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第七章情绪力——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 第三节游戏心态

2023-05-18  本文已影响0人  默心2023

不要让事情本身束缚了你的情绪和注意力。

一、幸福源自主动掌控:

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瑞恩:“自我决定理论”了

人类有三种天生的内在需求:

1、关系需求

2、能力需求

3、自主需求

一个人想要生活幸福,需要具备以下因素。

1、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别人的爱敬;(关系需求)

2、有独特的本领、技能,为他人带去独特价值;(能力需求)

3、有自主选择的权力,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自主需求)

任何事物都是多维、立体,可供多角度选择。掌控支配权

1、悲观的事物背后肯定有乐观的一面,

2、严肃事物的背后必然有好玩的一面,

二、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动机转移”——为自己而做和为玩而做。

你遇到那些“不想做但必须做”的事 ,默念“咒语”: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把这句话套用到其他场景中是这样的:

1、我并不是在做跑步测试,我只是在玩追逐游戏;

2、我并不是在写作业,我只是在挑战自己的速度;

3、我并不是在洗衣服,我只是在活动自己的手脚;

4、我并不是去见领导,我只是和一个普通人聊天;

5、我并不是为老板做事,我只是为了提升自己。

事情本身并不重要,我们只是在通过它获取另外一种乐趣,顺便把这件事给做了。

三、为自己而做

产生内部动机最好的方式:是立足于让自己变好。

对内在动机更敏感和坚持的人,与众不同。

他们不会为外界的奖励或评价而刻意表现,只会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而努力进取,这样的人很难被困难击倒。

四、为玩而做

为了应对外部的压力和要求——为自己而做,

为了应对重复、枯燥的事情——为玩而做

——把那些困难的大事情拆解成小块。

例如:

把1 500米拆解为一段段10米的距离。

当要做的事情小到自己可以轻松完成时,我们就会跃跃欲试。

《微习惯》作者斯蒂芬·盖斯

他要求自己一开始只做一个俯卧撑,后来就生出了玩耍之心。

胡适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可以理解为:无穷的真理确实容易让人害怕,但只要盯住眼前的那一寸,就会从那一寸中获得快乐。

五、世界的模样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角度

人是一种自我解释的动物,世界的意义是人类赋予的。

做事情就是赋予意义的过程:赋予它们有用又好玩的意义。

1、为自己而做——解放情绪

2、为玩而做——解放注意力

情绪和注意力都是自由

1、主动掌控情绪——为自己而做——提出主动做事的动机——自愿主动做下去。

2、主动掌控注意力——为玩而做事——提高做事情兴趣——坚持长久做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