书虫是改写版,如果觉得原版对孩子太难,可以选择低级别的呀,原版也分难度等级的。因为书虫中基本上都是经典名著之类的,改写后寡然无味,可能失去了作者的精华部分,如果是侦探类的书籍,读完就失去了悬念,孩子将来恐怕也没兴趣读原版了。最要命的是,书虫是双语版的,很容易眼睛就瞄到中文去了,这样对培养全英文思维没有好处。个人看法噢,读者可以看一看,结合自己的实际,毕竟这个话题本身就颇具争议。

英语真正的水平高低还是在阅读,这也是英语国家学校教学中最重视的一项学习内容。他们说的阅读理解和我们中国人理解的英语阅读理解不同。中国人说的阅读理解就是认识单词、搞清句子并翻译出整句话的意思,英美注重的是更高层面的对阅读内容全局的理解。我们做阅读理解关注的问题,人家通过大量阅读培养出的语感以及词汇量早就解决了。其实这也和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性有关,中文如果只掌握200字,恐怕没什么书可以读,但是英语是一种拼音语言,学会Phonics,理论上就有80%的词汇可以读出来,不管认识不认识。先读出来,不管认识不认识,不要让不断地查字典打断阅读,影响流利度。

【 读书笔记 152/365】《不可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 P115-225(完)❤️关键词:节奏韵律,流利度,情境教学,亲子阅读❤️

流利度

那这里,又出现了两个问题。我标记成Q1和Q2,下面书中的部分解答以及我的思考:

Q1:流利阅读的地位为何如此重要?

A1:在英语国家,他们把学习阅读分为两个层次—流利性和阅读理解水平。在Phonics和阅读能力关系表中,Fluency和Comprehension是分开的,而且F是在Vocabulary和Comprehension之前。

【 读书笔记 152/365】《不可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 P115-225(完)❤️关键词:节奏韵律,流利度,情境教学,亲子阅读❤️

孩子们要阅读,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流利性,然后才是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就是说,流利性是基础,通过流利阅读所表达的不仅仅是见词能拼读,还有见词就能反应出整句话的情绪感觉,字面含义背后所隐藏的东西在流利阅读训练中就已经感受出来了。能力是练出来的,并不是说在英语国家有语言环境,阅读能力就一定高,同样需要训练,孩子在语言方面的能力,并不是自身不行的问题,而是提供教育的一方是不是注意到需要这方面训练的问题。如果不注重,那孩子即使在听力、阅读速速上比我们这一代有很大提高,以后英文输出也还是有问题的,比如演讲、发音方面不吸引人,而这种欠缺长大了弥补就会非常困难。

Q2:生词到底要不要查?

A2:(1)这个问题是和目的相关联的。如果现在的目的就是流利阅读,只要孩子能够用Phonics把拼读正确,就没必要,至少没必要在第一遍读的时候就查。鼓励孩子边读边猜,和书中的图、上下文结合,这样也避免孩子陷入一定要查明白什么意思才敢读出来的误区。(2)关于生词太多,很大程度上和选书有直接的关系。有不少国内孩子,英文阅读起步晚,到了一定年龄,家长不愿意然他们读过于简单的英语读物,总想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字又多的读物,绘本和分级读物都没有读过,就直接跳到难一点的英文书了,这样,孩子一看很难,就产生了畏惧心理。

在瑞思学科英语,给孩子们选班,都要先进行一个英语水平测试,所以最后,虽然年龄是一个最重要参考依据,也不乏出现相差好几岁的孩子在同一个级别班里学习的情况。

关于流利度,国内家长常有这样两个误区:

❌误区一:过于看重读书后能够学到多少东西。读书要有明确目的,比如这本书是教孩子团结友爱的,那本是面对困难要坚持不懈的,读完书中直白的道理后,这本书也就没了价值。这样是不对的,忽略了重复阅读对流利阅读能力的作用,有时候我们很需要让孩子不带功利地去多读一些,而不仅仅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儿童读物最好选择生活化的,很多道理随着孩子积累的增多自己慢慢就会体会出来,这也是他们的一个思考和实践结合反复作用的过程,而重复的过程则训练了流利性。

