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心指月

2019-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别山_071d

“余昔居五台冰雪中参究向上,以此经印证,坚凝正心以照瞩之,豁然有得;及至东海枯坐三年,偶阅此经,一夕于海湛空澄雪月交光之际恍然大悟,忽身心世界当下平沉如空华影落;是夜秉烛述悬镜一卷,乃依一心三观融会一经,谓迷悟不出一心,究竟不离三观,以提大纲;但以理观为主于文则略,如华严法界之设,意在得义而言可忘也!”

这是憨山禅师写楞严经通议前的感悟,文辞十分华美。佛道两家著文立说,皆主张得其真义,而忘其文迹。于是道经有“道可道,非常道”:禅语有“法本离言”,皆是由于大道本来超越文字。而之所以著经立说,释迦穆尼佛用了一个细腻的譬喻,叫做指月。

在觉悟之人看来,世人都是沉浸在昏暗无明的长夜中随波逐流,渴求光明。经卷便是引路人,证道者向后人指向月光的手指,假如意识仅仅停留在手指上,不能领悟其义,就见不到月光,也失去了指向本来的意义(即指引光明)。只有顺着指向,领悟其义,超脱了行迹,才能见到真正的月光。这时,也早已不局限在手指上了。这个喻是讲经卷的意义,也是破除愚妄人沉溺词句的执着,要其重领悟真实义。经典之一 “指月录”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

而“悬镜”“宗镜”之喻,都是将心喻镜。像明镜一般,事物来时可明照,事物去时不留痕迹。来去自如,没有挂碍,洒脱极了。而尘俗人的心,尘劳挂碍,烦恼忧愁太多,像极了镜上的尘垢堆叠,既不能明照外物,也迷失了自我。于是喻修行为“磨镜”,神秀禅师有诗云“身作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读来如春风拂面,清澄透彻。实为渐修法门,使人心明澈。而六祖慧能留诗:“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则满是空性智慧,实为顿悟法门。

在楞严经中,两名证道的大修行者在释迦穆尼佛的法会中留譬喻,以方便众生开悟。

其一曰,恰如旅舍,从客往来而不绝。真心者如旅舍之主人,客自往来,主任何曾动之?这是讲真心本自不动,动摇扰乱的乃是攀缘心。烦恼如从客,往来没有停歇。现今社会压力极大,衍生出了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前一秒在想事业前途,后一秒在想家庭矛盾,烦恼往来奔腾,心意驰散烦闷,从来没有停歇过。而妙明的真心,却如镜般明明了了,如如不动。镜中的尘相动了,镜子本身却不会随相而动。亦恰如旅舍中的主人,不随客人来往而走动奔驰。凡夫之所以于长夜沉沦,有大原因就是把随相而转的攀缘心当作自己的真心,却把自己如如不动,明明不了的妙明真心迷失了。

其二曰,恰如虚空。早晨的阳光照入窗台,便时常见到阳光中的浮尘起起浮浮,飞舞不定。然而,浮沉是漂浮不定的,浮沉所处的虚空却从未动过。烦恼就如这起伏不定的浮沉,而真心恰如未曾动摇的虚空。浮沉动摇,虚空岂曾随之动摇?攀缘心随烦恼动摇,妙明真心何曾动摇过?

于是,一个把烦恼比作从客,一个把烦恼比作浮尘,文化上对烦恼的用词上便有了客尘烦恼一说。更重要的是此二喻对于妙明真心的阐述,即身心圆明,不动道场,在后世的文化传承中留下了深重的影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