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随笔

怎么破解企业招人难题?

2022-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AlleSpace

目前是2023届毕业生的秋季招聘季,计算机、新材料、新能源等热门领域的名校毕业生以及科技企业竞争激烈。初创企业无法与大厂抗衡,只能成为毕业生的次优选择,越来越多的明星投资机构亲自出来帮被投企业抢人。

创投机构帮被投企业招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年前,正是红杉中国开始了这项工作,通过“内部猎头”帮助被投公司寻找合适的高管。后来,这成了创投机构投后服务的标准。这两年的新趋势是,创投机构不仅要帮被投企业找高管,还要帮被投企业用自己的金字招牌吸引年轻的技术人才,这是投后服务的升级版。

初创企业招人难,很多从大厂辞职的前高管深有体会。创业公司就是创业公司。那些曾经“不讲道理”的简历,现在已经“高得爬不上去”了。就算我咬着牙答应选项,人家也未必有兴趣。更有甚者,一些初创公司士气高昂,业务刚刚起步,就要按照大厂的配置和用工标准全面引进人才,导致人力成本激增,让企业不堪重负。

如果现在不进行人才建设,企业几年后又将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但是如果现在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人才建设上,可能会导致企业资源浪费。这是初创企业普遍面临的人才建设悖论,如何打破这个悖论?

创业型企业需要引进人才,但绝不应该一下子学习大企业的人才建设模式,因为他们的生存压力完全不同。对于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可以将人才分为四类。

第一类,用来突破当前瓶颈的创新型人才,称为“特种兵”。他们是某个领域的熟练玩家,就像多次玩某个游戏一样,知道哪里有陷阱,哪里有怪物,哪里可以刷经验。如果一个企业只是想进入这个领域,那就应该花大价钱招募这样的“特种部队”,直接攻关,突破业务瓶颈。对于“特种兵”来说,初创企业很难培养,没有必要从零到一培养。

第二类,用来突破当前瓶颈的维修人才,叫做“卫士”。即当“特种部队”取得突破,拿下某个山头,就可以把新业务交给原来的骨干团队,他们可以迅速跟进,扩大成果,在组织内复制成功经验。警卫要以企业原有的老团队为主。

第三类,用于解决未来问题的创新型人才,称为“员工”。事实上,这类人才现阶段并不需要全职招聘。他们可以被聘为企业顾问,作为外部大脑,保持长期合作。企业发展到特定阶段,才能发挥出最大价值,然后挖掘出来。

第四类,用于解决未来问题的维修人才,称为“陆军士兵”,可以在企业内部慢慢培养。选择“士兵”的标准不是他已有的经验,而是他的可塑性。

一旦做好盘点,初创企业的优先级和选择标准就出来了。初创企业解决人才建设悖论的关键是控制用人节奏,用关键人才换取发展空间,用发展空间换取下一阶段内部关键人才成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