❌误区二:读书就要读名著。当然,读名著读经典不是不好,但是“大量阅读”才是主流观点。每本书都有自己的优点,尤其站在孩子的角度,童真、童趣、想象力有时候比思想性更重要。

站在输出的角度来看,流利阅读本身也是输出的组成部分,孩子能够把书有感情地读出来,进而复述、表演,这是需要思考、加工和练习的,这样的输出需要更多的能力,也是孩子未来综合能力的一个方面。

情境的重要性

这个我觉得它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

在少儿英语教学中,warm up过后,我们第一个环节一般都是Introduction(也叫lead in),引入正式内容,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会英语表达,不然仅仅背几个单词、句型甚至课文,真正应用的时候还是不会,这就是哑巴英语。而情境对应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阅读理解的有效方法有二:第一,Connection.把见到的事情和大脑中的记忆去对应,建立了关联,我们的大脑就知道书上说的是怎么回事了,同时,为了更好地阅读理解,就要求读者在阅读时主动参与,主要地联想。加拿大的老师是这样引导孩子去联想的:

Connection!Text to self!与自己联系。“这本书讲冬天非常冷,是的,妈妈都让我换上羽绒服啦。”

Connection! Text to text!与别的书本或文章相联系。比如“这本导盲犬的书和我前几天读的狗狗是人类的好朋友不是一样吗?”

Connection!Text to the world!这本书说地震来了,人们都躲到空旷的地方躲避灾难了。刚好新闻上播了某某国家地震了,有的节目播出了地震来时应该做些什么的科普知识。

Connection! Text to words!“妈妈你前几天不是说...”

第二个方法,读书之前,先看图再提问,带着问题读书。不要小看读图,作用很大。读图能力是加拿大孩子从小就训练的能力,四岁以前还在在家里进行的亲子活动,主要读的就是绘本。讲绘本最重要的就是图,对应情境,理解语言。国内的很多孩子都落下来这一课,所以在英语阅读之初就很困难,不会读图,就想直接读文字,但是文字又看不懂,所以很难进行下去。在瑞思,老师都会要求孩子们做事有步骤,写作业时一定先写Name,然后date,接着题目要求directions,即使他看不明白,有老师讲解呢,但是这个步骤一定不能省略。同样的,阅读教学中,也不是一上来就讲内容的,第一步,要先介绍Bookcover封面,封面三要素是title,author,illustrator,接着是picture walk,即把所有的图片过一下(有时为了保持故事的悬念和趣味性,并不过完所有的,知识让孩子们大概有一个印象,勾起他们的兴趣就行),然后才开始回过头来讲正文。

美国一位语言学家说:“要想让孩子学会游泳,就要把他仍在游泳池里。”用一种语言孤立地解释另一种语言,就好比没有游泳池,孩子不能真正学会。所以,必须让孩子在动画片和故事书中找到游泳的感觉,这些都是情境,都是场景的积累。

学英语,或者说学语言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用在不同场景下,所以场景积累对情境的理解,无论对英语学习(输入)还是英语表达(输出),都至关重要。

为什么5、6岁的孩子看原版小猪佩奇的动画片,即使不一定都能看懂听懂里面的对话,还笑的那么开心?孩子不是因为先知道了中文,然后听你说中文了,再去翻译成英文,其实,他是在看一种场景。他们也能够从动画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气来判断,来猜情节,边看边猜,再长大一些,如果再看同样的动画片时,一定还会有新的笑点。就像我们读中文书,尤其是好书,比如《高效能认识的七个习惯》,读多少遍都不嫌多,且每一遍都会有新的体会,因为你的认知在变,每次对书的熟悉程度和理解高度也会不同,包括每次看的初衷、角度都会有所有不同。

再说说中式英语,书中作者是这样总结产生原因的:英语思维的缺乏和储备的场景缺失。为什么总是想先翻译成中文呢,其实是因为脑子里储备不够,没有足够多的英文场景。所谓的思维,需要对应的就是场景。当你对一种场景下的表达很熟悉时,脑子里会有很多现成可用的句子,不必翻译;反之,脑子中都是孤立的单词和句型,那就只能单词套句型,最后翻译出来就是中式英语。

那么,问题又来了。QA如下:

Q:那么中国孩子,没有国外的语言环境,怎么能有场景呢?

