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滋味
小麦辞去了城里的工作,赶在春节前回到了家。
今年的立春节气在大年初四,按老家的规矩,一家人还是要聚在一起欢闹一天,这样的日子可能断断续续到元宵节才会结束。小麦其实不大适应这样的生活,过去的一年她总是在忙碌的工作、冷清的生活,她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去电影院,加完班习惯一个人去吃宵夜。突然之间没了工作的压力,生活有变得热闹起来,她不知道是享受还是不适。不过在家再也不愁吃了,尤其是每个节气要吃的都有讲究呢,再也不用担心外卖不干净了。
立春吃春卷,小麦妈早上就开始和面,像小麦这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打下手妈妈都是嫌弃的,临近中午,小麦爸和那些叔叔们开始炒菜,准备卷在春饼里的菜肴,有京酱肉丝、鱼香滑蛋、软炸虾仁等等,只见一道一道的菜上了桌,小麦妈和小姑开始起锅烙饼,面团在热锅中一沾便提起,一张薄饼的雏形便好了,只见她们配合的相当流畅,一张一张的饼就在盘子里摞起来了。开饭!吃春饼!
过完年小麦就一直在家,因为疫情回去找工作和出去旅行的计划全部泡汤,不过小麦倒是一点都不急,她又开始享受待在爸妈身边的时光,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元宵节过后,春节的气氛才渐渐淡去,竟然马上就到了下一个节气——雨水,在这种小城镇就是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小”想叫人吃饭聚餐非常容易,只见小麦爸一个电话就叫小姑一家晚上下班一起吃饭了。小姑俨然一副养生专家的姿态,说春季要注重养护脾脏,重点在于调理肝脏,保持肝气顺畅,今晚的菜我来买!晚上的餐桌上立即出现了凉拌藕片、拔丝山药、胡萝卜炒肉、菠菜面和鲫鱼汤,小妹下班回来也带了许多水果有柑橘、苹果、香蕉、雪梨、菠萝。饭后除了果盘,还煮了红枣莲子蜂蜜茶。一家人又坐在一起聊着天。
不用上班的日子过的真快,感觉刚过完年就到三月了,所以接下来小麦就等惊蛰了,据说惊蛰吃驴打滚,因为小麦特别喜欢吃黏黏的比如年糕,所以对惊蛰的驴打滚特别期待,为了不让女儿失望,小麦爸爸专门跑到稻香村给小麦买来了驴打滚,虽然好吃但是黏糊糊的吃太多也会顶,于是小麦妈又准备了梨汤和山药白糖。
天气渐渐暖和了,商场的春装开始吸引着小麦妈,正巧春分这天天气好又是个周末,小麦爸外出有应酬,于是小麦陪着妈妈逛商场去了,说实话,小麦现在实在觉得线下买衣服不如去逛淘宝,款式多不说,还便宜,小麦妈坚决不同意,衣服要上身舒服才能买,两个截然不同的消费观,让她俩一上午都没有“战果”为了补充能量下午继续,于是小麦带着妈妈跑到了商场楼上吃起了麻辣烫,别说这次小麦破天荒要了份骨汤不辣的,看着自选菜架上新鲜的蔬菜,走了一上午的娘俩肚子都叫的震天响了,选了菜花、油菜、小白菜、虾滑、牛肉等等,小麦又去买了一大杯柠檬茶,大多数的水果不是应季的,柠檬茶最好,小麦妈嘱咐道。谁知道“酒足饭饱”后,两个人都不想再逛下去了,于是找了场电影,度过了她们下午的时光。
清明节是要祭祖的,因为往年小麦都不在家也就没有跟着一起,今年跟着哥哥弟弟一起去郊外的林场,姥姥姥爷提前买好了贡品,哥哥开着车带着烧纸等,小麦不熟练的跟在哥哥后面,学着祭祖的礼节。祭祖结束后,我们一起去姥姥家吃中午饭,这次没什么讲究的,孩子们都来了,姥姥姥爷就是做孩子们爱吃的菜,姥爷下厨汆丸子、姥姥炖好了一大锅的小炖肉,两个硬菜旁边就是姥姥记得孩子们从小就爱吃的炸鸡、烤肠等等小零食。看着这些小麦心里实在有些伤感,自从大学以来,小麦为了管理身材就很少再吃炸鸡那些零食了,自己都忘记了曾经和弟弟在餐桌上抢鸡腿的场景,姥姥还记得。如今好多年过去了,哥哥已经结婚生子,小麦也工作了,弟弟也马上大学毕业了,他们好像都已经不是孩子了,但又好像一直都是孩子。
春天快要过去了,只剩下谷雨这一个节气了,小麦决定过完谷雨就回老家看看爷爷奶奶。谷雨这天,姥姥院子里的香椿刚好可以摘了,小麦从小就闻不惯吃不惯,那哪里是香椿,明明就是臭椿,但是长辈们似乎很爱吃,姥姥还摘了些让小麦带去给爷爷,那个味道实在是,小麦装了好几层的塑料袋还拿胶带封好,味道才没在车厢里爆发,要不小麦一准被赶下高铁。
……
(未完待续)