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常识是什么?——《商业的常识》读书笔记(上)
人们的第一次成功往往根源于欲望和运气,而第二次乃至更多的成功则需要智慧和自控。——《商业的常识》(申音)
商业的常识是什么?或许,就是如果我们划开在媒体上司空常见、满地铺呈、精彩纷纶的那些公关稿的血肉,撕下我们对成功者和“智慧老人”的幻彩预期,剥离人类理性天然的缺陷的“后见之名”、“幸存者效应”谬误之后,能够剩下的那一点点东西。这一点点东西,不美,不那么有逻辑,然而却是贯穿我们当下所在的社会中种种概念和现象的脉络。
1 商业环境
作者讨论“商业的常识”,是从一个问题开始的——为什么中国有的是史玉柱,美国有的是乔布斯?这是“橘生淮北则为枳”的现代版新寓言吗?
史玉柱和乔布斯两个人,如此的相似:
两人都蔑视陈规、特立独行,带着点邪性的“范儿”,一个永远黑色套头衫配牛仔裤,而另一个则是光头红白运动衣。
两人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商业敏感,是真正的跨界高手。乔布斯在PC、音乐、电影、手机等多个领域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而史玉柱则在软件、房地产、保健品、金融投资、网游等战场纵横驰骋。
两人都是执著的完美主义者,能把一个产品做得惊天地、泣鬼神。卖了10年的脑白金仍是中国最畅销的保健品,而iPod则占据了数字音乐播放器市场的70%。此外,两人还都是洞悉人性的营销天才,只不过一个靠发掘人性的美好赚钱,而另一个利用人性的弱点来抢金。
或许是因为成功来得太过迅速,他们先后导演了自毁式的高速坠落,翻然醒悟之后,又表现出惊人的自我纠错能力,并重新勾画出一条不断向上的弧线。
然而最终,两者又如此大的不同。乔布斯被顶礼膜拜,被称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产品经理。而相应的史玉柱,却被称为“敲骨吸髓”的恶意商业模式的塑造者,从“脑白金”到“征途”,都引起诸多争议。
史玉柱曾言“商业是什么?商业的本质就是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获取最大利益。”
这段时间,我的朋友圈被谴责百度的文章普遍刷屏。原因正是因为百度的商业模式被诟病,认为是“沾着人血的馒头”。(事件的争议点主要是百度的“竞价排名”机制。搜索展示页面中推广的医院,使用了并不受认可的医学疗法,而导致一名癌症患者的死亡。)在这种背景下,来回头看史玉柱的这句话,看起来竟分外刺眼。
2 商业知识
我们在商学院能够学到的商业就是真实的商业世界吗?在诸多商业媒体上看到的呢,他们就是真实的世界吗?作者说,不,你想多了。作者说:“所有人跟媒体讲述时,内容都是经过公关部包装的”。而你能看到的,只是一个被包装扭曲后的失真的世界。
同样,商学院的神话也可以放一边了,他们同样是雾里看花:“商学院的教授只能教标准化的知识,至于创业,他很可能还不如一个高中辍学的年轻人。”因为,“创业所面临的世界是一个非标准化的世界,是一条无人走过亦无从验证的航线,更无法遵循已有的规则。”
真实的商业,远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么光鲜亮丽。真正的商业知识,或许只有那些俯下身去,在废墟里一点一点创造的创业者们,才能真实的感知到。
比尔·盖茨的故事、乔布斯的故事、柳传志的故事、马云的故事、江南春的故事、李彦宏的故事、牛根生的故事……我相信,只要你是一个创业者或者有志创业的人,一定看过不少类似的成功神话。
大多数这样的故事是由媒体和当事人一起制造的,而我就是其中一个制造者。
3 商业模式
当今的中国,似乎最好的商业模式来源就是 C2C(copy to China)了。从团购、到匿名聊天,到现在火爆的视频直播。鉴定一个商业模式是否有未来的标准,就是它是否在国外能找找到对标。难怪,优酷上市时说自己是“Hulu+Netflix”,而人人网上市的时候,更是一口气把自己拉扯到了“facebook+Groupon+Zynga”,真是抱得一手好大腿。
然而,商业模式真的如此重要吗?作者似乎不以为然:
模式说到底,实际上是一种复杂商业逻辑的简化。而现在,很多创业者本末倒置了,急着要用一种简单逻辑驾驭复杂世界。换句话说,就是指望弄到一本《葵花宝典》,然后一统武林。
我相信,先有商业实践,后有成熟模式。这是一个不断试错和做减法的过程,一个从概念模糊到理念清晰的过程,一个面对复杂的商业环境和竞争性的市场,掌握一种你最顺手的方式来获取最大化利润的过程。
只有傻瓜或者一群傻瓜才会关在家里、会议室里闭门构思一个完美的模式,然后等待VC把美元空投下来。更不靠谱的是以为copy一个美国成功模式,就能通杀咱们华夏。
写着写着自己好心虚啊,感觉书内容好多没吃透。还是先写到这里吧。赶紧在标题中加个(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