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驰骋疆场的大将军,却被时代压抑成千古词宗(一)
原创(已在其他平台发布)
公元1162年3月的一个春晚,风里还透着阵阵寒凉。一小队人马穿过济州城数万人驻扎的金兵军营,直奔新任知州张安国的营帐而来。为首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健壮汉子,眼中满是冷愤和杀机。
此时,张安国正在宴请金兵将领,双方交杯换盏,热闹非凡。有人上报张安国,说有人求见,他问清来人姓名,并知道他只带了几个随从后,便欣然前往。
为首的汉子见张安国出来,便快步上前。张安国以为他要行礼,谁知他却立展巨臂,一把将张安国擒住,用绳索捆绑,掷于马上,随即纵马挥鞭,绝尘而去。
这几个动作一气呵成,在极短的瞬间完成,快似电光石火,等金兵反应过来时,这队人马已冲出营门,会合在外接应的骑兵,疾驰而去。
他们一路上不断汇合沿途接应的骑兵。不时返身冲杀追击而来的零星金兵,那位领头的青年汉子屡屡回身、拉弓搭箭,金兵无不应弦而倒。金兵胆寒,不敢再追。等金兵集合大军来追,他们早已消失在滚滚烟尘中。
这位胆魄非凡,敢于带领五十人冲进五万金兵的军营,力擒敌首;却又周密谋划,全身而退的英雄,就是辛弃疾。
这一年,他23岁。
他的理想是成为驰骋疆场、收复中原的大将军。但命运却把他一次次折磨挤压,热血勇武、报国豪气只能喷薄成激愤的诗词,慷慨悲歌!
一、中原少年家国恨
公元1140年5月28日,辛弃疾出生在山东济南东北方小青河边的四风闸村。这时,离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已经过去了13年。淮河以北的中原腹地,已被金人的铁蹄践踏了13年,所以辛弃疾一出生,就注定面对着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残局,肩负着驱除外辱,光复中原的使命。
父祖给他取名为“弃疾”,一则希望他远离疾病,健康成长。一则希望他长大后能像汉朝大将军霍去病一样,驱除外敌、光复中原,洗靖康之耻,弃亡国之疾。
辛弃疾幼年丧父,由爷爷辛赞抚养长大。辛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也是有着家国大义、铮铮铁骨的义士。金兵入侵时,由于家族庞大,不易南渡,为保全家族,他只能留在北方,忍辱负重在金朝做官,期待有朝一日能举兵反正,南归宋朝。举兵反正,南归宋朝。
但宋高宗赵构只想着偏安一隅,守住半壁江山,面对金人卑躬屈膝,一味妥协,苟且求和。随着《绍兴和议》的签订,南宋实际上已经将沦陷之地拱手让人,双方以淮河为界。北方中原成为南宋朝廷弃置的棋子,这让辛赞大失所望,但他依然相信,宋朝有朝一日会收复中原,拯救水深火热中的北方遗民,他开始把抗金复国的理想寄托在儿孙身上。
辛赞常常带着辛家子弟登高望远,指画河山,让子弟不忘根系大宋,不忘河山沦陷之耻,不忘国破家亡之殇。
他辗转在宿州、亳州。沂州、海州等地做官,都把辛弃疾带在身边。辛弃疾从小就目睹金人无道,黎民受苦,尝尽了被异族统治的悲屈。在祖父的影响下,少年辛弃疾就牢牢树立了“驱除金人,光复中原”的宏愿。为此,他苦练武艺,熟读兵书,辛赞还请了名师刘瞻教导辛弃疾的学业。此时的少年辛弃疾已经是上马能挥戈、下马能赋辞,文韬武略,远胜常人。
辛弃疾15岁那年在乡试中夺魁,按例可前往金朝都城燕京参加科举。但他此去的目的不是皇榜高中,而是在祖父的嘱托下打探敌情。一路上他纵观山河形势、关塞险要、金人部署,在脑中绘制了一副中原河山图。三年后,他再次借科举之名北上燕京,对北地中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他随祖父在中原数地迁居,两入燕京,这让他对北地中原的山川地形、雄关险塞、兵力部署已了如指掌,一整套收复中原、攻金北伐的奇谋韬略已了然于胸。这不但让他在日后写出了惊世骇俗的军事巨作《美芹十论》、《九议》,而且他的眼光谋略极具前瞻性,每次对宋金之战的预测不差分毫,无不应验。
公元1160年,祖父辛赞去世,辛弃疾从此了无牵挂,孑然一身,可以全力以赴投身抗金大业,完成祖父的遗愿。
在刘瞻门下学习时,他与同窗好友党怀英齐名,两人学问才华出类拔萃,而且意气相投,非常要好。两人曾用锯齿草茎占卜未来运势,党怀英得“坎”卦留在北方,辛弃疾得“离”卦,决定南归宋朝。
就在他准备南归投奔大宋时,形势又风云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