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技巧,让我们换个思维讲故事
一位商店老板来找梅厄拉比。他说:“拉比,我毁了。有人要在我的商店对面开另外一家店了。他将会抢走我所有的生意!”
梅厄拉比问这位激动的老板:“你时不时地会带你的马去水塘喝水,那你有没有注意到马总是踩到水中之后才喝水?”
“有啊,当然注意到了。”
“好,我来告诉你马为什么要把马蹄踩到水中。”拉比说,“马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它并不知道看到的是自己,它以为有另外一匹马在水塘里。这匹马害怕没有足够的水给它们俩喝,所以试图用踩踏的方式把另外那匹马赶走。”
“但是,水塘里有大量的水,可供很多马喝。”
这个关于“马的倒影”的故事,来自道格·利普曼,也是《故事思维》的序言作者。利普曼是一位故事高手,但他却说:“如果还有人可以说服我,那就是安妮特了。”
李普曼说的正是《故事思维》这本书的作者安妮特·西蒙斯,她是将故事思维应用于商界的第一人,曾经培训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国税局、微软等著名机构,出版过畅销书《你的团队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安妮特认为:讲故事胜于讲道理,一个好故事能让冰冷的事实变得温情。在《故事思维》一书中,安妮特把自己使用故事影响他人的所有技巧都分享出来。
换个方式使用这本书
这不是一本可以按照“条理和逻辑”分析出一二三四点的书,因为安妮特•西蒙斯在写的时候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了。模板、线性叙事、一步一步手把手的教法在故事面前都不值一提,事实上,也根本没有人能讲清楚故事。对于故事,我们更多应该抱着一种看魔术的态度,去感受、去欣赏、去惊叹它的魔力,而不是去揭秘。
正如安妮特所说“本书大部分内容是说给你的右脑听的,因此,你理性的左脑可以稍事休息”。那么,如果你只想从书中看到所谓的“6种故事类型,7种讲故事的技巧”,只能说明这本书并不适合你。安妮特跟读者证明的只是一个理念:故事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面对故事的河流,我们无论是横渡还是顺流而下,都要记住,河流是主宰,我们不是。任何试图强行给河流分类的努力,最终都会被河流带走。我们所追求的智慧,是一种模糊的智慧,无法清晰的分类,也很难清楚得解释。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故事
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宰,讲述自己的故事时才是最动人的。通常,我们看到给不会写作的人最接地气的写作指导都是:从你自己的经历着手,写你自己是最容易的。因为你亲身经历了每一点每一滴,只需要把这一切描述出来就不失为一篇好的文章。这里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点是:在生活面前,文笔不重要。对于大部分读者而言,他想看的并不是一篇论文,而是一个故事。
一个畅销书作家罗伯特要举办一场近千人的演讲,对听众来说,罗伯特不过是一个没什么名气的作家,这场演讲似乎没什么值得期待。如果罗伯特上来就告诉大家自己写了一本多么牛逼的书,那么这个演讲基本就失败了。
那他要怎么做才能让听众认可呢?罗伯特上台之后先讲起了自己的外祖父,罗伯特的祖父是心脏病患者,每一次心脏病发都可能走向死亡。在他临终前的那段时间,每次心脏病发都会把16岁的罗伯特叫到床边,告诉他一句话“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奉献……”。罗伯特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讲述了祖父临终前的这件小事。亲身经历比其他形式的交流更能让人了解你,信任你。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杜撰的故事难以打动人。
适时沉默更有感染力
每个人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往往能长篇大乱,情之所至甚至泪眼汪汪或眉飞色舞。但这也容易走进一个很尴尬的处境:没人看。人人都有倾诉的欲望,没有人会对你的故事一直有兴趣。市面上有很多“卖苦”类的书,作者用一本书去倾诉自己辛苦的童年,倾诉农村生活万象,由此出版一本书。这类靠戳读者泪点走红的书对他人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谓的个人经历,如果真的对他人无益,不如少说一些。亚伯拉罕•林肯说“我有自知之明——在没话可讲的时候,不会厚着脸皮东拉西扯硬撑下去”。
安妮特有一次去听一个会,演讲的人在台子上讲这个会议的历史,已经超时10分钟了,他好像没有意识到,仍然在自说自话。他的助手在舞台下面不停提示他已经超时了,可是这位演讲人却仍然坚持不停的讲。他的听众根本不是台下的观众,而是他自己。其实这个时候只要采取停下来这么一个简单的策略,就能打消听众的不满。
当故事与商业碰撞
人的天性就是爱听故事的,小朋友睡觉之前要听爸爸妈妈讲晚安故事,曾经流行的《知音》、《故事会》,电视上播放着《百家讲坛》……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跟故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起枯燥的数据和干巴巴的事实,讲故事能更轻松有效的传达信息,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安妮特推崇的故事是应用于商界故事,这更像是一种沟通,目的是为了解决难题。在各种商业领域,讲故事比说明书更重要。给你的产品一个场景,让它不再冷冰冰,把数据变得温情,就像企业文化是为了让商品更容易被大家接受。所以,安妮特的故事是针对商业而言,而不是作家。
故事,能塑造企业形象,用一个好故事甚至能改变一个企业。
有一家推崇“996”工作制的互联网公司,在公司的文化中,加班越多越代表你热爱工作。但是,员工长期得不到好的休息,工作不开心,思维也短路了,负面情绪一大堆。有一次,公司临时召开项目会议,偏偏项目经理没有来,大家抱怨情绪都很重。当周一上班的时候,项目经理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原来,周末他去看小女儿的足球比赛了。当他讲到在球场边为小女儿喊加油时,公司其他人也被深深吸引了。不知不觉,让家庭和事业更好的平衡,这个想法慢慢在公司流传开来。一个企业的文化因为一个员工讲的故事发生改变。
这个世界充斥这太多的信息,当我们被太多资讯围绕时,谁说的话有道理,谁的故事好听,人们就会选择听谁的。故事思维其实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影响力工具,掌握了这个法宝,就能抵达最柔软的内心,收获解决问题、影响他人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