A:如果有条件,多给孩子提供这样自然真实的场景,但如果不再国外,可以这样弥补:第一,看动画片。动画片中有很多口语表达方式,也有很多场景,孩子看多了,自然会脱口而出的,而且看动画本身就是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一件事,父母只需挑选和引导就好。第二,看有大量场景的英文故事。国外的儿童读物,非常多的都是讲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事儿,比如吃什么,玩儿什么,生日party,掉牙,幼儿园生活等等,这些是通用的,中国孩子也会遇到的,所以,多多积累这些不同场景下的表达方式,学会情景对应,就会摆脱中式英语。

同样地,当我们教孩子英语的时候,也没有必要非得把汉语意思告诉他们,让孩子大脑中的两种语言自成体系,自己去寻找对应的情境就好。

“英文亲子阅读最关键的不是读,而是引导孩子发现书中的乐趣,看图,品图,评图,展开想象,把书读厚。在此基础上的情境对应是英语阅读的重点,而发音等问题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地去解决。”

亲子阅读

Q:妈妈英语不好,到底可不可以教好孩子?

有些妈妈担心自己的英语不好,无法教孩子,如果不教,孩子会不会进步很慢,如果教,怎么教?

A:其实说英语不好,包含两方面意思:第一发音问题,第二是重要的隐形问题—我们学了太多英语国家人目前根本不使用的表达方式。所以说,真正的困惑不该在于教与不教,而在于能否避免以上问题。

❌错误做法一:有的妈妈为了让孩子早点开口,一边听音频,一边重复,让孩子跟着自己的慢速语音来学习。其实这样违背了孩子的听说规律,孩子听原汁原味发音的机会被剥夺了。

❌错误做法二:有的妈妈总是不能放下权威的角色,会对孩子提各种要求。要求跟读,要求按顺序,不能只玩游戏,还要不断地纠正孩子,这样的孩子就会对英语产生抵触心理。其实玩中学很重要,家长不要违背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不要剥夺孩子学习的乐趣。

“家长与其做一个只知道照本宣科的任课老师,不如做一个掌控全局的校长。”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他提供什么。英语好的妈妈,在选择资源上很有优势,但英语不好的妈妈,可以多读育儿书,多去论坛,看看专家和别的妈妈对资源的解析、使用方法,同样可以给到孩子大的帮助。

英语不好的妈妈不用担心,有时候恰恰因为妈妈自己英语不好,孩子少了纠错的环节,孩子在妈妈面前的压力不大,更容易建立对英语的自信。对儿童英语学习整体方向的把握,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知识更有价值。

Q:大人发音不准怎么办?

A:弱化——第一层意思,回避。既然发音不准,就不要误导孩子,但是亲子阅读的陪伴不能少,那就多使用图片和夸张的肢体动作表达。第二层意思,辅助。巧用音频,让孩子多听原汁原味儿的东西,夸张辅助给孩子讲解。

从孩子发展过程来看,妈妈的作用其实就是在孩子进入正轨学习之前非常短的那段时间给孩子一点力,帮他进入正确轨道,培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将会让孩子一生受益。孩子能否走上正轨,和妈妈的理念、妈妈的方法、妈妈的坚持有关!

文中作者有段话我觉得说的特别棒,非常喜欢,同时勉励自己,以后无论在教学还是育儿上,都会牢记这点,遵循孩子不同阶段发展特点,尊重他们,并且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孩子们,快乐生活,有效学习!作者的这段话是———“兴趣是一个毛线头,或者像是一张网的结点。通过这个结点去找的资源,一定是横竖交错的。孩子的兴趣火花需要发现,更需要恰当的资源来维持。当孩子喜欢一本书时,就可以考虑给孩子找相同主题的动画片,也可以找同类的玩具。这些都有利于孩子的情境对应。立体使用资源,会让孩子把各种资源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资源使用方法,会让火花变成火海,想熄都熄不灭了。”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共勉。


【 读书笔记 152/365】《不可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 P115-225(完)❤️关键词:节奏韵律,流利度,情境教学,亲子阅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