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任务,不同的人去做,结果差异为啥会这么大?
昨晚,在检查完凡哥的作业后,已经快10点了。焦急的情绪开始在我心中漫延,但却又不能表露出来,更不能有丝毫的表现痕迹。因为还要检查班级同学今天背写古诗打卡的情况,虽然我不是老师,身为家长,无条件配合老师的工作是应该的,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希望孩子能在开心快乐成长的同时学有所成。
这是孩子老师先前安排的作业。每个家长轮值一天来统计完成情况并总结评价。说实在的话,刚开始,我和其他家长一样都很认真地表示:我们都很愉悦地接受这个任务,并纷纷表态,会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执行,配合老师的工作。
老师很开心,我们看起来也很开心。
华为老总任正非说过,任何事情都有个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从接受任务到执行任务结果会出现偏差的,中间肯定缺少理解这个环节。如果大家理解了,就是主动接受并执行,如果不理解去执行,就是被动接受,执行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在第一轮统计老师安排的任务时,我是不理解的,甚至略有抱怨,觉得老师给我们这些全职工作的家长增加了额外的负担。所以有时候会像大部分家长一样,简单评说一下,不做具体分析,纯粹为了完成任务。
我真正的理解老师的安排,是在看《开学第一课》时。有个唱京剧《墨梅》的节目,唱得人尚未开场,凡哥已经把整首诗以极快的速度背下来。这让我很诧异,凡哥骄傲地告诉我,前几天背写过,所以他记得滚瓜烂熟!
老师安排的作业,孩子认真地完成了,所以收获满满;作为家长的我,没有认真理解和执行,所以一脸懵懂。
先前不明觉厉的我,认真地反思了自己,并试着从老师的角度去思考做这件事情的意义。然后,又轮到我统计时,我虽然有焦虑,但很有计划地去认真完成。
昨晚统计完已经将近11点了。但是收获满满:我学会了2首诗,因为检查了48个同学的,看也看会了。发现不同版本的书,有些古今通用字不同。发现优秀的孩子,离不开家长的认真引导。
主动接受再执行,成就感是满满的,效果也是杠杠的。
前方是否是星辰大海,只有出发才能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